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非主流清穿 > 第188章
    第 112 章 (2)

    小一点的由保姆抱着,大的,就自己走。胤礽自己站在大阿哥前面,却让自己的儿子们,走在弘昱的后面。大阿哥一时不察,着了他的道儿。

    弘昱小朋友比弘晖也强不到哪里去,不会说话,爬也爬不利索。不过康熙还是挺喜欢他就是了,这孩子也是胖头胖脑的,长得倒是不坏。大福晋带孩子的经验很丰富了,又是千辛万苦才生出来的儿子,照顾得更是小心。

    大阿哥看着自己的儿子,满眼的骄傲。康熙伸出食指来,逗了逗小孙子,弘昱也很赏脸地笑给他看,大阿哥更高兴了。忍住了没对胤礽扬下巴。

    胤礽等康熙看完了弘昱,一使眼色。他俩儿子一齐上前,肃、跪、拜,口拜:“臣孙弘暘(弘晰)恭请玛法圣安!”声音清脆,说得又整齐,行礼的过程一丝不苟。

    康熙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过去,他认得这俩孙子,记起他们都读书了:“你们都开始读书了?”

    这个谈话的档次就高了一点儿,胤禔定定地看了祖孙仨两眼,觉得自己掉坑里了。没来得及夸侄子两句,好显得自己也是很大度的。弘旦小胖子,正在闲不住的年纪。伸出小手,打了个哈欠。没打好,还噎了一下。然后百无聊赖地拿脸去蹭保姆的衣襟。

    色赫图氏鼻尖上都渗出汗来了,这小祖宗,也太不定真儿了!

    康熙笑眯眯地招手:“来来来,这是弘旦么?抱来我看看。”色赫图氏小心地把小胖子抱了过去,小胖子冲康熙旁边的胤礽叫了声:“阿玛。”嘿嘿,他又往脖子上挂好玩的东西了,上回拽来拽去的真好玩。

    康熙大喜:“他会说话了么?唔,过了周岁了,也是时候会说话了。”

    胤礽上前接了孩子,对色赫图氏一使眼色,让她退下。然后抱给康熙,让儿子喊“玛法”。小胖子见他阿玛与他玩日常玩的‘重复说话’游戏,也非常配合,只是找不准重音,发出来的都是轻声‘mafe’。

    孩子,“妈”这个音,你发得真是太准了!

    康熙却喜欢上了,让他再叫两声,还拿着腰间的荷包逗他。人小胖子已经不大记得他了,不哭不闹,是因为常被参观,脾气很好,他爹又在旁边。看到绣着金线明晃晃的荷包,还以为是游戏奖品,赏脸地伸出手来拽着荷包,跟那个装幼稚的老头玩拔河。

    胤礽提醒康熙:“汗阿玛,您还没看三弟跟五弟家的侄儿呢。”我儿子快到临界点了,再逗下去,当心他暴发啊。那哭声不是盖的。

    弘晴比弘昱还小,也只是得了康熙一看。五阿哥长子也会说话了,同样含糊不清。康熙道:“把他与弘旦放到一块儿,许能聊得投机。”

    说得大家都笑。

    看完孙子,康熙还过问了正在病中的七公主的身体状况,得知并无大碍,只是一直将养之后,还责成太医院要悉心照顾。

    正在温情的时候,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发生了:闰三月里,日食了。钦天监这种平常领了打卦算命、呃、是算算结婚日期的冷衙门里,这会儿突然变得热闹了。各种打听的人,明里暗里,都向钦天监来打听这日食是个什么征兆。近期……京城各大寺庙的香油钱猛然多了不少。

    钦天监,属于那种每天冰敬、炭敬拿得最少的部门,一年到头的,冷得可以。这一回,终于吃饱了一次。大大小小的官员(也没什么大官),接受的宴请明显是从无到有了。人人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说的话呢,也颇有神棍色彩:“是有些凶兆,乃是上天示警。”具体是示的什么警,他们也不说清楚,从黄道开始聊,古代度量衡啊,小米排的尺寸啊,多少分啊。云山雾罩,听不真切。

    宫里也有些压抑。康熙这里,虽然还带着诸皇子一起观测日食,对这种天文现象有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但是……依然被其背后‘示警’的喻意所困扰。

    这种情绪,感染了很多人。

    跑得很欢快的人,集体老实了,除了上朝,就是窝在家里。市面上也明显地冷清了许多。御史们很乖,都不敢怎么上书了。让他们写什么呢?说皇帝不乖?想死么?说大臣不好?什么样的大臣值得老天爷把太阳藏起来逗大家?只好装死。

    皇宫里,因皇帝的到来而欢快起来的气氛,复又压抑了起来。

    接着,似乎为了验证这日食的功效。宫里,七公主死了。见了她父亲最后一面。她尚未成年,也没嫁人,办得也不隆重。

    下一个死的人,就比较热闹一点了。闰三月的时候,康亲王杰书也死了。他是代善的后人,三藩中与岳乐分领大军在外的,他的葬仪就比较隆重了,康熙派大学士致祭。给他赐了个谥号为“良”。

    也是个美谥了。

    杰书的丧礼上,其门下有头有脸的官员都露脸了。一是吊唁本主、在新主子那里挂个号儿,二也是争取在大学士面前多晃一晃,说不定就得了赏识呢。杰书的葬礼,倒是因此显得热闹而非哀凄了。

    事实上,只要掺进了政治成分的仪式,从来都不关心个人情感问题的。更何况,不少人还在关心着,自己这回从军了,但是本主挂了,新主子能不能拎得起来事情,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名次?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

    康熙对战后问题的处置,很能说明问题,他让人跌破眼镜地先是宣布:“免旗丁所负债务。”

    这与圈养制度是分不开的。被朝廷圈养,就是连自己带子孙一并卖给皇家了,家生子一样。管得比家生子还严,只许做官、做闲人。不能擅离,也不能做买卖等,一应正常谋生手段都不给去学,只要保持活着、生孩子、尚武。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口的繁衍,入不敷出就是不少人家的通病了。本来朝廷发的饷,够活,但是不够在天子脚下摆谱的。入京日久,不用为吃饭发愁,就兴出各种娱乐,娱乐,往往都是烧钱的买卖!借贷,也就成了一种维持表面光鲜的手段。

    有钱的人也乐于借钱给他们,因为他们有固定收入。这跟后世银行选择给谁房贷的标准,也差不多,要你的收入证明。

    有些人,甚至是钱米一到手就还债,转身再续借。钱不够还了,祖上总还有几件值钱的东西在,也可抵押。

    是以,康熙用这种手段,先解决了数量上占大多数的小兵的赏罚问题。然后才是调整高层。最无争议的就是费扬古了,爵位成了一等公,又做了领侍卫内大臣。接下来是索额图和明珠一对老冤家,齐齐升回了原级。然后才是下面的阿三阿四们。

    于石家,是个大丰收。石文炳升做了兵部尚书,他的都统给了石文英,庆德得了一等子的世职,富达礼做了他的御前侍卫去。人生赢家啊。

    石文炳颇不自安,于谢恩折子上说,身无寸功,愧不感当。康熙心说,我要个有功的当兵部尚书,不如让费扬古直接兼了,还有你什么事儿啊?国家当然需要关键时候能挑大梁的人,难道日常事务就不需要人处理了?石家长处,正在于此。石家人两个特点:一、胆大敢拼(如庆德、如当年石琳敢拦着大军不让伤庄稼)二、心细务实。正是康熙需要的。

    石文炳就这样被康熙谈话了。然后老老实实地处理‘细务’去了。

    明眼人看着这情势,就知道,朝廷,面临着一场大风暴。明、索回归原位,能不斗么?现在更有看头了,石家不知道会不会掺进这一场混战里?

    而毓庆宫里……太子妃现在就发飙了。手机用户看非主流清穿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46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2. [其他小说]求索
  3.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4. [玄幻小说]妖龙古帝
  5. [穿越小说]江山无策
  6.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7.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8. [其他小说]野蛮大亨
  9. [都市小说]妖孽修真在山村
  10.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1. [其他小说]逆袭风云录
  12.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3.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
  14. [玄幻小说]万界武尊
  15. [玄幻小说]重生之都市仙尊
  16. [其他小说]都市修真五千年
  17. [其他小说]我的透视超给力
  18. [玄幻小说]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19. [其他小说]郑谦秦雪莉
  20. [其他小说]郑谦神豪系统
  21. [玄幻小说]万神主宰
  22. [其他小说]梦开始于篮球
  23. [穿越小说]一号狂枭
  24. [其他小说]绝世唐门之玄武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