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红楼求生存[综] > 292.林海155
    林海真想和林旻说——你慢慢想。

    纪氏先话了,“旻儿啊,  你姐姐那样的女孩子,  你就不用想了。这京里的女孩子子,  只要是差不多的,  母亲都看过了。比得了你姐姐的,文官家的姑娘,没见那个有武力。娶武官家的姑娘,  你想都不用想。你还是换一个比照的。你自己不说个究竟出来,  母亲就给你选一个漂亮的,性格,唔,  就像你妹妹的吧。”

    选林曼那样性格的,林旻他宁可一辈子不娶了。

    林旻马上又换了一幅诚恳的模样,  “爹爹,  母亲这阵子太辛苦了,先让母亲好好歇歇呗。等二哥、三哥完婚了,母亲也歇过乏了,  再给儿子看亲事,  好不好?反正儿子还小,  不差这半年的功夫?”

    体贴的、不得了的孝子表情。

    纪氏想想,  不差这半年的功夫。也行,  先把林晨和林暮的婚事办完。

    冬月里,  林府娶了新媳妇,  鸿胪寺卿陶大人的嫡长女。新媳妇认亲的时候,  所有人都称赞,虽只是一般清秀模样的女孩子,但站在林晨身边,同样地洋溢着明朗的、阳光的气息。俩人气韵趋同,站在一起,大大方方的,宛如珠联璧合。

    黛玉向父亲母亲道喜。

    纪氏笑着说,“我一看到陶氏啊,就觉得配晨儿最好。”

    林海点头。

    而纪氏听了林海鸿胪寺卿陶大人的评价,说他以后很可能入阁以后,对陶氏就没起过要摆婆婆的谱,拿捏媳妇的念头。

    林晨的新婚生活很惬意。原来他还为娶亲后,再不能每天和父母、弟弟们,一起围坐吃晚饭纠结呢。娶亲之后,恨不能餐餐只陪着媳妇吃饭了。

    转年三月间,林府又娶了新媳妇,承恩伯府的嫡长女朱氏。林海等见到朱氏,承认纪氏说的很准确。朱氏女很美丽,站在林暮一起,朱氏居然没被林暮的美貌比下去。温柔大方的性格,举止行动间,也是大家姑娘的气派。而她身后站得嬷嬷,居然是皇后宫里的。

    看来朱家比外面认知的,更得当今的关照。

    林海赶紧把这一点,私下里告诉纪氏。他怕纪氏有些要不得的、要拿捏庶子媳妇的念头。好在纪氏一点就透,看朱氏的嬷嬷,每天陪着朱氏来给自己请安,就明白了皇后的意思,是怕朱氏在她这里受搓揉了。

    所以,纪氏对二个儿媳妇的态度,完全是一样的。

    而林暮的日子,过的比林晨更愉悦,更开心。他现在是翰林院的编修,可以天天回家住。不用像林晨做庶吉士的,要在翰林院继续读书,还要住一年,只有休沐才能回家。

    林暮娶亲后,林家的晚饭餐桌上,又少了一个儿子。

    林旻在翰林院混了一年的时间后,很严肃地找去林海的书房。

    “父亲,儿子不想在翰林院了。”

    林海挑眉,看这个想法多多的儿子。

    “你想去哪儿?”

    “儿子想外放。”

    “你先娶了媳妇再说。”

    林旻哀嚎一声,他就是看不过母亲的日日念叨,想外放的。

    “爹爹,早知道是这样,儿子晚三年去春闱啊。”还能用专心读书挡一挡。

    “林旻啊,你赶紧选,明年腊月,你是一定要娶亲的。你要是想等你母亲定人了,再反悔,是不可能的。”

    “爹爹,有珵儿,二哥和三哥,都马上要给您添孙子了,您就先放过儿子呗。”

    “已经把你的婚期,放到明年腊月,而不是明年的二月了。还不满足?那还是二月吧。现在定下来,来的及。”

    “爹,爹,还是明年腊月吧。”

    呵呵……

    “爹爹,儿子不琢磨外放了,去刑部好不好?或者大理寺?都察院都可以。”

    “嗯?为什么要去这些地方?翰林院是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爹爹也在翰林院修史,修了三年呢。”

    “爹”林旻拖长音,恹恹地,“翰林院好无趣啊。就是读书、读书,再就是整理旧史。儿子不感兴趣,有时候看着那一库库的书,就想:都烧了,会怎么样?!”

    嗬,这孩子是读书太早,读的太快,读的太多,读腻烦了。幸好他该考的,都考完了。

    “那刑部有什么让你感兴趣的?”

    “刑部那些案子啊。总比要从那些枯燥的圣人曰、圣人云里,翻出新意思,要有趣。爹爹,儿子猜测,圣人说那些话的时候,本来没那么多意思,都是后人附会的。有些牵强的,很没有道理。”

    “交换条件?”

    “爹爹,儿子明年一定娶亲。”

    “好。”

    对林旻现在要离开翰林院,已经接任了翰林院掌院的张昭,来林府拜见林海。

    “林姑父,可是旻表弟,在翰林院遇到什么难处了?”

    “彰明啊,过来坐。来喝茶。”

    林海慢悠悠地亲手泡茶,张昭看林海这样举动,知道林旻不是因在翰林院,呆的不顺意而离开,放下心来。林姑父的茶,泡的极其好喝,只是很少能喝到。

    “林旻啊,他啥事也没有。就是读书读够了,读腻烦了,不想再摸书本了。”

    呵呵,状元郎腻烦读书了?

    张昭还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

    “林姑父,旻表弟准备去大理寺?”

    “嗯。他对那些积案感兴趣,依着他,恨不能去做捕快呢。”

    林家的几个孩子,都身俱武功,和林家孩子的举业出众一样,广为人知。不过大家都知道林阁老的夫人出身武将世家,孩子会武功,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张昭知道了林旻去大理寺的原因,也不再忐忑不安了。他总记得自己和张旭,刚回到京城时候,林姑父留自己兄弟住在林府,为他们俩兄弟辅导功课,又做了那许多的考前准备。这么些年后,他再回看,要是没有林姑父的那些努力,自己和堂弟,能考个同进士,就已经是不错的。

    同进士,想做翰林院掌院?呵呵,榜眼想坐这位置都难呢。

    “林姑父,侄儿原心里想着旻表弟的以后,以后可以接侄儿的这个位置呢。”  张昭和林旻的年龄差,也恰恰好可以的。

    “你有心了。他现在太小,也许过几年想明白了,会再回翰林院,也不晚。”

    也是,有个隐形辅的父亲,又是状元,吏部程尚书又是他姐姐的公公,好像林旻去哪里,也都可以的。

    张昭想起自己像林旻这么大的时候,呵呵,他那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态呢。

    林海一边和张昭喝茶,一边和他说起自己的一个打算。他要汇同翰林院,确定幼童,六周岁到十周岁的男童女童,必须学习的科目。

    “彰明,你不来,过几日,我也要去找你呢。今年的吏部考核,现那些女童学过律法的,家人犯罪的少。我正想请圣人立法,要求所有幼童必须学律法。你看看翰林院,是个什么意见。”

    林海把刑部考核的相关内容,递给张昭看。

    当今手握朝廷大权,难免地有了些刚愎自用,乾纲独断。这事儿,说起来也有好有坏。比如,平民学堂,在当今的强力要求下,这些年就开遍了朝廷能管辖的每一个区域。百户以上的村落,必须设有学堂。有功名的秀才、举人,凡享有朝廷赋税减免优惠的人,必须承担义务教学的。而童生,要是去没有秀才的地方教书,还可以领到朝廷的禄米,享受秀才的免徭役待遇。

    十岁以下的女童和男孩子一起读书识字,当初设想的只是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上学早,学有余力的女童,在十岁以前还可以学完《孝经》、《律法》。

    这些年下来,地方官员还有一项考核,就是统计学过律法的女童,其娘家、夫家,生犯法的人数。

    这些年统计结果,现女童的律法学的多的地方,百姓违法现象减少明显。

    张昭仔细看过,方说:“林姑父这提议好。民众从小学了律法,可避免再出现不教而诛。我附同您,一起上奏章。”

    林海和张昭合上奏章,建议朝廷立法。强制所有的父母,在孩子年满六周岁,必须入学读书。并在十周岁之前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经》、《算学》、《律法》,这些基本课程。

    母亲识字对孩子的教育的益处、影响,满朝的文武,都不否认这事儿的。

    所以林海和张昭的奏章,没有受到什么质疑,就被朝廷接受,刑部也大力支持,从幼童开始做普法教育。

    初冬,第一场雪花飘落的时候,贾赦打人去礼部,请林海下衙和他一起去宁国府。林海意识到可能是贾敬不行了。

    贾敬送了贾珍夫妻后,就在宁国府的花园里,起了一座道观。贾蓉出孝以后,贾敬张罗了孙子的婚事,然后又嫁了女儿惜春。贾赦给宁国侯贾蓉,在兵部谋了一个职位。宁国府这些年,是和承恩伯一样,在京城的勋贵圈里,默默隐性,似乎到了要消失的地步。

    林海汇同贾赦一起到了宁国府,径去花园里的小道观见贾敬。

    贾敬已经瘦得脱像了,见了贾赦和林海进来,挣扎着让仆从扶他起来。

    “敬大哥,你躺着说吧。我和如海,都不是外人。”贾赦赶紧说话。

    “坐着还舒服一点儿。”贾敬费力地倚靠枕头坐起来,把家仆都赶了出去。

    “恩侯,如海,我快八十岁了,能最后给宁国府争回侯爵,对得起祖宗和子孙。恩侯,我没听你的劝,让蓉哥儿娶了那女子。义忠心里是否过的去,以后会不会在蓉儿身上找补,我如今已经是没力照顾孙子了。往后,还请你们俩照顾蓉哥儿一些,别让宁府,断了香火承继。”

    义忠亲王的事情,林海和贾敬可以说是互相借力,才最终促成的。

    “敬大哥,你放心,我会尽力照顾蓉哥儿的。”林海赶紧表态。

    “敬大哥,照顾蓉儿不难,难得是蓉儿要拖着的贾氏一族的人。你活着,那些族人不敢说什么,要是珍儿在,也能震乎住他们。可蓉儿……”贾赦摇头。

    “敬大哥,你趁着还有一口气,把那些族人,该分的都分了吧。出了五服,也没什么情谊的,留在贾氏祠堂里,祖宗也未必愿意见到这些,干啥啥不成,只懂得打秋风、仗势欺人的不孝子孙。”

    “怕是族老不愿意。”

    “多给点儿族产吧,就当给蓉儿花个赎身银子了。”

    贾赦说的不好听,实际还就是这样。前几年,林海也是给族里添了一大笔产业,然后独立一支了。

    贾敬想想点头,也只能这样办了,蓉哥儿不是那些族老的对手,也背负不起那些嚣张跋扈的族人。手机用户看红楼求生存[综]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30579.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孙旭林冉
  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3.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4. [都市小说]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5. [都市小说]讨逆
  6. [科幻小说]踏星
  7.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8. [玄幻小说]凌天剑帝
  9.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0. [玄幻小说]武道丹帝
  11.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2.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13. [其他小说]黄昏分界
  14.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5. [都市小说]大医无疆
  16.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7. [穿越小说]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18. [玄幻小说]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19. [穿越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20. [玄幻小说]乱世书
  21. [修真小说]你们修仙,我种田
  22.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23. [科幻小说]电磁暴君
  24. [其他小说]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