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前秦猛士 > 第247章 萌生退意 徐蹑其后
    卯时初刻,黑夜尚笼罩着整个石门,这本该是万物具息的时候,但燕军布防的各处要塞,却十分活跃,大军紧张的调动着。

    李邽手下州兵逐渐撤出防守,而慕容德带来的精兵,也慢慢的补充替代,加固着各处布防。

    这一切,都进行的十分井然有序,犹如千年的古井,忽经微风拂过,不起半点波澜。

    在石门外驻扎的袁真,虽然时刻派人盯着燕军,但是对这一切,却还是不知情,他还一厢情愿的以为,明日只需率军再猛攻几次,便可将石门的残军击破。

    所以,这一夜,他让手下将士好好的睡上了一觉,养足精神,只为天亮之后一战定输赢。

    袁真的想法自然不错,三路大军围攻石门,也是毫无破绽,但唯一不同的便是现在把守石门的燕军,不再是历经数战,已然不堪再战的李邽部将,而是新来的慕容德。

    黎明破晓,两军帐内,都燃起了阵阵炊烟,为即将开始的激战,奏响了开头。

    约半个时辰之后,进攻的号角吹响,晋军的攻势展开,一股一股的晋军像发了疯一样,朝燕军把守的要塞冲来。

    激烈的交战,冷血的兵器,喷涌的热血,互相交融,也不知是热血暖了冷铁,还是冷铁寒了人心,两军将士不断的倒下,热血凝固,利兵废弃。

    残酷的交战,使得每个士兵都变得疯狂起来,而晋军尤甚。

    他们为了能攻下石门,已经付出了太多,而得到的却显得那么的不值得,这如何能使他们不疯狂。

    但是战场之上,真正要胜敌,需要的不仅仅是不畏一死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出色的谋略,料敌于先的智慧,显然,在后面这一层上袁真败了,他对燕军的估计,还停留在昨日,对于慕容德,他根本没有料到,而慕容德却对他知之甚详。

    所以,结果很明显,袁真的数度强攻都失败了,石门还在慕容德的掌握之下,而晋军已然损失惨重,要想再度强攻,已是没有可能了。

    在袁真看来,石门已是难以攻破了,这粮运又成了问题。

    现在,袁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是继续耗费军力,强攻石门,打通桓温预订的运粮通道,还是放弃从睢水运粮,改从他途。

    对此,袁真自然不敢自作决定,于是他再一次派出传令兵,前往枋头,去询问桓温的意见。

    信使派出之后,袁真便下令收缩大军,呈防守态势,在石门与燕军对峙。

    几日之后,袁真派出的传信士兵来到枋头,见到桓温,将一切实情,禀告给桓温得知。

    桓温知道袁真石门之战不利,难以使粮运畅通,不禁大怒,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嘱咐来人,命袁真务必再试,他也会派军前去协助袁真攻石门。

    待那士兵离去之后,桓温的心中的想法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现在他有三个选择。

    一是冒险一试,与慕容垂决战,胜则成功,不胜则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亦不失为英雄。

    二是继续等待袁真攻破石门,只要攻下石门,他便有机会坐取全胜,成万古之业,这自然是他最想要的。

    而三也是最坏的一种打算,那便是在形势不利之时,率军撤退,虽然伐燕无功,但亦能保全大军,能够像以往一样,控厄朝堂。只不过他一心所想的大业,便从此遥不可期了。

    桓温心里知道,近来大军频繁失利,形势对自己也越来越不利,他能选的,恐怕就只有第一和第三了。

    若是桓温现在年纪是当年伐蜀之时那样的壮年,他也许会倾向于第一种,但是他现在偏偏又是临近甲子之年,虽有野心,却少热血,冒险之事,对于他来说,也许只剩下了幼稚可笑,毫无可取之处。

    只是现在未到最后一刻,桓温仍然下不了决心。

    而另一面,邓羌和苟池两人率两万大军,从洛阳直奔颖川,想要直袭桓温之后,现在离颖川已不过两日的路程。

    邓羌对苟池道:“近闻慕容垂已连破桓温几次,看来桓温多半已难持久,咱们是不是加快行程,不然到时燕人说我有救援之名,而无救援之实!”

    苟池笑道:“邓将军说得有理,这一路来,咱们已将沿途燕军布防,探得一清二楚,已能够向陛下交差了,现在若是再缓行而前,恐怕连汤都喝不到了。”

    于是秦军加紧进军,直奔颖川。

    又是数日过去,邓羌等人已过了颖川,正在前往谯郡的路上。

    这时,苻坚派往邺城的散骑侍郎姜抚已经到了邺城,觐见了慕容暐,将邓羌和苟池已率军入境的消息告知了他。

    事过不久,晋军布置在邺城的密探,便将这个消息传到了枋头的桓温耳中。

    听闻秦军将至,桓温那本已有些烦躁的心更是无比着急了,他必须马上作出决断,然而袁真却还没有消息传来,现在他已只有两条路可走。

    进或退。

    最终桓温做了一个他不得不做的决断,撤军。

    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决定,至少对桓温来说,这是极为痛苦的。

    桓温在帐中思量数番之后,终于下令命人将营中诸将召入帐中。

    众将陆陆续续的进入帐中,看着坐在正中的桓温神情严肃,脸色带着些许的忧愁,都猜出今日之事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众人礼见之后,便分列两旁,桓温扫视了一遍众人,似乎在检查是不是所有人都来齐了。

    终于,桓温的目光收回,良久,才开口道:“今日将诸位请来,乃是有一件要事,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桓温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力,但他的话,在众将心中,还是不可违逆的。

    众将道:“大司马请讲。”

    桓温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近来我军已燕军交战,多为不利,死伤甚众,而今日,我又接到消息,秦人又派军来救燕国,不日便将赶到,如今我军粮草渐少,粮运又难通,为防我军陷入包围,我意即日撤军,诸位以为如何?”

    撤军?几乎每个人都不相信这句话会是从桓温嘴里说出来的,但他们的耳朵、眼睛并没有骗他们,这话的的确确就是桓温亲口说的。

    谁也没有想到,起时气势汹汹,败时却如此草草。

    这时毛穆之出列道:“末将有一言,还请大司马准言。”

    桓温知道,毛穆之是一个十分坚定的北伐将军,他要说的,肯定是让桓温再坚持坚持。

    桓温道:“毛将军有什么话就请说吧。”

    毛穆之道:“近来我军虽然多有失利,但损失和燕军比起来并不算大,末将以为,我军还有与燕军决战的机会,为何不尽力一试,而于此时仓促撤军。”

    桓温叹道:“我又何尝不想与燕军决战,可是如今粮运不济,我军又是孤军深入,若燕、秦二军合而围攻,我军哪还有什么得胜之利,唯今之计,只有先行撤军,保存实力,才有再举之力。”

    桓温这句话确实是他的真心话,不过保存实力是真,至于再举,人人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个敷衍的说辞罢了。

    毛穆之闻言,也只得哀叹一声,站了回去,现在这样的形势,他确实无法去反驳桓温,他也明白桓温的无奈。

    尽管这样的无奈,都是桓温自己造成的,但这时候,他们又怎敢这样说呢!

    郗超此时出列道:“不知大司马准备何时撤军,如何安排?”

    桓温道:“我意两日之后便撤军,到时先乘船过河,然后弃舟而行,自陆道还军。”

    郗超道:“我军既撤,燕军必乘利来追,我军当严防设备,以防燕军,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疾行撤回。”

    桓温道:“这是自然,诸位都下去准备吧,将那些不需要的攻城器械,一应无用的辎重,该毁的毁掉,该烧掉的烧掉,两日之后,就随我回撤。”

    众人应道:“末将领命。”

    众人说完,便一一离去,桓温坐在案边,看着郗超的背影,心中不免惭愧,当初若是听了郗超的建议,今日之事,何至于此!

    不过,现在后悔已经没有用了,桓温只得接受现实,接下来,撤军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两日之间,晋军大营,时常出现大量的烟火,燕军的哨兵,自然也发现了,这样的异常情况,哨兵自然禀报给了慕容垂。

    刚开始,慕容垂听了这个消息,还有些紧张,以为桓温这是要破釜沉舟,拼死与他决战,对战胜桓温,他还有些没有把握。

    但是等过了一日之后,桓温大军还迟迟没有动作,慕容垂便知道,桓温这绝不可能是要做最后一战。

    但不禁又非常疑惑,那他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是要准备撤军?

    不,这绝不可能,慕容垂不敢相信,桓温筹备了如此之久,拿下了大燕如此多的城池,现在还没有明显的败势,便要撤军,这会是桓温做出来的事吗?

    慕容垂是一个谨慎的人,对于对手,他永远是往好了想,只有对手越强,才会迫使他想出最好的对策。

    慕容垂没有下决定,他还在观望,直到又一天过去,桓温开始了撤军,慕容垂才不得不相信,桓温竟然撤军了。

    桓温撤军的消息很快便在燕军大营里传开了,当日,大营将士竟都不约而同的来到慕容垂的张中午,纷纷向他请战,请求派军前往追击桓温。

    这其中,便要数悉罗腾和染干津最为积极。

    然而慕容垂却道:“桓温刚撤,尚不知是否疑兵,且先行观望,再追不迟。诸位立功心切,本王可以理解,但是桓温手下,兵多将广,一旦我军遇伏,晋军乘胜而回,诸位又当如何应对?”

    众人闻言,心想这诱敌之计,也不止燕军用得,晋军亦可用得,若真的中了埋伏,那后果会有多严重,他们也许根本无法承受得起。

    此时军中一将,名为孙盖,出列道:“大都督怕晋军是疑兵之计,固然有理,但若晋军是真的撤退,我军不追,岂非错失良机。”

    慕容垂道:“这我当然明白,现如今不明白桓温的用意,不可轻易出兵,但是仍可派出哨骑,紧随晋军之后,探查晋军踪迹,若果真是撤退,我军再快马往追,也绝不会迟。”

    孙盖道:“大都督所虑极是,末将再无他言。”

    于是慕容垂派出百余哨骑,紧随桓温之后。

    两日之后,桓温大军从枋头赶到黄河岸边,乘船过河,在东燕郡上岸。上岸之后,当即焚毁舟船,大军在东燕留宿。

    燕军哨骑跟到黄河岸边,却无法过河,只得先留在岸边,伺机过河,然后派人回报。

    慕容垂得知晋军过了黄河之后,便焚毁了舟船,这一下,便确定了桓温这是撤军,而且还是仓促而退。

    于是慕容垂当即率领大军,从枋头出发,赶到黄河岸边,派人乘船度过黄河,继续查探晋军动向。

    桓温大军在东燕歇息一夜之后,桓温便没有心思再呆下去,于是他命毛穆之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领东燕太守。镇守东燕,而他继续率大军南撤。

    这一次撤退,桓温可算是一股作气,再无耽搁,自东燕出仓垣,连夜赶路。

    慕容垂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即率军度过黄河,猛攻东燕。

    由于桓温大军已撤,留给毛穆之把守东燕的将士已然不多,现在面临燕军大军来袭,根本抵挡不了多久,一日不到,东燕城便再一次回到了燕人的手里。

    进入东燕,收到前方哨骑回报,桓温连夜行军,竟在不到三日的时间里,凿井而行,连赶的三百多里地,按照这样的行程,现在恐怕已经走了七百里地了。

    众将得知如此消息,胸中热血顿时澎湃,一个个都想在这时带军去追,建立奇功,于是纷纷向慕容垂请命。

    但是慕容垂却仍然不想大举去追,对众将说道:“此时急追,尚为不可。桓温初退惶恐,必严设警备,简精锐为后拒,击之未必得志,不如缓之。彼幸吾未至,必昼夜疾趋;俟其士众力尽气衰,然后击之,无不克矣。”

    众将闻言,心想若桓温军众力竭,自然更容易得胜,但若是桓温急撤,真能追上吗?

    不过不待众将发问,慕容垂又道:“孙盖听令。”

    孙盖突然被叫,连忙回道:“末将在。”

    慕容垂道:“命你率八千精骑,前去追赶桓温,记住,沿途留下记号,指明道路,而且在追到晋军之时,切不可与晋军交战,只需徐行以蹑其后,待我大军赶到,再与晋军交战。”

    孙盖闻言,拱手道:“末将领命。”手机用户看前秦猛士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4169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其他小说]大唐皇太孙:开局屠了天策上将府
  3. [玄幻小说]极道剑尊
  4. [都市小说]绝世医圣
  5. [穿越小说]都市不灭仙医
  6.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7.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8. [穿越小说]大唐腾飞之路
  9. [修真小说]仙魔同修
  10. [修真小说]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11.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2. [玄幻小说]因为怕痛所以全点防御力了
  13. [都市小说]龙王令
  14. [玄幻小说]九星神龙诀
  15. [都市小说]讨逆
  16. [玄幻小说]九天剑主
  17.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8.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9. [玄幻小说]天道天骄
  20.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1.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22. [修真小说]武夫
  23.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4. [玄幻小说]太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