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明末传奇 > 第十四章 种植技术
    。●⊿☆书荒閣www.shuhuang  ge  .com∷◎

    郑富贵回到家里,已经是正月十八了,出门了两个月的时间,他收获巨大,但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玉蜀黍和甘薯的确存在,可就是在福建,种植的人也不是很多,据说这东西太娇贵了,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颗粒无收的。

    因为耕地不足,郑富贵找到了四个哥哥,以及其他一些士绅富户,租赁了五百亩的耕地,说好每亩耕地每年的租赁费用为二两五钱银子,首先支付一两银子,秋收时节支付剩余的银子,如此高额的租赁费用,谁都愿意将耕地租出去,所以租赁的都是上好的耕地。

    一共一千亩的耕地,其中三十亩种植甘薯,其余的全部种植玉蜀黍。

    买下了这么多的种子,耗费了五百两银子租赁耕地,剩余的七百五十两秋收时节支付,可谓是毕其功于一役,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了。

    郑富贵是非常担心的,主要就是他不知道如何耕种玉蜀黍和甘薯,当地人愿意卖给他种子,却不愿意传授丝毫的技术。

    可郑富贵没有想到的是,郑勋睿非常清楚种植的技术,还说是想方设法从那个大商贾的嘴里套出来的,种植技术是绝密,好不容易才套出来。

    正月十九,所有农户都还沉浸在春节气氛之中的时候,郑家的所有人,以及所有的佃户都动作了,郑勋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就是耕地,深翻耕地达到二十公分,需要耕田三次,其次就是大量的搜集农家肥,每亩耕地需要四百石农家肥,可以多,绝不能够少。

    趁着天气晴好的时候,郑勋睿将所有玉蜀黍的种子,全部摊开在阳光之下暴晒,这令郑富贵大为吃惊,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了。

    育苗是不成立的,过于的耗费劳力了,没有薄膜,目前还做不到,郑勋睿只能够采用直接栽培的方式了。

    穿越之前,他曾经在乡镇工作,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种植玉米和番薯,因为亲自操作过,对所有种植技术是熟记于心的,这个时候运作出来,得心应手。

    这个时代种植玉蜀黍和甘薯,产量不可能与后世比较,一是没有薄膜,二是没有化肥,三是种子无法挑选,后世玉蜀黍的产量,每亩可以达到一千六百斤以上,折合为八石的产量,番薯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七千斤,折合三十五石的产量,郑勋睿不敢有那么大的雄心,能保证一半就不错了,也就是玉蜀黍的产量达到八百斤,折合四石,甘薯的产量达到三千斤,折合十五石,按照这个产量折算,玉蜀黍和甘薯将产生出来惊人的财富,要知道崇祯年间最缺的就是粮食。

    当然郑勋睿还没有想到改变什么,此时他唯一想到的就是家里需要赚钱,灾荒马上就要到来,商贾大量需要粮食,到时候这些粮食可以卖出去高价钱,郑家可以瞬间暴富。

    正月底,甘薯种子全部种下去,同时四百石的农家肥,全部都施下去了。

    二月初,玉蜀黍种子全部种下去,四百石的农家肥也跟着施下去了。

    种植的核心技术,只有郑富贵和郑勋睿掌握,那就是如何的挑选种子,以及如何给甘薯切块,郑勋睿非常自信,这样的技术,包括福建等地的农户都是不清楚的,郑勋睿掌握的播种技术,那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总结,产量自然不一样。

    郑富贵对于种植的核心技术是绝对保密的,他曾经和郑勋睿两人通宵的忙碌,不要任何人插手,包括郑凯华。

    郑勋睿之所以没有将核心技术告诉郑凯华,是郑凯华的年纪太小了,稍微不小心就可能泄漏秘密,对他今后的安排,可能产生影响,如今的郑勋睿,可不是救世主,他首先要让自身强大起来,然后才能够去做其他的事情。

    大半个月的劳作,正月二十还要到县学去,郑勋睿是累的苦不堪言,眼看着瘦下去,但是巨大的希望支撑着他,南方粮食的价格,已经涨到每石三两银子,今后还要上涨,种下去的玉蜀黍和甘薯,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郑富贵回家之后,忙碌田地里面的事情,断断续续听到马氏说到了家里的变化,其实他早就发现了,家里的所有人,都听郑勋睿的,这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郑凯华在家里地位出现显著改变,郑富贵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两兄弟之间能够团结,这是天大的好事情,至于说郑锦宏与玉环之间的婚事,他有些吃惊,但听到郑勋睿说出来的理由之后,他释然了,由衷的高兴。

    看着郑勋睿如此的忙碌,郑富贵是非常心疼的,毕竟才十五岁的年纪,若是在官宦之家,郑勋睿的任务就是读书,可是如今的郑勋睿,累死累活的,真的是做牛做马了。

    尽管读书不行,可是对于郑氏留下来的家训,郑富贵还是记得,闲暇之余,他专门去拜祭了祖先,恳请祖先保佑郑家,保佑郑勋睿,在他看来,郑勋睿已经是郑家最大的希望,也许光宗耀祖这个重任,将在郑勋睿的身上出现。

    郑富贵其实是最辛苦的,种田的事情他会,是一把好手,很多时候他亲自指导佃户应该如何的种植,他对于郑勋睿做出的每亩田给佃户一石粮食的决定,感觉到不理解,家里投入了这么多的银子,还要给佃户那么多的粮食,会不会是赔本的买卖。

    不过这个决定,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佃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折不扣的执行所有的种植技术要求,绝不偷懒。

    种子全部播种完毕之后,郑富贵和郑勋睿两人算了一次账。

    此次的开销是明确的,购买种子花销二百两银子,沿途生活开销十五两银子,租赁耕地五百两银子,其他开销五十两银子,拿出来的银子达到了八百六十五两,此外还有七百五十两银子,需要在秋收的时候付出去,每亩田给佃户一石粮食,折合算起来是三千两银子。

    也就是说所有开销达到了四千六百两银子。

    平摊到每亩地上面,接近四两银子了,况且其中还有自家的五百亩耕地。

    要知道现如今的耕地,亩产全部算起来,也就是六两到七两银子左右,这是包含所有的收入在内的,也就是说,此次的投入过于的巨大了,若是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收成,那是肯定要亏本的,而且亏的还不少。

    算账之后,郑勋睿只是笑笑,根本无所谓。

    郑勋睿是不想算账,他怕算出来之后,吓坏了郑富贵,按照最为保守的估计,一千亩耕地的收成,可以达到四千三百石以上,去掉一千石,尚有三千三百石,每石粮食按照三两银子折算,总收入接近万两白银了。

    何况这只是开始。

    种子全部到耕地之后,郑富贵再也坐不住了,每天都要到田间地头去转悠,关心地里的情况,直接和佃户交谈,看看是不是会出现什么意外,只要耕地里面出现青草,他是必定要求除掉的,免得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按照郑勋睿提出来的要求,玉蜀黍和甘薯的生长过程之中,还有一次施肥,那是在三月初,接着就是田间地头的管理,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气力了。

    苗子出来之后,郑富贵的心情开始紧张了,这些长出来的苗子,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稀奇古怪的,和小麦水稻以及粟米完全不一样,以至于周遭的农户都笑话了,认为郑家是在瞎胡闹,是不是在种草,田都不会种了。

    苗子长出来之后,郑勋睿到地里看过一次,看的非常认真,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四月底的时候,郑勋睿再次到田里,仔细看了一遍,这个时候,玉蜀黍已经结出了玉木棒子,玉米棒子眼看着长大,郑勋睿告诉郑富贵,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个棒子,粮食全部都在棒子里面,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郑富贵告诉所有佃户,必须要保护好那些棒子,绝不能损坏了,否则要收到严惩的,甚至是扣除粮食。手机用户看明末传奇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316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我真的是反派啊
  2. [都市小说]万古第一婿
  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4.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5.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6. [玄幻小说]九星霸体诀
  7. [其他小说]极品兵王混山村
  8. [都市小说]讨逆
  9. [穿越小说]透视仙王在都市
  10.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1.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2. [穿越小说]迷踪谍影
  13.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4. [都市小说]九阴大帝
  15. [其他小说]医路青云
  16. [其他小说]御兽从零分开始
  17.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8.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9. [修真小说]仙父
  20. [都市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21.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22. [其他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23. [玄幻小说]大荒剑帝
  24. [玄幻小说]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