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我在三国搞点事 > 第230章 他来了,他来了......
    “诸位不知,老夫那时看到孙坚的刀砍来,心中其实已万念俱灰。”酒宴开始还没多久,董卓便忍不住谈论起,那次自己如何死里逃生。
    言谈之中,丝毫不掩对何瑾的感激之情:“可就在那时,二郎拎着狼牙棒纵马而来。一声大喝,才将老夫从绝望中唤醒。”
    “那时老夫陡然感觉,全身血脉喷涌,当年的烈烈豪情立时激荡胸膛。反手一剑劈向孙坚,才化解了那致命一击。”
    说到此处,不由高举起酒樽,对着何瑾言道:“二郎,来,满饮此樽!”
    可何瑾却一脸疑惑的模样,登时让董卓冷在了当场。
    可随即,就听他悠悠言道:“相国好像记错了。属下记得那时,相国不仅化解了当时的险局,还劈飞了孙坚手中的古锭刀。”
    “若非当时孙坚大军在侧,相国都可斩杀了那贼子!”言罢,一口将樽中的酒喝干,还一副遗憾的神色。
    董卓这下又愣了。
    可反应过来后,开心到简直要飞起,大笑道:“不错不错,当时老夫确实击败了孙坚。可惜他们人数太多,否则一鼓作气都可反败为胜!”
    “相国威武,虽败犹荣!”何瑾当即又舀满一樽酒,起身大声言道,示意众臣齐向董卓敬酒。
    “相国威武,虽败犹荣!”众人自不敢不捧这个场。
    这一下,董卓已笑得连眼都眯成了一条缝,谦虚低调地摆手道:“唉......败了就是败了,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嘴上这样说着,可还是美滋滋地又喝下一樽酒。
    这个时候,非但李儒的脸色黑中带紫,一旁的董璜更是鼻子都气歪了:反正一见到这个何瑾,他都觉得浑身内分泌失调!
    不明真相的,谁会以为自己是董卓的侄子,人家何瑾才更像嘛!
    然而,已有了三分醉意的董卓,哪会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反而越看何瑾,越觉得顺眼可亲。
    当下心中也藏不住事儿,便向何瑾问道:“二郎,如今河东局势,汝可有何想法?”
    听到这话,何瑾脑中不由响起一阵魔性的声音: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河东这份大礼送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脚踏祥云进来了!
    大哥大哥欢迎你,感谢你来我这里。大哥大哥欢迎你,等风等雨终于等到你!
    然而,心下虽已飘飘欲仙,面上却一片平静。
    非但如此,更还蹙起了眉,一本正经地道:“相国,河东属司隶之地,处于关东与并州交会之地。西通关中,北通并州,南通雒阳,东向河北,乃天下枢纽之地。”
    “无论对于旧都雒阳,还是新都长安,河东皆乃前沿防线。境内山河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说着,不待董卓眉眼绽放,又继续道:“最主要的是,河东郡富藏精铁,更有盐池,自古以来便供给关中、并州与中原之地。且境内土地也算肥沃,乃关中和雒阳的粮仓,可谓天下膂梁之所。”
    “善!”董卓这下再也忍不住,大赞一声道:“二郎果然文武兼备,深谋远虑!”
    随即,又故意眉头紧锁,道:“河东一地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然如今正被白波贼肆虐,几要脱离老夫掌控,二郎对此可有何妙策?”
    “属下正想说此事。”何瑾见杆儿就爬。
    毕竟来之前就构思好了腹案,此时声情并茂地侃侃而谈:“若依属下来看,白波贼势大不假,却也并非不能根除。”
    “严格来说,白波贼也属于黄巾贼的一支,因当时朝廷腐败,宦官误国盘剥,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恰逢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百姓,才纷纷揭竿而起。”
    “只需河东太守善施仁政,以怀柔之策安抚贼众,劝其农桑。不出两年,河东之地必一片祥和,再不复兵戈叛乱......”
    这话落下,董卓的脸色渐渐有些难看了。
    一旁的董璜也没想到,何瑾竟会说出如此软弱之言,当即忍不住起身道:“腐儒之见!......白波贼作乱多年,已有十万之众。”
    “叔父麾下三万精锐,尚未不能令其安分老实,你却想着靠什么狗屁仁政,一句话就让他们放下刀枪,安心拿起锄头?”
    说着,忍不住鄙夷看了何瑾一眼,道:“简直乃天大的笑话,还敢在此丢人现眼!”
    这一下,董卓神色虽恼怒,却并未打断董璜之言。
    显然,他的想法与董璜是一样的。
    一时间,皇甫嵩、朱儁、盖勋、蔡邕、杨彪这些人,但担忧地看向何瑾。同时,面上的不解也愈发浓郁。
    谁知,何瑾等的就是这个时候。缺的,也就是这么个捧哏的。
    现在时机成熟,蓦然便大笑了起来,甚至笑到都捂起肚子。直到董璜从一脸疑惑,都开始有些恼羞成怒时,才猛然开口道:“谁说这是腐儒之见?......”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先重重给予白波贼一击。将他们打疼了、打服了后,他们才会俯首帖耳,安安心心地去种田、晒盐、挖矿!”
    说着便望向董卓,道:“所谓剿抚并重,其实不过如此!唯有如此这般,才可继而向西北收拢羌、胡、匈奴,并力开垦放牧。”
    “还可利用井陉口,死死压制住冀州的袁绍。至此,已足有十万甲兵供相国驱使,待天时将至,挥军东去南下,何愁不能收复关东!”
    “大善!......”这时董卓忍不住猛然起身,兴奋得将酒樽都掉在了地上。望着何瑾的眼神,就跟望向了太阳和希望!
    要知他虽在虎牢关外被孙坚击败,已开始恐惧死亡,进取之心大为磨灭。可若有人替其并吞天下,却也绝对不会拒绝反对!
    更何况何瑾一番话先抑后扬,实在太对他的胃口。尤其最后的大饼又画得那么圆,怎能不令他激动加心动?
    偏偏董卓又是个说吃就端的急性子,心动之后便要付诸行动。
    当下故意大笑着,问道:“二郎,如你所言,此等智勇双全,决胜千里之才,该由何人担任才是?”
    “舍属下其谁!”何瑾当即跪拜在地,一声回应慨然有力!
    “好!......”董卓对何瑾这般配合,简直满意极了,当即便准备任命何瑾为河东太守。
    可就在此时,始终沉默不语的李儒,却忽然悠悠开口道:“相国,便如何中郎所言,河东之地重要无比,可谓山高任虎啸,海深凭龙跃之所。”
    “何中郎此番,也总算可一展胸中抱负。只不过,也不能弃相国于不顾吧?......”
    董卓脸上的笑,顿时有些凝固。
    虽然被何瑾一番忽悠,又喝了点酒亢奋起来,但河东一地的重要性,他还是始终记在心头的。
    毕竟河东太守一职,两汉朝廷都极为重视,一向委以重臣担任。而前一任的河东太守,正是董卓本人,也是他入京执掌朝廷的转折点。
    几年来,董卓一直没委派他人,任由其虚位。便是因为十分怕所托非人,出现第二个自己。
    此番终于有所冲动,绝不是因为何瑾的才能。而是上次何瑾救了他的性命,又是由信任的女婿牛辅推荐......
    可即便如此,闻听李儒意有所指的提醒,登时面色阴沉起来,挥手道:“诸位,今日酒宴就到此罢。”
    留下何瑾、李儒、董璜等心腹后,才蹙眉阴沉地向李儒问道:“文优,此番汝又有何见解?”手机用户看我在三国搞点事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5133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