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修真小说 > 大夏文圣 > 第九十六章:历史长河,古今一切帝显照,化龙魂护山河,国运昌盛!

第九十六章:历史长河,古今一切帝显照,化龙魂护山河,国运昌盛!

    大夏京都。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基本上到此为止了。
    可没想到的是,在最后一刻,齐齐木还是忍不住找顾锦年麻烦。
    虽然齐齐木没有说什么狠话。
    可眼中的挑衅,不言而喻。
    他恨透了顾锦年。
    恨死了顾锦年。
    恨不得将顾锦年挫骨扬灰,吃其肉饮其血,这就是齐齐木的想法。
    只是,他做不到,也不能这样做。
    这里是大夏王朝,不是他的匈奴国。
    他只能看着顾锦年嚣张。
    可就在这最后一刻,顾锦年又说了九个字。
    又整出幺蛾子来了。
    “犯我大夏者。”
    “虽远必诛。”
    简简单单九个字,却将顾锦年精气神全部道出,这一刻他没有任何顾忌。
    齐齐木和木哈尔离开,两国之间必然会开战,永盛大帝更是直接将匈奴人留下来了,其目的不就是想要研究匈奴人?
    研究他们的战术,研究他们的体魄,等研究透了,再让匈奴拿一笔银子赎人,或者是未来开战,大夏有将士被俘,可以互相换人质。
    不管如何,这位帝王已经做出了选择。
    自然而然,顾锦年也毫不客气,道出大夏王朝的意志。
    此言一出。
    满堂震惊。
    百姓震撼,不由赞叹一声,不愧是镇国公教出来的孙儿,当真是血性十足。
    这些将士们,听到这话后,更是一个个激动不已,他们望着顾锦年,这一刻顾锦年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赢得了这些将士们的尊重。
    至于文武百官们,在这一刻是彻底沉默了。
    镇国公生了个好孙儿。
    是真的生了个好孙儿啊,这一刻他们内心是羡慕,发自内心的羡慕。
    羡慕镇国公,为什么能生出这样一个好孙儿?
    而木哈尔却拉住了齐齐木,他以武道真气传音,望着齐齐木,几乎是用低吼的声音训斥。
    “闭嘴。”
    “不要在挑衅他了。”
    “你当真想死吗?”
    木哈尔气的快要吐血了。
    这个大皇子当真是蠢的不行,就不能闭嘴吗?老老实实的闭嘴吗?
    就非要嘴贱这一下?
    很快乐吗?
    你有病吗你?
    九字落下。
    霸气无双。
    木哈尔还没来得及继续开口。
    只听,一道惊呼之声响起。
    “你们看,这是大乾帝王。”
    惊呼声响起。
    人们齐齐将目光看向天穹。
    大夏京都上空,一道身影出现,身穿黑龙袍,是一个中年男子,相貌英武,这是大乾帝王。
    曾经差点一统中原的存在。
    那个时候,扶罗王朝是大乾王朝的附属国,那个时候大金王朝还不过是一群蛮夷居住之地。
    只可惜的是,大乾帝王早逝,后代又无能,发生了巨大的动乱,得罪了世家门阀,结果不可一世的大乾王朝,分崩离析,扶罗王朝乘此机会崛起,捞了不少好处。
    可对于中原百姓来说,大乾帝王,这个人象征太大了,被誉为千古一帝。
    正是因为如此,后代儒者皆认为皇帝就应当如此,而且所有皇帝也梦想着能成为大乾帝王,亦或者是说,超越大乾王朝。
    开疆扩土,百姓富饶,万万人之上,无一人之下。
    可以说,大乾帝王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大乾王朝也是东荒无数君王一直想要追求的目标。
    如今。
    天穹之上。
    大乾王朝的真灵显世,这如何不引来震撼?
    “黑龙袍,这是大乾帝王啊。”
    “怎么可能,这么多年前的帝王,都感应到了吗?”
    “顾锦年到底有什么神力,先将大夏太祖复苏,再将大乾帝王复苏?”
    “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此番言论,引来这片土地的君王复苏了。”
    人们好奇,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突兀之间,有人出声,道出了可能性。
    下一刻。
    这天穹之上,浮现一道又一道身影。
    每一位身影,都身穿龙袍。
    他们耸立在天穹之上。
    这些人,都是这片土地的君王,曾经他们在这里掌握皇权,为这天下,开创盛世。
    每一位都是可歌可泣的帝王,每一位也都是人中之龙。
    一道。
    十道。
    百道。
    千道。
    历史长河似乎出现,一位位君王出现,当顾锦年这句话说出后,他们浮现身影,目光当中,睥睨一切。
    古今一切帝显照。
    这太过于震撼了。
    木哈尔,齐齐木,这些匈奴贵族看到这一幕,几乎是肝胆欲裂啊,他们惶恐,这种血脉的压制,让他们恐慌不已,浑身汗毛竖起。
    中原帝王全部显照,这般的情景,他们何时看过?
    所有帝王的目光,都充满着高傲,充满着高高在上,这一刻他们彷佛感觉,这些帝王在俯瞰着自己。
    就如同天上的真龙,俯瞰地下的蝼蚁一般。
    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在心中滋生,是自卑,是恐惧,更是一种绝望。
    而随着这些帝王的出现。
    大夏京都也彻底陷入了死寂。
    古今往来,这片土地的帝王,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他们注视着匈奴人,眼神当中是睥睨,也是漠视,是高高在上,更是一种倨傲。
    从古至今,他们内斗再严重,也轮不到外族人入侵,也轮不到外族人在这里指手画脚,更何况跑过来踩一脚?
    配吗?
    尔等配吗?
    大乾帝王的目光,落在了顾锦年身上。
    他只是一道印记。
    天地之间的印记。
    可在这一刻,他却看向顾锦年,彷佛真正复活一般。
    更是引来一片惊呼。
    甚至就连顾锦年有些咂舌,他感受到对方的注视,彷佛对方真的复活一般。
    但顾锦年没有说什么,而是朝着这位大乾帝王作礼一拜。
    后者的目光逐渐收回。
    紧接着,那眼中的睥睨,纵横四海,他身后所有的君王,也显得神采飞扬,霸气无双。
    “犯我中原者,虽远必诛。”
    这一刻,大乾帝王传来声音,时隔无数年,他们的声音,再一次响彻此地。
    这一刻,所有君王齐齐怒吼。
    这一刻,天地变色。
    黑云弥漫整个天穹,电闪雷鸣,视觉上极其恐怖,同样也震撼人心。
    在如此恐怖的光景之下。
    大乾帝王化作一条五爪金龙,没入了这片土地当中,没入了大夏国都当中。
    而大夏皇宫之上,一条金龙盘现而出,金龙百丈,盘旋在皇宫上空。
    这是大夏国运。
    在这一刻,有九枚龙珠环绕,这九枚龙珠代表着大夏九道天命气运。
    可随着大乾帝王化作金龙,涌入大夏京都后,大夏国运得到了提升,虽然不是巨大提升,但实实在在以肉眼可见,百丈金龙再一次蜕变了。
    刹那间。
    一位位君王化作金色真龙,没入大夏国都,他们虽然已经死去,可他们的魂魄,还留在这片土地,守护着中原百姓。
    这一幕,使得无数百姓落泪。
    虽然他们未曾见过这些君王,但他们知道,自己体内流淌的血脉,是中原血脉。
    无非是王朝更替,岁岁年年人不同罢了。
    一道道金色龙影没入国都当中。
    金色国运蜕变可怕。
    到最后大夏国运金龙,彻底暴涨至五百丈,在天穹之上,闪烁光芒,映照京都一切。
    “吼。”
    龙吟之声响起,震耳发聩,令大夏百姓更加兴奋与激昂。
    可这道龙吟之声,在匈奴人耳中,却充满着恐惧与害怕。
    谁能想到,最后一刻还会发生这种事情?
    永盛大帝望着这一幕,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内心喜悦,发自内心的喜悦啊。
    自己登基之后,得到了无数谩骂,世人都说自己是篡位而来的。
    可自己要告诉天下人,自己虽是篡位而来,但自己更适合这个皇位,是自己父亲选错了人。
    所以他不断努力,励精图治,有朝臣辱骂自己,自己没有说什么,有人抨击自己,自己只能去改。
    这些愤怒,自己只能独自一人咽下来,因为他要做一个好皇帝,做一个让世人满意的皇帝。
    而想要成为这样的皇帝,就必须要有功绩,让天下人看到。
    而现在,这个大大的功绩出现了。
    古今往来所有帝王都认可了大夏,虽然大夏不是自己开创出来的,可现在是自己当朝啊。
    这不就是间接性认可了自己的管理?
    好好经营一番,这就是美名啊。
    自己这个外甥,当真是好的不行。
    当真是好的不行啊。
    永盛大帝这一刻是无比喜悦,同时他又有些感慨,为什么顾锦年不是自己的孙子?
    这要是自己的孙子,直接扶持他当皇帝,想都不想,排除一切隐患。
    而此时。
    一些声音也逐渐响起。
    “君王化龙魂,佑我大夏昌盛啊。”
    “自古以来,国运代表着王朝盛衰,国运强大,则王朝盛世来临,若国运弱小,则王朝衰败在即。”
    “古今往来一切帝王因世子这九字感应而出,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这是我中原人的傲骨,也是我中原人的血性,故而这些帝王出世,认可大夏啊。”
    有人议论着,道出原因,说明这种情况。
    告知百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片土地,有太多的故事,我等的血脉,从未更变过,这些帝王,一直在注视我等,今日他们听到了世子之声,他们认可世子之言,用最后的余光,来守护我大夏王朝。”
    “守护我中原百姓。”
    “世子殿下已完成儒道三不朽立功也,可称半圣。”
    这一刻,苏文景的声音响起,他很高调,也很直接,认为顾锦年已经完成儒道三不朽之一的立功。
    他唤醒的不仅仅是帝王之心,更唤醒了大国之心,唤醒了百姓心中的热血。
    这一日之后,大夏王朝必然全民激昂,士气无双,踏平匈奴国不在话下。
    无非是需要时间罢了。
    这样的功绩,足以称得上是立功。
    圣人三不朽。
    顾锦年还未及冠,就已经完成,这是泼天的功劳,称呼一句顾半圣,绝对没有任何抹黑之意。
    当然这只是美称。
    无数人惊愕,苏文景给予的评价太高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顾锦年配得上。
    文武百官,静静望着龙魂,他们极其清楚,国运提升有多难,又有多夸张。
    顾锦年之前写了那么多千古诗词,也提升了一小部分的国运,可这一小部分的国运,压根就不多。
    但现在不一样了,金龙有五百丈,是之前的五倍,虽然国运不是根据龙魂体积来计算,可大夏国运至少增强了一倍有余。
    这是什么概念?
    即便是收复十二城,也不会增加这么多国运,除非踏平匈奴国,不然的话,绝对不可能增加这么多国运。
    换句话来说,顾锦年今日所作所为,间接性让大夏王朝踏平匈奴国。
    这样的功劳还不够大吗?
    倘若现在有人,说不废一兵一卒,便将匈奴国拿下,别说什么侯爵了,直接给你当王,异姓王,公爵都配不上。
    虽然国运增长和开疆扩土有本质上的区别,可顾锦年所做的事情,完完全全算得上是立功。
    三不朽之一,的确完成。
    只不过,还需要上苍认可罢了。
    人们震撼。
    而木哈尔是真不想说一句话了,都说了别闹了别闹了,就是不听。
    现在好了。
    这趟和亲,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先是自己国家第二次被削国运,然后和亲还和亲不了,顾锦年为大夏立国言,引来古今往来君王现身,身化龙魂,护中原百姓。
    如此一来的话,大夏王朝这一波简直是赚麻了。
    如此恐怖的国运,未来大夏王朝,必是风调雨顺,即便是有天灾人祸,也绝对不会闹的特别大。
    而且这国运涉及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会影响到每个地方,粮食丰收,瑞雪丰年,人才地灵,所有地方都会被影响到。
    甚至如果大夏王朝与匈奴国开战,以大夏王朝的国运,很有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
    大夏王朝偷袭匈奴国,雷电交加,导致匈奴人无法察觉到。
    而匈奴国去偷袭大夏王朝,也可能是雷电交加,但这个雷可能一不小心就噼到他们身上。
    还没到大夏军营,就有可能死一半人了。
    这个可能性很大很大,大夏这片土地曾经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一个王朝崩塌,被人篡位,手握百万大军,而皇室遗孤逃离出去,就带了三千精锐。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不死也别想翻盘。
    可结果就是,这个逃出去的皇室遗孤,安全逃离,并且组建一支军队,前前后后十万人都没有,去跟人家百万大军硬碰硬。
    两军开战,这本来就是一件注定的结局。
    结果天降陨石,直接将对方百万大军全部砸死,就因为这个遗孤拥有国运,气数未尽。
    从而一路连胜,完成了不可思议的翻盘,成为新帝,再一次统治这片土地千年。
    国运之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诞生的,各国都有研究,对国运看的极其重。
    更何况现在还有天命出现。
    这个时代,与众不同,得天命者,得国运,得国运者,所向睥睨。
    “走。”
    望着这一切,木哈尔是真正的难受。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这一次亏的太狠,他都不知道回匈奴国后,怎么去交代。
    二十人离开。
    城门也在这一刻打开,大夏王朝根本无惧他们,让他们离开,毕竟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留下这些匈奴人就够了,这些权贵不能留,否则还是会惹来麻烦。
    大夏王朝国运增强是好事,可这并不代表着,大夏王朝就拥有无敌的能力。
    国运增强,利在千秋,需要时间去发酵。
    如此。
    随着木哈尔等人离开后,一道圣旨也在这一刻宣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和亲之事,已然作废,然大夏国运,因临阳侯世子顾锦年所增,此为永盛第一功。”
    “故,赐顾锦年三枚王珠,由礼部着手,赐侯爵之位,拟侯称,京都选址,建侯府,待及冠之日,一同举办封侯大典。”
    “同,国运增强,此乃君民同乐,设宴京都流水席,庆祝七日。”
    “再大赦天下。”
    圣旨颁布,赏赐顾锦年三枚王珠,刚好凑齐十二枚,但这封圣旨的意思可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
    十二王珠是十二王珠,凑齐十二王珠后,是由礼部来提交封侯之事,皇帝这边做最后的审批。
    可顾锦年这明显就不一样,十二王珠照样赏赐,但封侯并非是因为十二王珠的原因,而是顾锦年今日所做的一切,值得封侯。
    绝对值得。
    圣旨宣布,刹那间百姓是欢呼的,皇帝论功行赏,在百姓眼中看来,这是应该的。
    为大夏做了实事,就应该给予赏赐,封个侯爵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可对于百官来说,陛下这个旨意,有些不妥。
    顾家如今已经是树大招风了,若再给顾家封个侯,那岂不是坐实了第一权贵?
    说实话,这不是一件好事,对于顾家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别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万千宠爱全在顾家一人身上,大家心里平衡吗?
    倘若按功劳论,的确很多人做不到顾锦年这个程度,增加大夏国运,他们做不到。
    可为大夏出生入死,为永盛大帝卖命,这功劳就真比不上吗?
    侯爵是可以世袭的。
    这种东西谁不想要?成为侯爵,就是权贵中的权贵,每一个侯爵都不是一般人,是人上人。
    谁心里不起波澜?
    而对礼部来说,现在就封个侯爵,那以后呢?必然是公爵吧?
    倘若顾锦年往后再立下一些功劳,是不是可以封王了?
    对于朝政来说,永盛大帝不怕顾家,封顾锦年为侯爵,可下一位皇帝呢?
    压得住顾家吗?
    不是说顾家就一定会造反,顾老爷子赤胆忠心,他不会造反,大家相信,也愿意相信。
    临阳侯也不会造反,毕竟深受顾老爷子的培养,而且临阳侯与皇帝关系还算不错,也忠心耿耿。
    顾锦年也不会造反,他如此为大夏王朝,更是不惜得罪各国势力,得罪朝中众臣,想造反的人,不会这样。
    可顾锦年的儿子?
    顾锦年的孙子呢?
    或者是顾家第四代,顾家第五代呢?
    他们会不会造反?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死了,太孙李基可能都已经死了,到了那个时候,如若一直不打压顾家,顾家的势力,会有多恐怖?
    三代从政,才可以培养出一位高官。
    国公,侯爷,足可以让顾锦年成为下一代国公,而顾锦年如此优秀,未来封王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顾锦年封不了王,顾家第四代或者第五代,一定有可能封王。
    那个时候,皇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只怕更加麻烦,更加尖锐。
    因为这种事情,纵观历史,发生的还真不少。
    祖先是功臣,忠心耿耿,架不住后代人起了谋反之心。
    这就是朝廷官员都不希望一家独大的原因,不仅仅是嫉妒,考虑的事情也比较久远。
    可现在即便是心里不舒服也没办法。
    为大夏增强国运,这种功劳封个侯爵绝对是没问题的事情,不考虑政治因素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人反对。
    百姓也支持,皇帝也同意,百官可以跟皇帝争论,但百官绝对不敢跟百姓争论。
    虽然这些百姓在他们面前如蝼蚁一般,可他们汇聚在一起,超越一切,是国家的基石,谁敢与百姓为敌,谁就做好全家抄斩的准备。
    也就在此时。
    新的声音响起。
    “奉旨,宣百官入朝。”
    魏闲的声音,传遍整个京都,让百官入朝。
    很显然,是要商量一些大事了。
    一些真正的大事。
    随着圣谕响起,刹那间百官也不废话,直接往京都赶去。
    而两旁的读书人与百姓,也纷纷走了过来。
    尤其是这帮读书人,更是兴奋无比,直接将顾锦年抱住,二话不说开始举高高了。
    喜悦声,欢呼声,喝彩声不断响起。
    “世子殿下,当真是我大夏读书人楷模。”
    “今日世子之举,我等敬佩,我等敬佩,我等敬佩啊。”
    “世子殿下,不畏强权,为民伸冤,大夏诗会,诗成千古,削匈奴国运,今日和亲之时,更是以一己之力,阻止和亲,扬我大夏国威,此等功绩,实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从今日开始,在下便是世子的追随者了。”
    “我也是世子殿下的追随者。”
    “世子殿下威武。”
    “顾兄威武。”
    文人们激动无比,大家都是年轻人,他们曾经或许羡慕嫉妒顾锦年,毕竟文人相轻,外加上顾锦年以前的确是个纨绔。
    看不起很正常。
    可自从顾锦年溺水之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让他们不得不敬佩,不得不折服。
    直至今日。
    顾锦年依靠文章,依靠心中的热血,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不但做了,而且做的如此完美。
    大夏王朝。
    不和亲。
    不纳贡。
    不割地。
    不赔款。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这太霸气了,为国立言,而后更是道出中原人之骨气。
    犯我大夏者。
    虽远必诛。
    这就是大夏风气,也是中原人的风气。
    仅凭这一句话,顾锦年注定要名流千古,这已经超脱了诗词文章那么简单了。
    而是一个人的品德,一个人的志向,一个人的骨气。
    顾锦年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大夏文人,最起码京都这些文人,是彻底折服了。
    大家都是年轻人,流淌着也是热血。
    少年皆狂妄。
    他们也有傲气,可他们做不到顾锦年这般,除了无能狂怒,写几篇诗词辱骂一下朝堂,辱骂一下匈奴国以外。
    他们还能做什么?
    自然而然,顾锦年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楷模,成为了他们心中的标杆。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这才是傲骨凌然的读书人。
    文人狂热,纷纷想追随顾锦年。
    可以说,今日之事,顾锦年至少得到了京都读书人的好感,往后若是有人敢诋毁顾锦年,这帮文人绝对不会退让。
    名望就是通过一些事情积累的。
    顾锦年前前后后做的事情,也在这一刻爆发,只需要几日时间,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而名望也会越来越大。
    以后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时时刻刻关注,也会被大夏读书人时时刻刻学习。
    成为了榜样。
    至于这些百姓,他们也十分兴奋,这口恶气出了,他们如何不喜?
    而且国家变得强盛起来,他们又何尝不开心?
    这是好事。
    自然庆祝。
    被举在空中的顾锦年,却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就不能换个方式庆祝吗?
    非要把自己往上丢?
    请我去茶馆喝点新茶也行啊,得亏你们还是读书人,就不能做点读书人该做的事情吗?
    有些郁闷,但心中的郁气还是彻底消散了。
    总而言之,整体还是很爽的,这口恶气出了,爽的美滋滋啊。
    尤其是,不远处两位公主也从玉辇中下来了。
    她们面上有泪痕,可现在笑如靥面,毕竟对她们而言,是经历了一趟生死关,若不是顾锦年在关键时刻出来,恐怕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来到大夏王朝了。
    不过很快。
    一队皇宫侍卫快速走来,面色带着温和笑容,让这些文人百姓让开,随后等顾锦年平稳落地后,为首的统领,半跪在地上道。
    “世子殿下,陛下有令,让您去一趟皇宫。”
    对方开口,显得无比恭敬,眼神当中满是敬佩。
    今日的事情,无论是读书人还是民间百姓,亦或者是这些当兵的,谁人不服顾锦年?又有谁人不尊重顾锦年?
    为国立言。
    拒绝和亲。
    扬大夏国威,哪一件事情不是惊天动地的?
    半跪之礼,绝对不算夸大。
    “好。”
    顾锦年面色温和,不过他知道自己舅舅找自己有什么事。
    肯定是关于自己怎么知道匈奴国窃取国运的事情。
    不过他也想好了说辞,当下跟着众人离开。
    如此。
    大夏京都的消息,也在一瞬间疯狂向外面传播出去。
    今日发生的事情,天下都要震惊。
    拒绝和亲,得到海量国运。
    更主要的是,粉碎了匈奴国的阴谋,相当于是赚了两道。
    而此时。
    已经离开京都几十里外的木哈尔等人,脸色无比阴沉。
    他们一路狂奔,朝着匈奴国赶去,一刻也不敢耽误。
    毕竟鬼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新的变数,要是有的话,被扣留在大夏王朝,成为了人质,那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回去虽然挨骂,但至少日子还能照样过。
    “木相,我若回去,会不会受到父皇惩罚?”
    此时此刻,齐齐木总算是清醒过来了,他一路狂奔的同时,也回想起这几日所作所为。
    做错了太多事情了,就是因为一时之争,导致计划破裂。
    公主没有娶回来也就算了,更绝的是,大夏王朝借此机会,立下国言,得到古今往来所有帝王的认可,国运增强。
    此消彼长之下,匈奴国原本与大夏开战,应当是五五,现在差不多三七了,大夏七,匈奴三。
    这还是建立在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会帮忙的情况下。
    所以他怕。
    他怕自己父王会怪罪他。
    听到齐齐木的声音,木哈尔内心是真的厌恶这个皇子,简直是蠢得不行。
    明明一开始的优势,在他们匈奴国,现在硬生生被这个皇子给搞成这个样子。
    但凡一次,他不招惹顾锦年,就不会惹来这么多麻烦。
    当真是愚蠢无比。
    只不过,齐齐木终究是匈奴大皇子,而且大夏王朝与匈奴国很有可能要开战了,倘若匈奴国真与大夏王朝开战。
    就容易发生很多变数,这个大皇子有概率直接成为新的匈奴国。
    而对自己来说,齐齐木当上匈奴王是一件好事,他愚蠢,自己可以好好掌控他,即便是不能完全掌控,也能轻松应付。
    如果换其他皇子来,还要重新建立关系不说,更主要的是不好管控。
    这对一位宰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忍住了心中的怒火,传音道。
    “大皇子无需太过于担心。”
    “这件事情,并非是你的过错,也不是我的过错。”
    “是顾锦年挑衅在先,大皇子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捍卫匈奴尊严。”
    “而且,最主要的是,永盛大帝早就知道我们匈奴国的计划,自然而然,即便是大皇子什么都不做,结果还是一样。”
    木哈尔开口,他已经找到了说辞。
    大皇子虽然愚蠢,做错了很多事情,但这些事情倒也不是真的愚蠢,无非是小不忍乱大谋罢了。
    可所有问题的核心,都在于永盛大帝已经知道了匈奴国的阴谋。
    说难听点,人家就是等自己上门送死。
    所以怪不得大皇子,也怪不得自己。
    只是木哈尔真的很好奇,永盛大帝是怎么知道的,他为何知道匈奴国的阴谋?
    这件事情,只有四个人知道。
    匈奴王。
    大皇子。
    自己,还有孔家大儒。
    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说出去的,匈奴王也不可能说出去,至于这个大皇子,他虽然不敢完全保证,可看他如此嚣张,也没有说出去的可能。
    那么剩下就只有一个人了。
    孔家大儒。
    只是这个可能性也不大,主意是他提的,然后自己又去通风报信?
    为的是什么?
    让大夏国运增强吗?
    孔家与顾家乃是生死大仇,真要这样做,也轮不到让顾锦年出面吧?
    应当是让孔家世子出面吧?
    所以四个人都有不说出去的理由,这就是木哈尔好奇的地方。
    而得到木哈尔的安慰,齐齐木不由长舒一口气,但很快他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道。
    “木相。”
    “大夏王朝如今国运昌盛,如若举兵入侵我匈奴国,那该怎么办?”
    说这话的时候,齐齐木脑海当中不由浮现方才的景象。
    大夏国运如龙。
    这很可怕,对比起来,匈奴的确不如大夏。
    “入侵我匈奴国?”
    “殿下还是太小瞧天下格局了。”
    木哈尔开口。
    你要说两国交战,他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交战的概率很大。
    可要说入侵匈奴国?
    这就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木相何言?”
    此时此刻,齐齐木乖巧无比,只能询问。
    “若我匈奴国与大夏交战,从表面上来看,必然是我等战败。”
    “可实际上呢?”
    “先不说我匈奴国周围有不少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与我匈奴国是盟友关系,倘若大夏真敢杀来,他们也必然不会坐视不管,毕竟一旦王庭失守。”
    “倒霉的可就是他们,铁骑之下,岂有安卵?”
    “再者,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会坐视不管吗?”
    “尤其是扶罗王朝,大夏得九道天命,扶罗王朝是最不服的,倘若大夏真的灭了我等匈奴,平定北方动乱,完成大统一,大夏王朝的国运,必将腾飞而起。”
    “到时候,十年,二十年,扶罗王朝就别想追赶大夏王朝了,而大金王朝可能追赶不上大夏王朝。”
    “如此一来,敢问殿下,这两大王朝敢不帮我等吗?”
    “说的再难听点,即便他们不帮我匈奴国,也会换一个诸侯国,让他抵抗大夏王朝。”
    “北边永远不会安宁,两大王朝绝不可能会让大夏王朝安宁下来。”
    “甚至.......中洲王朝也不希望大夏王朝安宁下来。”
    木相开口,道出天下情势。
    东荒境内。
    扶罗王朝是老三,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超越大夏王朝。
    而大夏王朝是老二,想要超越大金王朝,成为东荒第一。
    至于大金王朝,他们想的更直接,要霸占整个东荒境,所以一直在养精蓄锐。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极端的对立。
    两大王朝都要搞大夏王朝,所以扶持匈奴国,扶持一些诸侯国,甚至扶持大夏境内一些藩王,就是希望大夏内部乱,外部也乱。
    当然大夏王朝也做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只不过自从十二年前,永盛大帝篡位后,就顾不得外面,说句难听点的话,只能挨打。
    被人算计。
    毕竟篡位了,很多势力遭到重洗,想要重新建立很难很难。
    这就是篡位的坏处。
    故而,大夏与匈奴国开战的可能性很高。
    但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争夺边境十二城。
    只不过,想要重新夺回十二城的难度也很高,至少匈奴国不答应,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也不想答应。
    更何况什么马踏王庭?
    这更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这就是木哈尔的想法,他的目光不是一个大夏,也不是一个匈奴,而是放眼天下。
    《骗了康熙》
    “中洲王朝也参与进来了?”
    扶罗王朝也好,大金王朝也罢,齐齐木知道这两个王朝只是将匈奴当做棋子。
    可听到中洲王朝就不一样了。
    中洲王朝可不是大金王朝,大夏王朝,扶罗王朝可以比的。
    这是真正的霸主。
    如今正在南岭征战,意图要将南岭占下,而且已经有人传言,中洲王朝打算拉长战线,发兵西境。
    这才是真正的霸主。
    无敌的霸主。
    匈奴在中洲王朝面前,连蝼蚁都算不上。
    而之所以中洲王朝没有将东荒视为敌人,完全是因为东荒暂时无法给中洲王朝带来巨大的收益。
    说直接点,东荒暂时没有任何战略作用,再加上两者相隔东海,造船过来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而且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洲王朝是真正的霸主,巨无霸的存在。
    倘若中洲王朝也参与进来的话,那就真不怕什么了。
    “殿下,你认为王上这次和亲,当真就是信了孔家大儒之言?”
    木哈尔澹澹开口,一句话让齐齐木皇子神色一变。
    “是中洲的人?”
    他惊愕,有些不敢
    相信,因为这些信息他根本就不知道。
    只是木哈尔没有回答,而是澹澹开口道。
    “孔家之所以能影响天下,就是因为孔家与中洲王朝的一些大人物关系极好。”
    “他们得到的消息,一定比我们多,王上相信孔家大儒,也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
    “而且中洲王朝看似相隔很远,但实际上他们派了很多人,潜伏在各国当中,我匈奴国有中洲王朝的人,大金王朝,扶罗王朝,甚至是大夏王朝都有。”
    “身份干净无比,往上查三代都查不出问题的那种。”
    “这就是中洲王朝的可怕。”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轮不到我们来议论。”
    “殿下,先回国再说,其他的事情,慢慢商议。”
    木哈尔不想说太多,因为他得到的消息,也十分有限。
    “好。”
    齐齐木没有多说什么了,心中的石头也缓缓落下。
    而与此同时。
    大夏皇宫。
    文武百官都在正殿候着。
    然而,永盛大帝却还在养心殿。
    他在等一个人。
    等顾锦年。
    差不多一刻钟后。
    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出现在他眼中。
    一个是顾锦年,一个是魏闲。
    他很好奇。
    极其好奇,顾锦年是如何识破对方的阴谋。
    故而,等顾锦年入殿后,还不等他开口,永盛大帝便挥了挥手,让所有太监侍女离开。
    大殿内,顿时昏暗无比。
    永盛大帝的声音,也率先响起。
    “锦年。”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朕,想要听实话。”
    永盛大帝的声音很平静。
    但他的气势在这一刻,也显得冷峻无比。
    他想听实话。
    ---
    ---
    ---
    ---
    推荐好友作品。
    书名:《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娱乐文,大家可以去看看,说不定有意外惊喜!
    求月票!!!!!
    ------题外话------
    推荐一本好书。手机用户看大夏文圣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3447.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穿越小说]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3.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4. [玄幻小说]猎妖高校
  5.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6. [其他小说]黄昏分界
  7. [都市小说]讨逆
  8. [都市小说]大医无疆
  9.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0. [都市小说]父可敌国
  11. [科幻小说]机战:从高达OO开始
  12.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3. [穿越小说]霍格沃茨:我真是模范巫师
  14.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5. [玄幻小说]我的御兽真不是邪神
  16. [穿越小说]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17.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8. [玄幻小说]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19.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0. [穿越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21. [玄幻小说]乱世书
  22. [修真小说]你们修仙,我种田
  23. [其他小说]楚洛霍霄鸣
  24. [穿越小说]我在现代留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