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修真小说 > 大夏文圣 > 第一百九十八章:著天命圣人经文!愿我大夏读书人,人人如龙!【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八章:著天命圣人经文!愿我大夏读书人,人人如龙!【求月票】

    大夏京都。
    天穹之上。
    第十五火石也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大夏国运碰撞之下,这火石自然阻挡不了。
    只是,永盛大帝没有露出笑容,苏文景也没有露出笑容。
    还有两颗火石聚集在天穹上。
    实话实说。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这两颗火石一定比之前要大。
    如今已经动用整个大夏所有读书人,外加上三件圣器,还有大夏国运,才勉强将第十五颗火石给击毁。
    第十六颗呢?
    第十七颗呢?
    这,让人无法想象。
    这是要灭国吗?
    “陛下。”
    “还有办法吗?”
    此时此刻,苏文景以儒道神识传音,询问永盛大帝,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有。”
    “但只能用一次。”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皇宫当中,永盛大帝眼神当中有些无奈,他自然还有底牌没有拿出来。
    可这底牌只能用一次。
    用完了,无法启动第二次。
    可后面还是有两颗火石啊。
    令人绝望,也让人窒息。
    听到这个回答,苏文景有些沉默。
    “陛下,臣还有一计。”
    苏文景开口。
    “何计?”
    永盛大帝有些好奇道。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还有读书人,若是能让这两大王朝竭尽全力,配合一切,或许可以解决下一刻火石之灾。”
    苏文景出声。
    这是他的解决办法。
    借助东荒读书人之力,来解决这个麻烦。
    只是听到这话,永盛大帝还是有些沉默。
    “若是借助两大王朝,想来他们一定会狮子大张口,索取各种好处。”
    永盛大帝开口,其实他早就想过这一点,但他知道的是,若是请求两大王朝帮忙,失去的东西更多。
    对王朝不利。
    相当于是拆东墙补西墙,大国之间的博弈,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般,什么我吃一点,你吃一点,那是因为没有机会。
    要有机会,但凡能抓住一个机会,恨不得把你骨头给吞下去。
    现在大夏王朝遭遇火石之灾,如此危难关头,两大王朝已经张开了嘴,就等着大夏王朝送上门。
    “陛下。”
    “事到如今,即便两朝索要再多,也比死伤无数要好。”
    苏文景开口,实际上他也看得出当下局势,可这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一旦出了大事,就是死伤无数。
    两大王朝固然狮子大张口,可无非就是钱财罢了,给就给吧。
    “既如此,朕来处理。”
    “两大王朝都同意,为求保险,与仙门和佛门商议一二,稳住大局为主。”
    到了这个时候,永盛大帝也不牵强什么了,而且既然都同意两大王朝援助,那仙门佛门也可以招呼一二。
    当作后手,也免得到准备不到。
    “遵旨。”
    苏文景直接答应。
    到了这个时候,找一个人帮忙和找一群人帮忙都没有太大意义。
    不过,仙门会不会同意,就是一个问题了。
    毕竟顾锦年所做之事,断绝仙门晋升之路,若是找仙门帮忙,只怕很难。
    但不管如何,只能去尝试一二了。
    好在的是,截至目前,第十六颗火石,还没有出现。
    这是一件好事。
    很快。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皇宫内,监天司以大国重器,沟通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大帝。
    三位统御东荒的帝王,相隔万里,在商议着一些事情。
    而苏文景也是在第一时间,以儒道神通,跟仙门强者沟通。
    大夏王朝的命运到底如何,谁也不清楚。
    转眼之间,四个时辰过去。
    三大王朝,四位帝王足足谈了四个时辰。
    大夏皇宫,养心殿中。
    一面镜子悬挂于殿上,永盛大帝面色有些冷漠。
    经过四个时辰的沟通。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开出了无比苛刻的条件,而且还是有一点不情愿的样子。
    大金王朝还好一些,有三个主要点。
    第一,大夏王朝必须要认可龙米宝钞,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必须要由龙米宝钞来结算。
    第二,大夏王朝货物进入大金王朝,必须要加收两成商贸税,保障大金王朝本土商贸生态。
    第三,大金王朝货物进入大夏王朝,不需要加以税收。
    这是大金王朝主要的三个要求,其余一些要求倒不算什么,不值一提。
    但这三个条件很夸张。
    认可龙米宝钞的地位,意味着什么,永盛大帝岂能不知?
    从今往后,大金王朝想怎么印宝钞就怎么印宝钞,反正有整个东荒王朝为大金王朝买单。
    当然,大金王朝肯定不会这样乱来,大家也不是傻子。
    甚至大金帝王也再三说过,印宝钞的记录,会公开于世,可那又如何?
    印个十万万两宝钞,修桥建路,再印个十万万两宝钞,发展经济商贸,再印个十万万两宝钞,发给官员。
    每次多印一点点,改善王朝国家,十年,二十年看不出什么,反而会感觉还不错。
    可真到了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后,那才是真正的矛盾。
    宝钞越来越多,大夏百姓实打实拿出东西,然后换一堆宝钞回来,如若找不到替代品去消耗这些宝钞的话,麻烦只会无比的恐怖。
    到了那个时候,还真不能乱来,一旦乱来,大金王朝也跟着乱来,先倒霉的一定是大夏王朝。
    百姓手中的宝钞货币不值钱,引发的恐慌,胜过一切。
    当然,这个问题非要说的话,可以层层管控,层层压制。
    大金王朝的确没必要作死,大夏王朝百年内不会吃太大的亏,管理的好,无非就是吃个大亏罢了。
    至少还能拖延时间。
    这火石天灾可不一样,砸落下来,不知道多少人要因此丧命。
    如果,大金王朝只是这一个要求,实话实说,永盛大帝会答应,可大金王朝后面两个条件,让永盛大帝不想同意。
    卖给大金王朝的货物,额外收取两成税收?
    卖到自己这里,就要求免税,这还真是可笑。
    傻子都看得出来,这会给大夏王朝带来多大的负担。
    他知道,大金王朝一定会狮子大张口,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大金王朝张开的口,居然这么大。
    至于扶罗王朝。
    扶罗王朝到没有提出这些要求,而是提出一大堆物资上的要求,什么矿山,战马,还有粮食,差不多十五万万两白银左右。
    允许大夏王朝在五年内支付结清。
    对比之下,扶罗王朝还算可以,至少扶罗王朝只是要了十五万万两白银。
    无非额外又加了一条,要求共享大夏天灾结束后的天地赐福。
    算是一口气买断。
    不过要价太狠罢了。
    对比大金王朝一辈子还不清的选择下,扶罗王朝开出的条件不算过分。
    但这是对比大金王朝开出的条件,正常情况下,这条件也极其过分,十五万万两白银不过分,大夏天灾,付出了多少将士的生命,又有多少百姓遭殃?
    陇西郡,东林郡,南越郡,江中郡,这四郡之地,有多少人受苦受难?
    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就想要分一杯羹,他岂能同意?
    谈判停下。
    是永盛大帝停止了谈判,这些要求他都不能答应,但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选择中止谈判,打算好好想一想。
    只是大金帝王第一时间给予了回答。
    他不想等太久,而且协助大夏王朝的事情,他本意是不愿意,倒不是王朝争斗,大金帝王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同盟会。
    他已经加入同盟会,如果不是考虑同盟会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他根本不会给大夏王朝一点机会。
    所以希望永盛大帝好好考虑,时间不等人。
    面对大金帝王的这番话,永盛大帝显得格外沉默,同时对于这个同盟会,也有些恼意。
    他听闻过这个同盟会,就是仙门搞出来的,联合佛门,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在东荒境内共同针对大夏王朝。
    如果不是大夏王朝正遭遇天灾,身为大夏帝王,这气他能受?
    早就开打了。
    三方交谈,并不友好,但这也在预料之中,如果三大王朝真有这么好心答应,反而有鬼。
    同样的。
    苏文景与仙门交易,也不尽人意。
    仙门直接拒绝了苏文景的请求,而且给出的理由,不是因为顾锦年。
    而是,他们认为大夏天灾,乃是天命注定,仙门若是强行参与其中,必然会受到因果牵扯,这对仙门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这话听起来似乎是随意找个理由,可事实上仙门说的没有错。
    因为苏文景不止联系东荒仙门,他以儒道神通,联系了不少仙门掌教,得到的结论几乎一致。
    仙门的确不能参与这件事情。
    这是大夏最后一道天灾,是天意而为,若是他们参与其中,会惹来很大的麻烦。
    当然这里面也一定有些个人恩怨,只是大致是如此。
    仙门拒绝,佛门也是拒绝,理由是一致的。
    哪怕苏文景稍稍透露,考虑佛门入驻大夏王朝的信息,佛门也是拒绝。
    到了这一刻,苏文景明白,顾锦年让他们害怕了。
    天命即将降临,他们不希望顾锦年继续独占鳌头下去,他们知道,大夏王朝是顾锦年的基石,所以大夏王朝若是遇到麻烦,等同于拖延顾锦年的时间。
    耗费顾锦年的心神。
    因果是真的,但不愿意出手,也是真的。
    甚至,仙门传达了一句这样的话,让苏文景脸色难看。
    “顾锦年着古佛真经,削佛门一刀,更是着出道祖真经,他身为儒道读书人,这个时候着出一本儒道圣经,不就可以解决天灾了吗?”
    这是仙门传来的声音。
    要说嘲讽,也不完全是,带着怒意更合适点。
    很显然,仙门与佛门虽然在乎利益,可顾锦年前些日子削他们气运的事情,他们没有忘记,还记在心上。
    面对这样的声音,苏文景没有回答。
    口舌之争没有任何意义。
    待心神归来。
    苏文景第一时间询问永盛大帝,谈判如何。
    得到永盛大帝的回答后。
    苏文景更加沉默了。
    “若答应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的要求,付出的代价更大。”
    “百年之内,大夏王朝几乎难有翻身之时。”
    半响后。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
    这番话的意思,苏文景听得懂,永盛大帝不想妥协。
    “陛下,按照这样的趋势,第十七颗火石,只怕以大夏京都为中心,周围千里之地,可能都要化为废墟。”
    “火石带来的重重灾害,只怕大夏三成境地,受到影响。”
    “大金王朝索要虽有些狠,可至少不会有如此大的麻烦,往后见招拆招,也未必不行。”
    “此番天灾过后,还有天地赐福,其实是可以同意的。”
    苏文景开口,这是他的意思。
    无论如何,保平安才是王道,只要百姓不死,土地还在,虽然大金王朝的条件无比苛刻,明摆着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可至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耗。
    大不了见招拆招,等到天灾结束,天地赐福后,说不定还不亏。
    然而永盛大帝叹息一声。
    “他们已经盯上了大夏天灾之后的赐福,要求共享,否则的话,朕也不会拒绝。”
    永盛大帝开口。
    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张口,而是鲲鹏大张口。
    “先看看第十六颗火石再说,不一定解决不了。”
    永盛大帝出声。
    他还有底牌,阻挡下一颗火石问题不大,最让他担心的是最后一颗火石。
    “遵旨。”
    苏文景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两人其实都希望这火石晚点来,只要等到顾锦年醒来,或许顾锦年会有办法解决。
    按正常逻辑来说,顾锦年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
    只是,顾锦年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奇迹,所以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想到顾锦年。
    如此。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太玄仙宗。
    一处山巅之上。
    上清道人的身影立在此地,他的脚下,是一座阵法,而与此同时一道道虚影,也漂浮在阵法当中。
    一共九人,七大仙门掌教,佛门高僧,还有大金王朝大儒。
    “阿弥陀佛。”
    “此次大夏天灾,已到关键时刻,这天外火石,来势汹汹,我等拒绝大夏求助,当真合理吗?”
    佛门高僧开口,他语气平静,对于拒绝大夏王朝的请求,还是有些难受的。
    毕竟佛门前前后后被砍了两刀,一直想找机会获取功德。
    大夏王朝找他们求助,这本来也算是一个良机,但因为加入了同盟会的原因,所以委婉拒绝了。
    只不过内心还是有些不舒服,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只是此言一出,上清道人摇了摇头道。
    “此次大夏天灾,并非因恩怨而不出手,这天大的因果,若是没有被削之前,我等还可以掺和一二。”
    “如今仙门被削,佛门也被削,掺和进来,当真不怕因果缠身?”
    上清道人澹澹开口,一番话让佛门沉默不语。
    这的确是实话,但也佛门当真要插手,其实也不会有太大麻烦,毕竟是救世,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只不过,对方没有与上清道人争议什么。
    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没必要为小事争吵,帮也好,不帮也罢。
    然而,上清道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众人神色不由一变。
    “贫道以大梦周天阵推演未来天命。”
    “等到大夏天灾结束后,匈奴国,扶罗王朝,还有大金王朝,都会轮番经历天灾,这的确是天命考验,度过了,可获得天命加持。”
    “若没有度过的话,则折损王朝气运,类似于匈奴国这种地方,极有可能遭遇灭国之难。”
    上清道人开口,道出未来天命。
    此言一出,唯一的一位大儒不由出声了。
    “有这般的事?”
    “大金天灾,与大夏天灾对比,谁要更危险?”
    他开口,眼神当中满是惊讶。
    “自然是大夏天灾更危险。”
    “大夏天灾,前所未有,或许是有人在暗中针对大夏王朝,但也有可能只是天意如此。”
    “扶罗王朝,大金王朝,整个东荒所有国家,都会遭遇天命之厄,度过了一切好说,度不过也就度不过,等到东荒结束,其余诸地,譬如中洲王朝也会迎来巨大的的灾难。”
    “这是天命之厄,是天命在删选一些无用之人,到时候仙门,佛门,儒道,妖魔,剑道,还有术道,皆会遭遇天命之厄。”
    “度过,天命降临之时,我等一切,都可升华,得到诸多不可思议的好处,完成大蜕变。”
    “度不过,对我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减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诸位一定要做好准备,灾厄即将到来。”
    上清道人开口,这一番辛秘,说的众人咂舌不已,还真没想到,大夏天灾只是一个开胃菜,马上就要轮到他们了。
    “那也就是说,我等这个同盟会,往后可以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苍心掌教开口,望着上清道人。
    “没错。”
    “这同盟会,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同对抗天命。”
    “共同成为未来天命最大赢家。”
    “最终的天命虽然只有一个,但在此之前,我等可以排除其他人,到了那个时候,我等再去争,各凭本事,岂不美哉?”
    上清道人点了点头。
    此话一说,众人更加对这个同盟会感到认可了。
    确实,上清道人说的没错,天命之争的确只会有一个胜利者,但在诞生这个胜利者之前,还是有一段路程的。
    这段路程内,大家若是形成一个团体,互相取暖,可以排除万难,至少可以笑到最后。
    至于花落谁家,那就各凭本事了。
    “大善也。”
    “如今大道府也有复出迹象,这也是一股可怕的势力,如若我等不抱团的话,很容易被他们击溃,现在抱团,是一件好事。”
    “大道府,中洲王朝,大夏王朝,还有一些隐世门派,这些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非要说的话,大夏王朝排在最后,只因顾锦年。”
    有人出声,列出他们的敌人。
    “实际上,如若不是顾锦年削我等气运,其实他根本算不上是我们的敌人。”
    “怪就怪他一点情面都不讲,同时得罪仙门与佛门,而且还让大夏王朝蒸蒸日上,使得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愿意与我等联手共同对抗。”
    “若顾锦年成功了,那还好说,若他失败了,他将会是大夏王朝最大的敌人。”
    声音响起,是平云道人,对于顾锦年削仙门气运,他意见很大。
    自然抱着怨气开口。
    “非要说的话,顾锦年暂时还不是隐患,他到现在还不是大儒,还是太年轻了,若是给他二十年,才是真正的大隐患。”
    “现在只能说要提防他,不需要将他完全当做敌人。”
    “大道府,中洲王朝,一些藏在暗中的势力,这些才是我等要对付的人。”
    “不过,天命厄运即将来临,无论是我等,还是他们都要经历一遭,现在我等结盟,互相帮助,度过天命厄运之后,失去的所有气运,都将回归。”
    “等到天命真正降临,但顾锦年就不可能再削我等气运,那个时候一切的恩恩怨怨,也可以一次性了结了。”
    上清道人澹澹开口,即便顾锦年削了他们如此之多的气运,可上清道人依旧没有将顾锦年视为大敌。
    这并非是他傲慢,而是事实如此。
    顾锦年个人实力,撑到死准六境,虽然背靠大夏王朝,可大夏王朝只是东荒境三大王朝之一,对比中洲王朝而言,大夏王朝又算的了什么?
    而且顾锦年走的是儒道。
    并非是仙道或者是武道,再这样的情况下,儒道境界,顾锦年到现在也不过是知圣立言境,儒道第四境。
    连大儒都算不上,就算顾锦年今天成为大儒又能如何?
    这天下,大儒还少吗?
    最慢的话,两年后天命就要显世,这两年时间,难不成顾锦年还能完成二连跳?抵达儒道半圣?
    以上种种,就是顾锦年还无法成为他们大敌的原因。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天外火石出现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上清道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天穹。
    但大夏京都上空。
    天外火石出现。
    比之前晚了六个时辰。
    再度出现,也是在浩瀚星空之中,这枚火石出现的位置,与之前火石的位置一致。
    轨迹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之前的火石,宽度五百丈左右。
    而第十六颗火石,宽度足足有八百丈。
    往好了说,没有倍增。
    往大了说,这增加的三百丈,威力是上一颗火石的十倍。
    “五百丈宽的火石坠下来,可摧毁大夏京都方圆千里。”
    “这八百丈的火石坠下来,两千里内只怕都要毁于一旦,而且引发的一系列灾难,可使大夏王朝沉沦三成国土。”
    一道声音响起,是仙门掌教,他瞬间便知道这颗火石的威力。
    “八百丈宽的火石,万丈内,会减少一半体积,但也就一半了,挡不住,也就真的挡不住了。”
    “当真不知道大夏王朝还有什么手段,可以阻挡这样的火石。”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也十分好奇,大夏王朝如何阻挡这颗火石。
    “这颗火石,或许大夏王朝有办法解决。”
    “最后一颗,就很难了。”
    “正常来说,最后一颗,有一千丈宽,我都不以为然。”
    “大夏王朝应当没有能力解决最后一颗火石,我等也要做好准备,免得被波及。”
    有人出声,认为大夏王朝可以解决第十六颗火石,但一定解决不了第十七颗火石。
    “不一定。”
    此时,大金王朝的大儒开口,他摇了摇头。
    “苏文景布置如此之多的浩然阵法,若是天下读书人全部诵念圣人经文,加持浩然正气,不一定解决不了。”
    “亦或者,顾锦年着出儒道圣人经文,也可以解决这场天灾。”
    这位大儒开口,做出判断。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神色不由微微一变,他们虽是虚影,但表情依旧有。
    “儒道圣人经文?顾锦年写的出来吗?”
    “他已经着出古佛真经,道祖真经,或许真有可能写出儒道圣人经文。”
    众人好奇,他们毕竟不是儒道读书人,对于儒道圣人经文不是完全了解,不明白难还是不难。
    “写的出。”
    “但现在写不出。”
    “以顾锦年的资质,写出儒道圣人经文,或许是早晚的事情,虽他不是我大金王朝的读书人,但老夫也敬佩他的才华,的确极其不凡,儒道后世之圣不会叫错。”
    “毕竟是孔圣认可的人。”
    “可是,他现在写不出来,以他的阅历,以他的思想,写不出儒道圣人经文,他还需要磨练一二,再来几次江宁郡之灾,或许他就有一些感悟,才能写出儒道圣人经文。”
    “现在的他,一定写不出。”
    后者开口,这番话不是抨击顾锦年,相反他已经十分认可顾锦年了。
    儒道圣人经文。
    只有圣人才能着作出来的经义,古今往来有几人可以写出?
    承认顾锦年早晚能写出来,已经是最大的认可了。
    听到这话,众人稍稍松了口气,毕竟顾锦年现在也算是他们的敌人,他们自然不希望顾锦年越来越好。
    如此。
    众人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而此时。
    大夏王朝内。
    望着第十六颗火石,苏文景也没有任何啰嗦,这颗火石坠落下来,需要七八个时辰。
    但火石体积比之前大了三百丈,就不能按照之前的方式处理。
    “诵念圣人经文。”
    “以我等读书人之浩然正气。”
    “挽救大夏苍生。”
    苏文景的声音响起,他的声音,通过阵法,传递大夏王朝每一处。
    所有读书人都听见了这样的声音。
    刹那间,诵经之声再度响起,源源不断的浩然正气,涌入大夏京都内。
    可实际上,这已经没用了。
    光靠大夏王朝读书人,难以阻挡这颗火石。
    只不过,阵法当中,苏文景眼神当中充满着坚决之色。
    他做好了准备。
    愿为大夏苍生,付出一切。
    轰!
    璀璨夺目的光柱冲天而起。
    先发制人。
    大夏国运拟化真龙,随着这道浩然正气,冲天而起。
    一路向上。
    浩瀚星河之中。
    大夏国运真龙,环绕着浩然正气,朝着这颗火石撞去。
    火石以无穷之伟力,面对这般的光芒,却没有丝毫阻碍,一路坠下,除了部分磨损,其余却没有半点影响。
    滋滋滋滋。
    一块块细小的火石碎片散落,然而这颗火石,坠下的速度越来越快。
    没人知道为何。
    火石原本七八个时辰才会坠地。
    现在似乎加快了速度,三四个时辰就能坠地。
    速度越快,威力就越恐怖。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三个时辰。
    终于,在大夏王朝五万丈高空,原本八百丈宽的火石,还剩下五百丈宽。
    如若不出意外,最终落地之后,还剩下四百多丈。
    这四百丈宽的火石,坠在大夏京都,一千五百里内的一切,化为乌有是必然的,很有可能是两千里内。
    而后产生的灰尘,引发的二次地动,等等一系列灾害,会使得大夏王朝三成国土成为无人区。
    这很恐怖。
    尤其是选择的位置,不要太好,大夏京都,本身就是偏中上的区域,影响极大。
    落下来,各地藩王想不造反都不可能。
    “吾为苏文景。”
    “今日,以半圣修为,换我儒道,浩然正气。”
    这一刻,苏文景的声音响起。
    他周围光芒冲天,书院当中数百位大儒一个个惊愕无比。
    在这个节骨眼上。
    苏文景居然舍弃半圣境界,化作不可思议的浩然正气,抵抗这枚火石。
    可容不得他们敬佩,火石已经突破三万丈。
    冲天的光芒自苏文景体内爆射而出。
    的确,这股力量,直接使得这颗火石体积不断变小。
    四百丈。
    三百七十丈。
    三百五十丈。
    三百丈。
    二百三十丈。
    最终,火石宽度二百三十丈,但最恐怖的不是这个,而是当所有碎石消失,金色的内核出现在众人眼中。
    这颗天外火石的内核,是一块天外陨金,而不是碎石。
    换句话来说,更加恐怖,而且难以破灭。
    任凭苏文景的浩然正气再强。
    面对这块天外陨金,却没有半点影响。
    眼下一好一坏。
    好的是,不是两千里化为乌有。
    坏的是,千里内化为乌有。
    而到了这一刻。
    无数人的目光死死看着这一切,苏文景都献祭了自己的修为,都无法抵抗这颗火石。
    他们很好奇,大夏王朝还有什么手段。
    而就在此时。
    大夏皇宫。
    太庙内。
    望着这颗恐怖的火石,永盛大帝长长叹了口气。
    只是下一刻。
    他目光一变。
    一抬手,太庙当中,一柄长刀出现在他手中,这是太祖长刀。
    下一刻,一道宏伟之音,也彻底响起。
    “朕,以百年寿元,注大夏国运。”
    “碎天外火石,为大夏苍生,寻生路。”
    “天地可鉴。”
    宏伟霸气之声响起。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无数身影惊动了。
    “献祭寿命,加持在国运上吗?”
    “走到这一步吗?”
    “不愧是马上的皇帝,当真够狠。”
    “百年寿元,岂不是没有几年活了?”
    “这么狠吗?”
    “永盛大帝,当真不负大夏太祖啊。”
    “果然,能造反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
    “何必如此,大不了放弃抵抗,失去三成国土那又如何?至少百年之后,又可恢复一片生机啊。”
    “百年寿命,就这样舍弃?这可是帝王啊,当真舍得?”
    一时之间,无数声音响起,大夏境内,一道道目光投来,朝廷百官惊愕。
    陇西郡,太子跪在地上,既是震撼也是忍不住落泪。
    东林郡,秦王也跪在地上,他心情格外的复杂,既是不愿看到这一幕,但也联想到了诸多事情。
    南越郡,晋王皱紧眉头,死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皇,居然会选择这样做。
    这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永盛大帝献祭自己百年寿命,他本身已经快六十了,虽勤学武道,寿元应当有个二百左右,可常年征战,年轻时受了多少伤?这些伤势折损寿元。
    正常情况下,还有个一百多几年的寿命是差不多了。
    现在献祭百年寿命,往好了说,还有个十年二十年,可要是往不好的地方说,很有可能只剩下三五年寿命了。
    东荒边境。
    建德皇帝望着水镜中的一切,彻底沉默。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最终,建德皇帝澹澹开口,没有讥讽,也没有嘲弄,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
    不过,也有声音响起。
    “他这个选择是对的。”
    “若挡不住这颗火石,大夏必要陷入内乱之中,到时候百姓民不聊生,藩王四起,他国入侵,边境十二城之祸,会再度重演。”
    “如果真是这样,一切的责任,都会归于他这位帝王,永盛本身就是造反上位。”
    “让他战死他愿意,可让他受百姓辱骂而死,他不愿意。”
    “做到这一步,也对得起他的身份,更对得起大夏百姓了。”
    有人开口,道出永盛大帝这个选择无比正确。
    他说的很对。
    的确是如此。
    永盛大帝最忌讳的便是得位不正,他最在乎的也是大夏百姓,如果无法抵挡这火石,一切的罪过,全部都是他这位大夏皇帝,李宴一人的罪过。
    他不敢面对这铺天盖地的骂声。
    也不想面对这铺天盖地的骂声。
    所以,他选择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看澹生死。
    刹那间。
    恐怖的光芒,没入永盛大帝体内。
    太祖长刀,爆发出璀璨神光。
    下一刻。
    永盛大帝朝着火石一斩。
    轰。
    一条真龙刀气斩出。
    朝着天穹。
    最终与这颗火石碰撞。
    冬。
    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
    巨大的蘑孤云,遮天盖地。
    第十六颗火石,也在这一刻彻底化作齑粉。
    一些仙道修士感到可惜,这毕竟是天外陨金,若是用来打造法器,乃是极品材料。
    可惜的是,全部化作齑粉,一点作用都没有了。
    大夏皇宫内。
    看到这一幕后,永盛大帝长长吐出一口气,他脸色苍白,虚弱到了极致。
    百年寿元被抽掉,如若重病。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也是他最后的结果。
    眼下,就剩下最后一颗火石了。
    到了这一刻,他已经不奢求安然无事,哪怕毁掉京都也没有关系。
    至少,他不会背负着千古骂名下去。
    至少,面对自己父亲的时候,自己还是可以抬起头与自己父亲对话。
    至少,自己没有辜负百姓。
    只是。
    就在这一刻。
    当所有人暂时松了口气时。
    一道声音响起。
    “这回完了。”
    是一位大儒。
    他注视着南方天穹,眼神当中是痴呆,也是麻木。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无数目光,不由纷纷看向南方。
    第十七颗火石。
    不给任何停息的机会,出现在南边天穹之上。
    但让所有人瞬间震撼的是。
    这第十七颗火石。
    宽度至少两千丈,不是想象中的一千丈。
    而是足足两千丈啊。
    这是什么概念?
    仅是宽度,就有六里,呈现椭圆形。
    而且.......是陨金。
    浑身上下,都是陨金。
    两千丈出现。
    两千丈落地。
    麻木。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大夏书院,哪怕是苏文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大夏皇宫。
    永盛大帝眼神当中满是悲凉之色啊。
    这颗陨金若是坠下。
    六千里内山河,会被
    直接摧毁,而后带来的各种灾难,也必然大夏王朝走向毁灭。
    地动,火山喷发,洪灾,还有大量的灰尘,大夏王朝即便是活下来的百姓,也会染上极其严重的肺病,快则半年,慢则三年,必死无疑。
    这是要亡国啊。
    宁王府内。
    望着这颗火石,宁王脸色也变得无比难看。
    “快!”
    “所有将士,前往边境!”
    “立刻走。”
    宁王脸色难看到了极致,他希望大夏王朝会遭到火石攻击,但他不希望会有如此大的麻烦。
    这是要灭掉大夏王朝吗?
    若大夏王朝被灭了,他又有什么意思?
    各大势力都震惊到不知该说什么。
    所有人都是麻木的。
    谁都没有预料到最后一颗火石,会如此恐怖。
    匈奴国内。
    匈奴王先是震惊,而后笑的极其畅快。
    “立刻下令。”
    “所有将士,准备出战。”
    匈奴王笑声无法遮掩,直接下达王令,让匈奴国将士做好征战的准备,只要这颗火石落下,即便是少一半,大夏王朝也要完蛋。
    只需要静静等待个三个月,他就可以肆无忌惮杀入大夏王朝了。
    到时候,有怨报怨。
    有仇报仇。
    扶罗王朝,大金王朝,也在第一时间,应对一切措施,两大王朝的使臣立刻出发,他们已经做好大夏王朝内乱,或者直接亡国的准备了。
    同时也很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命厄运是历练,可这样的情况,谁能阻挡?
    大金王朝只怕都不一定能承受如此恐怖的火石吧?
    一定有人在搞鬼,可到底是谁,无人知晓。
    东荒边境。
    建德皇帝望着这一幕,脸色也在一瞬间阴沉下来了。
    “大道府!”
    “你们害我!”
    建德皇帝的怒吼声响起,他恨自己的四叔,恨永盛大帝,时时刻刻想要回归大夏。
    这大夏天灾与他有关系,可当看到这颗火石后,他彻底变色。
    如此恐怖的火石,是无法阻挡的力量啊。
    大夏王朝必然要因此付出无法言说的代价,而他这个前朝皇帝,也彻底没什么意义了。
    回归又能如何?
    大夏一半国土,沦为废墟,另外一半,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不出十年,亦或者二十年,大夏王朝就要彻底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谁来了都没用。
    如若知道是这样,他定不会与大道府合作。
    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上了一个大当。
    惊天大当啊。
    太玄仙宗。
    饶是上清道人,也在这一刻傻眼了。
    “就算着出儒道圣经,也不行了。”
    大金王朝的大儒开口,他望着这颗火石,如此说道。
    “阿弥陀佛。”
    “此难过后,佛门将入大夏,超度这万万亡魂。”
    佛门高僧双手合十,悲悯无比。
    “同盟会敌人少了一个。”
    平云道人开口,虽然这话难听,但事实如此。
    而此时此刻。
    大夏王朝内,无穷无尽的惊恐,百姓的哭泣声,绝望呐喊,恐慌在一瞬间蔓延。
    同时无数势力,以最快速度,朝着东荒边境赶去。
    有能力的人,都不想死在这里。
    一切都显得无比戏剧性。
    大夏王朝,东荒三大王朝,居然不是死于内乱,也不是死于外患,而是死于一颗天外火石。
    这很戏剧。
    但这就是天命,上苍让你死,你就得死。
    谁来了都没有。
    京都内。
    死一般的寂静。
    百官沉默。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都是大脑麻痹,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要说什么。
    只能站在这里,静静的等待死亡。
    至于那些读书人,也一个个不再诵念圣人经文了。
    他们想要逃。
    可感受到这可怕的火石,他们跑不掉。
    等待他们的。
    只有失望。
    绝望笼罩整个大夏王朝。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错愕。
    惊愕。
    不可思议。
    哪怕是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甚至匈奴王他们都想不到,这第十七颗火石,会是如此恐怖。
    然而,就在这令人无比绝望的时刻。
    几道声音忽然响起。
    “大夏洛云郡,李若渝,送来传世之宝,圣人定灾经文,愿救大夏苍生,为陛下效劳。”
    “大夏长丘郡,陆成言,携圣人救难经文,愿救大夏苍生,为陛下效劳。”
    两道声音忽然响起,引来无数目光。
    只见,天穹之上,南北两个方向,两道身影,一人骑乘白鹤,丰神俊朗,手握一卷圣人经文。
    一人坐青鸾之上,端着一本圣人经文,出现在众人眼中。
    “定灾救难之经文?”
    “是七境圣人经文,还是八境圣人经文?”
    “有圣人经文吗?”
    “若借助圣人经文,配合圣器,当真有机会抵挡此难。”
    “李若渝?陆成言?”
    “嘶,这么年轻,居然就已经抵达大儒境?”
    大夏书院,诸位大儒望着二人,他们先是震惊,两份圣人经文可不是等闲之物啊,配合这两件圣器,外加上孔府也一定有圣人经文。
    三件圣器,配合三件圣人经文,配合大夏国运,再配合大夏读书人的浩然正气,或许真的有一线生机。
    此时。
    两人来到大夏书院,他们丰神俊朗,皆然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一个比一个出彩,无论是气质还是相貌。
    尤其是二人年纪轻轻,便已是大儒境,如何不让他们震撼。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们手中的圣人经文。
    圣人经文分很多种,如若只是一些经义或者是感悟,意义不大,至少对于现在来说,意义不大。
    可若是定灾救难的经文,那意义就不同了。
    “学生拜见文景先生。”
    两人出现在苏文景面前,直接朝着苏文景一拜,随后将圣人经文直接交给苏文景,一点废话都没有。
    赤诚之心,让众大儒纷纷激动也是敬佩。
    “好。”
    “老夫替大夏苍生,多谢二位。”
    苏文景也很惊讶,同时他对二人的来历,一点都不清楚,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二人送来圣人经文,无论抱着任何企图,苏文景都要敬重一二。
    再说,二人也没必要抱着任何企图,他们完全可以躲藏起来。
    这圣人经文,价值连城,在危难之时,拿出来已经是极好的事情,一般人也做不到如此之心胸阔达。
    “先生客气,先生为大夏苍生,宁可舍弃半圣之境,学生自愧不如。”
    “先生言重,学生乃是大夏读书人,既是读书人,也应当为大夏做一些实事。”
    二人恭恭敬敬,表现的让众大儒不由感到极好。
    而大夏皇宫内。
    永盛大帝看到这一幕后,心中也是不免激动,危难关头,还是有人站出来帮助大夏。
    这让他十分感动。
    “待大夏天灾定下之后,必重赏。”
    永盛大帝开口,他直接许诺,虽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许诺这个东西,好像有些古怪,可李若渝与陆成言二人如此康慨。
    要是什么话都不说,岂不是显得他这位帝王小气?
    “诸位。”
    “大夏生死存亡之际已到。”
    “凡我大夏读书人,诵念圣人经文,此次,若能度过大难,一切读书人,皆有加持。”
    苏文景开口。
    他虽舍弃半圣修为,但立于阵法之中,亦可传达声音。
    而随着他这般开口。
    这一刻。
    大夏境内,所有读书人纷纷打起精神,从绝望之中醒来。
    响应着苏文景。
    一道道诵经声响起,密密麻麻,如江河一般的浩然正气,再度汇聚成海。
    没入大夏书院。
    两件圣器也在这一刻,再度腾飞,孔府当中,圣器也在响应。
    而后,苏文景展开圣人经文,两卷经文化作两条真龙,一飞冲天,孔府之中,也有一卷圣人经文,一同飞去天穹之上。
    大夏国运也跟随了过去。
    三件圣器护道,护着这四条真龙。
    此战,决定一切。
    星空当中。
    四条真龙直接与这颗火石碰撞。
    刹那间,火星四溅,星空当中,恐怖的声音响起,不过这种声音传不到地面。
    无数大势力,都在认真观望。
    他们等待着结局。
    一目都不愿意忽视。
    而在京都三千里外。
    两道身影立在一座孤山之上。
    一个戴着面具,乃是前些日子前往宁王府的陆云,他负手而立,没有去看这天灾。
    他身旁,则站着一个浑身沐浴浩然正气的男子,男子一袭白衣,温润如玉,麒麟玉冠束发,剑眉星目,气质超然在上。
    他静静看向大夏京都,手中握着一卷经文。
    “师弟。”
    “关键时刻,拿出这半卷天命圣人经文,可定大夏之难,挽救大夏王朝于水火之中,那个时候,你的声望,你的名誉,将直接超越顾锦年。”
    “大夏天灾结束之后,无数赏赐,只怕你要占据三分之一。”
    “而且,你在大夏王朝的地位,将不弱于顾锦年,一步一步将他压死,他的天命,就会被你不断蚕食,你明白吗?”
    陆云开口,语气平静无比。
    听到这话,后者没有喜色,依旧平静无比。
    “区区一个顾锦年,并不是我的敌人,我来此地,也不是为了针对顾锦年,吞噬大夏国运,才是我的目的。”
    “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多谢府主,若不是府主,也不可能营造如此恐怖的天灾。”
    “所有人千算万算,都不会想到,他们都在府主的算计之中,在我大道府的算计之中,摘星子师兄不愧是大道府第一谋士,居然布下这么一盘棋,当真恐怖啊。”
    他开口,间接性道出一切之真相。
    大道府才是真正的幕后。
    府主营造这样的局势,而摘星子布下这个大局。
    “摘星子师兄毕竟比我等年长二十岁,有这种能力也是合理。”
    “等到你吞噬完大夏王朝的国运,我再来找你,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大夏天灾结束后,仙门厄运,佛门厄运,中洲厄运,任何一个,都是是我的目标。”
    “主要是佛门厄运,六道地府要出现了,府主给我准备了半卷古佛真经,渡化六道地府之无穷怨魂,我便可踏入第七境。”
    “你一定要把顾锦年压制死来,他能着出古佛真经,很有可能会坏了我的大事。”
    “如若佛门厄运被他掠去功德,对我而言就有些麻烦了。”
    陆云开口,如此说道。
    “你为何怕这个顾锦年?”
    “师兄,你在大道府可不是这样的。”
    对方开口,有些不解。
    而陆云却摇了摇头道。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顾锦年现在还处于昏迷状态,如若他清醒,指不定他着出一篇圣人道经,抢走了你的功劳。”
    “行了,不与你多说了,你看准时机,早点动手吧,不要拖延,免得当真发生意外。”
    说完这话,陆云便消失在了原地。
    而后者显得无比平静道。
    “发生不了意外。”
    “圣人道经又能如何?”
    “解决不了的。”
    “师兄,你畏惧的敌人,不代表我也畏惧。”
    他澹澹开口,而陆云似乎已经消失,没有给予回应。
    天穹之上。
    四条真龙不断与这颗天外陨金碰撞,所爆发出来的威力,极其恐怖。
    星空当中,巨大的响声连连炸开,如若有武王强者,光听到这声音,肉身都会震颤不已。
    神洲大陆。
    无数目光注视着这里,有人希望可以击毁这陨金火石,也有人不希望。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足足半个时辰。
    轰。
    最终两千丈的陨金火石,破碎十分之一,但四条真龙也在陨金霸道无比的冲击力下,直接震碎。
    完了!
    这一刻。
    所有人都觉得完了。
    大夏京都内,绝望再一次笼罩。
    书院当中,不知道多少读书人攥紧拳头,哪怕是这些大儒,都忍不住骂出声音来。
    给了希望,又被无情磨灭,这种滋味太难受了。
    大夏境内,所有读书人都感应到了这一点,毕竟他们体内的浩然正气,加持在阵法当中,自然而然,他们也能感受到具体情况。
    又是绝望。
    又是麻木。
    这一次,比之前更加难受,希望被当着面粉碎的感觉,的的确确让人无比难受啊。
    浩然正气消失。
    大夏所有读书人已经彻底认命了。
    无力回天。
    皇宫当中。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火石坠落下来,还有六个时辰,当下他不由传音。
    “快!”
    “将锦年,送去安全地带。”
    永盛大帝开口。
    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任何想法与希望了。
    保住顾锦年的命。
    就够了。
    其他,未来再说吧。
    咳咳。
    传音过后,永盛大帝不由咳出一口血,眼神当中满是悲凉。
    他不服。
    他不甘。
    可那又如何?
    哪里还会有奇迹发生啊。
    只是。
    就在所有人绝望之时。
    一道虚弱的声音,响彻在大夏京都内。
    “继续诵念经文。”
    “我有办法。”
    声音虚弱无比,但却通过浩然正气,传到大夏京都内。
    这是........顾锦年的声音。
    听到这声音。
    无数目光不由看去。
    千里之外。
    一艘龙舟上,顾锦年缓缓站起身来。
    他很虚弱,面色苍白,但立在舟头,眼神当中无比的平静,可这平静的背后。
    却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安全感。
    无数目光也关注到了这里。
    他们好奇。
    也十分困惑,不明白都到了这个时候,顾锦年还有什么办法解决?
    “锦年,没有办法了。”
    “除非你有八境圣人经文,否则的话,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你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苏文景的声音响起。
    他已经准备让书院内的大儒,以及其他读书人快点离开大夏京都,利用龙舟,可以生还的。
    “先生。”
    “继续诵念经文。”
    “学生有办法。”
    下一刻,顾锦年直接从龙舟跳下,仙王玉辇瞬间出现,载着他赶往大夏京都。
    三千里外的孤山上。
    陆云师弟看到了这一幕,他原本准备出声,可看到顾锦年如此,一时之间,他没有选择出手。
    他想要看看,顾锦年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样的天灾。
    到了这个地步。
    如若没有天命圣人经文,根本无法解决。
    他不相信顾锦年有这样的经文,若是有的话,早就用了,没必要等到现在。
    “锦年!”
    “快点离开。”
    “朕令你快点离开。”
    此时,大夏皇宫内,永盛大帝看到顾锦年的身影后,不由开口,下达皇令,让顾锦年快点离开。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无力回天,他知道顾锦年肯定是想要试一试。
    可时间不够,六个时辰,若是试的时间太久,到时候跑都跑不掉。
    顾锦年虽是五境强者,但面对这样的火石,六境强者都不一定能躲过这场浩劫。
    然而。
    两刻钟后,顾锦年已经抵达大夏书院。
    他早就醒来了。
    苏文景舍弃半圣境界时,他便已经醒来,只是那个时候还处于不清醒状态。
    等到自己老舅以百年寿元为代价后,他就彻底清醒,也得知大夏王朝目前遇到了怎样的危机。
    而就在这短时间内,顾锦年也想到了解决办法。
    既然浩然正气,可以阻挡火石。
    他有办法提升浩然正气。
    准确点来说,他可以提升大夏读书人的浩然正气。
    “锦年,你这是何必啊?”
    大夏书院,阵法当中,苏文景望着走来的顾锦年,有些无奈。
    “先生。”
    “相信我。”
    顾锦年面色虚弱,他穿着一袭白袍,而后缓缓走到阵法之中。
    所有大儒,三千立言读书人,还有方才的李若渝以及陆成言,纷纷看向顾锦年。
    他们不明白,顾锦年到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此事。
    难道,真的能写出一篇圣人经文吗?
    可即便是写出来了,又能如何?
    定灾和救难的圣人经文都没用,再写一篇又有何用?
    如若说,在之前写出来,或许还有用,现在圣器已经暗然无光,三篇经文也没用了,外加上大夏国运也撑不起来。
    他们实在不知道顾锦年有什么办法。
    阵法内。
    苏文景还想说些什么。
    可顾锦年已经立身于阵法之中。
    而后他的声音,缓缓响起。
    “吾为顾锦年。”
    “凡我大夏读书人。”
    “立即诵念圣人经文。”
    “今日,吾着天命圣人经义。”
    “愿我大夏读书人。”
    “人人如龙。”
    声音响起,没有那么宏大。
    可随着法阵加持,刹那间,这声音,宏伟无比,似浩瀚之声。
    响彻整个东荒境。
    也就在这一瞬间。
    书院大儒,瞬间惊愕。
    苏文景更是瞪大了眼睛。
    永盛大帝,也惊愕的张开了嘴,说不出一句话。手机用户看大夏文圣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93447.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