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都市小说 >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秋节放花灯,意外来电!
    b站,热门视频。
    长安大学男生宿舍内,只听一男生惊呼道:“卧槽!大师出新视频了!”
    听到他的话,宿舍内的其他人连忙回道:
    “真的假的?辰哥又出新视频了?接近一个月没出视频了吧!”
    “这次做的什么,哪一种瓷器?”
    “前几天看他直播,好像是在敲紫铜!”
    “是景泰蓝,快去看,简直牛笔到爆!”
    几人热闹的议论着。
    旋即,大家都拿出手机观看赵辰刚刚在b站发布的视频:
    《华夏传统金属工艺——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视频从赵辰取出紫铜开始,从焊接,到粘丝,上彩,整个流程都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眼中。
    这些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他的直播片段,还有一些是他在制作视频的时候补拍的分镜头。
    赵辰制作出的视频非常的精良。
    他解说的声音又清晰简洁。
    看到这样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美视频,大家只觉得全身都很舒服。
    优秀用心的视频总是能引起人的心灵共鸣。
    “大大视频做的真好!”
    “不愧是辰哥!”
    “有幸在现场看过,现在再来看一遍!”
    “这么优秀的up主不多了!”
    不管是视频播放时候的弹幕,还是评论区,无数人都被赵辰发布的视频所吸引。
    他的视频第一时间成为了b站最火的视频。
    很多大up主每日扫榜最热视频的时候,基本都看了赵辰的视频。
    他们一般会找一些热点学习,看能不能跟风创作,但是这次看了赵辰的视频后,大家的心里就只有两个字:
    卧槽!
    “手艺太变态了,这怎么模仿?”
    “这是科普类up主能做到的?直接做出来的就是大师级工艺!”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能如此之大吗?”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一众up主惊叹道。
    b站、斗音上有不少手艺人也在制作视频和直播,但是他们的工艺技巧、直播风格和赵辰展现出来的内容都有差距。
    与此同时,京都景泰蓝国际有限公司。
    市场营销部的负责人刘飞人傻了。
    从昨天开始,景泰蓝的国内订单就开始迅速增加,而且增长速度极快。
    关键景泰蓝是一种很昂贵的工艺品,购买需要一定的门槛。
    但是华夏的土豪不少,有钱人根本就不在乎几万十几万的小钱。
    起初,刘飞以为是有人恶意刷单,或者是对家在搞他们。
    但是,他让下属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不仅是他们,另外几家大型景泰蓝公司的订单量也暴增。
    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个主播发布了一个制作景泰蓝的视频。
    随后,很多人开始关心景泰蓝的售价。
    “不会吧,一个山村的主播,人气这么高吗?这可是景泰蓝!”
    刘飞感慨万千。
    他的下属回道:“经理,那位大师现在人气可不低,在江浙那边很火,好像他的额一件瓷器已经炒到几十万了,手艺非常厉害。”
    刘飞点点头,道:“顶级的手艺本来就值这个价,公司里的那几位大师不都是这样吗?”
    “只不过这个赵辰太年轻了吧,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的下属又回道:“他的视频我看了,天赋太好了,老天爷追着喂饭。别人一辈子不一定能学会得本事,他练习几天就会,没得比。”
    听到下属的话,刘飞也只能啧啧嘴,表示认同。
    毕竟,华夏这么多人,出几个妖孽人物也是正常。
    直播完景泰蓝工艺后,赵辰暂时没有开直播。
    他的生活节奏依然很慢。
    网络上的热度,赵辰也没有过多关注。
    这几日,赵辰在准备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中秋节。
    再有一周就是中秋节,这个华夏传统的节日,自古以来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酒等民俗。
    而且,中秋节以月亮的圆映照人的团圆,寄托着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中秋节定型在唐朝初期,盛行于宋朝以后。
    宋朝的中秋节,当真是气派。
    当年的赵王府每逢中秋节,必是挂满花灯,张灯结彩,辉煌至极。
    到了晚上,整座城都被灯笼和彩灯的光照的通亮。
    不过,和那个时代相比,赵辰更喜欢现在的时代。
    一切都很好。
    只不过,自从他的爷爷去世后,在人间的日子稍显孤单了些。
    下面的农场里,周正和周婶儿正商量着中秋节的时候叫上赵辰一起过。
    不过,赵辰知道周正还在上高中的儿子中秋会回来,也不想打扰别人一家团聚。
    院落内,赵辰正在准备花灯,小家伙们发现赵辰的神态轻松,都跑过来和赵辰玩闹。
    这些小家伙对赵辰很了解。
    小狐狸在一旁嘤嘤嘤的叫着,眯起眼睛在笑,尾巴也来回的摇动着。
    小黑背看到小狐狸的样子,觉得自己争宠争不过,急的也是来回的坐下又站起。
    就在这个时候,赵辰的手机响了起来。
    赵辰拿起手机,看到来电显示是一个名字备注:段泽。
    他顿时笑着接起了电话。
    “喂,大师,最近忙什么?网上可到处都是你的消息,我和别人说我认识你,好多人说我吹牛。”
    “你火的也太离谱了吧!”
    段泽骚气的声音从电话的那头传了出来。
    段泽是赵辰的高中同学,二人都在航州二中上的学,高中的时候关系就很不错。
    人这一生总会有几个亲密的发小朋友,这些人或许大半年都不联系,但是一联系关系立刻就会回到从前。
    而且,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延续下来的友谊,往往最深厚。
    段泽的父母很厉害,父亲在航州市开了一家大戏院,戏院主要表演越剧。母亲据说是以前越剧的演员,还是个大腕。
    赵辰在手机里回道:
    “网络传播的速度本来就快,没什么火不火的,宣传点手艺。”
    “你找我肯定有事,啥事?”
    段泽笑道:“还真有事,马上中秋了,我们家剧院承包了街道的庆典活动,主题是忆古昔。到时候在公园里穿古装晃悠,还有舞狮、唱戏、现代音乐这些表演。”
    “我们打算请一个书法大师写花灯的灯谜,但想来想去,一个书法大师都不认识。”
    “你的毛笔字高中不都获奖了吗,正好你也是大师,过来帮写几幅灯谜呗。”
    “要是有空,穿古装当装饰品的角色你也一起来吧,我自己穿古装站在那儿太尴尬了,你和我一起呗。”
    “我给你找个厉害一点的古装,保底是个将军。”
    段泽的话出乎赵辰的预料。
    居然是关于中秋活动写灯谜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活动,赵辰自然是想去凑个热闹。
    “行,没问题,我明天过去,正好这段时间没事。”赵辰笑着回道。
    “太好了!兄弟,江湖救急,到时候给你个大红包,绝对不白来。”段泽立刻说道。
    “小事。”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赵辰和段泽关系很不错,平日里也会约着另外几个哥们一起出去玩,比如密室、滑雪、游泳之类。
    很多人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或者说不喜欢无意义的社交。
    不过到了周末和哥们或者闺蜜一起,就不会有不自在的感觉,反而玩得十分舒服。
    “去下面听听戏也好,大剧院承包的节日活动,肯定热闹。”
    赵辰心里做了打算。
    旋即,他又看向在他面前卖萌的小狐狸和小黑背。
    这次去城里,赵辰打算自己一个人过去。
    半野生放养式的狐狸、大白鹅都不太适合在城里活动,小狗和猫咪也得分心照顾,戏院人太多,容易出问题。
    所以,还是托付在周正的农场比较好。
    小家伙们现在都适应了在农场的生活,小黑背在农场也和两只边牧成了朋友。
    第二天,赵辰带着小家伙们来到周正的农场。
    周婶儿看到这些小家伙们下来,立刻开心的抱起了小狐狸。
    周婶儿说过她见过很多小狐狸,农场外面也有几只,但是从来没有小狐狸像是赵辰养的这两只这么乖巧。
    而且还特别的干净,喜欢洗澡,这对野生动物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打算去城里过中秋吗?”周婶儿问赵辰道。
    “嗯,那边有个文化表演的活动,去凑凑热闹。”赵辰回道。
    “这些小家伙我都照顾好的,放心。”
    “麻烦周婶儿了。”
    将小家伙们都安置妥当,有和它们一一告别,赵辰便开上车,直奔航州市里面去了。手机用户看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652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