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红楼求生存[综] > 401.废太子105
    祭过太庙,圣人封赏过跟随御驾西征的功臣,  朝廷的诸事又回到圣人出征之前的状态。不同的是,  因之前的海船运过来的江南粮食,  让京畿的世家大族,  认识到朝廷可用海运替代漕运。

    漕运不仅牵涉了太多人的利益,而且还是十余万的漕丁谋生之处,连带靠他们赡养的妻儿老小。

    本该是西征大胜后祥和的朝堂,  顷刻间就掀起了几派的大乱斗。再不善言辞的朝臣,  也口沫横飞,引经据典地加入了进去。各说各的理。既得利益者不肯让步,没能在漕运争上一口食的,  拼命推崇海运替代漕运,以期分得几分利润。

    圣人看着朝堂的争吵,  心里得意之余,  在养心殿里传授太子制衡之道。

    “他们这些勋贵、文武,要是不扔快肥肉,让他们争起来,  这些人就要一致对付我们父子了。”

    太子点头。

    “父皇差不多该把跑外洋的风放出去了。也好给那些要变卖庄子的人,  留出足够的时间。”

    “不急,  再押后半个月,  才能逼得那些人贱价出售耕地。”

    “父皇,  围师必阙,  留多点余地才好。不然这些人死抱着土地不撒手,  明年的限制土地令,  终究也不好执行。”

    太子费尽口舌,终于劝转了圣人。第二日大朝会上,圣人就宣布禁海令,朝廷将投入海船参与到外洋买卖,允许所有人参股。圣人这一下子把所有的朝臣都打击的懵了。不等众人回过味来,圣人又把户部用了二年的时间,查清的天下耕田数量后、预备实施的限制土地令,一起推了出去。

    这限制个人拥有耕地最厉害的地方在于:量拥有土地的个人,须在缴纳一成赋税的基础上,再缴纳四成的惩罚性赋税。连续抛荒两年或者五年中累计抛荒两年,朝廷将把土地无偿收回。

    这意味着量拥有土地的,把土地租给他人耕种后,基本是没有收成了。

    早知道消息的朝臣,闭口不言。一成的赋税,收的也不算多。能立在朝堂的人,也都不差那一成,关键是额的耕田,要缴纳四成的惩罚性赋税。

    那些出身大户人家、拥有土地数量多的人,算算自己可持有的土地数量,再想想圣人这限地令的目的。偷眼看看在御座上虎视眈眈巡视众臣、等着有人出声反对的圣人,不约而同地把第一个开口反对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圣人等了一会儿,没人出声反对。便点着六部九卿的这几位重臣,问他们的意见。

    问什么,这限地令就是他们筹谋了二年,才制定出来的!

    有那想提出不同意见的朝臣,见六部九卿长官的态度,在心里哀叹一声,知道任何反对都是做无用功的。

    站在朝堂的臣子们都明白——圣人挟西征之余威,削士绅特权,降百姓赋税,这是为了徒家百世江山的大计。这时候跳出来和圣人做对,怕是当场被撸官去职都是轻的。要是交与都察院审察,谁也不是百分百清白的,很可能最后不入狱,也保不住官职和功名了。

    退朝之后,太子殷勤地给圣人端茶、捶肩,大赞圣人此举在史册的记载,将胜过尧舜。

    圣人万分得意。

    “成贤,‘文官不贪财、武将不畏死,天下可大定。’说的是一点儿也不错的。现在的六部九卿都是明白人、勋贵和宗亲也没糊涂的,不然此事做不成的。”

    “父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您是明君,且是有武力、有威望的明君。世道恶则恶人多。既往那些未世帝王,难道就都是糊涂人吗?儿臣看未必呢。不过他们论‘文’——没能力辖制了文武百官不贪财;论‘武’——不能率领武将悍不畏死,抵抗不了外来的危险,最后丢了江山。而今父皇这万古明君的举措,与开辟了江山的太/祖不遑多让。能够安稳了百姓,才能有百世基业的传承啊。”

    太子这番话说的自肺腑,什么是明君,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的就是明君。

    圣人飘飘然的同时,不忘叮咛太子。

    “江南的土地,多由世家大族拥有。若是下层的州府县令等,不能认真执行限地令,就是朝廷的笑话了。”

    经好,架不住和尚歪着念。

    “明年正月,派都察院和御史台带人去各地巡查。必要使得百姓都知晓赋税的变化,胆敢在限地令上做手脚的,杀一儆百。”

    “是。”

    圣人说的杀气腾腾,太子应的斩钉截铁。在一边听着的内侍,都下意识地觉得脊背凉。

    没几天,京畿开始有大片的耕地、田庄出售。买家却基本没有。想买田的百姓,没那个银两。有那个银子的人家,还要算计自家的土地数量是不是标了。原本十两银子一亩的上等田,迅降为八两银子了。当降到六两银子的时候,内务府出面,有多少收多少。

    资金来源,圣人在西征之后,把两淮的盐商差不多都一网打尽了。

    罪名是贩卖私盐。

    按着盐引卖盐,哪家盐商的身家,与所得的盐引数量都对不上。在官盐里夹杂了私盐去卖,才能牟取暴利,是盐商行业里的惯例。

    如今所有的盐商,就栽倒在这惯例上了。

    跟着两淮盐商一起入狱的,还有在两淮盐政衙门的大大小小的官员。罪名是现成的:受贿。

    ——抄家、流放、砍头,国库充盈了,教司坊进了新面孔,又一批土地回到了朝廷手里。

    吏部选派了官员填补两淮盐政的时候,刑部杨尚书尊太子,令命王侍郎带着这些即将赴任的官员,去刑部大牢走了一圈,让他们深刻认识原两淮盐政官员的下场。

    圣人听说了太子给赴任官员的下马威之后,对着贾代善拍手大笑。

    “老贾,朕原来担心太子不识人心的险恶、贪官污吏的狡诈,被那些装廉洁的官员哄骗。你不知道,太子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拘了这些官员,朕是多么开心。太子这样做,倒推官员是否有受贿,竟然比既往御史台弹劾、三司审察来的更是简单明了。如此若能使吏治清明,最后将使天下太平安稳。”

    贾代善心说也就圣人您还认为太子还是个乖孩子吧。太子这三、四年坑了多少官员了。他的心里话,也只能和亲家张太傅对对眼神交流一番,和任何人是都不能说一个字的。

    如今贾代善对圣人的说法是:“圣人,天下人做天下事,万人万法。有聪明人,一击中的,说的就是太子这样的啊。”

    张太傅本想尽早致仕的,算算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子是五品的御史,次子只是举人的功名,幼子尚未进学,自家的土地立即就要抛出去十之七八的。叹息一声,唯有继续干下去,希望长子在仕途上能晋升的顺利,次子在明年的春闱能够金榜题名。

    从太子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拘禁了两淮盐政的官员,最后刑部以受贿罪判了这些官员后,都察院就忙了起来。

    ——不停地有官员被举报消费过了收入。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配合,在年前年后,又有一大批的官员落马。以至于朝堂上的站立的位置,都宽敞起来。

    落马的人多了,空下来的位置就多了起来。

    张太傅的第一个愿望得到实现——他的长子张瓒,去了刑部做侍郎,跨过了四品,直接成为三品高官。

    “父皇,您为何要撰拔张瓒去刑部呢?”太子对这样的大批官员的任命、调动,每天是跟在圣人身边不耻下问,不,是不懂就要问个明白。

    圣人换个胳膊抱爱孙,对太子说:“第一是张瓒这人有这个才能,性格也适合刑部、或是都察院、御史台。第二则是酬谢太傅了。张英做事认真,不杂私心,这样的臣子,若是其子不争气,朕也就赏赐他一个恩荫的虚职,全了君臣之义。如今张瓒有才能,朕拔擢其子,即可留一段君臣佳话,让其后顾无忧,也能给你预备个得用的人才。”

    徒亘认真地听着父祖的对话,看太子点头,不时地他也跟着父亲点头。

    “父皇,这父子俱是朝堂高官,是不是……”

    圣人明白太子未说出口的担心,他失笑,笑太子过于小心了。

    “父一辈是六部九卿之一的,贾代善父子也是这般。老太傅快七十岁了,致仕也就是这二三年之内的事情。他致仕以后,张家也就是一个三品的侍郎府。倒是贾赦,你想他接掌京营吗?”

    “父皇,荣国公与您年龄相仿,贾赦就是接京营,也得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呢。”

    圣人点头。

    “不过,该让贾赦先去京营历练。王家的儿子没什么不好,就是王家企图心太盛,过于野心勃勃了。”

    太子知道这王家的儿子指的是王子腾。他笑笑,因圣人的妃嫔夹杂在里面,他不评说王家的事情最好。

    “父皇,太傅致仕可要赐予他一个民爵?”

    “看吧,若是这二三年都顺当,等他致仕的时候,赏赐他一个民爵,也是可行的。”手机用户看红楼求生存[综]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3057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玄幻小说]百炼飞升录
  2. [修真小说]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3.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4. [穿越小说]悍卒斩天
  5. [玄幻小说]我用阵法补天地
  6. [穿越小说]大明烟火
  7.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8. [其他小说]神躯术士
  9. [其他小说]万界自走棋
  10. [玄幻小说]混沌剑帝
  11. [其他小说]长得太凶,吓哭女主播
  1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3. [其他小说]山花儿正开
  14. [穿越小说]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15. [其他小说]我们找到你了
  16.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7. [其他小说]夜小北的异界生活录
  18. [科幻小说]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19. [玄幻小说]九天斩神诀
  20. [都市小说]九阴大帝
  21. [其他小说]我在大荒开盲盒
  22. [都市小说]讨逆
  23. [都市小说]都市医道龙神
  24.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