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修真小说 > 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 > 第325章 整装待发
    一早就说好的事,如何培训自有熊友为全权负责。
    从兴明学堂出来的那些学生朱大福倒是不担心,他们皆为贫寒子弟,进来官府衙门,只有乖乖听话的份儿,也决然不会捣乱的。
    那些小王爷可就不一定了,天潢贵胄出身,勋戚国公一品大员的见过不少,熊友为官阶最高,不过也才是从五品罢了。
    跟着朱大福历练了一段时间,虽低调了不少,但很难保证他们不会突发奇想使出幺蛾子的。
    在把人交给熊友为走的时候,朱大福还特意叮嘱,道:“你们几个本分些,多听熊提举说,别搞事情。”
    他们几个若要捣乱的,熊友为还真治不住他们。
    没想到的是,很多事情并不用朱大福操心,就已经有人帮他安顿明白了。
    朱大福吩咐,朱彝直接道:“放心吧,父皇叮嘱过我们了。”
    这样啊,朱元璋的督促可比他强多了。
    “行,那就开始吧,至于往哪里安排你们,会视你们学习的情况敲定,这些时日便跟着熊提举好好学习吧。”
    兑换棘手质地,自是要安排个雷厉风行之人的。
    太过和气的,可对付不了乱糟糟的局面的。
    ...
    从宝钞提举司出来后,朱大福便去了工部所统的官银钱局。
    工部之所以排于六部老末,话语权自是少了很多,官银钱局虽说隶属于工部,但他们也只不过是负责管理银匠以及把各地收缴的不同形状、不同成色的银两统一熔铸罢了。
    进来多少,铸造出多少,这都需要直接往户部上缴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工部所养的银匠肯定是要比从直接外面招募要强上不少。
    最关键的一点,用工部的这些工匠也会安全不少,至少不用再另外查他们的身份了。
    虽说朱元璋已有了明确的旨意,无论是去哪个衙门,那都不会有任何阻碍的。
    但直接绕过上面的一把手,去寻下面的三把手四把手,先不说这些人是否会担心将来一把手秋后算账不会诚心帮忙,也总是会有了解不到位的原因,出现偏颇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得是自上而下,把功劳分拨开来。
    你不让人家喝口汤,难保不会保证人家会使绊子。
    反正蛋糕这么大,也不怕多分几个人。
    现任工部尚书的换做孙显,名气并不大,史料中用以记载他的内容很少,在当下也很少有关于他的内容。
    身为工部尚书,想要青史留名,那也只能做大的系统系工程了。
    可这些东西,工部说了又不算,还得统筹兼顾各个方面。
    所以,不仅是孙显,很多工部尚书都留不下什么名,且也很难在任上做出一番政绩的。
    这次朱大福所搞的这个事情后得到了皇帝的全力支持,且又是一项满朝诸卿皆知有问题却不知从何处做出改变的大事。
    他若能把这个事情做好,不仅是仕途,青史上也会留下他的大名的。
    所以,孙显对朱大福的到来显得尤为热情。
    毕竟,也不仅仅是他工部有这个官银钱局的,最关键的还可以依托于民间,放于民间铸造。
    在自己非一不可的情况下,当然是得巴结着上了门的财神爷的。
    孙显招呼了小吏上了茶,满脸堆笑的请朱大福品尝。
    孙显想用朱大福成自己的政绩,朱大福同时也想让孙显能把他安排的事情办好。
    说起来,也是各有所需了。
    因而对孙显的特别客气,朱大福也在笑呵呵的回应着。
    谷屛</span>  不然,就孙显客气过头了,朱大福一早就得躲他远远的了。
    不过,孙显明显就不是什么伶牙俐齿之人,但凡有些能耐的就往其他几部升迁了,哪怕只做个侍郎,也比在工部要强。
    孙显只邀请着朱大福喝茶,按说要想把朱大福哄高兴了,就应该多与朱大福说些溜须拍马的谄媚之词。
    很明显,孙显并不会此套。
    说来说去也就是请朱大福喝茶,明明想求朱大福把铸造之事交给他,但几次话到嘴边却总是说不出来。
    看孙显这般笨嘴笨舌,朱大福也不再为难他了。
    上行下效,朱元璋不喜欢谗言惑主之人,下面的官吏自都是如孙显这般笨嘴笨舌之人。
    了解了孙显的性子,朱大福也不再为难他了,呵呵一笑,道:“朝廷的旨意,孙尚书想必已经收到了吧,可否先带某去工部的官银钱局去瞧瞧,此乃事关朝廷国计民生的大事,到底选哪个部门来铸造,自是不能出现丝毫马虎。”
    一旦选定,那可就只此一家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朱大福并不想重新选人。
    因工部很多事情需敲敲打打,因而公房并未与其他五部安排在一块。
    而官银钱局还需练银铸银,无论是声响还是污染那都是不言而喻的,自然也就不能安置于朝廷重器办公之处。
    朱大福跟着孙显出了宫,一路向西,在西山见到了这个官银钱局。
    在这里除却官银钱局,还有其他几个锻造作坊。
    铸造新式官银,哪是那么容易的,朱大福也不再其他作坊门口停留,跟着孙显直奔最里面的官银钱局而去。
    在路上,孙显就已经就已经不简单与朱大福介绍了官银铸造的流程。
    钤定年号、铸锭机构的名称,有的是官银匠,也有的是官银号、地名、重量等。
    不少地方也会设定银炉,方便克扣。
    很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并非只存在于大明一朝。
    这个铸造之事看来得控制在地朝廷手中了,地方上凡有私造必须处以重罪。
    不然的话,货币体系永远都混乱的很。
    孙显自是不知只与朱大福简单介绍了几句,朱大福心中已想到了后续不少解决方案,依旧与朱大福喋喋不休的说着。
    看来,再笨嘴笨舌之人再碰到自己所擅长的问题话也会变多的。
    虽说知道了大致的情况,既然到了那就要实地考察一下。
    熔炉,铸模,能铸多少一锭,铸造之后的样板,朱大福都仔细看了一遍。
    宝钞虽说不值钱,但百姓用宝钞的次数要比银子多得多。
    即便如此,宝钞提举司也都不可可能天天印钱。
    更别说铸银了,可用的白银本来就少,还有一部分被用到了奢侈品之上。
    就连官银钱局的银匠也都去打造头钗、箸,樽、觞、盅等物了。
    整个官银钱局空空荡荡的,并未开火。
    “若把官银铸造交给你工部,你能保证这些炉灶第一时间开火吗?”朱大福问道。
    建国初始,各衙门并不像后世懒散懈怠。
    若工部都不能保证,其他铸造机构那就更难保证了。
    朱大福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为了让工部把弦崩紧,把这个事情做好罢了。
    “能能能,肯定没问题,此乃朝廷的头等大事,到时候把所有最优秀的银匠调配过来,至于头饰杯碗等物先做暂停,实在不行从民间征调次一些的工匠。”
    有朱元璋的特殊旨意在,即便是皇家事物只要朱大福的差事不完成就不用担心两头无法兼顾。手机用户看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8775.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帝君总想将我打包带走
  2.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其他小说]穿到古代带女团
  5. [修真小说]仙父
  6. [穿越小说]我在现代留过学
  7.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8. [都市小说]神州战神
  9. [玄幻小说]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10. [都市小说]仙道方程式
  11.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2. [都市小说]女富婆的神级村医
  13.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14.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5. [玄幻小说]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16.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17. [都市小说]讨逆
  18.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19.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20. [其他小说]黄昏分界
  21.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2. [科幻小说]机战:从高达OO开始
  23.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24.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