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都市小说 > 1997重启 > 第五十一章技术升级
    第五十一章技术升级

    黄广年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陆文皓仿佛会读心术一般,猜透了他心中的所感所想。甚至,他有瞬间就开始怀疑是不是齐润东私下里与陆文皓交流过。

    黄广年自从创业开始,他的经营理念就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当然,这个经营方式也是被逼出来的,因为那时的商业机构大多是国有单位,有一级、二级批发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实力比他强,门路比他多。

    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来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销。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不过,也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时年二十四岁的他,与哥哥黄广丰分道扬镳。

    黄广年始终没有忘记,是薄利多销的方式让他开始脱颖而出,这是因为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让他从一文不名,到如今燕京城龙头家电经销商。

    他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成果,自然很想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

    陆文皓望着黄广年一脸郑重的道:“黄总,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定要增加曝光率,多打广告!”

    “我也知道打广告,关键是没钱,真的没钱!”黄广年苦笑道:“国美电器一直秉承薄利多销的原则,每年十几个亿的营收,除了房租、员工工资,就没有剩下多少了!”

    广告费用与媒体的流量有直接关系,涵盖全国范围内的报纸或者央视电台,他们的叫价都非常高,就像爱多vcd的创始人胡智标。他的成功之处,以爱多年产值两亿的时候,他敢花八千二百万拍下央视天气预报后的五秒广告,正是因为这个收视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六广告,让胡智标在短短一年值,市值增加了八倍。

    现在,胡智标就像一个窜起的彗星,风光无限。

    他发起的户外广告模式,很多风靡全国。不过否认的是,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胡智标的成功,也从某一方面来说,大大提高了广告成本。

    陆文皓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太贵,我们可以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办公,同样来一个薄利多销!”

    “你的意思,放弃央视和主流媒体,以地方电视台和二三线城市,比如光明市这样的城市!”

    “央视虽然覆盖面积更广,关键的问题是,打了广告,也不见得用户会跑到燕城购买一台洗衣机,或者家电。毕竟,路费和时间成本会让国美失去价格上的优势。”

    彩云省的百姓看到了国美电器的广告,他们想从彩云省抵达燕城,坐火车需要三十四个小时,哪怕是东江省也需要二十多个小时。

    现在并不是网络时代,也不是信息时代,天南海北的货物,全球都可以抵达。以实体店为主的国美电器。即使拥有全国性的广告覆盖,效果还是一样的。该去买的,肯定会去买,不去买的,绝对不会去。

    陆文皓指着外面闪烁着灯光的光明市八路公交车道:“黄总你看,以光明市为例,全市共计七十三路公交车,每路公交车几辆或十几辆不等,全市不足一千辆公交车,每辆公交车花上一百多块,就可以完成广告喷绘,现在他们的公交公司还没有承接广告业务,对于公交公司来说,收多少广告费,都是赚的。”

    黄广年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下定了决心,其实他在万豪停留就是商谈国美电器入驻世纪商贸城的合作意向。

    这也是国美电器走出燕京的关键性一步。

    采取陆文皓的策划案,借助国美电器的平台,黄广年与数百家供货商签订了一系列供货、结款、让利促销等合作协议,经过财务部门的认真核算,即使不向银行借一分钱,国美电器都有资金支撑他们的扩张计划。

    与此同时,国美电器与世纪商贸城的谈判也非常顺利,黄广年拿下光明市世纪商贸城三楼a区共计两千平方的商铺,以每年二十万元的租金,签订了五年的合同。

    在合同墨迹未干的时候,早已严阵以待的装修工程队对世纪商贸城a区进行装修。

    黄广年拥有成熟的团队,他不需要像陆文皓一样,凡事亲历亲为,几乎在国美电器世纪商贸城店装修的同时,与光明市公交公司的谈判也进入尾声。

    国美电器以十万元人民市的价格谈下来了公交车的广告位,平均每辆公交车一百多块。

    黄广年的效率非常高,进入九月初,也就是与陆文皓合同签订刚刚十五个工作日内,光明市的广告轰炸就已经展开了。

    这次国美电器宣传将陆文皓的“免费送洗衣机进万家”同步宣传,特别是光明市,这个宣传是全方位的。

    公交车的站牌,公交车车厢、公交车坐垫套、光明市广播电台、光明市晚报、光明市电视台,到处都是国美电器的标志性广告——买电器,到囯美。

    “国美电器光明市世纪商贸城店,与国庆盛开开业!”

    “国美电器免费送洗衣机进万家!”

    “国美电器……”

    随着这一波轰炸式广告宣传,陆文皓的名声也渐渐响亮起来,没有办法,杂志、报纸、还有户外墙体广告,都印刷了陆文皓的照片。

    这些日子,陆文皓倒是没有太过关注这些事情,反正这就像在扎金花,该打的色子已经打了,牌也拿到手中,只剩下比大小了。

    技术升级需要钱,可是陆文皓虽然拿到了五千万,被陈爱华提走一部分,偿还银行贷款,给职工发工资,还有支付材料商的货款,可以说,依旧没有改善缺钱的困难。

    不过,压力始终放在陆文皓身上,职工们肯定是体会不到。

    更何况,陆文皓平时也没有架子,远远没有张剑锋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在陆文皓的理解中,技术升级两种方式,有钱有钱的解决方式,没钱也有没钱的解决方式。

    土办法,小改革,恰恰是国企传统的企业文化。

    就像早在张剑锋时期,进口这两条洗衣机生产线,特别是在包装工序,需要使用自动码垛机,这种自动码垛机可以在码垛的同时,将包扎带打好。

    可是,一台码垛机需要三十多万。

    同样的工作,使用两名职工,完全可以做到。当然,以眼下的物价,肯定是使用人工更加经济,毕竟两名职工一个月不到八百块工资,一年下来也就九千六百块,哪怕工作三十年,也就是一台码垛机的钱。

    虽然陆文皓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未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职工的工资开始水涨船高,能使用机器的,尽量使用机器,就连物流都使用机器人派送员,也不想使用职工。

    没有办法,身为企业,无形的开支还是蛮多的,比如职工的五险一金,基本上这个费用是职工工资的三分之一。

    明明职工拿到手中的工资只五千块,可是企业开支却高达七八千块。像送货员那种工资上万,企业开支在一万三四左右。

    陆文皓主导的技术升级,本着省钱,提效,经济、实惠为原则,这可把李志强给头疼坏了,六分厂虽然规模小,然而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却不小。

    比如脱粒机、旋耕机、播种机之类的农机,陆文皓看着这些产品的时候,感觉有些头大,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农机厂的设备都是烂大街的货。

    比如脱粒机,就是一个支架,一个转轴,再加上旋转叶片,焊上铁皮,装上皮带轮就齐活了。

    这种脱粒机,别说工厂,就是一名懂电焊的工人,看一遍就可以似模似样组装出来。由于双桦犁也都是如此。

    农机厂除了洗衣机生产线之外,最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反而是汽油式喷雾器,这让陆文皓有些苦笑不得。手机用户看1997重启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228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九星神龙诀
  2.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3. [都市小说]龙王令
  4. [玄幻小说]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5. [玄幻小说]太古神尊
  6. [玄幻小说]极道剑尊
  7. [玄幻小说]我的师兄太强了
  8.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9. [其他小说]厄难天书
  10. [玄幻小说]一剑霸天
  11.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都市小说]大医无疆
  13. [修真小说]女神的上门贵婿
  14. [其他小说]神话入侵:我在地球斩神明
  15. [都市小说]讨逆
  16.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7.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8. [玄幻小说]史上最强炼气期
  19.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0. [玄幻小说]武神主宰
  21. [其他小说]绝地战龙
  22.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3. [穿越小说]一号狂枭
  24.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