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战国野心家 > 第一七二章 墨守成规心余悸 四
    宋公无可奈何之时,墨者如同久旱之雨,让宋公看到了希望。闪舞小说网&1t;/p>

    上一任宋公临去会盟之前,曾想要去沛邑看看墨者是否真的能够大治,也想让当初痛骂他的墨翟知道自己的占星祈禳之法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可惜没有机会。&1t;/p>

    新任的宋公年轻,又向来瞧不起自己的父亲。&1t;/p>

    于墨者平日也有接触,加上墨者帮着守城也不是一日两日了,略微商量,当即就将守城的虎符献上,将商丘城的防务全部交给墨翟。&1t;/p>

    这是墨翟行义五十年所得到的信任。&1t;/p>

    适在墨子号令之前,已经大体摸清楚了商丘城内底层的情绪,对于那些流言和童谣,哂然一笑。&1t;/p>

    一是他编写的,另一显然也是为了配合这童谣编造出来的,他根本不在意。&1t;/p>

    墨者守城,一定要先讲清楚号令,适带着一部分宣义部的人就是为了到时候先把墨者的守城号令讲清楚。&1t;/p>

    守城不比平时,所以墨者的律令极为严苛。&1t;/p>

    之前墨者宣讲律令,还需要自上而下传达。&1t;/p>

    如今有了宣义部、有了早已在商丘布局的工匠会、麦粉铺、磨坊等一些集会场所,想要宣传墨者守城的律令就简单的多。&1t;/p>

    适也是第一次见到墨者的守城律令有多么严苛。&1t;/p>

    几张纸上,是墨子口述、书秘吏书写的律令内容。&1t;/p>

    适打眼一扫,整整齐齐的一排“杀”。&1t;/p>

    官吏、兵士和百姓仿效制作敌人的服饰的和军门旗帜的,杀。&1t;/p>

    不服从军令的,杀。&1t;/p>

    擅号令的,杀。&1t;/p>

    延误军令的,杀。&1t;/p>

    靠着战戟悬身下城的,杀。&1t;/p>

    上城下城不与众人配合的,杀。&1t;/p>

    不是响应号令而胡叫乱喊的,杀。&1t;/p>

    放走罪犯遗失公物的,杀。&1t;/p>

    长他人威风灭我志气的,杀。闪舞小说网&1t;/p>

    擅离职守,聚众瞎谈的,杀。&1t;/p>

    听到城墙鼓声却在应鼓击过五次之后才赶往办事地点的,杀。&1t;/p>

    不在某办事点却擅自进入的,杀。&1t;/p>

    带领手下人离开自己的办事处进入别人的办事处的,杀。&1t;/p>

    该处办事人员不予捉拿的,杀。&1t;/p>

    挟拿私人书信,杀,&1t;/p>

    替人请托成私的,杀。&1t;/p>

    弃城防事去干私事的,杀。&1t;/p>

    偷取他人妻子婴儿的,杀。&1t;/p>

    守城期间勾引他人妻子的,杀。&1t;/p>

    没有凭证却在军中乱窜的,杀。&1t;/p>

    敌人兵将少而说成多,军纪混乱却说整肃,敌人进攻办法愚蠢却说巧妙的,杀。&1t;/p>

    敌人用箭射来书信,不经允许而去捡的,杀。&1t;/p>

    敌人向城内故示伪善,响应的,杀。&1t;/p>

    城内将书信射给敌人,触犯这条禁令的,杀,尸体还要挂城示众。&1t;/p>

    趁围城抢劫财物的,杀。&1t;/p>

    城内放火的,杀。&1t;/p>

    城内失火、不经请示擅离职守,即便出于好心,杀。&1t;/p>

    奸女的,杀。&1t;/p>

    故意烧毁粮食的,杀。&1t;/p>

    故意损毁兵器工坊的,杀。&1t;/p>

    一条条,一件件,适数了一下,加到最后一共是八十多条杀令。&1t;/p>

    显然,这不是墨家第一次守城,也不是第一次做出这样的号令,而是之前几十年的守城经验中磨合了无数次,许多墨者甚至都能够背诵下来。&1t;/p>

    如今有了纸张,这种律令更为正式,书写了几十份,选取墨者中能言善辩的,穿着特殊的服饰在城内宣讲,力求让每个人都知道。&1t;/p>

    这八十多条,还只是砍头。&1t;/p>

    随后还有三十多条,则是族三族、绞死、车裂等等刑罚。闪舞小说网&1t;/p>

    适看完之后,想要补充一些,却现自己根本没有机会补充,墨者多年的守城经验是实践中用血换来的,可谓是增一字不可、减一字不妥。&1t;/p>

    而这些,用的也不是墨者的名义,而是用的宋公的名义来颁布的,因为墨者实际上是在帮助宋公守城。&1t;/p>

    城内不少人也不是第一次见识过墨者守城,这些规矩一经颁布,很快就传遍了商丘。&1t;/p>

    宣义部的人,自然会讲道理,但这一次不需要讲道理,而只是将这些律令解释清楚就可以,最多说一些让民众知道为什么会这么严苛。&1t;/p>

    城内的墨者已经开始忙碌,挑选士兵、分配守城任务、征召妇女做饭、挖掘厕所、堵塞城外的水井、烧毁城外百步之内的树木&1t;/p>

    墨者于此时的组织力和行动力,在几天之内彰显的淋漓尽致。&1t;/p>

    适返回到墨者身边,准确抄录下一份律令的时候,墨子冲着适招手道:“抄律令的事,先交由笑生去做。”&1t;/p>

    适扫了一眼,现都是一些赏赐,墨子解释道:“有赏有罚,才能守住。赏罚严明,才能持久。只罚不赏,岂能让众人归心?”&1t;/p>

    适走到墨子身边,说道:“先生,今日我在城墙观望,看到城外的宿麦,心中不安。”&1t;/p>

    墨子点头道:“这正是我叫你来的原因。城外的宿麦,太过靠近的,一定要铲除烧毁,不能留给楚人。这件事若是做不好,恐怕商丘未必能守住。楚人因地就粮,围城一年,只怕商丘又要有无数饿殍。”&1t;/p>

    适点头道:“先生曾说,守城若是没有外援,要以出城击败敌人为上策。但先生如今准备要烧毁城外的宿麦,看来只有死守一条路了吗?”&1t;/p>

    墨子沉声不答,半晌问道:“你怎么看?”&1t;/p>

    适摇摇头道:“城内流言四起,萧墙之祸近在眼前。城内民众也未必愿意死守,守住了又能怎么样呢?楚人又不屠戮,终归还是为那些王公贵族守,就算到了楚人那里,也是一样要缴纳粮赋。”&1t;/p>

    这一番很明显的“叛国”言论,在墨子听来却极为顺耳。&1t;/p>

    原本宋国就不是百姓的宋国,墨者想要利“天下”,就不可能用什么宋人的宋国之类的说法来激励民众,必须普天下适用的道理才行。&1t;/p>

    墨子叹息道:“我来守城,不是为了宋公与六卿,可得利的却是他们。其实,我也不是为了商丘城内的百姓,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1t;/p>

    “若是这一次能够震慑楚王,数年之内,晋楚之间怕是难有争斗。晋来墨者则连楚防晋楚来则连晋防楚,几次之后,至少郑、宋之间,再难生大战。”&1t;/p>

    “我们墨者既能守住,晋楚谁行不义之战,都会兵败城下,我想也总能让各国君主不敢轻易动兵。”&1t;/p>

    适想说点什么,墨子挥手道:“你的约天下之剑,我是看不到了。我老了!”&1t;/p>

    “适,如今能用的办法,只有这个。难道沛县可以对抗晋楚,约束他们不得轻易行不义之战吗?”&1t;/p>

    “现在还不行,那难道利天下之事就不做了吗?”&1t;/p>

    “你的办法对,但那是将来。我的办法也对,利的是现在。我知道城内之人未必愿守,可这一次必须要守,守住了,数年之内无人敢攻宋,总能让宋地百姓过了几年好日子。”&1t;/p>

    “从城濮之战到现在,有二百三十年了吧?”&1t;/p>

    适算了算,表示同意,墨子叹气道:“城濮之战,就是因为楚人攻宋,晋人救援。”&1t;/p>

    “从此之后,宋地可有几年安生过?这里一直都是晋楚两国的争霸之地,百姓流离,不能生产。”&1t;/p>

    “如果能够威慑楚王,令其日后不敢轻易出兵,墨者再通告天下,只守不攻,又在守城战中展示我等手段,想来晋人也不敢轻易出兵。”&1t;/p>

    适无可奈何地点点头,明白了墨子的意思,看来墨子是想要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在年老行将就木之际,宣告天下:“墨者守卫的城市,无人可以攻下,谁攻谁会失败,会被别人趁机攻打,你们最好在我活着的时候不要再做出争霸中原行不义之战的事。”&1t;/p>

    片刻之后,适说道:“先生,我想商丘城内、城外,楚人的间谍一定不少吧?”&1t;/p>

    墨子苦笑道:“何止城内城外?就是六卿公室之内,也怕是不少。他们的心思我还能不了解吗?无非是想趁此来争权夺利罢了。”&1t;/p>

    适想了一番,说道:“既是这样,烧毁城外麦田的事,楚人应该很快就能知晓。三十里之内的麦田都要烧掉,三十里正好是一日运输时间,楚人如果想要借宿麦为军粮,就必须分兵去割麦、运麦。”&1t;/p>

    “届时又要分兵围城,楚人真正围城的力量就会减少。原本楚人以为这里会有粮食,携带的便不能太多,他们可以选择围而不打。”&1t;/p>

    “一旦成了定局,楚人的粮食从远处转运动员需要时间,楚人只怕不想攻城也得攻城。”&1t;/p>

    “楚人不攻城,便不知道我们墨者的手段楚人攻城,墨者的一些手段才能让天下知晓。”&1t;/p>

    墨子眼中露出赞许神色,招手让适靠近,说道:“正是这样。割百里之麦,那不可能。割三十里之麦,楚人便要分兵,正合适。”&1t;/p>

    “如今墨者还有义师,又有许多专门守城的兵器,还有你弄出的火药。”&1t;/p>

    “正是要在商丘鸣奏非攻之乐钟,让天下知晓。”&1t;/p>

    适想了想楚国的军队构成,想了一下楚军的组织水平,分析了一下楚国的分封征召军队的组织能力,思索了一下百余年前楚人围商丘那戏剧性的“床帐之盟”,小声道:“弟子还有个办法,可以让这一次鸣奏更为响彻。”&1t;/p>

    br&1t;/p>

    br&1t;/p>

    书友们,我是最后一个名,推荐一款免费,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1t;/p>

    br&1t;/p>

    br&1t;/p>

    &1t;/p>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战国野心家》,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手机用户看战国野心家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31970.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