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非主流清穿 > 第162章
    第 99 章 (2)

    随侍的太监是原来就跟着的,哈哈珠子是胤礽给选的。淑嘉本觉得是这是自己的差使,不过,万一有个疏漏什么的,也不太好说话。只是把胤礽的门下家世看得过去、年纪也相仿的男孩子,叫人传话给佐领,把名单开具了,让胤礽最后挑选。既出了力,又避开了可能的风险。

    读书也要选个良辰吉日的,是以又晚了两天。

    上学前一天,李甲氏、李佳氏与两个孩子一道来请安。淑嘉看着两个孩子都一脸的高兴劲儿,笑道:“这下好了,读书了,算是个半个大人了,要听师傅的话,好好用功,不要给你们阿玛丢脸。”

    胤礽咳嗽一声,当没听见。

    淑嘉又问胤礽:“明天儿子就要读书了,你也不叮嘱两句?如今那里边儿多是他们叔叔辈儿的,行礼如何,位次如何,什么钟点儿吃点心,什么时候歇一歇……也好叫他们有个数儿不是?”

    胤礽板着脸:“偏你事儿多。”淑嘉全当他笑累了在休息脸皮,一点不好意思也没有。胤礽眼中闪过无奈,眼风往下一扫,又是一个严父了:“到了那里,见了你们叔叔打千儿问安就好,对师傅也不必行大礼。你们是皇孙,要有主子的样子,不可嬉闹,坐要端、冠要正、冷了不许跺脚、热了不许解衣……”

    颇有虐待儿童嫌疑的训话结束了,两个孩子没打哆嗦,算他们坚强,老实立正,然后垂手低头应了。

    淑嘉无奈,柔声道:“也不要怕,真要是有什么不合式的,只管回来说,还有阿玛额娘给你们作主呢。”

    “你就惯着他们罢!”胤礽对听了淑嘉的话略有放松的儿子继续施压,“你又玩坏了一块怀表?”这是说弘晰,“还是你给的?”这是说淑嘉,“你们都给我小心点儿!”手指划拉一圈儿,每个人都点到了,训话结束。

    淑嘉半点儿都不怕,要说胤礽会珍惜东西,未免有些说笑了,他老人家纯属那种买东西不问价的。康熙也曾带他到京郊转悠,告诉他,种田不容易啊、老百姓很辛苦。胤礽每每也跟康熙一起商讨物价,不过那都是停留在决策层面上的,对于一块怀表值几百上千两银子,他完全是不在乎的。

    这回之所以严厉,不过是借题发挥,要不然,你要让一个父亲对即将上学的传统封建父亲说什么呢?

    淑嘉不以为忤,用眼神安慰可怜的庶子。有胤礽这么个爹,又有个不敢也没资格插嘴的妈,俩孩子也够可怜的。“明儿,你抽空把他们亲送过去罢,也显得郑重。汗阿玛还没回来,正好儿,也可去看看弟弟们的功课不是?”

    虽然行为上对自己的老师不够那么敬重,胤礽还是知道要作个秀,再者确实是自己的儿子,胤礽对自己的责任倒还记得。回忆一下,康熙似乎也是常去看看儿子的学习情况的。胤礽嘟囔了一句什么,最后还是同意了淑嘉的提议:“也罢。”

    好了,皆大欢喜了。一直不敢说话的李甲氏低头闷笑,争宠什么的,现在还不好说,太子与太子妃满打满算结婚还不到一年半,勉强算新婚,这时候敢横插一杠子,那是白痴。可她儿子读书了,再不多久就长大成人了,她也有指望了。

    反观李佳氏,依旧病弱。太子妃是时不时过问她的病情,听那话音,颇有照佛她的意思。可她的病就是不见好,女儿死得勤,月子地里伤心落下的病根,对女人来说是最难养好的。

    淑嘉确实有点急,要是李佳氏有个三长两短,没人会赖到她身上。可是,胤礽小老婆的编制就少了,只剩一个李甲氏。对于一个皇太子来说,未免太少了点儿。康熙会不会抽风地再塞俩人进来,可就真不好说了。所以,她更希望李佳氏好好活着。

    当下又安抚了李佳氏几句,淑嘉留他们一起吃饭。理由就是,两个孩子要上学了,怎么也得一起吃顿饭不是。还额外开恩,让李佳氏与李甲氏坐着吃。本来该立规矩的,不过淑嘉认为,虽然是自己吃着她们看着,可她们要是在身前转悠着,她也没胃口。

    正好,大家一起坐着,紧张的变成了那两位,淑嘉心理阴暗地觉得舒服了许多。然后告诉自己,大家都是无辜的,不幸被康师傅大笔一挥凑到一起来互相嗝应的。

    一顿饭居然还吃得不错,两个孩子看着都挺有礼,宫中的精奇嬷嬷们确实有一套。食不语,是清宫规矩,除非这是一场有其他目的的宴请,大家需要在酒席桌上联络感情,否则就是一声不吭地吃,看首座的人吃得差不多了,坐在下面的人不管吃没吃饱,都得撂筷子。

    这也有一条好处,就是不用费心琢磨回话。主座的人呢,也不用费神表现亲善。

    真是个不错的规矩,淑嘉想。

    胤礽是亲自把儿子们送去读书的。

    他早已经离开了初级班,从高级班毕业也很久了,这一回来参观,感慨颇多。弟弟们比胤禔要面目可爱得多,胤礽含笑:“兄弟间何须客气?”让他们闪一边儿了。

    看着师傅们行了礼,然后虚扶一下:“不必多礼。师傅们辛苦了。今儿来,也是有事相托。”略一侧身,弘暘、弘晰就上前来了。小太监捧着书在门外廊下候着,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是现在读皇子里最小的,都不满十岁,站的位置正好看到了。

    胤祯伸手拉拉胤祥的衣服,向外呶呶嘴。胤祥略一抬头,看了一眼,对胤祯吐了吐舌头。两人悄悄交换了一个鬼脸,又站好了。

    只听他们二哥哥已经向儿子们介绍完了师傅们,又介绍完了儿子,皇孙与师傅们互相见了礼。师傅们是很头疼的!皇子已经很难伺候了,不过还好,不是教太子。刚庆幸完,得,太子把儿子送来了。师傅们苦哈哈地只能接了,还得保证尽力把皇孙们‘教好’。

    谁知道你们家‘教好’是个毛标准啊?!!可怜的徐元梦徐前辈,现在还被坑在辛者库籍里不知今昔是何昔哩!皮绷紧一点吧!

    接着,太子这个混蛋爹,还拉着他儿子认亲戚!“这是你十三叔、这是你十四叔,这个是你叔祖父(常宁)家的六叔……”

    看着儿子行了礼,胤礽挺得意,还要对一群半大孩子说:“你们侄儿今儿才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们要照看一下。”

    终于,皇太子扰乱完了课堂秩序,心满意足地走了。留下一群人大眼瞪小眼,弘晰比较机敏,对师傅一抱拳:“师傅,咱们坐哪儿?”纷乱一回,安排了座位,胤祥底下有妹妹,勉强算是有‘照顾’小孩子的心得。

    对师傅打申请:“他们两个年纪小,叫他们坐我前边儿罢,听课也方便。”十三阿哥如今是很得康熙喜欢的一个皇子,是以也比较敢说话。他说了话,被师傅赞许地看了一眼,不错不错,很有风范么。

    十三阿哥也挺得意,抱着书往后面一坐,小太监也七手八脚地进来给十三爷和小皇孙安置东西。胤祥在新位置上坐定,才发现这个位置真是不坏,往后挪了一排,偶尔可以做点小动作。倒不是说他顽皮不认真,实是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总是略有一点好动的。胤礽那种,N个老师只看着他一个,那是被逼得稳重了没办法。如果略有条件,上课开开小差才算是人生完美了啊!

    十四阿哥初时不解,他是德妃的小儿子,德妃在康熙那里也算是比较有份量,在后宫里更是有份量。康熙与德妃都挺喜欢他,尤其是德妃,简直是拿她当命根子,是以胤祯的胆子比胤祥那是只大不小,看胤祥往后挪了,他还很不忿:太子比咱们金贵那就算了,凭什么这俩小子也要坐前排。

    与后世学校里一样,一般是学习成绩好的、得老师喜欢的或者是上头有人的,才好长期占据前排中间的位置。后世学校还有个一个月换一回座位以保护视力,到了这儿,就纯是以地位论座位了。能坐在前排中间,于十四阿哥来说,那是荣耀。现在要主动往后调,他不乐意了,他是叔叔,而这两个只是太子的庶子。

    不过……想了想,他与胤祥年纪相仿,一向玩得到一起,胤祥也不是个笨蛋讨好太子做得这样明显,相反,他还挺有眼色挺机敏。正好,接到胤祥的眼色,胤祯本还犹豫的,现在马上申请:“他们兄弟有两个人呢,一个位子哪儿够?把我的也换了罢。”

    调了之后才发现,这个位子可真是好,又跟胤祥挨一块儿了。可以挤眉弄眼,只需侧脸而不用转头,大妙!说起来还是叔叔们有风度,发扬风格给侄儿让坐呢。

    [小子们,学着点儿罢,姜,还是老的辣!]胤祯得意地想,[唉,真是一举两得啊。唔,十三哥怎么就想得到呢?不过我马上能反应过来,也是不差的。]手机用户看非主流清穿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46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