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收个皇帝做小弟 > 第一三九章 小目标,大土豪
    事实证明,余玠不但是张良,还是范蠡,玉胥酒庄的酒,卖得非常之好。
    余玠曾经给过吴浩一张酒单,吴浩接过一看,小吓一跳, 只见上书:
    罗浮春、洞庭春色、金盘露、凤泉、豆蔻春、雪醅、醇碧、皇华、琼华露、齐云清露、双瑞、留香春、十洲春、海岳春、浮玉春、春淮春、蓬莱春、玉醅、锦波春、浮玉春、秦淮春、银光、丰和春、金斗泉、蓝桥风月、紫金泉、万象皆春、万家人、武陵桃园、冷泉、千日春。
    (这是不带“酒”字的。)
    思春堂、中和堂、爱咨堂、六客堂、爱山堂、静治堂、清心堂、庆远堂、清白堂、庆华堂、梅寿堂、济美堂、元勋堂、冰堂。
    (这是不带“酒”字但带个“堂”字的。)
    仁和酒、扶头酒、花露酒、椒花酒、羔儿法酒、花白酒、银笄酒、瑞露酒、红友酒、白羊酒、苏合香酒、雪花肉酒、春红酒、四明碧香酒。
    (这是带个“酒”字的。)
    吴浩看罢,心说,你水字数啊?
    问:这么多种酒,咱们都有吗?
    答:都有。
    吴浩瞪眼,怎可能?
    余玠笑:真的都有。
    首先,这些酒, 虽然大半不产自淮东,但临安都有——其实, 其中的相当一部分, 也不产自临安,但临安是首都,聚天下之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地的酒商都会运酒到临安贩卖,因此,可以集中于临安采购。
    (所谓条件允许,是说酒虽可长期保存,但说到运输,到底还有个距离、温湿度的问题。)
    当然,若出货量够大的话,人家也不是不可以直接发货到淮东。
    其次,这张单子,一眼扫过,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上面的酒, 彼此的差异, 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样大,有的,甚至是同一种酒,只不过换了个名号而已。
    临安的酒业,有个总销的制度,譬如,史嵩之借吴浩的花、请吴浩的客的丰乐楼就是个总销商,周边的酒楼都在丰乐楼进货,回去了,有的直接打丰乐楼的招牌,有的想打响自家的名号,就给“自家的酒”另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又譬如,那些带个“堂”字的酒,大多出于贵戚之家,习惯上,多以府中某楼阁的名字命名之,贵戚自高身份, 大摆宴席, 是不肯说席上的酒采买自某某酒楼、某某酒坊的,但这些“某某堂”, 是否真的皆为主人家自酿?
    吴浩心说,如此说来,一堆“贴牌”的?
    余玠说,玉胥酒庄的酒的品种足够多,才显得实力雄厚,客户才会对咱们有信心;至于实际出货,可分两种情况:
    若本为“贴牌”,那咱们也“贴牌”——本没有区别,又如何喝得出区别?
    若本来确实是两种不同的酒,特别是产地不同(产地不同,则水、粮皆有别,行家是喝的出区别的),那就或自临安统一进货,或在出货量足够大的情况下,采购自产地,然后加价卖出。
    人离乡贱,物离乡贵,产地愈远,卖得愈贵,也是理所当然。
    北边儿的土包子,只要酒的味道好,便无任欢迎,这种酒、那种酒的细微差别,其实也没那许多行家去仔细分辨。
    卖酒之外,玉胥酒庄还卖酒器。
    酒器对普通消费者没有意义,但对高端消费者——贵势豪富之家,却很有意义。
    装逼啥的,全靠这个啦。
    譬如丰乐楼,酒器有银、瓷两种,任君选择,并不加价,而大多数人,自然选择银酒器。
    二人对饮,一副注碗,两副盘盏,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皆银光闪闪,那真是相当的有逼格。
    这样一套酒器,价值百两以上;若是正经的宴席,一席的银酒器,价值可在千两以上。
    前文说过,战事稍平,金国的贵势之家,又重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节奏,就像十八世纪法国宫廷、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俄国宫廷、上流社会的影响可算降维打击一样,金国的贵势之家所艳羡慕仿的,也全是临安的那一套,对于高档酒器的欢迎,同二十一世纪富姐们对爱马仕、香奈儿的追捧,如出一辙。
    玉胥酒庄卖酒器,赚钱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登堂入室——这样的高档酒气器,主人一般是要亲眼过目的,因此,可以同主人直接打上交道,而不仅仅是和管家一类人物接洽。
    玉胥酒庄运营至今,山东境内,除了最东端的登州和宁海州,其余州府,都建立了分店,开展了业务;另外,也进入了大名府路以及河北东路的沧州、景州。
    余玠的小目标,完成了一半有多了。
    好了,话头该回到史天倪身上了。
    综合各种情报,余玠、吴浩做出了相同的判断:
    木华黎既然选择史某主持河北、山东的战事,说明,蒙古的战略——至少,对河北、山东的战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史天倪不是蒙古人,他是汉人,河北当地土著,一个超大号的土豪。
    史氏发迹于史天倪曾祖史伦,对外宣称“筑室发土得金,始饶于财”,但这肯定是扯淡,史伦“少好侠”,其实就是盗抢而致富。
    史伦以侠称于河朔,所藏活豪士甚众之外,更建家塾,招徕学者,士族陷为奴虏者,辄出金赎之;遇到荒年,一次过发粟八万石赈饥者,士皆争附之。
    (八万石,真的是很牛掰了;州郡官府赈济,一次过能不能拿出八万石来,都得两说。)
    史伦卒时,河朔诸郡结“清乐社”四十余,每社近千人,塑史伦像,年年奉祠之。
    这四万“清乐社”成员,成为日后史氏强大私军的基础。
    到了史天倪父亲史秉直这一代,“尚义气”之外,开始正经读书;读书的结果就是,木华黎统兵南伐,史秉直曰:“遍观史籍,知改朝换代在即矣!”于是,率乡里老幼数千人,诣涿州军门降。
    就是说,史氏是未经交兵、主动投入蒙古的。
    大土豪主动投附,木华黎自然大喜,欲大用史秉直,史秉直辞而荐其子,木华黎乃以史天倪为万户,而命史秉直“管领降人家属”,屯霸州。
    史秉直“拊循有方”(其实就是会忽悠啦),远近闻而附者十余万家。
    但这“十余万家”万万没想到的是,蒙古人下令:所有“新降”,统统迁于漠北!
    *手机用户看收个皇帝做小弟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999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江平川苏妍
  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3.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4. [都市小说]讨逆
  5.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6.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7.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8.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9.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0.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1. [玄幻小说]武道丹帝
  12. [其他小说]御兽从零分开始
  13. [玄幻小说]我的师兄太强了
  14. [都市小说]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15. [玄幻小说]妖龙古帝
  16. [玄幻小说]明尊
  17. [玄幻小说]万神主宰
  18.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19. [科幻小说]踏星
  20.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
  21.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22. [玄幻小说]重生之都市仙尊
  23. [穿越小说]一号狂枭
  24. [其他小说]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