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324章 党争
    第1324章 党争
    这世间有一个词,叫作分桃之爱。
    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卫灵公与男宠弥子瑕。
    弥子瑕得宠的时候,有一次得知自己的母亲生病,于是矫诏驾着国君的车子回去探望母亲。
    卫灵公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
    意思就是,唉呀子瑕真是孝顺啊,为了母亲,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
    因为依卫国之法,窃驾国君车驾者罪至刖,也就是砍掉双脚。
    又有一次,两人同游果园,弥子瑕摘了一颗桃子,吃了几口,觉得很甘甜,于是转身就把自己啃过的桃子递给卫灵公。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意思就是你好爱我啊,忍着馋劲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
    这就是所谓的分桃之爱。
    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余桃。”
    等弥子瑕年老色衰,开始被卫灵公所厌。
    后来弥子瑕不小心得罪了卫灵公。
    这令卫灵公不禁想起以前的事,越发觉得生气:
    “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我的车子;还目无君威,把自己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
    所以说啊,这真爱的时候,连对方的缺点也会被看成优点。
    爱消失的时候,连对方的优点也会被看成缺点。
    孙权对陆逊的态度,大抵和卫灵公对弥子瑕也是相类似吧。
    陆议改名陆逊,本意多半是表示谦恭之意。
    当然,甚至还有可能是在拍孙权的马屁。
    逊,意为孙家奔走效命。
    而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抗,陆逊当年亦曾经亲口跟孙权解释过,是为抗贼之意。
    孙权当时还表示赞赏。
    没想到时过境迁,如今陆逊为孙权所厌,抗贼就变成了抗议。
    可谓是爱屋及乌,恨屋亦及乌。
    陆逊是冯某人重点关注的吴国大臣之一,身在建业的糜十一郎,自然不会错失观察。
    得知陆逊的动静后,他前去寻吕壹,有些担心地问道:
    “我听闻,上大将军欲劝陛下改关税之事,荆州易市不会有变故吧?”
    吕壹自信一笑,极有把握地说道:
    “糜郎君但且放心就是,你道这上大将军叩阙请谏陛下,就是大公无私吗?实不过是为他一己之私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又岂会被他所蒙蔽?”
    糜十一郎一听,再看到吕壹这般表情,于是试以言语挑之:
    “我曾闻,上大将军长于计校,出身忧国,有匪躬之节,陛下信之重之,又怎么会一己之私而蒙蔽陛下?”
    吕壹被糜十一郎这么一激,不禁就是哼了一声:
    “此皆外人所传,诚不足以为信。你道他劝谏陛下改关税之事,是为何?正是为了让他领军去攻打合肥!”
    “说什么襄阳已下,惟余合肥,合肥一破,则大吴桎梏尽去。”
    “所以他有意让你们汉国取了洛阳之后,挥师向南,配合他拿下合肥呢!”
    听到这个话,饶是糜十一郎这等善于周旋的人物,一时间,竟也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从长安来吴国前,兄长曾与自己分析过吴国形势。
    再加上来吴国后观察发现的种种迹象,无不暗合兄长之前的判断。
    这让他在心惊敬畏的同时,也算是知晓了孙权的某些心思。
    合肥啊,可谓是孙权之心魔逆鳞。
    陆逊既下襄阳,现又欲亲自领军攻合肥,难道他就没有考虑过孙权的感受吗?
    糜十一郎不知如何言语,但吕壹却是气咻咻地说道:
    “他说的那些,难道陛下就不知道吗?但钱呢?粮呢?他怎么就只字不提?”
    “没钱没粮,即便有十万精锐,又有何用?前年大吴举国北上,那般多的兵马,耗了多少钱粮?”
    “他以为他拿下襄阳,就是他一人的功劳吗?没有吾等从大汉转运钱粮,他拿什么去打?”
    得了好处,却从来不念校事府的好,甚至还天天骂自己等人奸佞祸国。
    想想就窝火!
    事实上,这些年来,吴国府库早就是入不敷出。
    要不然也不至于屡铸大钱。
    全靠着孙权的少府补贴——也就是皇帝个人小金库补贴国用——才能年年出兵北上。
    而这少府的钱,绝大部分正是通过校事府辛辛苦苦弄来的。
    陆逊身为外臣,自然是没有资格知道皇帝的少府还有多少钱。
    但在他想来,早年陛下年年北上攻打合肥,不都是这样过来了?
    现在多打一次,又有何妨?
    而且只要拿下了合肥,再加上汉国在北方的攻势,大吴便可趁机把淮水之地,尽纳囊中。
    到时大吴就有了最大的回旋余地。
    同时引诱汉国先取大河以南之地,不但可以借助汉国之手图谋中原,甚至还会让汉国陷入两难之地:
    待汉国与大吴联手瓜分完关东之地,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南边有据江淮之地的大吴,北边有隔河相望的司马懿。
    而青徐之地,正好夹在其中。
    无论后面汉国是挥师北上,还是背盟南下,都面临着背腹受敌的尴尬局面。
    所以说,失去了洛阳,对据有河北的司马懿而言,未必全是坏事。
    陆逊相信,以司马懿的眼光,肯定也会看到这一点。
    正如前年的那一战。
    在陆逊自己看来,自己这一番打算,全是一片忠心为国,毫无私心。
    他这才会冒着触怒孙权的可能,前来叩阙。
    只是这世间之所以有无数纷争,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立场不同,利益不同。
    孙权现在要的,是先稳定内部,重新平衡吴国内部各方势力,为后来者铺路:
    我把陆逊你从襄阳调回来,甚至不让你回武昌,原因也是在于此。
    你现在居然还想让我允许你领军外出,前去攻打合肥?
    可能吗?
    再说了,就算我放心你让你领兵外出,你又凭什么保证就一定能打下合肥?
    我打了这么多年都没能打下来。
    不说合肥,上一回让你去打六安,最后还不是被一个八十岁的老卒(即满宠)逼得连夜退走?
    这还是打不下的。
    万一真要让你打下了……
    不说朕的面子吧,就说朕后面应该怎么办?
    要不孙家这个位置,让给你陆家吼不吼啊!
    孙陆二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吕壹自然是不知道的。
    而且陆逊那番打算,他还没有机会跟孙权说,吕壹就更不可能知道陆逊的真实意图。
    但他只要知道陛下厌恶陆逊就行了。
    而且他自己也有自己的立场:
    大吴府库比脸都干净,你堂堂一个上大将军,还代行丞相之职,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说白了,你不就是想着从少府这里掏钱,供自己去攻打合肥?
    知道这钱是怎么来的?
    真以为是大风刮来的?
    想得真美!
    看着吕壹如此信誓旦旦,糜十一郎这才放心了。
    吕壹还只是在私下里抱怨陆逊,但朝堂之上,已经有人打算要暗中剑指陆逊了。
    上大将军叩阙一事,在朝中闹得颇有些沸沸扬扬。
    但作为叩阙第一人的大都督全琮,对此却是全程冷眼观看,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雒阳远在两千余里之外,你就算是再不情愿被汉国所占,难道还能飞过去抢回来?
    当年石亭一战,嘉兴侯(即朱桓)建议在险要之处提前截断曹休退路。
    如能成功,就可乘胜追击,直取寿春,割据淮南,进而谋图许、洛。
    事后看来,此策成功的概率极大。
    不说图谋许昌洛阳,至少也可以尝试攻取寿春。
    早拿下了寿春,何至于现在惹出这么多的破事?
    今日面对汉国占据洛阳之事,大吴又何须如此尴尬?
    要怪就怪,你这位上大将军太过谨慎,当年没有接纳嘉兴侯的意见。
    寿春,寿春,一提起寿春,大都督全琮就是一肚子火。
    很快,他的机会来了。
    延熙六年十一月,丞相顾雍终究还是被张泉说中,熬不过这一年的冬日,病重而亡。
    孙权得知,甚是悲痛,亲自素服临吊,谥曰肃侯。
    处理完顾雍的后事,谁可接替丞相之位,就成了当务之急。
    按众臣的理解,这个丞相之位,自然应当是上大将军接任。
    代丞相之职嘛,就差了那么一个名义而已。
    但不知为何,孙权却是一反常态的,迟迟不肯表露态度。
    而有心入宫打探消息的全公主,这一日喜滋滋地回来,悄悄地对全琮说道:
    “阿郎,陛下对陆伯言甚是不满,妾亲耳听到,陛下在宫里骂他不识抬举,何图凶丑,专挟异心!”
    虽说与陆逊结怨,但听到这个话,全琮还是吃了一惊:“此话当真?陛下会如此说陆伯言?”
    “妾亲耳听闻,难道还能有错?”全公主有些激动地劝道,“阿郎,澄清寿春军功一事,正当其时啊!”
    寿春论功一案,本是争论不休。
    陆伯言一封书信,逼得全氏子弟不得不屈于张、顾二人之下。
    以前陆伯言军中声望甚高,陛下亦听其言。
    如今惹怒陛下,全氏不趁这个机会翻案,更待何时?
    全琮心中亦是一动。
    想了一下,说道:
    “且容我想想,寻个好机会……”
    全公主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阿郎这还有什么好想的?我与那潘夫人约好了见面,陛下多半也是会过来。”
    “你是陛下的女婿,就陪同我入宫,给陛下请安,趁机提起寿春军功一事,有何难哉?”
    全琮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
    延熙六年的十二月,对于吴国朝堂来说,注定是个寒意肆扰的月份。
    趁着丞相顾雍去世,顾氏陷入了悲痛与忙碌之中,无暇他顾。
    大都督全琮趁机向吴主孙权进言,提及寿春论功一案。
    揭露了当年的典军陈恽,是如何欺瞒君上,诈增功劳,导致朝廷对军中将士赏罚不公。
    全琮不但拿出了功劳簿,指出上面诸多军功的谬误之处,而且还找到了当年的军中将士,以证其辞。
    这些日子以来,孙权本就因为陆逊叩阙之事恼恨不已,再加上顾雍去世,又让他悲痛哀伤。
    悲恨交加之下,得知顾雍后人竟是如此不堪,当场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他先是怒喝着下诏将陈恂处死,然后又下令,让有司把顾承、张休二人,下狱幽禁。
    丞相顾雍尸骨未寒,顾家就遭此大难。
    就算是顾氏乃吴郡四氏之一,也不免有些混乱起来。
    顾雍去世之后,上大将军陆逊,就成了吴国朝中名副其实的第一重臣。
    此时,他义不容辞地站出来,为顾氏求情,早就按捺不住自己脾气的孙权,当着众臣的面,斥责陆逊:
    “昔日寿春论功,朝堂未有定论,若非汝一封书信,言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何来今日之过?”
    “寡人无忌,对汝近而任之,没想到汝欲私为外甥谋功,竟作出如此之论!”
    (注:顾氏兄弟是陆逊的外甥)
    “今日事发,汝不思己过,反是与之更相表里,共为腹背,简直就是为私利而无所不为!”
    孙权这一番骂语下来,不但惊得陆逊愕然不敢置信,更是惊得众臣瞠目结舌。
    但见陆逊呆呆地站着,虽然有同僚坐于两旁,但他却觉得四周仿佛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仿佛孤身一人立于孤岛之上。
    他石柱似的呆呆地站在那里,垂着头注视着地面。
    只感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躯体被猛然袭来的疲乏所束缚,不能动弹,而满腔的悲怒,又在身躯里盘旋冲突。
    良久之后,陆逊抬起头,望向上面的皇帝,眼神呆滞而空洞,喃喃地说:
    “陛下,臣……臣有罪……有罪!”
    随着最后一声“有罪”,陆逊“噗通”地匍匐在地,浑身颤抖着,脑袋深深藏在双臂之间。
    看到上大将军这般模样,本来因为避嫌,一直没有说话的顾谭,终于按捺不住地站出来:
    “陛下,臣之弟虽愚而怯,但臣敢以性命担保,绝不可能做出贪功之事。”
    “上大将军志在谒诚,謇謇在公,更绝非是会为姻亲子弟谋求私利之人。”
    “寿春论功一事,臣恳请陛下令有司复察之,免得陛下被奸佞小人所蒙蔽。”
    看着陆逊这般模样,孙权终于也觉得自己可能说话有些过重。
    他虽有削弱顾氏之心,但终还是顾念顾雍昔日之功。
    而且顾雍尸崩未寒,他亦不好做得太过,这一次,趁机敲打顾氏一番,也就够了。
    于是他对顾谭说道:
    “是非功过,朕岂会不查个清楚明白?陈恂与令弟交好,非是私密,何人不知?”
    “在寿春一战中,陈恂虚报军功,吾亦有证据。按律,令弟当斩,然而吾看丞相面上,对汝兄弟甚是怜之。”
    “这样吧,你只要在这里,当着众人的面,对大都督道歉一番,想必大都督也不会过多追究。”
    顾谭听到孙权居然要他向全琮道歉,顿时就是怒火中烧,血液腾地就在身体里沸腾了一样,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
    全琮进馋,让他的阿弟蒙冤入狱。
    现在陛下居然还要让他给这个奸佞小人道歉?!
    顾谭转动着脑袋,恶狠狠盯向坐在前面的全琮,然后又转过头来,受尽屈辱般霹雷似地吼着说:
    “陛下,谗言其兴乎!”
    此言一出,看到吴郡四姓中陆、顾二氏受挫而暗自得意的全琮,一下子就坐不住了。
    只见他猛地站起来,指着顾谭骂道:
    “贼夫在说谁?”
    而坐在最上面的孙权,脸色已是阴沉直欲滴雨。手机用户看蜀汉之庄稼汉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3797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