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荒閣www.shuhuang ge .com◆
饿着肚子,独自走在街上,满脑子都是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的未来。晃晃悠悠的来到博物馆。看到博物馆门前的车水马龙,又看看冷冷清清的博物馆,心中有些凄凉。
处在繁华的街段,却远离繁华,强烈的反差,让人忍不住叹息。
仔细的打量着自家的博物馆,牌匾泛黄,可以明显的看到岁月的痕迹。
“你历经沧桑,经历风雨,我一定不让你毁在我的手上。”打定主意,缓缓推开博物馆的大门。
入目的情景让人一愣,夜晚复活的藏品已经各回其位,只有几处打斗的痕迹,无声的诉说,夜晚的神奇。一大群人围在一楼鉴定处,吵吵闹闹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什么时候,博物馆人满为患了。刚才自己还感叹博物馆冷清,一转眼就转运了。看来,自己这馆长,还给博物馆带来了好运。
带着一丝好奇,何浩然走到鉴定处。一名戴着眼镜,拿着放大镜,穿着长袍的老学究在一件瓷器面前,左看看右看看。
“赵老先生,你看我淘的雍正斗彩福寿纹盘,是真是假,值多少钱。”瓷器的主人紧张的看着赵老先生,期望老先生给自己满意的回答。
闻言,何浩然才知道眼前这位浑身书卷气息的老学究,就是博物馆特聘的鉴定师,也是柳月的师傅。
赵老先生端详片刻,拿着纹盘缓缓开口:“斗彩瓷创烧于明宣德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
“‘斗彩’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清中期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在明代彩瓷中,以成化斗彩成就最为辉煌。明中期后斗彩瓷工艺日渐式微,逐渐衰落,直到清代康熙时期又获得了新生。清代斗彩工艺一改成化斗彩的‘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风格,绘画更为精细,图案性也较强。康、雍、乾的官窑有不少精品斗彩瓷产出,其中以雍正斗彩成就最为突出。”
“雍正斗彩在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和填彩工艺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单纯的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传统工艺,将粉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使斗彩变得更加清雅秀丽。雍正斗彩可分作两类:一类是仿明成化斗彩制品;一类是本朝自制款式。”
“此雍正斗彩福寿纹盘正属于本朝自制款式。盘敞口,弧腹,盘形有些不够周正,胎质较软,釉色不够匀净,光泽发暗。盘外底用青花书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隶书款识,应为皇室寿辰祝贺定制之物,但真正的底款使用楷书书写,而不是隶书。此物应该属于现代仿品,如果你想出售给博物馆,可以给你一百五十块钱。”
“仿品,不可能吧!我这可有京都国家鉴定大师的鉴定书。”说着,拿出带来的鉴定书:“雍正斗彩福寿纹盘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既不似传统斗彩那样鲜丽单纯,也不像单一粉彩那样柔和温润,而是自成一格,于淡雅粉润中略显亮丽,于纤细娇巧中更见挺隽,既柔润蕴蓄又光彩照人,完美再现了雍正斗彩瓷器的精髓,韵味悠长,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赵老先生不屑的冷哼:“那些沽名钓誉之辈,是假的,顶着鉴定师的名号骗人,误人子弟,如果你不相信老夫的鉴定,可以离开。”老先生耿直一辈子,最不喜欢那些沽名钓誉之辈,仗着有点学识,自号大师,竟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下一位。”
排在后面的抱着巨大的葫芦罐,色彩很鲜艳。
“赵老先生,我这是元代五彩描金葫芦瓶,您给看看,到底值多少钱。”大叔很坦白,没来虚的,直接问值多少钱。
赵老先生看了看:“据历史记载,元代有戗金五彩堆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找到了几件,尽管残破,仍是我们的国宝。那么这件要是元五彩的话,又是完整又是这么大一件器,真是国宝中的国宝了。”
“赵老先生,我看我这个瓶子,表面的瓷釉特别光润,胎体钙化的程度,也非常到位。我一直认为它是元代的,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大叔努力的辩解着。
“先从器型上说,这是元代一种道教当时流行的。鱼藻,荷莲,甚至钱纹的边饰,上下莲瓣纹的边饰,和元青花的绘画是一模一样,内容也一样。但是这个蓝料,绿料,红料,非常明亮,鲜艳,老的彩料达不到这种鲜艳的纯度,它是一种现代化学料。再看底足,大底足,浅宽圈足,好褪膜,注浆胎的,根据这几点,这应该是现代的臆造的工艺品。”
听完赵老先生的鉴定,大叔长出口气,表情仿佛丢了魂,有些不满鉴定结果,大叔还不甘心的辩解:“赵老先生,我是搞绘画的,我认为这个宝莲,和两边洄游的鱼儿,它们都是相互呼应的,也更符合元代绘画的风格。”
“像你这种想法的藏友,很多很多,光找假东西的优秀之处,化学提炼材料就不考虑了,然后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上当受骗。鉴定一件东西,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的优点,还有两点不符合,我们就不能认为它是珍品。”
“你这件藏品,我们博物馆可以出两百块的价钱。”
“不,我这是真的,我不服,我要举报。”似乎是无法接受最后的结果,大叔大吵大闹。
“这里是博物馆,请注意。”赵老先生板着脸呵斥。也许是赵老先生严厉的模样,镇住大叔。也许是承受不住周围异样的目光,大叔灰溜溜的抱着藏品离开。
“下一位”颇有点鉴宝节目的架势。
走过来一位美丽少妇,抱着红色的罐子:“赵老先生,我特别崇拜您,您以前的鉴宝节目,我都看过。这次也是慕名而来,这是我爷爷留给我的清代芸豆红釉盖罐,您老给看看。”
拿起藏品看了看:“这是仿青铜器的样式,釉色是芸豆红,这种单色釉的烧造,一般用作祭祀,在庙堂社稷祭祀的时候用。”说着,赵老先生打开罐子,拿起罐盖:“盖上有几个字,叫商兄丁尊,意思说我这是模仿商代,叫兄丁的那个尊鼎的铭文。这下面也刻有仿青铜器的铭文,东西应该是官窑性质的,晚清同治到光绪时期的东西,是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听到赵老先生的鉴定结果,少妇喜上眉梢,开心的问道:“赵老先生,您给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这个……前几年天涯海阁拍卖一件类似的瓶罐,拍出十七万的价格,经过这几年的增值,我想应该能够达到二十五万元左右。”
“二十五万。”少妇夸张的惊呼。
听到鉴定出真品,还听到二十五万的高价,人群一阵骚动,纷纷涌上前。人一多,场面一乱,还未等赵老先生做出反应,一道黑影扑面而来。
毕竟是老人,受到惊吓,手一抖,芸豆红釉盖罐掉在了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声音清脆悦耳,立马让整个博物馆安静下来。
少妇更是张大了嘴,浑身颤抖,猛地哭出声来:“我的芸豆红釉盖罐,你们博物馆陪我的东西。”
眼见出了事,躲在一旁的何浩然也急了。我的亲娘三舅姥姥,这是嘛事啊!分分钟钟,就欠了二十多万的债,日子还能不能过了。
正当他感觉天都塌了的时候,忽然发现,人群中有几个人不正常。相互对视一眼后,齐齐挤上前,其中一名男子大声质问:“赵老先生,我们敬重你是收藏界鉴定界的老前辈,免费帮我们鉴定藏品,还收购淘来的赝品,降低损失,这些我们大家都记在心里。要是打碎了一件赝品,几百块,我们什么都不说。但是,您打碎的是珍品,刚才您也鉴定了,最少价值二十五万,您看……”
眼前几位少妇的同伴,脸上并没有打碎藏品的哀伤,反而有狡猾,人老成精的赵老先生这时候也明白,可能被摆了一道,气的连胡子都发抖:“你们……你们……”险些没昏过去。
“赵老先生也不是故意的。”
“对,这事不怪赵老先生,你们也有责任,要不是你们吓老先生,老先生会失手打碎藏品吗?”
“对,我看你们是故意的。”周围的人站出来替赵老先生说话。
“你赔,你赔,要不然,我不活了。”这个时候,少妇开始发威,摆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架势。
“闺女,别这样,我……”
“闺女,谁是你闺女。”少妇丢掉温文尔雅:“今天要是不赔钱,我就死给你看。”
恶狠狠的看着赵老先生,丝毫看不出来先前的尊敬。
“我……”面对少妇的步步紧逼,赵老先生没有任何办法,无论如何,芸豆红釉盖罐毕竟是自己打碎的,虽有别的原因,但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身上。
眼看着赵老先生就打算答应由博物馆赔偿,何浩然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话:“等一下,等一下,容我说一句。”
眼看成功,半路却杀出个混世魔王,最先质问的男子恨得咬牙切齿:“妈的,坏老子的好事。”
斜着眼,面色不善的看着何浩然,大声问道:“你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但我想知道你是谁。”
“我,我是她的老公,这个罐子是我们家的。”男子恨不得生吞了何浩然,忙问:“你不说自己是谁,就没有资格管这件事。”
“既然你说自己是她老公,那你知道她的名字吗?”何浩然没有正面回答,反而一指哭哭啼啼的少妇突然问道。
“废话,我不知道难道你知道。别在这拖延时间,我告诉你,今天,无论如何,博物馆都要给我个说法,要不然,我们法**见。”手机用户看奇幻博物馆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02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