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之命(三)
    某些时候,明哲保身,保持中立,这种做法,或许比直接参与其中,还要来的危险,敢这么做的人,要不然就是实力不足,性格软弱,不敢冒险,要不然就是实力足够强大,强到可以为自己的命运去做选择。

    夏文凯无疑属于后者。

    夏文凯所在的家族,在关内与中原腹地一带,名声不显,很多百姓甚至对这个家族的事迹与存在,闻所未闻,但是在江南与剑南一带,夏氏家族那可就是家喻户晓了,少有人不知。

    夏氏一族的势力根本主要在黔中道一带,其家族在黔、辰两州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夏文凯的祖父与父亲两辈,三十余年,相续担任黔州节度使,手中握有数万精锐。

    夏氏一族如今实力强大,是拥有兵权的地方强权派,但这个家族说到底依然还是寒门,家族的传承很短,前后不过四五十年。

    夏文凯的祖父夏中昭,原本布衣,以砍柴卖布为生,家境贫寒,因当地匪患猖獗,官府扩充军队,被行抓如军队入伍,自此倒也时来运转,得道多助。

    入伍凡十五年,夏中昭在剿灭匪患当中多有功劳,慢慢升为郎将,随后在平定黔州节度使刘世节叛乱,以及和越国的交战之中,大放光芒,战功卓著,被平宗破格提升为黔中道重地黔州防御使,这是夏氏一族崛起之始。

    平宗晚年,以四十万禁军御驾亲征,出兵征伐河北,最终全军覆灭,平宗狼狈逃回丰京,此后的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河北五大藩镇联军攻入关内,直扑晋朝核心丰京。

    平宗下诏天下有兵之地,速速入关勤王护驾,天下各地纷纷响应,但是真正领军前往的人,却是不多。

    时任黔州防御使的夏中昭得到诏令,积极行动,调兵遣将,率领八千士兵,火速赶往关内,虽然最后以河北五大藩镇主动撤兵,战争结束,夏中昭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但是因其行动积极,以及谦卑恭顺的态度,忠君爱国的面目,得到平宗极大的赏识,当即被任命为黔州节度使与采访使,全权主管黔中道核心之地的军政大权。

    赵智即位之初,越国发生政变,权臣张福篡权夺位,晋朝作为其宗主国,对此谋朝篡位之事,自然是不予承认以及严厉指责。

    越与晋两国的关系,开始紧张,以致发展到最后的敌对与武力对抗。

    赵智即位之初,整个国家千仓百孔,还处于平宗晚年的那场惨败,没有挣脱出来,对于越国的大举入侵,根本无力顾及,是夏中昭父子两人坐镇黔州,积极招兵买马,自募钱粮,几度大败越国,保全了晋朝的国家威严与边地安全。

    出于边地的安危与稳定,赵智对于夏中昭父子两人,是非常重用与信任的,而夏中昭父子两人,生于贫寒,能够拥有今天的地位与权力,都是朝廷所给,所以他们父子对朝廷比较忠心,对于朝廷的命令也是向来遵从,赵智晚年有意削弱地方藩镇势力,夏中昭主动辞任黔州节度使,并把全部权利还与朝廷。

    夏中昭的举动,让赵智非常感动,封爵黔中郡王,食邑五千户,这是赵智一朝数十年,继李忠、赵柏安之后,仅有的第三个外姓郡王,并让其子续领其本部兵马,担任黔州节度使,但是没有给他黔州采访使的职位,把地方政务管理收回,随后,夏中昭让其嫡长孙夏文凯进京求职,以安朝廷与天子之心,赵智没有亏待夏文凯,任命他为金吾卫大将军,主管丰京城内治安。

    夏氏一族发展到今天,在黔中道的地位与权力,已经举足轻重,对于边地的安全与稳定,是国家强有力的保障与依靠,所以,这场政变不管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都会继续重用与笼络夏氏一族,夏文凯可以说是有恃无恐,有能力也有资格去保持中立,没有人敢轻易动他。

    但是现在,李忠来了,直接以兵部尚书、左相的名义,命令夏文凯立即交出兵权,态度非常强硬与坚决,几乎不给他任何选择的余地。

    若是换成任何一个别人,夏文凯一定还是那个态度,断然拒绝,乃至强行驱逐离开,但是来的是李忠,这是一代军神,是天下所有军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的威望与资历,可以震慑所有人,包括他夏文凯。

    夏文凯坐在那里,沉默良久,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对于李忠,他着实不敢有任何不敬之举。

    “大将军,危急时刻,左相确实有紧急调兵之权,但必须有政事堂全体相国的签字与文书命令,李忠如今独身前来,只能代表他自己,没有政事堂其他相国的签字与正式文书命令,大将军可以名正言顺的给予拒绝,李忠若是继续在外面耍威风,我们不予理会就是了。”

    见夏文凯久思不决,他的心腹,金吾卫左将军黄世安有些忍不住,起身抱拳大声说道。

    大堂之内,各级将领三十余人,其中就有五名出身安北的军官将领,黄世安直呼李忠之名,言语不敬,当即就有人勃然大怒。

    丁良启猛的站起,指着黄世安的鼻子大声怒骂:“黄世安,闭上你的狗嘴,再敢对李大帅言语不敬,劳资跟你没完。”

    其余四名安北出身的将领,此时也是站了起来,皆是怒视黄世安。

    李忠坐镇安北二十多年,爱兵如子,赏罚分明,被所有安北将士所敬佩与爱戴,黄世安言语尖酸刻薄,直呼李忠大名,多有轻视之意,这彻底触动了这些出身安北将领,心中最重的那根弦。

    金吾卫右将军朱成厚也是不满的说道:“黄将军,还请注意你的言辞,左相大人的名讳,就算是皇上,平日里也是从不公然说于朝堂之上的。”

    朱成厚的意思很明白,李忠与皇上情谊深厚,对于国家功劳巨大,公开场合,出于尊重,皇上都是不会直呼李忠的大名,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左一个李忠,右一个李忠的在那里叫唤?手机用户看混在帝国当王爷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7482.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医者传承陈轩
  2.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3.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4.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5. [穿越小说]大明话事人
  6. [穿越小说]满唐华彩
  7. [玄幻小说]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8. [都市小说]神州战神
  9.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0. [科幻小说]裂天空骑
  11.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玄幻小说]万神主宰
  13. [修真小说]太一道果
  14.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5. [都市小说]讨逆
  16. [玄幻小说]因为怕痛所以全点防御力了
  17.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8. [玄幻小说]凌天剑帝
  19.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20. [玄幻小说]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21. [都市小说]女富婆的神级村医
  22.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
  23. [修真小说]丧气仙
  24. [玄幻小说]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