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走过苦难 > 第四十六节 至 第四十七节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书荒阁中文网www.shuhuang ge .com∠⊿  第46节   父亲也有私房钱

    父亲恢复值班员工作,休班可以干家里的活,还能挣到倒班的加班费。每月发工资,按时如数交给母亲。

    不过,父亲也曾有过“私房钱”,那仅仅是一元钱。就因为那一元钱,母亲不依不饶地和父亲吵了一架。

    家里的财权全由母亲掌管。母亲虽然没文化,却非常精于家庭财务管理,每月是大月份还是小月份,父亲值多少个班,应该开多少钱,总能算得元角不差。每当接过父亲交来的工资,母亲掐在手里,锁眉凝眸地盘算好一个月的用项,才长长地舒口气。父亲顺利地交完帐,赶紧去干院子里的活儿,即便是刚刚下一个大夜班。

    那时林区的木材很多,每天从山上下来的元条(原木)车一列接一列,父亲值班时一点也闲不着,下班也不容空儿休息。常见他在劈柈子时,手拄着斧把就睡着了,身子一闪险些摔倒才猛醒过来,随后又沉重地举起大斧。

    读大学的哥哥寒假后返校的前两天,母亲为他凑路费时有点犯难。本想这次给哥哥多带几元钱,可又没法挪用家庭开支的其他预算。眼看着在本地读书的我们这一小帮儿(老弟老妹不够上学年龄,仍有五个在读)也要开学了,都得花钱。

    刚交班回来吃饭的父亲,知道母亲在为钱打不开点儿发愁,一下子想到什么,手插进内衣,摸出一张折成三折的一元钱递给母亲。母亲接过钱愣一下,随即翻脸,一把夺过父亲手里的筷子,质问为啥要留小份子,偷藏私房钱?父亲嘴里含着饭一时说不清,母亲不容父亲辩解,连珠炮似地数落一大通,说父亲“你不是能藏心眼儿吗?那你就别回这个家了!”把没穿棉衣的父亲推出门外,挂上房门。父亲在外面瑟缩着身子,喊我快把棉大衣送出去,母亲嚷着“不给他,冻死他!”并没有阻拦。

    母亲疑惑地叨咕着,“这死老头子,把哪个月的工资偷着匿下一元钱呢?”接近中午,哥哥从小棚子出来,才解开这个谜。

    哥哥每次寒暑假回来,把院子里的活干完以后,临走前几天再把塞满杂物的小棚子彻底清理一遍。象摆放商品那样,把杂七杂八的东西分门别类地安置在最适合的地方,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伸手就能摸到。一些无法缝补不能再穿的破衣烂衫,经母亲同意,把没有窟窿的部分撕成大大小小的布片,挑出结实一点的留着补衣服,其余的都平展方正地叠在一起。如果还有时间,哥哥会用这些小布片糊成硬硬的做鞋底的“袼薄”。他从阴冷的小棚子出来,灰头土脸,冻得直淌清鼻涕。

    哥哥仔细查看父亲的那一元钱,肯定地说,这是他给父亲的,背面记有车次。

    原来,哥哥放寒假回来那天,父亲起早去接站,到家后,怕上班迟到,没顾得吃早饭就匆匆走了。哥哥追上去,把仅剩的一元钱塞给父亲,叮嘱他经过二饭店一定要买俩馒头吃。这一元钱在父亲内衣口袋里装一个来月,现在竟然成了偷藏私房钱的“证据”。议论间,我们想起只吃几口饭就被母亲推出门外的父亲。

    屋后杖子外,父亲坐在爬犁上,背靠杖子已经睡着了。路边积了一冬的左邻右舍倾倒的冰雪垃圾山,刚刚被父亲清运一部分。他是值一夜的班,还没填饱肚子就干这么多活儿。母亲让叫醒父亲,扶他回屋里睡。

    哥哥走的那天,我送到火车站。买完车票,哥哥把母亲给多带的五元钱交给我,特别嘱咐:“把那一元钱还给爸,他也是在外面工作的大男人,不能囊空如洗啊。”

    每当想起这件事,总有苦涩的潮水撞击心头。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就是《爸爸的私房钱》,发表在《北方文学》月刊,被多家网站转发,现在上网还能搜索得到。

    第47节   开垦我家大寨田

    早在一九六五年开春的时候,母亲就常去小火车道北一大片开阔地转悠,那里是早已下马的钢铁厂的一片废墟,散乱铺着厚厚一层炼铁的废渣。

    母亲用镐头刨个坑给我看,石渣底下黑土层很深,母亲说把它收拾出来种上庄稼吧。之前也有人想开这块地,因为石渣太难清理而放弃。

    三个姐姐出嫁了,哥哥在田升读高中,父亲被社教审查改为日勤天天早出晚归,弟弟妹妹还小,当时家里主要劳力只有母亲和我。

    母亲每天早起把饭焖到锅里,叫醒四妹桂花添火看锅,拿上工具和我去清理那块地的石渣。这活看起来并不难,实际去干才知道相当不容易,石渣大块小块混在一起,埋进土里,铁锹根本用不上,只能用钢叉挖,二齿子刨。母亲累得腰痛支撑不住,索性坐在地上,用手把石渣一块块抠出来。那一个多月,母亲每天都耗在地里,弄得一身灰土,蓬头垢面。我除了起早干两个多小时,中午和晚上放学赶紧跑回来,把母亲抠出来的石渣装进土篮子,挑到四周,把那块地围起来。

    一天傍晚,大姐夫来了。他身材高大,远远就能让人认出来。他埋怨没有早点告诉他,说这点活他一个人就干了。他让母亲回家歇着,举起二齿子用力刨下去,刨在石渣上震得胳膊发酸发麻,这才服气,嘿嘿笑道:“不干不知道,好汉累出尿。”他很快找到窍门,身大力不亏,一个晚上他的工作量,不比我和母亲一天干得少。

    大姐夫每天必到。清理完石渣,考虑到这块地有些低洼,认为挖成大垅更适合,挖的时候又遇到不少石块和废铁,光废铁足有一吨多,卖了一百多元钱,把我们乐坏了,这是我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财富。母亲把这叠钱包了又包,在屋里转来转去,一时不知藏在哪里妥当。

    有大姐夫倾力相助,这片地都挖成大垅,种下黄豆和玉米。因为土壤受到污染,下种的时间也拖后,庄稼长势不是很好,到秋天,两样加在一起只收获二百多斤。

    要改造土壤,就得多掺些好土。北山荒野土质肥沃,要用手推车多运些回来,可我家和邻居们都没有手推车。买一辆手推车,少说也得一百多元钱。大姐夫说,“咱们自己做一辆,自力更生嘛,住家过日子,经常用得着。”

    他买回两只手推车轮子,我从烧柴垛里翻找出一些能做车架子的材料,借来几件木匠工具,我俩有模有样地做起了木匠活儿,虽然从来没做过。

    凿卯开榫安装的过程中屡屡出错,找出原因重新再来。大姐夫生性乐观,遇到难题从不皱眉,呵呵笑过,继续做。用了三个清晨,三天傍晚,一辆暂新的手推车终于大功告成。我俩迫不及待地要“试运”,把车子推到北二道街上,他让我坐上去,他拉起车子快步奔跑,直到气喘吁吁才停下。我俩都兴奋不已,在路边小铺买来一瓶果酒,坐在车辕子上,狂饮庆功。

    拉土的时候,大姐夫自告奋勇甘当“第一驾”,我在旁边拉副套。满满一车能装近两立方土,几次把车胎压爆。那十几天,他凌晨三点多钟就过来,早饭前能拉回四车土。添了新土,把原来一米多宽的大垅又改成标准小垅,等于增加了耕种面积。

    这块耕地实属来之不易,我们给它起个响亮时髦的名字:“我家大寨田”。手机用户看走过苦难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56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3. [玄幻小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4.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5. [其他小说]战神狂飙
  6. [玄幻小说]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7. [都市小说]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8.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9. [修真小说]神话之后
  10. [都市小说]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11. [都市小说]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2. [其他小说]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4.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5.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16.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17. [都市小说]讨逆
  18.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9. [其他小说]别叫我恶魔
  20. [其他小说]割鹿记
  21.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2. [都市小说]华娱从男模开始
  23. [玄幻小说]猎妖高校
  24.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