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间,王守仁仕途顺利,他去各地平定叛乱,实现了少年时代带兵作战的梦想。.+書荒閣中文网www.shu huang ge.com☆↙两广,特别是广西,是当时明朝叛乱较多的地区。在王守仁带兵平叛之前,朝廷军队只知道应该对叛乱者赶尽杀绝,又无视当地百姓的生死及平叛后的生计,因而屡平屡叛,王守仁没有犯这种错误。他调整兵制,挑选及训练民兵,使其带领的军队在短时间内大幅实力增强,成为后世训练民团的榜样。王守仁不仅用兵如神、战无不胜,且从不滥杀无辜在作战胜利后,还会严惩贪官恶霸,派粮赈灾,安抚民心,又派官兵为百姓办修路、建房子、开辟荒地等事实。
王守仁还曾经苦口婆心地劝导叛乱的贼人说:“人之所共耻的,莫过于被标签为盗贼;人心之所共愤者,莫过于身遭劫掠之苦。如今,假若有人骂你们为盗,你们必愤怒;又有人烧你屋、劫你货,掠夺你的妻女,你必怀恨切骨,宁死必报。你们有否想过,你们也对这样对待别人,别人能够不怨恨吗?人同此心,唯独你不知?做贼,或者是不得已的。或是为官府所迫,或是为土豪欺压,一时错起念头,误入其中,然后只能够一直做下去。此等苦情,实在可怜可悯。然而,也是由于你们悔悟之心不真切。你们去做贼,是生人寻死路。如今希望改行从善,是死人求生路,为何反而不敢?若果你们肯如当初去做贼时的不怕死的劲头来,求要改行从善,我官府岂有必要杀你的道理?你们久习恶毒,残忍杀人,心多猜疑。岂知我上人之心,无故杀一鸡犬,尚且不忍,更何况人命关天呢?为你们之事,我常思虑至终夜不能安睡,无非是希望为你们寻一条生路。”
王守仁又摆明厉害对贼人做最后通牒:“若果你们冥顽不化,我才不得已而兴兵,如此一来,非我杀之,乃天杀之也。如今说我我全无杀人之心,是诳语;若果说一定要杀你,又非吾之本心。你们如今虽然从恶,其实同是朝廷的赤子啊。譬如一对父母生十子,八人为善,二人叛逆,实在是害了其他兄弟八人。父母之心,也必须去掉二人,然后其他的兄弟八人才得以安生。都是儿子,父母之心,为何一定想杀二子,是不得已。我对待你们,也是如此。若果两个叛逆的儿子,一旦悔恶迁善,号泣投诚,作为父母,也必定会哀悯而赦免他们。为何?不忍杀儿子,是父母之本心啊。为何不把你们的辛勤劳力,用之于农、工、商?即使不能发家致富,也能维持温饱、心安理得,避免家破人亡。你们若能听我的话,改行从善,我即视你们为良民,更不追旧恶。假若习性难改,继续任意妄为,我将调动两广狼虎之师,亲率大军,围攻你们的巢穴,一年不能全灭,就用两年;两年不能不能全灭,就用三年。你们财力有限,我的兵粮无穷,纵使你们是有翼之虎,谅你们也不能逃于天地之外。百姓是我的同胞,你们都是我的赤子,我若果不能抚恤你们,而不能不杀你们,悲痛!悲痛!话已至此,不觉泪下。”
王守仁的通牒通过认识字的贼人阅读后,以口头形式在叛乱地区广泛流传,形成极大震动,更有贼人听了通牒之后都痛哭流泪。贼人酋长黄金巢、卢珂等收到王守仁的通牒后率众来投,发誓报效朝廷、感谢王大人的大恩大德不在话下。朝廷对王守仁也很赞赏,敕王守仁官升一级。不久之后,王守仁带领的军队被百姓称为“仁义之师”。他带兵出征时,常有百姓在路旁顶香迎拜,所经过的州县,都有人为王守仁立生祠,甚至有至他的肖像于祖堂。叛乱者更敬畏王守仁如神,听闻是朝廷军队的主帅是王守仁后,自动投降的不在少数。
在平定了河源一带的叛乱后,王守仁觉得当地缺少管理,应该多设立一个县。他希望这里的百姓能够享受和平,因而希望这个县叫做“和平县”。朝廷应王守仁的请求,设立了和平县,“和平县”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别人对自己军事上的赞誉,王守仁一笑置之,他对人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翦除鼠窃,有何奇怪?能扫荡心腹中的贼寇,心中的廓清平定,知行合一于世,此诚为大侠之伟绩。”
在王守仁看来,破山中贼只是治标,教化人心才是治本,因而他在每一地平乱后都会在当地兴办学校。王守仁发现,有商人贩卖私盐谋取暴利,影响了朝廷的税收和百姓的生活,所以上疏朝廷请求疏通盐法,配以详细的数据,建议当地政府对盐进行专卖,不仅能平抑盐价使百姓得益,而且所得利润部分可用作军饷,减轻朝廷压力。
王守仁在常年行军打仗中,还不忙教导和招收弟子。他本人一来是事忙,二来是一直没那个心思把自己的学问、武功写下来。幸好,他的弟子有平时把他的教导记录下来,并集成《传习录》一书。
四十八岁这年,战无不胜的王守仁遇到了一个大考验。
王守仁带兵行至江西省丰城县,听闻宁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朱宸濠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玄孙,南昌是朱权的封地,朱宸濠世袭而得。朱宸濠早有夺位之分,为了造反已经营六年。
“是宁王!”王守仁想起了小时候去看儒家武学大会的情景,那时候宁王还很年轻,自己还是少年,忽然有种冥冥中自有天意的感觉。他又想起了日本的了庵和尚的话,莫非了庵和尚所讲的那位招揽日本武士的贵人是宁王?
唐伯虎也如王阳明一样名扬天下了,很多达官贵人费尽心思,都只是为了得到他的一副字画。宁王很欣赏唐伯虎,很想拉拢,曾经派人拿一百两金子到苏州聘他做官。唐伯虎那时还不知宁王的阴谋,于是答应了到苏州做官。上任前,唐伯虎被安置住在旅馆中,宁王对其十分优待。唐伯虎在旅馆住了半年,见宁王及其手下的所作所为,推断其以后一定会作反,于是就佯装疯狂。一次,唐伯虎得知宁王派人送礼物给自己,于是把心一横就把衣服全脱了,赤身裸体蹲在地上,用手玩弄自己的阳具并讥讽斥骂来人,来人只得带礼物返回。宁王知道此事后说:“谁说寅是贤德之士,此人只不过是个疯子罢了!”
有谋士对宁王说,唐伯虎有可能是装疯,即使不是装疯,古来文士多狂,也说得过去。宁王想想也是,他在谋反前请唐寅到宁王府来为进贡给皇帝的十位美女画像。唐伯虎当然不愿意与宁王扯上关系,所以一心想找机会离开。宁王有一个妃子叫娄妃,是娄谅的女儿,她善解人意、知书识礼,曾劝导宁王安守本分,却没有被宁王理会。娄妃主动帮助唐伯虎,教唐伯虎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后来宁王被捉,娄妃也投水自尽。
唐伯虎离开宁王府后,还是担心宁王再次派人来找自己,因而就故意流连在烟花柳巷,每日饮酒作乐,每天都在装着愤恨世俗甚至有点疯癫的模样。许多次饮醉酒的时候,唐伯虎都会说要争夺兵器谱上的排名,要唐家霸王枪重夺第一名之类的话。
唐伯虎想到好友王守仁自小就树立了成为圣人的理想,多年来又一直不懈努力学习各种学问,直至出入佛老后反本归儒,自己的天赋、曾经的大志也不亚于王守仁,现在却每天得过且过,更无从谈理想,不禁感叹天意弄人,赋诗一首:“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有些不了解内情的人就讥笑唐伯虎太疯癫,唐寅深有感触,作了这样一首诗:“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宁王曾想过派自己的第一杀手追魂书生去杀唐伯虎,只不过有谋士说唐伯虎始终是个名士,杀了不好,既然他也不会对王爷的大事有影响,就放过他吧。宁王听了谋士的建议,才没有派人去杀唐伯虎。
追魂书生,以快剑著称,江湖传说其已达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的境界。他将是王守仁的一个强大对手。手机用户看大儒侠王守仁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613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