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玄幻小说 >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 第四十三章 气运皇朝的设定?
    云国,中庆城。
    虽然此时东南边境战乱再起,但毕竟相隔甚远,且圣天子在朝,百姓虽有愤慨担忧之情,却也并非引发太大的惊慌。
    相较于当初,那江山社稷动荡, 百姓惶恐失措,甚至需要出动禁军接管京城执行军管才能维持稳定的时候,现在的中庆城,是一切如常,民生照旧。
    京中四门之中,除了明里暗里多了东缉事厂、尚虞备用处的暗探眼线之外,其余倒是并没有太多的动荡异常。
    中庆城城门之前, 进城出城的百姓往来不息,一切皆是井然有序。
    城外, 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忽然出现,让城门处众人纷纷投去好奇探究的视线。
    这是一支很引人瞩目的人马,队伍之中众人打扮各异,有和尚、吐蕃人、天竺人、西域人。一个个的皆是灰头土脸,不少人身上带着伤痕,看起来颇为狼狈的模样。
    城门旁,数名身穿云国服饰,身形高大壮硕,但颧骨突出消瘦,头发泛黄卷曲,五官与云国人大相径庭的骑士,正簇拥着为首的年轻男子, 似乎在等候着什么人。
    见到这支队伍到来, 为首鼻梁高挺、五官俊朗的年轻男子露出笑意, 驱动胯下战马径直迎上前去, 朗声道:
    “阿那律大师, 还有诸位, 久违了!”
    队伍中的众人, 见忽然有人迎了上来,皆是下意识地露出了警惕之色,一个个手已经放到了身上的武器之上。
    而队伍之中的一众和尚,在看清了那年轻男子的相貌之后,却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阻止了身边同伴,然后对着来人双手合十,一施佛礼,沉声道:
    “见过阿史那施主!”
    天竺佛门弟子阿那律,此时亦是面露笑意,对着他郑重一礼。
    佛门的子明和尚,看着来人,以及身后那雄伟巍峨的云国京师,眼眶突然一红,垂泪道: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江湖凶险,极易招惹是非, 我等方外之人,修为不够, 今次之后, 当回归寺庙,潜心修行,不再踏足江湖之地了。”
    此言一出,队伍之中的一众佛门弟子,皆是露出戚戚之色。
    自从一众和尚的表情、神色来看,这一路走来,的确是不太容易。
    这支看上去颇为狼狈的队伍,便是佛门为了扩大影响力,作秀而组织的天竺取经团。而在城门相迎之人,却是先他们一步到达中庆城的阿史那社尔。
    一众和尚被阿史那社尔救过一次,对他倒是信任,此时毫无防备之意。但与他们同行的几伙人,此时心中却依旧是防备无比。
    无他,实在是自从和这群和尚结伴而行之后,这明刀暗箭的实在是防不胜防。若非是一路上的众多江湖众人已然将他们视作同伙,他们早就领着各自人马独自离去了!
    阿史那社尔勒马上前,注意到这些人对自己的防备,倒是轻笑着解释道:
    “我领麾下部众,在云远郡安置。呈上了国书,等到了陛下赐下圣旨,方才启程来京。本以为阿那律大师早已到了,却不曾想来京之后方才知道,还是我稍快了一些!”
    听到阿史那社尔这般说,子明和尚一个没忍住,连忙拭去泪水,诉苦道:
    “可汗有所不知,这一路之上,实在是太过艰难了!不知怎的,竟然传出了阿那律大师携带重宝,欲要敬献陛下,引来了无数江湖人士窥觊,明里暗里地动手。若非我佛门各地的师叔伯出手相助,怎么可能安然走到这里!”
    阿史那社尔闻言,倒是摇头道:
    “江湖传言,我亦有所耳闻。说是阿那律大师身上,携带有毗琉璃王遗宝,其中隐藏着天竺绝世武学、滔天财富。天下之中已然遍传,自然不少人窥觊。你等行踪,早已为人所知,要不然今日我也无法亲自前来相迎……”
    财宝、武学,想来最是引人窥觊。再有了东厂的推波助澜,这個消息很快便流传天下之中,佛门这热度现在是足足的!
    阿史那社尔微微低头,面带歉意地道:
    “我得知你等处境之后,有心出手相助一二。但我身为外使,又身在京中,难免有些掣肘,无法出手,还请见谅!”
    这些话若是旁人说,难免有些马后炮,事后故作虚情假意的意思。但阿史那社尔言语真切,面容诚恳,显然是真有歉意。
    众人也体谅他一个他国之人,在云国京师之中的谨小慎微,自然也不会怪罪。
    众和尚再次一礼,口称阿弥陀佛,谢了阿史那社尔的这番好意。
    这个时候,子明和尚方才一拍大脑,指着身后的一群人,介绍道:
    “对了,还有这几位,都是和我等一路结伴而来,这位是……”
    子明和尚的介绍尚未开始,身后便有一人抢声道:
    “吐蕃论弓仁,见过阁下!”
    说话的年轻人,看上去最是狼狈,身后的小心护持着的七八名护卫,也是个个带伤,眉宇之间尽是警惕之色,有那么点惊弓之鸟的意思了。
    论弓仁此时躬身一礼,一边说话,还一边细细打量着阿史那社尔,心中还案子思索着,这位可汗到底是什么人!
    见有人抢声介绍自己,子明和尚识趣地闭上了嘴。
    剩余的两伙人,也各自出声道:
    “西域于阗国尉迟胜,见过可汗!”
    尉迟胜身边护卫最多,身上衣着华贵干净,似乎还是特地换了一身衣裳。同时,他手下的人也是最没有戒心的。在听到一众佛门弟子介绍之后,便都放下了警戒。
    最后一伙儿人,人数只有二三十人,但行进止立之间,最是严密有序,似是被人精心调教过的。
    领头的沉肃年轻人,亦是低头一礼,道:
    “铁勒部,契苾何力,见过阁下!”
    训卡【归唐番将】所召唤而来的四人,此时已然齐聚!
    阿史那社尔看着眼前三人,皆是抚胸行礼。
    云国有茶马商道沟通天下诸国,出现几名他国之人倒是也寻常,所以他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而就在这个时候,便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之声传来。
    只见军中骑士纵马而来,身后令旗飞舞,异常显眼。
    “东南战报,军情如火,速速让开!”
    这是,军中的加急军报!
    此时正是东南边境战况最为紧张之时,事关社稷安危,自然没有人胆敢怠慢阻拦。
    城门城防营将士见状,连忙组织百姓让开,扫空了道路。阿史那社尔等人,也是退到一旁。
    战马一刻未停,疾驰而过,直朝皇宫方向而去。急促的马蹄之声,让周遭百姓顿时心中一紧,四下议论纷纷。
    阿史那社尔见状,却是眉头一皱,沉声道:
    “阿那律大师来得倒是不巧,如今三国突然开战,朝中诸事繁多,只怕要和我一样,暂时是没有办法拜见当今大云国陛下了!”
    阿史那社尔入京之后,直到现在,也是未曾受到萧承召见。
    阿那律闻言,双手合十,低下了头嘴唇微动,似是在念着经文。
    而契苾何力几人,此时也是如阿史那社尔一般,露出了极为凝重之色。
    他们四人,既不是云国人,也并非夏国人、黎朝人。这三国战起,本来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云、夏两国,却是能够影响天下诸国之局势的唯二大国。
    这一战,虽然不说能够彻底决定两国胜负
    但之后,到底是夏国根基深厚,威压天下?还是云国如旭日初升,煌煌而不可挡?
    谷厨
    将来天下诸国朝奉谁家,尊谁为宗主国,这一战的胜负,必然会占据极大的因素。
    他们四人前来云国的目的,也便与此有关!
    --------------------
    皇宫之中,萧承刚刚放下手中的军报,便听到身边太监禀报,朝中重臣齐至,于宫门之外叩见。
    萧承看着手中的军报,轻笑道:
    “这么快就都来了?快宣!”
    不多时,一众臣子便快步走入宫中,对着萧承俯身一礼。
    “臣等,参见陛下!”
    “众卿反应倒是快,军报前脚刚送到,你们后脚就到了!”萧承一边说笑着,一边将手中军报递给一旁的冯保。
    冯保心领神会,当即接过,递给了殿中候着的一众大臣。
    老太尉陶艾连忙接过军报,翻阅一遍之后,当即露出了荒唐至极、不可置信地表情。
    他皱着眉,反复打量了好多次,方才斟酌道:
    “陛下,这、这实在……臣欲往前线视察!”
    这份军报,所禀报的战果、战况,实在是太过令人匪夷所思,让人不敢置信了,已经让陶艾对此产生了怀疑!
    萧承看着老太尉的表情,却是轻笑一声,道:
    “老太尉不必如此,东厂番子也回报了,的确千真万确!”
    陶艾闻言,神情错愕,愣在了原地,一副无法接受的模样。
    此时一旁的诸位朝臣见此,心中也是焦急,连忙接过军报仔细看去。
    待看过之后,一个个的也都是如陶艾一般,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模样。
    平蛮将军杨大眼奏报,东南大捷,黎朝东路水师一战覆灭。上下八万精锐士卒,或死、或降、或散。黎军溃败之际,还有近半战船直接被俘。
    朝中诸臣担忧无比,这段时间,时时萦绕于心的石城郡之危,竟然就这般轻易地解除了?威震天下,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黎朝东路水师,竟然就这么覆灭在南盘江上。
    这般战果,他们就是做梦都不敢想啊!
    片刻之后,陶艾微微回过神来,看着萧承,面露震惊之色,道:
    “陛下此前不调大军前去支援,便是此前早有布置吗?”
    萧承闻言,笑而不语。
    若说布置,他也只是将狄青、伍子胥派去了,信任他们二人绝对能够应对。
    只是没想到阴差阳错之间,杨大眼竟然将诸葛亮、徐庶二人绑到了身边效力……
    见到萧承这幅模样,众朝臣心中当即一喜,亦是不由得生出敬畏尊崇之心。
    怪不得陛下此前如此,原来竟然是早有准备。
    有此圣天子在朝,真是合该我大云兴盛!
    萧承轻咳一声,面容一肃,道:
    “东南南盘江大捷,平蛮将军杨大眼有功,着令,晋位安东将军。”
    “黎朝小人,背弃和盟,先臣后叛,反复无端,罪不容恕。命安东将军杨大眼,领麾下战兵五万,即刻起兵攻黎。朝中各部,征调粮草物资,尽快拨送秀山郡大营!”
    众臣闻言,连忙躬身一礼,道:
    “遵旨!”
    萧承声音不停,紧接着沉声道:
    “传旨,夏国不恤西南百姓困难,坐视百姓危难,倒行逆施,擅启战端。命镇北将军程不识,就地征调粮草,即刻出兵,攻入夏国,解民于倒悬!”
    说到这里,萧承微微一顿,看向殿中众臣,沉声告诫道:
    “诸位卿家,此后之战,事关我大云定鼎根基,绝不可疏忽大意啊!”
    众臣面有振奋之色,齐齐行礼,昂然道:
    “臣等必铭记于心,不负陛下重托!”
    萧承自掌权之后,便从未掩饰过兵出中原,一统天下的志向。
    君王允文允武,才能志向皆具,麾下臣子自然是无不振奋,有匡扶君王,建立名载青史的不世之功的心思。
    眼看着机遇便在眼前,众臣自然不敢有疏忽之心,当即告退离去,下去调度运转。
    待到众臣离去不一会儿,便听到又有小太监前来通禀,道:
    “启奏陛下,内阁行走刘伯温大人求见!”
    萧承闻言,眼中微微一亮。
    莫非,是这国运之法,有所成果?
    “快宣!”萧承连忙道。
    自黎朝黎醒手中获得了这凝聚国运之法之后,萧承便觉这运用之法有些粗糙。
    所以在刘伯温自入仕之后,便直接被萧承差使,领着诸子百家之中修行气运之法的精英门人,在蕴楼之中闭关,研究这调度国运之法。
    若非是有了成果,只怕他今日也不会前来宫中觐见!
    片刻的功夫,身穿七品官服的刘伯温,便已然快步走入殿中,俯身行礼道:
    “臣刘伯温,拜见陛下!”
    萧承连忙抬手虚扶,迫不及待地道:
    “免礼!刘卿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进度?”
    刘伯温闻言,当即抬头,郑重道:
    “回陛下,确有进展!”
    “此前臣等,便有所获。又逢昨夜东南巨变,国运异动,乍显神异。引动冥冥之力,变换天时气象,臣等察觉,更有领悟,当即前来奏报陛下!”
    话音刚落,刘伯温便当即奉上一本书册,恭敬地递给了萧承。
    萧承不待小太监接过,便迫不及待地起身,快步接过,展开一看。
    书册之中,便是记载了如何调度国运、增强国运,如何加持麾下大军的法门。以此法门,甚至还可以国运加持朝中大臣身上。
    萧承见此,眼中当即流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
    摩挲着手中的书册,萧承心潮澎湃。
    这是,气运皇朝的设定?手机用户看太宗皇帝成长计划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8336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红尘修道人
  2. [其他小说]疯后今日挥拳了吗
  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4. [修真小说]仙魔同修
  5.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6. [其他小说]咸鱼不朽
  7. [都市小说]讨逆
  8. [玄幻小说]苟道不死
  9. [其他小说]神话入侵:我在地球斩神明
  10.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1. [其他小说]山海情之水花我媳妇
  12.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3. [玄幻小说]修罗剑神
  14.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5. [穿越小说]大国军舰
  16.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7. [都市小说]龙王令
  18.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9. [其他小说]Tom先生跟他的易小姐
  20. [穿越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21. [修真小说]五仙门
  22. [都市小说]神州战神
  23. [其他小说]史前纪事
  24.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