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日月永在 > 第五百九十八章:电!(上)
      皇明四十二年与大明史而言,必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五月初,明联皇帝朱允炆正式署诏,废除五军都督府,各省都司统一划归中央直管。

      同月,朱允炆再署诏命:“大明爵禄王、公、侯、伯仍作保留,但一代而终不再承袭,非国姓朱者亦可加王爵。王爵食禄年千万、公五百万、侯三百万、伯一百年,年给不短,至薨而绝。”

      这道诏命,正式剥夺了整个大明所有宗室头上王爵的承袭权,却也让举国上下上亿百姓为之疯狂。

      异姓亦可加王爵!

      而享受到这一殊荣的第一人,便是刚刚履新总参谋长不久的马大军。

      ‘平西王’!

      远在南京的朱棣知道,马大军是朱允炆推出来跟宗亲打擂的拳手罢了。

      动王爵便是动宗亲,而让马大军晋王爵,就是把马大军当枪使。

      宗亲如果闹事,这位平西王第一个都不能同意。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朱允炆这一手,和当年刚登基的时候,将宋晟提拔到漠北都指挥位置上何其相像。

      更值钱的,则是千金市马骨之意,马大军草莽山户出身,亦可爵晋封王,那对于天下那些芸芸众生而言,是多大的鼓励。

      即使一代而终不能承祀,那又如何?

      而自马大军之后,朱允炆又接连扔出去了两个公爵。

      先是太子太师的许不忌封辅国公、而后是科学院首席院士的莫成封了承运公。

      两个公爵,一文一匠。

      大明的爵位开始对标与国贡献,且不限出身途径。

      “只要对国家做出贡献,王公之爵,虚位以待。”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朱允炆给天下人开了这条青云路,能攀登到哪一步各凭机缘努力,没有世袭的铁帽子、没有横亘拦路的阶级壁壑。

      “拼命学习提高自己、参与建设为国效力,你只管努力,剩下的自有天意!”

      在奋勇向上的思想领域,朱允炆给天下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整个国家的斗志都变得更加昂扬。

      而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内阁也开始着手布置四五计划了。

      皇明四十二年是三五计划的收官年,展望四十三年自当提前布局。

      而在年终的启动大会开始之前,科学院总算是将第一代蒸汽运输车给造了出来。

      这一天,朱允炆携内阁五人全部到了科学院观礼。

      “一个时辰行路五十四里,可装货物八千斤或载人五十。”

      这就是大明第一代蒸汽车的效果。

      速度都没有马力拉车快,但朱允炆一样很开心。

      “朕几十年夙夜之渴求,终于今朝得偿。”

      万事开头难,能有这第一代蒸汽车,就不怕没有第二代、第三代,有了蒸汽机就不怕没有内燃机。

      欧洲从第一代装载火车的蒸汽机到内燃机不也才用了短短四五十年,几十年对一个国家来说,根本不叫做长。

      朱允炆或许看不到,但这个国家一定会见证。

      “朕本来打算第一条铁路铺设京广线的,但眼下的装运力委实不强,为求实用,还是先开通北京往平津之间的吧,方便平津港那里可以直接将航运货物发来北京,节省人力和运输途中的糜耗。”

      “臣有负圣恩,惭愧至极。”莫成开口道罪,确为真心实意。

      皇帝加他公爵之贵,倾举国之力的帮扶,二十几年,才造出这么一个连马车都比不上的铁家伙,这让莫成很难心安。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朱允炆拍了拍莫成的肩膀,宽后者愧疚之心。

      “这蒸汽车所需的铁轨,科学院这边有详细的工艺流程吧,交付工部,明年京津线必须建好,一年之内务必完工,不能耽搁。”

      “没有问题。”

      阁臣之一分管工部的邝奕和立马接口:“京津不过百里之隔,请陛下放心,莫说一年,臣敢立状,六个月之内实现通车。”

      他是胆子大,朱允炆打算的时间张口就省了一半。

      看来是被莫成封公刺激到了,都想追求立功表现,努力上进了。

      甚至半年邝奕和都觉得有些慢了,如果不是怕再说短点有风险的话,他都想说四个月。

      无非,多死点印度、日本的劳工罢了。

      一里铁路一里骸,京津不过百里,拿命填又能需要多少?

      靠着红薯、地瓜等高产作物的供养,以印度几千万的人口基数,生出来的一茬茬都用不完。

      “有信心是好事,但也要保质保量,不能为了赶工,导致通车用度没多久就出现问题。”

      对于邝奕和的急于表现,朱允炆还是叮嘱了一句,前者自然是拍着胸脯打包票。

      一行人绕过蒸汽机车,继续在科学院内逛着,莫成充当向导。

      “新的抽水、排水装置也基本过了实验阶段,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届时,皇宫便可以用上陛下所说的自来水来,相应的抽水茅坑、排污系统都会装配,就不用人力干这些脏活了。

      且眼下北京城内还未动工建造的新楼盘,都可以进行管道预埋,盖成之后,都将是拥有自动供水装置、方便民生的新楼。”

      几人都轻声笑了起来:“如此,又该大皇子殿下头疼了。”

      谁都知道朱文奎忙着降房价,而莫成这物件一投入使用,新楼盘的房价肯定又要涨,这对于房市来说肯定是利好的。

      朱允炆没有接话,他的眼神被远处一个台子吸引了。

      台面上有一个金属环、一个铜环,上覆毛料。

      “这是?”

      朱允炆看不懂,轻声发文,身旁的莫成看了一眼忙接话:“哦,我们科学院一个小伙子整出来的,说这样可以打出火花,我这就换他来。”

      “几个铁片、一块毛料就能打火,这不闹笑话呢吗。”

      几位阁臣纷纷不信轻笑,看着莫成去寻人,全不知此刻朱允炆已是眼皮狂跳。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是,电试验!

      电试验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空白领域,起码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而在沈括的中更是详细记述过宋代古人对于电这一神秘领域的窥视。

      包括摩擦起电、静电、毛料起电都尝试过。

      但只是没有系统的归纳,更没有更深一层的去实验过。

      主要可能是古人觉得电这东西没什么用吧。

      毕竟搞出来的时候易生火伤人,且没法投入到生活中使用。

      这边朱允炆还沉浸在激动中,不远处,莫成已经引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走了过来。

      “陛下,这就是搞火花实验的负责人,蒋天亮。”

      这名字一听,八成便是天亮时生出来的。

      而站在莫成身后的蒋天亮可没工夫介绍自己的出生情况,此刻开口先抱怨了一句:“莫院士,我这不是火花实验,是电实验,雷电的那个电。”

      抱怨完才面向朱允炆作揖见礼:“臣科学院二级院士蒋天亮,参见吾皇圣躬安。”

      站在朱允炆身后的几名阁臣顿时小吃一惊,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一位二级的院士。

      大明科学院的院士级别可是卡的特别死,而且品轶还高的吓人。

      首席院士领正一品的职俸,一级院士正二品、二级院士就是正三品。

      虽然没有行政权,但这个年轻人领的年俸,可跟一省布政同级!

      “给朕介绍一下吧。”

      朱允炆没有看蒋天亮,此刻他的注意力,已经全部被那几个小铁片吸引了。手机用户看日月永在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200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2.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3.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4.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5.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6. [都市小说]讨逆
  7.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8.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9. [都市小说]我有一座随身农场
  10.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1. [玄幻小说]大荒剑帝
  12.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3.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4.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5. [玄幻小说]凌天剑帝
  16. [穿越小说]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17.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8.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
  19. [玄幻小说]我的母老虎
  20. [穿越小说]重生都市仙帝
  21. [其他小说]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22. [玄幻小说]混沌天帝诀
  23. [都市小说]女富婆的神级村医
  24.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