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收个皇帝做小弟 > 第一三二章 下一任天子的亲姊姊
    追封史浩为越王?
    进封祁国公竑为济国公?
    许多人都认为这两道诏书是有关联的,但这个“关联”到底是什么,却生出了几种相去甚远的解读。
    范应旍的上书,暗讽史弥远,官家自然也看了出来,追封其父,是“朕对你信任不替”的表示, 是一种安慰史弥远的手段,这一层,大伙儿是有共识的。
    分歧在于,官家对史弥远,是真的“信任不替”呢?还是不过打个哈哈?甚至,虚与委蛇,故布疑阵?
    哼哼, 遍观历朝历代, 哪个权相倒大霉之前,不是升官进爵啊?
    至于进封祁国公为济国公——
    主张立太子的一派很兴奋:官家动心了!祁国公进济国公,是立太子的前奏,是由祁国公而太子的过渡!
    有人不以为然,什么“过渡”?过度解读就有你们的!进祁国公为济国公,不过是对追封史浩为王的一个平衡而已——官家敷衍你们而已啦。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哪一派,都心知肚明:立太子,就是冲着史弥远去的;而官家也被触动到了——争议只在被触动的程度。
    过得两日,又一道诏书颁下:以沂王嗣子贵诚为邵州防御使。
    “邵州防御使”啥的,自然是“遥郡官”,邵州本地并没有这样的一个位子,对于赵贵诚(就是赵与莒)来说,纯属荣衔,但不管咋说,也算升官了。
    不过,这道诏书,就没有什么人留意了。
    右丞相府。
    书房外, 书童报告, “余师傅到了。”
    史弥远的声音传了出来,“畏斋来了?进来吧!”
    书童挑帘,余天锡迈槛而进。
    这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微微发福,面目和善。
    此人字淳父,号畏斋,庆元府人(即是说,与史弥远同乡),其祖父余涤,曾任县学教谕,与盐监史浩交友,后史浩为相,聘余涤为家塾师,余天锡乃随祖父读书于史府;史弥远拜相,又聘余天锡为家塾师。
    “家塾师”只是个名目,余天锡自小在史府长大, 史弥远对他,是半子半弟的情谊, 加上余天锡天性谨愿,深得史弥远信赖,以为可托大事,几乎可算是史弥远左右的第一个亲信。
    史弥远正在临帖,余天锡欠一欠身,“丞相,那个人,已经安顿好了。”
    史弥远抬起头,温和的看了他一眼。
    余天锡一笑,“丞相放心,当着她的面,我是一口一个‘知古先生’的——下头的人,也都交代过了,人前人后,必呼‘先生’而不名。”
    史弥远点点头,“好。”说着,搁下了笔,走去屋角一只木架前,架上一只铜盆,盆中有清水,史弥远洗净了指上的墨迹,取架上的手巾拭干了手,回转来,问道:“怎样的一个人?”
    余天锡略一沉吟,“很懂事儿的一个人。”顿一顿,“怎么说呢?她和后沂邸者,不像表姊弟,更像亲姊弟。”
    “后沂邸者”,赵贵诚(就是赵与莒)也。
    “哦!”史弥远很欣慰的感叹了一声,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顿一顿,微笑,“如此说来,吴长风的眼光,不差嘛!”
    余天锡也微笑,“是!”
    “既如此,”史弥远敛去笑容,“可以见面了!”
    “是!……今天晚上吗?”
    史弥远慢吞吞的,“是,我去见她。”
    余天锡很意外,“丞相,你去见她?”顿一顿,“她二十出头一个小娘,你……未免太纡尊降贵了罢?”
    “她不适合进丞相府——她是道装,太扎眼了;咱们也不好请她易容换装,不礼貌。此其一。”
    “其二,”史弥远叹口气,“有什么‘纡尊降贵’?若无意外,她就是大宋下一任天子的亲姊姊,她的身份,较天子的本生母还要紧要!到时候,我说不定还要给她行礼呢!”
    顿一顿,沉声说道,“而这个‘意外’,是绝不能有的。”
    余天锡微微一凛,“是!”
    “知古先生”是“大宋下一任天子”的表姊,不是胞姊,但嫡亲的堂表姊也可以说是“亲姊姊”;“大宋下一任天子”登基,是小宗入继大宗,太后的位子,自然是当今的杨皇后来坐,“天子的本生母”只能给一个“某某君”“某某夫人”的封号,并且只能留在绍兴,不能搬到临安来住。
    所以,“她的身份,较天子的本生母还要紧要”,不为虚语。
    “就这样罢,你安排一下。”
    “是!”
    “给北边儿的信,发出去了?”
    “发出去了。计算时日,那边儿南下扬州,这边儿北上扬州,差不多同时到达,一定误不了事的,请丞相尽管放心。”
    “好,我放心!”
    *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你会发现,这些直接、间接赞美扬州的诗词,大都出于唐朝,宋词之美,不下唐诗,却就剩“烽火扬州路”了。
    扬州的极盛,确在唐朝。
    彼时,扬州既是全国的盐业中心,大运河又是沟通南北的唯一水道而扬州居其枢纽,长安、洛阳之后,扬州是中国的第三大城、南中国的第一大城,其商业的繁庶和市井的烟火气,犹过于长安、洛阳。
    到了宋朝,情况发生了变化。
    北宋还好,欧阳修虽感慨“扬州无复似当年”,司马光却依旧吹嘘扬州“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但很明显,底气已大不如唐人,只能堆砌“万商”这种虚头巴脑的词儿了。
    到了南宋,吹不下去了,洪迈叹息扬州“本朝承平百七十年,尚不能及唐之十一,今日真可鼻酸也”。
    “承平百七十年”,指的是北宋;“今日”,指的是南宋。
    意思是说,扬州,北宋已不及唐朝,南宋又不及北宋。
    究其竟,摆在第一位的原因,自然是战争。
    扬州在长江北,属淮南东路,属于“前线中的二线”性质,南宋时,宋、金但凡发生大规模战争,扬州没有不被波及的。
    *手机用户看收个皇帝做小弟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999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妖龙古帝
  2. [玄幻小说]武道丹帝
  3. [都市小说]讨逆
  4. [修真小说]毒医狂妃:邪帝请节制
  5.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6.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7.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8.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9.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0. [其他小说]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11. [玄幻小说]混沌天帝诀
  12.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
  13. [玄幻小说]我的师兄太强了
  14. [玄幻小说]霸天龙帝
  15.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6. [玄幻小说]太古神尊
  17.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8. [都市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19.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20. [其他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21.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22. [其他小说]倚天之屠尽群雄
  23.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24. [都市小说]都市医道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