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雄霸三国 > 第344章 袁绍
    四月十八日,河内汲县,新的魏郡太守边让上任途中,与前来宣诏的天使胡母班一同拜访河内太守、钱塘侯朱儁。

    吕布那位河内太守这时候还在帮助魏越整编雒都军队,以朱儁的威望,朱儁不主动离开河内,是没人愿意去强抢河内太守一职的,吕布也不例外,目前任何一方都不愿往死得罪朱儁、皇甫嵩。

    交出军队,去担任交州牧,这对朱儁来说并非不能接受,只是作为州牧要留大多数家属在雒阳做人质。算起来魏越是魏真的人质,刘范、刘诞兄弟是刘焉在雒都的人质,刘和是刘虞的人质,黄琬的儿子黄逵也在雒都为质。

    就目前雒都的政治框架来说,朱儁并非不能接受,有两名善战的武人秉持国政,起码朝廷不会惧怕外战和国内四起的叛乱,能强力而有效的维持朝廷权威。

    可这种政治框架没有经历过考验,朱儁不知道魏越、董卓两个人能撑多久。万一再爆发出内战……两个专业武人领导的内战,绝对能把雒阳打个稀烂。

    他若去做交州牧,儿子在雒阳做人质,很有可能被战火吞没;如果他在河内,就能作为一枚游动的砝码,就近平衡雒都局势,避免矛盾升级爆发内战。

    此前何进、蹇硕之间的军事政变,只是军事政变而已,还算不上内战。

    “阉竖群灭,国政履新,将相和睦,新颁大政。这正是我辈用命于社稷之时也。”

    边让途径汲县,主要目的就是劝说朱儁,同时就任魏郡太守,对迁族于邺城的赵忠族党进行有选择的大清洗。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大清洗,所得的近半财富将成为魏越出兵塞外的军费来源,而有选择的清洗魏郡豪强,余下不想死的豪强只能依附边让、魏越集团,形成既定事实。

    只要魏郡在手,那任何人得到的冀州都将是一个残缺的冀州,一个缺乏心脏的冀州。

    朱儁很清楚边让的使命,目前他也在对河内宦官朋党进行清洗,这是一股风潮,他不动手,他下面的县令也会闻风而动。现在清洗宦官余党,才是各郡最重要的事情。

    边让侃侃而谈一副要做一番事业的自信姿态:“钱塘侯乃国朝宿将,威名赫赫,牧守交州足以震慑荆扬交益四州土民。若依大将军原话来说,若是天下有变,钱塘侯也可振臂高呼再倡大义,率四州之兵肃清环宇蟊贼,匡扶汉室社稷。”

    “哦?大将军真是原话如此?”

    “岂会有假?公卿聚于明光殿集议之时,大将军当众所言,钱塘侯稍稍闻讯,就可确认真伪。”

    朱儁抚须微笑,感叹道:“竟不想昔年堂前戏泥顽劣少年,今日也能外宣兵威于四夷,内保社稷平稳于动荡。这交州牧乃是重任,他既然如此看得起老夫,老夫自不会忤逆朝廷。倒是家中二子,就要拜托大将军照顾了。”

    朱儁长子朱符是议郎,次子朱皓留在河内学习军事,朱符兄弟两个并有才器。

    仔细算下来,崇尚军功的年代里,精英教育的重臣子侄都非泛泛之辈,很多人不缺历练,缺的只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比起这些人,寒门子弟,魏越军中强推文化教育催出来的底层军吏,都缺乏历练,能否成材、大用都是有待考验、证明的事情。

    豫州,州治所沛国谯县。

    不要小瞧人家曹操是谯县人,人家是州治所所在的首郡首县人,妥妥的大都市顶级家族出身,能盖过曹操也就只有袁氏、杨氏嫡脉而已。

    黄琬沐浴焚香后,独坐书房静心沉思。

    豫州辖颍川郡、汝南郡这二郡,以及陈、梁、沛、鲁四王国,是中原膏腴之地,天下要冲。东西展开的豫州,与兖州、青州、徐州交织在一起,将关东中原之地撕碎。

    四州相互钳制,人为分割设定的地缘政治下,四个州独自一州只会被拖死,只有稳住另两个州的情况下,才会有出现某一州独大的情况出现。

    历史上曹操能坐大,与迁都许地有着直接关系,没有朝廷大义,曹操势力只能作为袁绍外围势力存在。唯一存在的目的就是拖住、搅乱中原四州,给袁绍争取整合北方三州的时间。

    而现在,青徐黄巾军势头一波比一波猛烈,黄琬扫平豫州、汝南黄巾军余孽掀起的动乱后,就不得不回到州治所谯县组织防御,沛国也是青徐黄巾军的进攻目标,这里就是前线。

    青徐黄巾军攻势猛烈,一波强过一波,完全不正常,已经超出了黄琬的预料和掌控,从各方面来说青徐黄巾军已经失控了,尤其是破坏今年春耕之后,这种失控现象更为明显。

    等到夏收时,绝粮的饥饿百姓又会加入黄巾军,然后有很大的可能会破坏秋收……整整一年没有多少田产收获,几乎是一场灾难。

    那么多张嘴要吃饭,要么杀干净保证正常的生产,再要么提供足够多的食物。否则饥饿之下,青徐之地有多少百姓,就有多少黄巾军。

    这是一场已经失控的灾难,到底会波及多少人口,造成多大损失,已不是黄琬能计算的了。他能做的就是稳定豫州秩序,组建沛国、鲁国防线,配合袁绍主力军将青徐黄巾军堵在泰山以东。

    可袁绍、鲍鸿这两位西园军高级军官的表现十分的差,让黄琬看不上眼,恨不得拿过指挥权自己来动手。

    袁绍、鲍鸿率领的西园军、河南骑士营组成的兖州军团缺乏进攻勇气,倒也在泰山防线与扑向中原的黄巾军打的有来有去,非常精彩的样子……

    可在黄琬看来,善战者无赫赫功勋,如果是魏越来指挥这一战,不会跟青徐黄巾军耗这么久,早就大展拳脚将黄巾军按倒在地,岂会如袁绍这样,在一场场小规模战斗中教授青徐黄巾军战争技艺。

    没错,黄琬眼中,袁绍正在通过战争学习战争,给他喂经验的青徐黄巾军,军事素质也在稳步提升,完全就是在养虎为患!

    而驻屯鲁国的西园军鲍鸿所部兵马,鲍鸿死前竟然就跟袁绍眉来眼去,不过碍于是鲍鸿的部属,又是西园军内部事情,黄琬忍着别扭没动手。

    雒都政变爆发之前,他就接到魏越的密报,搜集了鲍鸿的相关罪证,蓄势待发。

    当屯驻颍川郡的鲍鸿要率本部兵马去雒阳参战时,黄琬布置的后手及时发动,直接以贪污军费之罪砍了鲍鸿。这下,没了鲍鸿做缓冲,直接成为驻屯豫州西园军上司的黄琬,与兖州西园军的领袖袁绍之间的矛盾,就因鲁国西园军而爆发。

    对袁绍指挥能力的鄙视,更加剧了这个矛盾的烈度。

    到底是退让,让袁绍以西园军中军校尉的身份拉走驻扎鲁国的三营西园军,还是直接撕破脸,配合魏越,向朝廷参袁绍一本,提议朝廷换将。

    以蔡邕目前对兖州的影响力,双方配合足以将袁绍从兖州赶走。

    没多久,黄琬作出决定,研墨提笔写到:“臣兖州牧闻中军校尉袁绍御敌泰山历战多有不足……”

    一道表章写完,看着自己的章草书法,黄琬轻叹不已,自己实在是老了,已经很难跟上风潮了。哪怕有一手楷书、行楷、草书、狂草技艺,也可只是技艺而已,不是深入骨髓的章草。

    兖州士族是出了名的排外、保守,兖州头面人物,没几个会在意汝南袁氏的招牌。袁隗活的时候就如此,袁隗死后也是如此,更别说袁绍了。

    黄琬决定再配合魏越一次,就算是看在卢植首级的面子上。

    作为一个寡欲的人,黄琬的最大精力放在治学上面,对仅有的一儿一女自然格外的珍惜。黄贞姬之死,魏越暴跳如雷杀人盈野,若是黄琬来主持,不会如魏越那样仅仅在白马寺杀光贵戚、豪强部曲就了事,非得揪出一波大鱼抽筋挫骨不可。

    所以,他没有单纯的将袁绍从兖州赶走,而是表奏中认为袁绍统兵才能不足却学习极快,建议朝廷换将之时,以袁绍为泰山太守协助战事,以便于学习兵法,好成为今后朝廷的栋梁之材。

    兖州是一个大泥潭,把袁绍赶走有什么意思?难道让袁绍自己开辟一个根据地,招纳袁氏旧部积极壮大?不行,这不符合黄氏利益,必须要限制袁绍的发展,将袁绍扣在排外的兖州,就能极大的限制袁绍发展。

    不协助战事,泰山太守有守土之责;协助战事,将落入魏越的掌控,是杀是罚,自由魏越来衡量,他黄琬没必要再做恶人了。

    雒阳政变爆发的突然,结局堪称意外。

    黄琬早有心理准备,可也没能想到魏越真的能笑到最后。连黄琬都如此,袁绍更是无法接受这个能说是戏剧性的结果。

    这次政变对天下舆论来说是一场空前的胜利,达成了两代人消灭宦官的政治目的,为魏越、董卓带来了空前的政治影响力。世家各有打算,可豪强、寒门子弟受世家误导,视宦官集团为天下祸源,谁铲除这个祸源,谁就是大英雄!

    这是时代的基本认知,这股风潮平息之前,几乎没人敢站出来给魏越、董卓泼脏水。谁这么干,就是否认此前无数人牺牲换来的正义,消灭宦官是为了天下万民更好的生活,是为了社稷更加的平稳昌盛,所以消灭宦官就是最大的正义!

    可这场政变对袁氏来说是一场空前的失败,袁氏一族被恼羞成怒的宦官诛杀一空,会成就袁氏空前的名望,会让袁氏成为正义的代名词。

    然而袁氏一族没有死在宦官手里,甚至在何进进攻都城的时候,袁氏按兵不动装聋作哑,在何进忍不住进攻时,袁氏才勉勉强强的动员部曲作战,结果又坐看何进被宦官突袭围杀。

    袁氏一族被何进部曲复仇扫灭,几乎没什么人要执意追查。一来是都忙着瓜分宦官的资源,二来是没必要为死人耽误活人的前程。

    甚至一些激进态度的人看来,袁氏在政变中表里不一的行举,完全是自招横祸,咎由自取。

    这就让袁绍很难受了,更难受的是魏越就任大将军,扶助袁术为后将军、安国亭侯。

    安国亭侯……意味着什么,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汝南袁氏家主的爵位。安国亭侯,亭侯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国!这是对每一代袁氏家主最大的认可,这是袁氏头顶上最为特殊的一顶头衔!

    而现在,这顶镶嵌历代袁氏栋梁成就的宝冠,竟然落在了袁术那个莽夫头上!

    这简直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

    “小儿辱我太甚!”

    袁绍一剑斩断面前栅栏,环视诸人:“大将军死因可疑,我宗族惨死乱兵之中亦是疑云重重。我怀疑皆是魏贼手笔,如此险恶之人秉持国政,他日又是王莽之流,不可不察!我有意发檄文于四方,号召天下正义之士进讨国贼魏越!”

    他的左膀右臂,朱灵、鲍信互看一眼,俱是失望,这么一个耐心不足又输不起的人,似乎不值得追随。

    也不想想,如果他们起兵讨伐魏越,不提多少人响应,也不提打赢魏越的概率,也不管战后天下格局会败坏到什么地步去。

    光说说眼前,他们起兵向西而去,那么青徐黄巾军四处蔓延,清河国会被饥饿的黄巾军扫荡一空,清河国的百姓为了吃饱肚子也就不得不当黄巾贼;清河国如此,泰山郡也是如此。

    朱灵是清河国人,鲍鸿是泰山郡人……袁绍连这点同情心都没有,只想着自己的私仇,未免太过薄情。

    哪怕他们理解袁绍,知道这只是情绪失控时的气话,可理解归理解,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手机用户看雄霸三国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778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