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閣www.shu huang ge .com↙★
陈献章在吴与弼处读了半年书,儒家经典都读得差不多了,可是还觉得没有什么得着,对“道”还是茫然,于是向吴与弼告辞。毕竟天赋异禀,陈献章决心独自探求学问之道。第二年年初,他从江西回乡。好静的陈献章专门走乡间小路,一路顺利,可见当年的治安不像古装电视剧那样随处山贼。回家后,陈献章闭门读书,不仅读儒家经典,还旁及佛老、小说,可谓废寝忘食。过来一年,陈献章还让人修筑春阳台,专心在那里读书。有一日,他实在读得累了,于是静坐一会。忽然,陈献章大悟:“夫学贵自得!”“学贵自得”这四个字宣告了一代大儒侠的崛起。
陈献章想到,是我去练武,不是武练我;是我去读书,不是书读我。我去读书练武怎样都有益,书读我、武练我则只会使我茫然,所以无论读书还是练武,重点都在于追求自己的心。他通过静坐,让心之本体隐然呈露,此时真气在心的带动下周流全身,源源不断,他随意打了一套普通的拳法,也是自然潇洒,气势逼人。陈献章指出朱熹的读书、练武方法是给人心加担子,是“繁”,他想到了一个“约”的办法:静坐。对于静坐的效果,陈献章说:“久之,然后见吾心此心之本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通过每天静坐,陈献章短时间内功力大增。他总结道:“为学须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来。”可见,陈献章主静的思想与李侗的学说比较相似,而且他们都有一个把其学说发扬光大的学生。至此,明代学术的江门心学一派诞生了。
“春阳悟道”之后,陈献章便以春阳台为据点,设帐授徒。求学的人不少,陈先生表示满意。除了教授儒家经典外,陈献章还教学生静坐和“习射礼”。习射礼简称“射”,是孔子所讲的“六艺”之一,包括射箭技艺和礼仪,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和集中力。不过,陈献章教人射箭却引起了某些人的猜疑,讲陈献章是不是想造反啊。当地一些官员得知此事后,就去找陈献章,对他说,陈先生你学识渊博,应该出仕报效国家人民,同时让令堂安心。陈献章对出仕的兴趣不大,不过觉得为了母亲,出仕就出仕吧。
陈献章的修养也非常之高,有次他拜访定山大侠庄昶,庄昶用船送他。期间有一个士人,向来滑稽,言语嚣张、无理取闹。庄昶发怒不能忍,而陈献章则在这个士人说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听到其声音;在这个士人离开后,好像没认识过这个人。陈献章的修养,让庄昶十分佩服。
有一次,陈献章与弟子一行四人游圭峰山,在下山时遇到几个山贼行劫,陈献章又报上自己的名字,山贼连忙道歉然后散去。
有人认为是因为陈献章武功高,所以山贼才散去,事实证明盗贼害怕陈献章的武功,更敬佩陈献章的品格。有一次,陈献章坐船回乡,所坐的船上有盗贼。陈献章坐在船尾,见船头有盗贼行劫,于是大呼:“我行李在此,宁取我也。”盗贼感到奇怪,于是问:“你是什么人?”答:“陈献章也。”盗贼听闻后举手行礼说:“我小人不知惊动君子。罪过、罪过。”盗贼把财物全部还给船上的乘客。
陈献章有百步穿杨的箭术,也喜欢教人射箭,“习射礼”。习射礼简称“射”,是孔子所讲的“六艺”之一,包括射箭技艺和礼仪。陈献章认为练习射箭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和集中力,无论是对于文还是对于武来说,都大有益处。文武双全的陈献章门下日盛,受到了某些人的嫉妒,有人诽谤陈献章意图作反。陈献章心生一计,用糖水在大石头上写上“白沙不反”四个大字。水干后,有蚂蚁聚集在字上,乃排成“白沙不反”四个大字。崇拜陈献章的县令看后,就说:“老天爷还白沙大侠清白,此案了结。”
在京城期间,陈献章发现,有些人虽然闻名于世,亦有过人之才,但是他们的志向不足以被称道,这些人心术不正,没有为国为民的大志。陈献章继而想到,武功再高,如果入了邪道,只会害人,所以圣学应该是立本之学,教人应该先让其立志。
新会县的南部是崖山,南宋最终兵败之处。宋元大海战,宋军大败。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起幼帝赵昺,带着传国玉玺,走到奇石上,纵身一跳,葬身崖海之中。宋朝玉玺从此沉落崖门海底。崖山,陈献章是熟悉的,加上土木堡之变出现在他年轻的时候,激发了他的民族节气。回乡后,陈献章与友人们到崖山官冲创建了大忠祠,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人立祀,并写了《凭吊崖门》。因为陈献章经常到崖山,一个关于白沙大侠的传说就被好事者传开。
传说遇上刮风下雨,玉玺又会偶然露出海面。之后相间有人说,白沙大侠深感传国玉玺永沉崖海之悲哀,想用自已的爱国之心感动南海龙王,便天天到崖门海边拜祭,祈求龙王献出玉玺,归还朝廷。他每次拜祭都读一篇很长很长的祭文,读到自己泪流满面。不久,南海龙王真的被感动了,便派一员虾将向白沙大侠献玉玺。这天,白沙大侠又来拜祭龙王。他刚读完祭文,突然前面水中浮出一只很大的大龙虾,两只大钳捧着一颗光芒四射的玉玺直送到白沙大侠面前。白沙大侠慌忙跪下迎接。龙虾看见白沙大侠向它下跪,吓得“咚”一声跳回海中,把玉玺还给龙王,说:“启禀龙王,白沙大侠向我下跪,小的怎能承受如此大礼?我不敢献玉玺了。”龙王听罢,喝道:“蠢货!气死我也!白沙大侠跪的是玉玺,哪里是跪你这只大头虾?”龙王气罢沉思道:“这些虾兵蟹将又蠢又笨,只可供人送酒,不能办事,这玉玺还是由我亲自送去吧。”再说白沙大侠日思夜想的玉玺得而复失,悔恨交加,唯有继续去祈求龙王。这天他又来到海边拜祭龙王。龙王待陈献章读完祭文后,浮出水面,双手把玉玺送到白沙大侠面前。这回白沙大侠汲取了教训,不下跪了,伸手就要取玉玺。龙王见白沙大侠如此无礼,不禁龙颜大怒,气得“扑通”一声跳回大海,把玉玺放回龙宫的宝箱里。从此以后,这传国玉玺就永沉海底了。
因为陈献章武功极高,于是有人说传国玉玺刻有武功秘笈,对此,白沙大侠只有一笑置之。这一侧传说,对陈献章的影响不大,却对其传人及本书主角产生影响,这是后话。有传说,也有轶事。话说南宋灭亡后,元朝大将军张弘范磨崖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于崖山的一块大石上。明代广东提学赵瑶,观奇石刻字怒不可遏,作诗曰:“忍夺中华与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明成化22年(公元1486年),御史徐瑁对奇石上十二字深恶痛绝,命人除去,欲改书“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字。当时也在场的陈献章认为宋亡时死者十数万,不独陆秀夫,宜书“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此石下”。因争辩不下,终未刻成。几天后,陈献章到崖门凭吊时,运真气聚于右手食指之上,用一只手指在碑首加一个“宋”字,成为“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陈献章收了很多弟子,可惜多年来,他的弟子不是天资有限,就是一心想考科举,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传人。直到六十多岁,一个故友的孙儿来拜师,才了却了他的心愿。手机用户看大儒侠王守仁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6133.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