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非主流清穿 > 第441章
    第 235 章 (1)

    “去岁福建旱,福州、漳州颗粒无收……已截漕粮……”

    “呯!叮叮当当。”

    耳听得这一阵噼哩哐啷,允祉悄悄抬眼看了一下他二哥的反应。只见正在听取汇报的皇帝一点反应也没有,依旧平静地跌着李光地的念叨。汇报的内容不怎么美妙,天下大旱已经有些时辰了,今年过年以后,到现在两个多了,京城是一滴雨也没落下来。

    这个时候最恨有什么打扰清净的声音发出来了,偏偏乾清宫后面不远的地方正在施工。噪音扰民呐!

    允祉把头又低了下去,啧啧,这皇帝还真是。他就属于那种不定时抽风型人,说他傻吧,也不是,他总能在合适的时候拍一拍马屁,比如上书要改名什么的;当你觉得他腹黑的时候,他又会犯一犯二,比如丧礼上不守规矩。真不知道他是老千还是菜鸟了。

    允祉读书,知识面颇宽,存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知识。这一回,胤礽趁机大修坤宁宫,还把老婆弄到乾清宫对面屋里暂住,奇异的是,坤宁宫改建的原因已经传得天下皆知了。要说这里头没有他这个好二哥的推手,打死他都不信。

    二哥,您真高!

    不过呢,这天旦倒是有一个好处:方便施工、方便举行各种仪式。这不,后边儿又开始叮当上了。

    无聊地翻翻白眼,胤祉继续作认真聆听状,心却已经飞到了家里了。他的生母荣妃已经搬到他的诚郡王府里居住了,为此,府中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工程,仿照宫里的做法,对王府西路进行了整修,辟为荣妃居所。其他接了生母出来的兄弟,大概也都是这么个做法。

    允祉还在想,今年要守孝的,估计巡幸塞外是没有了,先帝是死在夏季的,如果出行了,这周年祭就没法亲去的。别的时候倒罢了,这头一个周年,皇帝一定要亲祭才好。

    那就没法出去见荣宪公主了,荣宪公主倒是有近亲假,一年六十天。她来了,必会来看额娘的。不知道外甥女是不是一道过来?

    正在神游间,忽听得上面胤礽问:“你们说呢?”

    说到哪里啦?允祉努力回想,哦,对了,已经从旱情说到了马上就是先帝冥诞,皇帝要亲自去诣陵。允祉道:“皇上至孝,臣弟愿侍皇上同往。”

    胤礽当然是发现了这个弟弟在走神,他也有些无奈。允祉说起来对他是有大功的,是他揭发了允禔的恶行,把这最大的敌人送去吃牢饭,又是他首倡,把兄弟们的名字里的“胤”字改为“允”字,又避新君名讳。

    允祉的缺点也很明显,沾了点酸秀才的脾气,有点神神唠唠,又有点小家子气,还有点儿不着调儿。

    又来了!这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人,最是难缠。

    说到这个“又”字,自然是因为还有其他类似的人物,他们对新君有功,但是本身就有这样或者那样不堪大用的缺点,令胤礽非常头疼!

    今天,胤礽在乾清宫东配殿里听大学士的汇报,当然,他的弟弟、儿子也不免来了几个。

    大家的老朋友李光地,凭借其出色的发挥,在当下内阁里依旧占有一席之地。按照传统,满洲旗有一保留名额,现在这个名额由马齐占着。胤礽又往内阁里添了个比较中意的王掞,与温达、萧永藻,一起构成了新一届内阁。

    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怎么改变康熙时期的大格局。

    满朝上下都呼出了一口长气,还以为新帝登基要大换血呢!想当初,明索党争之时,一片血雨腥风,换了得势的人,怎么也得清洗一回。现在党争是不见了,但是吧,烂船还有三斤钉,怎么也得留下几个得用的吧?

    康熙朝,与那个在肥缺上却总上缴不了多少钱的曹寅同样奇葩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索额图。

    索额图择人的眼光,实在是……让人叹息。不是说他选的人多么多么白痴,实际上这些人里面还有一些是比较能干的。但是,能干与否倒在其次,跟他混在一起的人,不管有没有能力,都是节操掉了一地的。

    索额图本人就不说了,要不是胤礽见机得快,估计也是个被康熙削的货。他的那些队友,混官场也算是一把好手,比如现在的刑部尚书齐世武,又比如步军统领托合齐。再比如两江总督噶礼,这货在山西巡抚任上干了十年,升了侍郎,去年点了两江总督。

    这都是在索额图谢幕后从康熙手里混出来的官儿,水平那是有的,与之相对的,干坏事的水平也是一流的。

    贪污受贿都是小意思了,这年头,当官的谁不的捞一点小外快呢?打击异己那也是不遗余力的。自己犯了错,有人弹劾了,寻个机会也要整死你。有时候还组团刷你!

    MD!早晚换了你们,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得是!

    不过……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条一条地来!别以为各种暴风骤雨式的改革看起来是一夜之间发下命令,就以为这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了的。但凡是成功的改革,就没有不是经过反复推演与排算的,匆忙而下的命令,从来都是难以成功的。

    胤礽在等,等一个机会,在那之前,他只是小心地一点一点地把触手伸进相关领域,待到摸清情况,布局完毕,再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

    比如现在。

    李光地奏曰:“左副都御史庆德丁忧,左副都御史出缺,臣等已拟诸侯补名单,请皇上定夺。”

    胤礽瞄了一眼,忽然来了兴趣,他跟他爹学习了一下,除了点了庆德这个满左副都御史的缺,还顺势来了个六部九卿大调个儿。最后,左副都御史是调了,王掞原是尚书,被他弄成大学士了,尚书这一级别的就缺了一个,还是汉员的缺。

    胤礽就随意地道:“原偏沅赵申乔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听得从人一阵头疼,赵申乔?这个没事儿找事,见树踢三脚的家伙?参人参得气着了先帝的那一位?

    胤礽心里明白,这事儿怪不得赵申乔,别人说赵申乔苛求。胤礽凭良心说,下头的臭毛病该治了!

    胤礽又看了众位弟弟一眼,在他之前埋的那些线头里边儿洒下了一把饵:他要给诸弟再派差使。

    大家都知道,在亲爹手下混日子跟在异母的哥哥手底下当差,那是两个概念。皇子入部历练,都是肥差,还受人尊敬,一下子变成皇帝弟弟,还是高高在下,但是处境就差了一点儿。

    现在新君居然还表示要继续用他们,这倒是个好消息。老三当然是入了礼部,老四却被他二哥着实派了个肥差:内务府!下面的弟弟们,皇帝表示,他还要再想一想。

    早会结束,大家各办各的差使去。准备上坟的准备上坟,准备赈灾的准备赈灾,准备发人事任免命令的准备发命令。留下皇帝在乾清宫里,在建筑施工的噪音污染下,悠闲地合上了眼睛,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他的命令不是胡乱发的,让赵申乔做左都御史是个信号:底下的人,你们也闹得够了,都收敛一点,不然老赵参谁,可是有我做保障的。

    当然,让老四管内务府,也是这个意思,老三入礼部,那只是个掩饰而已。胤礽知道这个弟弟,有点儿偏执,或者说,纯真。

    如果胤礽到了21世纪转上一圈儿,他大概就会明白,他弟弟就是网络上的那种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跟人吵架,也要辩出个张三李四来不可。哪怕人家说“咱们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他也要追着人刷屏话唠,非要把那个“异”给消灭。

    偏执,却不是个特别狠心的人物,分府在外的人,最初的时候为了补贴家用,都有一点不法举动。比如在外面开个铺子,又或者夺人一点产业什么的。允禔这样的,仗着是皇长子,能逼死人命,如今的后起之秀如允禟,也有类似举动,但是允禛呢,有一点比较好“谋财不害命”,只要他能过得下去,咳咳,没怨没仇的他不会逼得太狠,总给人留条活路。

    认真,又太狠辣。

    让他管管内务府吧。

    吏治不清,又该用谁好呢?胤礽陷入了沉思。

    “老祖宗,您看这几个丫头怎么样?”淑嘉此时正在宁寿宫里,陪着太皇太后挑宫女,周围一片喜气洋洋。

    宫女们很兴奋,这里面已经有不少今年等着回家的人了,早点来了新人,她们带一带,培养得能上岗了,作个交接好走人。按照原来的规定,她们今年是走不了的,但是由于皇后的提议,皇帝的仁政,她们意外地得到了这个机会,无不欢欣雀跃。

    太皇太后的兴趣却不大:“你看着好就行了,我眼睛也不太好使了,看不太分明。”

    淑嘉对画眉一扬下巴,画眉对底下的待选宫女一招手:“都近前几步。”

    太皇太后胡乱地点了几个:“你、你、你、你,就这么些吧。”

    淑嘉点点头:“留下她们的牌子。”

    太皇太后对淑嘉道:“你也要补人的,赶紧的挑上了,叫她们好好伺候着你。哎呀,你这一病啊,我心里就慌得厉害,你不要太累了,好好歇一歇。嗳哟!坤宁宫还没修完罢,你这住哪儿啊?”

    太妃刚搬出去,走的时候虽不是逃难,留下的宫室也有些乱,要住人还得修整一下,里面还有东西要添置。哪一个都不太好住。

    淑嘉笑道:“兆祥所那里就不错。”

    这里说的兆祥所是在宁寿宫后,借皇女居住的地方,与皇子居所分开。康熙的闺女死的死、嫁的嫁,那里就空出来了,先期修宁寿宫的时候,内务府奉皇帝命令把它也给修了,还装修得很不错。

    内务府也不敢怠慢,皇帝眼下就一个闺女,固伦公主,不可得罪、不可得罪。

    太皇太后喜道:“离我可近了些了。”

    “可不是,可以常来串门儿了。”

    “对对,把乌云珠也带来,我又想她了,还是孩子多了热闹些。”太皇太后又有些怀念,当初康熙的后宫啊,人那么多,总不缺人陪她玩的。虽然她们有时候呆了些(咦?)但是看着也热闹啊。

    淑嘉应了。

    太皇太后顺口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老三、老四、老五他们的额娘怎么样了。”

    “您要想见,就把她们叫进来就是了。”

    “对对!叫她们把家里孩子也带几个来,人多了,热闹!”

    “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又说了一回话,淑嘉复带着李甲氏与李佳氏去理事。主要是挑人,挑宫女、挑太监。皇后宫女配额十名,大小太监十五名,又有内管领及承职服役人,都得挑。另两位也是需要补进伺候的人的,淑嘉的意思,一起来看看吧。

    这两位事先已经得到了晋升的通知,一种终于熬出头来了的感觉油然而生。李甲氏还好,她有儿子、有儿媳妇,自己还是妃了,都要有孙子了,这雄心壮志也就弱了些。又有太妃们作样子,想来老后可以出宫作老太君,更要努力多活两年,不争不失长命百岁。

    李甲氏挑人,就从老实本份的角度出发,用着称手就好。再有就是,封了妃,就是一宫主位了,从此有了座位,也能明正言顺受儿子、媳妇的礼,管他们的事了。弘晰那里的使唤人,肯定是要加的,李甲氏当然要为儿子留心一二。

    李佳氏却是别的心思的,女人主要有个依靠,她比太子妃还要大几岁,等皇帝出了孝,这就快四十了,眼看着是生不出来了,就存了一个借肚子的主意。立意拣两个长得好的留着,有机会就荐一下。

    包衣宫女,出身低,有了孩子也未必会有显位,一开始顶多是答应、常在的位份,生下男孩儿运气好了就晋贵人,她们是没资格养孩子的,自己再求一求,好歹是个老资历,这一点面子兴许是能求下来的。

    淑嘉冷眼看着,心里却想着,手头的太监不少,要怎么安排他们的职位?十五个太监只有三个主管,剩下的都是小兵。

    赵国士不用说,他就是大首领七品衔,难就难在还有两个八品的侍监首领,给谁不给谁?淑嘉心说,要不干脆就把这件事情交给赵国士去办好了。

    至于宫女,还是要以扎实为主。淑嘉甚至有心,过一段时间,是不是把出宫的年龄再放低一点?减成个二十三岁也行呢。

    由于缺员较多,一次补齐也不太放心,淑嘉又挑中了一个“大妞”,使人送给红袖去训练,便结束了本日的面试。乌云珠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串子的保母、乳母,李甲氏、李佳氏问过格格好,识趣地告退。

    淑嘉拍拍手,张开双臂,乌云珠咯咯一笑,扑了过来:“额娘,我想你了。”

    “你哪里想我啦?”

    “哪儿都想!”答得很是坚决。

    淑嘉抱起她,这小丫头的份量比不上她的哥哥们,这让淑嘉颇觉庆幸:“来,额娘看看咱们乌云珠有没有记住昨天的功课。”

    “嗷呜~又背书……”手机用户看非主流清穿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46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 [其他小说]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3. [都市小说]神州战神
  4. [穿越小说]豪横大宋
  5.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6. [玄幻小说]猎妖高校
  7. [其他小说]诡三国
  8.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9. [修真小说]上门龙婿
  10. [修真小说]三世独尊
  11. [其他小说]千金归来,宋小姐换了女主剧本
  12. [修真小说]五仙门
  13. [修真小说]上门龙婿叶辰
  14. [穿越小说]叶辰萧初然
  15. [其他小说]御兽从零分开始
  16. [其他小说]大佬绝嗣!我一夜怀上他两个崽
  17. [其他小说]新江奇缘
  18. [其他小说]轨迹归零
  19. [其他小说]快穿:娇娇靠生子系统独宠好孕捏
  20. [穿越小说]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21.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22.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3.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24. [其他小说]神话入侵:我在地球斩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