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非主流清穿 > 第449章
    第 239 章 (2)

    兄弟三人互相谦让,这本是一件好事,当时正在头疼于朝政的胤礽得到了些许安慰,然后,他挽起袖子把三个人都骂了一顿:没事儿找事儿!不知道我正烦着呢吗?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再吵就把你们扳倒了一块儿打!

    世界瞬间清静了。

    千秋节,胤礽比较重视又亲自过问的千秋节,淑嘉过得比在东宫的生日还不那么自由。何时起身、何时举杯、开场说什么话,都是事先有人拿了时间表给她看的。与妯娌们说话也不方便,她得跟太皇太后说话,再往下跟太妃们搭一搭腔,妯娌们离得远,想聊天得用喊的,太影响形象。

    太皇太后却高兴:“瞧瞧这么多人,皇家真是兴旺啊!”

    淑嘉道:“是啊。”心里都想哭了:这些人全要国家养啊!

    宜太妃笑道:“这里有多少人,外头就有多少老祖宗的子孙呢。”

    太皇太后脑补一下,笑得更欢脱了。

    淑嘉颇有点无语,宜太妃却是高兴,她更喜欢小儿子一点,当然这也是因为老九也比较会讨好亲妈。允禟有什么事儿,有时候也会跟宜太妃透露一点儿,宜太妃倒是知道允禟通过与皇后家搭上线,跟皇帝的关系也有缓和,心情自是舒畅。

    上一回九爷能堵到皇后,一部分是旧有眼线的消息,另一部分也是宜太妃出了太皇太后居所,就火速去通知的缘故。

    惠太妃听了宜太妃的话,也四下张望了一下,又收回了目光。看什么呢?弘昱还没娶媳妇儿呢,年龄又大到足以到外面领宴,她是看不到的。有点儿失落,转转脖子又看到允禩之母,正好与她交流一下府中近况。

    同样在找孩子的还有三福晋,她女儿被宫里拿去养了,当娘的怎么可能不惦记呢?正好,皇女的位置也挺靠前,与福晋们挨桌,三福晋得以与女儿说说话。四格格(按宫中排序)开口一句:“三婶儿。”把三福晋眼泪都要叫下来了。

    三福晋连忙吸吸鼻子:“你头回到园子里住,还惯么?”

    叫完“三婶儿”,四格格眼眶也红了,不敢开口,就怕一开口眼泪要掉下来这是犯忌讳的连连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三福晋讪讪地道。

    大格格几个看到这样的情形,心里也不好受。她们的生母是生父宠姬,但是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名份,这样的集会还是收不到邀请函的。三人嫡母倒是来了,毕竟隔层肚皮,还没血缘关系。

    三位福晋里,四福晋的态度最为自然和蔼,也是红一红眼圈,又对大格格道:“听主子娘娘的话,安心住下,府里一切都好。”又说了几句李氏如何、弘时如何等。五福晋与七福晋的态度就比较标准,问几句生活,又说“你五叔\/七叔,很挂念你”一类,无须赘述。大约只有在说这话的时候,两位福晋心里会有一点点的快意,凭丈夫再疼这个女儿,现在也不是自己家的了。

    皇家请客,吃不吃得饱、吃不吃得好倒在其次,吃的就是那个程度那个范儿。到了点儿,当然也没有续摊这一说,该走人的统统走人。

    这回不用淑嘉管后续了,她只管事后查账看结果,终于地主婆了一把。

    退到自己所居之处,见到了娘家人。三福晋是被女儿叫哭的,淑嘉是被亲妈叫哭的。西鲁特氏头一声就是:“主子娘娘。”

    从此母子之间“你”之相称之时被压缩到了最少。

    叙了座次,淑娴、淑惠、淑怡都是嫁出去的女儿,另坐一边,西鲁特氏带着儿媳们坐在另一边。纳兰氏却是始终让着温都氏、觉罗氏,西鲁特氏对此很是满意,淑嘉对此也表示了肯定。

    娘儿几个聊的话题倒还和谐,除开一开头对石文炳的过世表示了难过,互相洒了几滴泪人都去了,早难过的时候都过去了。淑嘉便问家里情形,西鲁特氏道:“我还没闭上眼睛,自是还住在一起的,虽然挤了些,却是热闹。过二年两个丫头出了门子,倒是能腾出两个院子来。”

    淑惠嗔道:“额娘又来!您就等着抱曾孙吧。”

    说到欣平姐妹,温都氏、觉罗氏都趁机感谢皇恩浩荡,自家女儿有了好归宿。淑嘉道:“这日子还要看她们自己过,但凡我有办法的,总不叫她们吃了亏去。”同期秀女里,她们确算得上是嫁得最好的那一批了。

    西鲁特氏道:“当初不掺和那一件事情,还是有好处的。就那架式,人头都能打成狗脑子了!主子娘娘心里可也有个数儿,这太子妃”

    淑嘉道:“这倒还有时间去想,”又问淑娴一向可好,“彼此都不方便,光看那几封书住,也知道得不全。哥儿姐儿长得好么?”

    淑娴笑道:“托主子娘娘的福,他们都好,那个戴先生确是有学问的人。”

    “哪个戴先生?哦!戴梓?”想起来了,入值南书房的牛人,淑嘉被胤礽事后科普过,“他也跟着回京了么?我记得年初大赦,他当在赦还之列的。”

    “原是不想回的,说是,呃,伤心地,”淑娴含蓄地表示了戴先生曾受过不公正对待,“可那样大学问的人实在难寻!我们死活把他给求了来。”

    还真是求了来的,淑娴夫家有世袭佐领不假,问题是只能给长子,还有其他的儿子怎么办?有个皇后姨母可以依靠不假,也得自己有一点能拿出手的本事才能名正言顺。

    戴先生学问确实难得,饶过了他,再到哪里找个学问入了南书房的人来教儿子?别看他是被发配了的,就算是谋反被杀了,文化水平上的名声还在,做他的学生,只赚不赔的。

    正好他被赦了,淑娴两口子死求活求(主要是蒋霆被妻子逼着出面赔小心,她不好过于出头露脸,要给丈夫留面子)。戴梓有骨气,也有良心,跟他来硬的他能死扛。这两口子一向对他也算是礼遇有加,算是皇家亲戚,也不那么傲慢。原本戴梓被发配,生活还真是辛苦得很,自从做了西席,也是解一时之困。

    思前想后,把儿子留在了关外:“京城龙蛇混杂,事儿多,你们别淌这趟浑水了。我算是欠了蒋氏人情,抛去这把老骨头,奉陪到底吧。”

    这就来了。

    做母亲的都关心儿子,淑娴为儿子打算,温都氏、觉罗氏也不能例外。她们的儿子已经成年,要娶媳妇儿了。鉴于康熙家子孙数目的宠大,又有大批宗室,对秀女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虽然在旗人口也在增加,但是优质的毕竟是少数,被这些人一抢,余下的就很是为难了。

    提前打招呼,一定要提前打招呼,只是石文炳刚过世,说起来不好,她们只能硬生生地忍下去了。温都氏只说了允禟已经派人来接触生意的事情:“奴才们得了主子娘娘的消息,把九贝子算在生意内了。这位爷也太精明了点儿。”

    “怎么说?”

    “胆大,心细,脸皮厚,手……黑。”

    “噗,”淑嘉笑出声儿来,“你说的很是他干什么了?”

    觉罗氏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因说:“刚过来,先看账本儿,厘清了您的份子,他全封了,一动没动,立时搬了银子来赎买了。”

    “这个我知道,他都给我点清了,”说是给乌云珠添嫁妆,从现在攒起,“他没办什么出格的事儿吧?”

    “那倒没有,不过手是真的狠!鄂公爷都吃了他的亏,他脑子还真是活,又要打发门人南下,收了茶叶、生丝、瓷器,一路带到广州,卖给西洋人,又是大赚一笔。”

    “咱们原先不是也这样干的?”

    “他可是大手笔。没想到这金枝玉叶,是能撕破了脸来捞钱的。”咳咳,大家还是打发门人什么的出面,有事还要遮遮掩掩。他老人家是坐镇家里指挥,有事让人报他的名号,他还亲自拟定发展方案,竟是把一半儿心思扑在这上头了。

    九爷语:钱都投了,当然要捞回本儿来。

    淑嘉:……手机用户看非主流清穿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46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