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大儒侠王守仁 > 返本归儒(二)
    。℡√书荒阁www.shu huangge .com↑▲

    酒过三巡,王守仁问唐伯虎善长何种武功。唐伯虎告诉王守仁,自己自幼学习家传武学,尤其是家传的霸王枪法。王守仁一听就来劲,表示希望于唐伯虎比试一番,唐伯虎也爽快地答应。王守仁剑如游龙,舞动于九天;唐伯虎长枪挥动,如银雪漫天,密不透风。两人可谓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打了很久都不分胜负,各自收招。

    “看来要在紫禁城分出胜负了!”王守仁说。原来,武状元在京城的考试是分两个阶段的。武状元京考第一阶段的考试是各项武学基础及兵法考试,选出八名最优秀的考生,称为“八强”。武状元京考第二阶段的考试是让第一阶段选出的考生抽签,分为四对一对一比武,胜出四名考生称为“四强”;“四强”再分为两对一对一比武,再次获胜的两名考生称为“双雄”,他们要到紫禁城的比武台作御前比武,胜者即为武状元,败者为武榜眼。比武点到即止,且不做三四名比武,“四强”比武落败的两名考生为武探花。

    王守仁对唐伯虎家传的霸王枪法甚是欣赏,心想如果是沙场杀敌,霸王枪法应该更有威力,剑法虽然好看,只是实用性有限,不过自己又不擅长用长兵器,刚猛的刀或者更适合自己。两人互相交流武学、书法、学问上的心得,唐伯虎还把霸王枪法的精妙招式演示给王守仁看,让王守仁很感动。

    与唐伯虎一起来参加会试的徐经也是一个文才出众的学子,由于徐、唐两人在文试的表现太过出色,加上在此前京城的较引人注目,会试三场考试结束后,顷刻便蜚语满城,盛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结果,徐经被认为在文科考生作弊,也连累了唐伯虎,两人都被剥夺考生资格。

    话说,当时会试的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有了流言。户科给事华昶便匆匆弹劾主考程敏政,让舆论发酵。朝廷为平息舆论,便着锦衣卫加以审讯,最终以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定了徐经的罪。程敏政因此罢官还家。华昶因奏事不实,也遭降职处分。一场科场大狱,以各打五十大板结案。事后三个被告均不服,程敏政归家后愤郁发疽而亡。唐伯虎耻不就吏,归家后夫妻反目,自己消极颓废,筑室“桃花坞”以自娱。

    王守仁本以为能与唐伯虎一起中进士,这样的结果真让他难以接受。王守仁想到考场、官场,是充满阴谋诡诈的地方,致使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未能得到重用。想到这里,心中不免有些失落。王守仁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好友,反而是唐伯虎拍拍王守仁的肩膀说:“天意如此,不必强求。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如我们比谁更快名扬天下,如何?”

    “唐兄志向远大,脱离束缚,有如龙入大海,定能扬名天下,我也会努力不甘唐兄之后。”王守仁说。

    “哈哈,好!”唐伯虎说。两人击掌大笑。

    考中进士后,王守仁被安排到工部学习。他听闻边关又告急了,于是结合前两年学习的兵法,上疏对边务提出建议。在《陈言边务疏》中,王守仁提出了改善边务的八种措施:一曰蓄材以备急;二曰舍短以用长;三曰简师以省费;四曰屯田以足食;五曰行法以振威;六曰敷恩以激怒;七曰捐小以全大;八曰严守以乘弊。王守仁还特别强调朝廷应该选择“文武兼济之才”。

    二十九岁,王守仁改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按明代制度,中枢六部均分司办事,各司分别称为某某清吏司。吏部设4个清吏司,户部设13个清吏司,礼部设4个清吏司,兵部设4个清吏司,刑部设13个清吏司,工部设4个清吏司。各司之长官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清沿明制,但户部增为14个清吏司,刑部增为17个清吏司。主事是官名,其实就是办事员,属于封建品级制度中较小的底层办事官吏。

    一两年间,王阳明就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期间,王守仁一直在寻找圣人之道。因为伊川大侠程颐的学说由朱熹继承,朱熹的方法行不通,程颐的自然也是,所以王守仁转而研究明道大侠程颢的学说和武功,不久学问与武功都有不少的进步。程颢的学说被称为身心之学,后来王守仁初收弟子时,就是教授程颢的学说,还遇到另一位推崇程颢的大儒侠。

    这天,王守仁办完公事,路过九华山,顺便游览。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于唐天宝年间改名九华山。方圆100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最早在九华山进行宗教活动的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据《福地考》载,九华山位列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曾有不少高道在九华山修炼过,并至今仍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与道教有关的故事和诗文,九华山不少地名也都与这些道教人物和传说有关。

    据古山志记载,西汉中叶的道教代表人物之一窦伯玉,字子明,丹阳人。他曾为陵阳县令,以道家清净无为的道理治理县政,化导民众,卓有政绩,世人称之为“陵阳子明”。《列仙传》等书记载,他曾放生小白龙于九华山的游龙涧,后小白龙为报恩而密授他修仙要诀。他依法于九华山苦修,终于一日乘白龙仙去。传说伯玉飞升时,白鹤翔舞其上。后来他的两个女儿采薇于九华山仙姑尖峰顶时,他下凡面授她们道术,不久她们也成仙飞升而去。三国时期,道教人物赵广信,从东吴入九华,采药炼丹,相传丹名为“九华丹”。晋代著名道教人物葛洪,也曾炼丹于九华,居住于真人峰。今卧云庵北,有葛仙丹井,双峰下,有葛仙洞。“八仙”中的张果老,唐朝时,初隐居于中条山中。传说他爱骑白驴,能日行万里,休息时则将白驴折为纸纳入竹箱中。唐玄宗闻其道行高洁,非常仰慕,以玺书迎至京都,欲以美丽的玉贞公主许配给他。张果老拒不奉诏,大笑而去。不久他骑白驴到了江南九华山,在拾宝岩观花时,驴行石上,留下蹄迹一道,至今宛然可见,后人称之为“果老石”。

    唐朝高道赵知微,曾建延华观于九华山凤凰岭,并炼丹于大还岭和沙弥峰。其道术高妙,闻名遐迩。皇帝屡次诏令亦不出山,乃钦赐碧云星冠 ,青霞羽衣。传说他曾带领众人登九华山会仙峰,时值中秋阴雨,而到峰之绝顶时则忽然万里无云,月如明镜,诸峰呈露,景色奇丽,就象别有天地一样令随从们惊异不已。赵知微曾与弟子们在凤栖峰岩下植桃千树,花皆碧色。桃子成熟时落在涧中随水流出,居民们视之为仙果。他仙去后,人们命名其岩为“碧桃岩”,其涧为“浮桃涧”。另据九华山旧志载,山民宁成曾于山中遇仙翁,并得食仙翁所赠仙桃,后宁成亦隐居山中修仙。入九华采薪的邓羽,遇异人授符箓,遂能呼风唤雨,疗病除妖,甚为灵验,后亦入九华山修道,不知所终。据旧志记载,仙人峰为窦子明、刘光世、杨元秉、陈升卿所经游处。顶昂石坛,夜吐金碧光。有樵夫曾入万壑烟霞中,见若仙者在此。岁旱之时,用柴燔烧其坛,则会下雨。古仙峰上传说曾有仙人居住于此。列仙峰顶石有人形,接踵而从,俨然仙侣之列。传说有一柯姓樵夫遇二仙下棋并得食仙肴之处,被称为“斧柯岭”……丰富的道教典故和传说,为九华山这座佛教名山增添了许多的仙气和灵韵,九华山因此也有“仙城佛国”的美名。手机用户看大儒侠王守仁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613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3. [玄幻小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4.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5. [其他小说]战神狂飙
  6. [玄幻小说]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7. [都市小说]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8.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9. [修真小说]神话之后
  10. [都市小说]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11. [都市小说]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2. [其他小说]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4.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5.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16.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17. [都市小说]讨逆
  18.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9. [其他小说]别叫我恶魔
  20. [其他小说]割鹿记
  21.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2. [都市小说]华娱从男模开始
  23. [玄幻小说]猎妖高校
  24.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