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我比崇祯大一岁 > 第二百二十四章:应运而生
    明朝内地的老百姓都吃得寡澹,那是因为盐太贵了。
    盐之所以贵,不仅仅是因为盐税高,更大原因是太多官僚资本捞盐政的银子。
    崇祯朝盐的平均价格高达三四十文钱一斤,沿海便宜一些,内地价格比较高。
    根据地晒盐,一斤的成本一文钱足够了。
    黄毅当然也得收盐税, 良心价五文钱一斤,根据地官办盐店面向老百姓售卖青盐,价格十文一斤童叟无欺。
    当然,明朝官宣一盐引的盐税大概只有六钱银子,一盐引是二百明朝市斤,算下来一斤还低于五文钱。
    但那是官面上的,就跟计划内物资一样, 不是谁都有本事弄到。
    明朝的税收其实真的不高,即便加上辽饷、练饷、剿饷这后世诟病的三饷也不算高。
    坏就坏在各级的加派, 最后老百姓需要承担的税赋甚至于是正税的好几倍。
    归根结底是因为过于贪腐,简直是涸泽而渔,达官贵人骄奢淫逸,普通老百姓民不聊生。
    富庶的江南老百姓承担了过重的税赋,所以对朝廷没有一丝感情,更多的是怨恨。
    其实他们上交的税赋朝廷只能拿到四分之一而已,真的不是朝廷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而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敲骨吸髓。
    这怪谁?怎么就造成了这种现象?
    这跟帝国的当家人崇祯皇帝不能识人用人不无关系。
    这也跟东林党左右江南局势,口口声声朝廷不能与民争利,其实是为了维护东林党自身利益有关。
    黄毅太了解明末历史,知道改造一个旧世界难于上青天,打破一个旧世界相对容易。
    所以选择了在口外开辟根据地,从教根据地群众读书识字开始, 逐渐培养出敢于革命的军人、能够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的民事管。
    要钱粮养兵、养民事官, 没有税收怎么行?
    仅仅是税收肯定不够, 还得支撑起国有企业赚钱。
    当然, 此时就谈国企为时过早, 只能看做根据地公有企业。
    根据地自营盐店就是这种公有企业, 盐的批发量也是二百斤起跟朝廷一盐引相同,批发价每斤八文钱,给李维达优惠价,七文钱一斤。
    李维达以这个价格拿到青盐,还要比用盐引采购便宜,获利能够翻倍,故而越买越多。
    他家从关内采购的货物中,有一样其他商家根本瞧不懂。
    几百上千年,真的没见过谁往口外贩运大量毛竹。
    唉!没办法,关外还就真的不产竹子。
    钢铁产量太低,除非重要的承重梁使用一部分钢筋,其余的混凝土部分都是以经过烘烤防腐杀虫的竹条用来替代钢筋。
    因为根据地生产水泥,使用混凝土浇筑,所以修建中小型水库事半功倍。
    即便已经到了隆冬季节,各种室外的工程都停工了,根据地依旧在大干快上,数万壮男、健妇忙得热火朝天。
    没办法,这年头没有挖掘机、粉碎机,开采石头, 把石头砸碎运到水泥厂堆料场, 需要太多劳动力。
    农闲,农民有时间,所以组长、小队长、中队长组织起青壮年在根据地城池附近开山采石。
    这不是发起劳役,根据地不派遣劳役,组织大生产运动采取雇佣制,参照完成的工作量发放工钱。
    革命当然要体现在多方面。
    根据地早就发动了车轮革命,开始研究,哦不,谈不上是研究,而是根据黄毅绘制的图纸打制钢铁轴承、转向轴等等零部件。
    根据地去年年底就执行了黄毅强行推广的度量衡标准,这当然是照搬后世的毫米、厘米、分米……
    用来做标准的是黄毅工兵铲手柄里的辅助工具之一,一把拉足了有一米长的钢卷尺。
    即便有统一的尺寸、准确的图纸也不可能一次就成功,打制轴瓦部分有些难度,必须是手艺精湛的老师傅。
    材料的要求也很高,都是老师傅口中说的百炼钢。
    根据地出产的钢铁因为燃烧焦炭使用了风温技术,炉温提高了接近二百度,达到了一千三百多度超过了钢铁的熔点。
    所以足够把生铁和熟铁融化为全液态,再也不是十七世纪最常见的半晶体。
    故而钢铁的质量提高了一大截。
    再有重锤锻打去除杂质、增加钢铁的密度,根据地钢铁厂出品的钢材质量都达到百炼钢的标准。
    蓝进魁、齐大山等等经验丰富的大师傅通过往钢水里加萤石提高熔液的流动性,除去有害杂质硫和磷。
    这当然是黄毅教的,只不过黄毅不知道该加多少,最后的比例都是大师傅们摸索出来的。
    黄毅不止提议加萤石,还有石灰石、石灰、氧化铁皮、铁矿石、烧结矿等等。
    反正黄毅把有关资料记载的,这个时代能够识别的可添加剂都说了。
    通过脱碳加碳增加钢材的硬度也说明了。
    有了黄毅指出基本正确的方向,再有因为待遇好,得到尊重,所以积极主动工作的大工匠们集思广益。
    根据地生产的钢铁当然是质量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多。
    有了合格的钢铁制造黄片、击锤,齐小山他们打制的燧发枪终于达到了接近八成的发火率,开始量产。
    当然,这个量并不大,一个月三四十支,大概每个月能够增产三成。
    生产出了能够制造合格黄片的钢材后,黄毅画了图纸,要求大师傅们开始打制螺旋弹黄减震器。
    他脑子里有了构思,准备制造舒适轻便的四轮马车。
    根据地城池不适合设计水力机械,因为河流、湖泊的水有大半年不是结冰就是流冰凌状态。
    但是根据地有个得天独厚的大好处——畜力远多于人力。
    所以畜力百斤、千斤大锤就应运而生了。
    蓄力大锤不是黄毅的金手指,齐大山、蓝进魁、刘汉等等大工匠以前都见识甚至于使用过。
    只不过根据地的畜力大锤比他们以前看到过的大很多罢了。
    蓝进魁、刘汉等等大工匠觉得很大、很震撼的畜力锤,在黄毅眼中不值一提。
    一千五百明朝市斤的大锤,需要六匹马或者三头牛才能拉动、提升,瞧上去比较厉害。
    其实在后世这算个啥?就是个一吨锤而已。手机用户看我比崇祯大一岁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444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2. [其他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4. [修真小说]仙魔同修
  5. [玄幻小说]天道天骄
  6.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7. [其他小说]一把破刀让无数强者谈刀色变萧辰
  8. [都市小说]都市医道龙神
  9. [修真小说]丧气仙
  10. [都市小说]讨逆
  11. [其他小说]1997从头再来
  12. [修真小说]太一道果
  13. [其他小说]横断虚空
  14. [玄幻小说]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15.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6.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7. [其他小说]从零开始的男神养成系统
  18. [都市小说]父可敌国
  19.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0. [其他小说]活人禁地
  21. [穿越小说]满唐华彩
  22.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3.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24.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