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走过苦难 > 第五十节 至 第五十一节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書荒阁www.shu huang ge .com◆↖.*  第50节   造反有理震校园

    一大垛苫房草占满了院子。父亲说,七千来捆草,差不多够盖三间房呢。母亲说,那就盖吧,孩子们都大了,这一间半房也挤不下。父亲说,就这么大的地方,哪能盖下三间房呢?母亲说,你真死心眼儿,挪地方呗,在咱家大寨田里不能盖吗?

    父亲卷了一支烟,捏在手里,茫然望着棚顶,低沉地说,“听说又要搞什么运动了,还是缓缓再说吧。”母亲说,“咱老百姓个人盖房子,和运动有啥关系啊?”父亲说,“我不和你犟,暂时就是不能盖。”母亲问,“那些草这么垛着,不得烂吗?”父亲说,“垛顶是我封的,我心里有数,只要雨水漏不到里边,搁几年啥问题也没有。”母亲问,“那房上的草还换不换了?父亲说,换是得换,要等过了雨季,上秋吧。

    学校应该是八月底开学,八月二十号,通知提前返校,由林业局派来的“文革”工作队,组织各班学习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和“两报一刊”重要文章,发下来批判海瑞和三家村的单行本,动员人人都要写批判稿,我代表初三毕业班写的批判文章,在铁力林业广播站播出,我家安的有线小喇叭也能听到。父亲对我说,你四叔是右派,我又被四清审查过,不论赶上啥运动,还是不要乱说乱动的好。

    只过了几天,学校的“文革”工作队被说成是镇压学生革命,灰溜溜地自行撤走。

    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五日,是铁力林中,不,应该说是铁力林业局,炸响惊雷的一天。绥化中等师范学校的几个红卫兵,到铁力林业局来“煽风点火”。

    炎炎烈日下,学校操场上挤满了人,不仅是中小学师生,还有林业局机关干部。人们又紧张又兴奋,象憋不住尿一样浑身乱动,满脸通红。“造反有理”的口号响彻云霄,当场学会的《造反有理》歌曲声浪阵阵,仿佛当年“五四”革命运动再现。在绥化红卫兵指导下,当场成立铁力林中红色造反组织,简称“八?二五造反团”。我被抽去刻钢板,印传单,写大字块。中学里每年的体育运动会,我都在宣传组,学会刻钢板写美术字。我以为自己已经当上红卫兵了,就等着发袖标。激动得不顾回家吃饭,写大字块直到深夜,把一卷大红纸全部用完。

    真正成为红卫兵,要回到班里评选,要毫无保留地讲清父母的出身成分和所有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比如我自己,必须坦诚说出我四叔是右派,就像父亲告诫的,不能有隐瞒。可右派的亲侄子能当红卫兵吗?这是严肃而重大的阶级界限问题。

    班里五十二名同学,只有十一位根正苗红管打管敲响当当的革命派,留在红卫兵队伍里,其余一概被排除在外。

    迷茫的我们为没有资格革命而痛苦,不断有同学贴出与家庭划清阶级界限的大字报,还有的为表现革命彻底性,干脆不认父母不回家,要做纯粹的革命派。有家不归没饭吃,只好有气无力地哼唱语录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但只坚持一两天,得到饥肠辘辘肚子的顽强提醒: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必须吃饭。许多革命先辈,最初就是为了有饭吃,才投身革命。

    我家和右派身份的四叔很少来往,应该算已经划清界限。难道还要与我的家庭、生我养我的父母划清界限吗?父母含辛茹苦,累死拼活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十一个儿女,要是都和他们划清界限,他们还会有啥指望?半辈子风来雨去不是白受罪吗?

    我该怎么办?身处革命时代的热血青年,有什么理由不参加革命?可我属于不许革命的阿q啊。

    第51节   广阔天地有作为

    正当我们陷于哈姆雷特式痛苦时,毛主席他老人家给我们指出金光大道:“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从广播听到这一最高指示发表的当晚,同班一群被取消革命资格的同学聚到我家,含着热泪不停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他老人家的指示,真是久旱的甘霖,恰逢其时啊。

    热烈的讨论直到深夜,同学们一致表示听毛主席的话,到农村去。铁力是林区,邻县庆安是真正的农业县。一般说来,越偏远的地方越贫困,我们就是要到贫困的地方磨练自己。查了本省地图,确认庆安县共乐公社最为偏远,决定去那里。

    同学们逐一郑重签名后,整理风纪,面对我家墙上的毛主席画像,高举拳头,庄严宣誓:“我们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们坚决听您的话,永远跟您走,上刀山下火海,一颗红心永不变。”我们的宣誓完全发自内心的真诚,好几个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相约各自做好下乡准备,五天后出发。

    下乡前,我和父亲把房顶修补一下,漏雨严重的几处插上新苫房草,发现烂草下边呲虫也很多。可小胖当年为啥偏去刨褚大姑家的房顶呢?我一直忘不了小胖。

    出发那天清晨,我们在铁力火车站前广场旗杆下集合,十男九女,一个不少。火车到庆安车站九点多,问清方向,我们沿着铁道北的土路一直向北走。

    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远远看到一条亮晶晶的蜿蜒河流,看地图知道是呼兰河。趟过呼兰河,越往北人烟越稀少,同学们争相替背行李,拿出干粮一起吃,倒也有点长征路上的感觉。我们这些刚刚迈进青春门槛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全无娇气,都把自己当作坚强的革命者。

    到共乐公社,从革委会了解到最偏远的是北沟大队,我们又继续赶路。到达最终目的地,已经下午四点,从庆安车站算起,到这里足足走了七个小时,本来都疲惫不堪,还都硬撑着说不累。

    北沟大队革委会已经接到公社电话,接待我们的大队革委会主任姓敬,四十多岁,热情的帮我们安排住处,送来小米高粱米和玉米面,告诉先吃着。蔬菜嘛,住的房子不远就是大片的白菜地,还有萝卜和土豆地,想吃啥自己动手,油盐酱醋明天到大队供销社去买。我们都饿过劲了,累得实在不想动,先睡觉,睡醒再说。

    我们住的三大间土屋是大队原来的豆腐坊,中间开门,进屋是一盘磨,靠北墙有三大一小四个锅灶,旁边有一口小井。东屋原来是仓房,有一铺北炕。西屋当过驴舍,临时搭一溜通铺,铺了厚厚一层秫秸,屋里畜粪味还很浓,自然应该男生住,女生住东屋。这里条件比家里艰苦得多,我们正是为艰苦而来,都毫无怨言。

    大家要赶快铺开行李躺下歇一会。我只带一条棉被,没有褥子,直接睡在秫秸上肯定很不舒服。别人不光有棉褥子,还有鸡毛褥子或毛毯。男生们为了照顾我,一致主张实行初级共产主义,打乱铺盖的所有权,只留五条棉被,两人合盖一条,其余的全部铺在身下,躺下来都喊太舒服了。

    一觉醒来,有了吃饭的欲望,空着肚子很难熬过一整夜,那就做饭吧。可除了锅灶,什么都没有。只好在大伙带来的洗脸盆中挑几个没掉瓷的,留在厨房用。

    趁着天色不算太晚,男女生一起动手,刷锅的,淘米的,出去找柴火的,一锅小米饭很快焖好了,大白菜和萝卜也拔回来了。油盐酱醋,盛饭的勺子和碗,吃饭的筷子,一概没有。只好用饭盒和茶缸儿当餐具。新下来的小米做饭很香,都饿透了,有饭没菜也能填饱肚子,白菜大萝卜可以当餐后水果。

    这就是我们下乡的第一顿饭,虽然没有和贫下中农一起吃,也算有了农村生活的初步体验。这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生活,足以使人感到新鲜并充满期待。

    如同经过远途跋涉,第一次走进原始大森林,迷离的气息,晦幻的光影,奇簌的响动,也许令人感到几分畏惧,不知道再往前一步会遇到什么。但必须鼓励自己走下去,否则之前的辛苦跋涉毫无意义,大森林只能是个谜。这样的思想认识不是说来好听装时尚的,真的帮助我们较好地度过了“三关”:感情关,劳动关,困难关。

    当时所有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学生,必须面对这“三关。”手机用户看走过苦难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56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3. [玄幻小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4.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5. [其他小说]战神狂飙
  6. [玄幻小说]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7. [都市小说]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8.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9. [修真小说]神话之后
  10. [都市小说]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11. [都市小说]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2. [其他小说]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4.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5.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16.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17. [都市小说]讨逆
  18.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9. [其他小说]别叫我恶魔
  20. [其他小说]割鹿记
  21.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2. [都市小说]华娱从男模开始
  23. [玄幻小说]猎妖高校
  24.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