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事定下之前,丁夫人曾带着丁碧芸来过府里,当时他老远看了一眼,瞧着明明是个眉目乖顺的,怎么转眼的功夫就如此不知分寸!?
也是他们光顾着想占便宜,却忽略了对方打小从母亲,舅舅那里得了不知多少补贴,习惯了花钱大手大脚,很可能成亲之后也不会改变这种习惯。
但此时,夫妻二人仅仅只是觉得不快,还没想得太过深入。
直到转天刘大人去点卯,倒霉地遇见自己的老对头,对方不出所料拿此事好一通嘲笑奚落他,说给儿子找了个败家媳妇,是不是和儿子有仇;还有同窗委婉地提醒他,娶妻当娶贤,刘家攒点家底不容易,万一真被儿媳妇拿去当冤大头败,可就真要成为笑柄了。
刘大人一整天脸色都是黑的,等回府之后就气冲冲地和刘夫人提:“丁二小姐太不像话了,丁家究竟是什么意思!因为他们家养的好女儿,害我被同僚嘲笑,他们就一点表示都没有!?若是实在不成,这门亲事就不要了!”谁知道最后究竟是他们家占便宜,还是被坑得一贫如洗。
好在,丁家不多时就表了态。
丁碧芸的父亲亲自登门,态度诚恳地为自己女儿的过失道歉,言及她只是一时气急口不择言说的胡话,做不得真。
刘大人原本很恼火,但见未来亲家都亲自出面了,心里的怨气就随之退去了不少。
丁父之所以如此慎重,一来,此事确实是丁碧芸言语有失,情理上他们丁家就不占理,而且,在朝为官的处理不好家事很容易被御史参一本,他自是不愿被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二来,刘家若当真将这门亲事退了,对丁家而言,少了一个地位不如他们家的亲家是小,丁碧芸的名声大损,在京中找不到合适人家是大,真到那一步,大概率就只能远嫁了。
丁家也好,丁碧芸自己也罢,都不想远嫁到京外,只能想办法磨平了此事。
丁父的官职比刘大人要高,即便是后者占理,丁父态度都摆出来了,他也不好继续揪着不放,何况,丁父还隐晦地许给了刘家不小的好处作为赔礼,如此,刘大人的脸色才算是彻底缓和,事情便也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一个时辰后,丁父回到丁家,告诉丁夫人事情已经处理好,丁夫人大大地松了口气。
“没事就好,本来嘛,芸儿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刘家根本没必要太较真。”
丁父冷哼道:“别人怎么就不会说那种混账话,就她管不住自己的嘴,这次是没事了,但往后她若是再胡说八道,我可不会接二连三地给她善后!成亲之前你最好管好她,让她出门说话过过脑子,别给家里惹事!”
丁夫人虽然觉得小题大做,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和她说的,芸儿本质上还是个好孩子的,说到底还是被旁人刺激的,平日里她可不会如此冲动行事。”
丁父瞥她一眼,懒得多说。
那个别人可是曲明宴看上的人,即便是对方身份不高,可曲家孙媳妇身份的分量已然足够,那是他们能怎么样的吗?
回头,丁夫人将丁父说得那些话转达给了女儿丁碧芸,最后还加了一句:“你学学你表姐,她的处事手段可一向是滴水不漏,让全京城的人都夸赞的,娘不指望你能和她并齐,至少别让人抓到错处,让你父亲难做。”
丁夫人不说还好,她一提苏岚,丁碧芸就更气了。
如果苏岚表姐当时帮自己出头,她何至于还被爹娘数落,接下来一段时间恐怕也要被京中其他家族的同龄人嘲笑。
虽然事情算是过去了,但出了这么一茬,可以预想得到,等丁碧芸嫁过去后,得了教训的刘夫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紧盯着她,不给她任何败家的机会,她在婆家的生活注定不会太过自由。
而这些都是她自己造成的口祸,怨不得别人。
只是,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倒是元玉这头,因为这点插曲,反而和曲家女眷们关系拉近了不少。
元玉暗地里对无私奉献自己的丁碧芸道了声谢。手机用户看我在古代当包租婆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7220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