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雄霸三国 > 第148章 猜忌
    初夏时节的雒都商业再次热闹起来,虽说现在的物价是前年同时期的两倍有余,但近期内物价持续平稳未发生突然上涨,对经济民生来说已是转好的兆头。

    皇城内金市,靠近西园的张让府邸如今门前车水马龙,一般的爵位、官职买卖自然由一般的黄门宦官负责接待、记录。

    负责大买卖的张让正在谈一桩交易,北军中步兵校尉部司马黄奎正坐在张让面前,一箱箱的黄金就摆在繁花盛开的庭院中。

    张让饮茶之余,扭头一看也忍不住眼皮直跳,心中不得不感慨张举手笔之大,竟然砸出两千金买爵位。在张让看来,张举交钱买爵位更多的是一种臣服的姿态,交的是买命钱。

    他再次拿起黄奎递上的信纸,轻轻点头,语气轻柔:“无大功晋封县侯难免会遭时人诽议,西中郎将世代戍边渔阳,早年有征战鲜卑之功,去岁有克定黄巾之勋,今又新破叛羌,朝廷合该叙功升赏。”

    见黄奎神色平静不带波澜,张让呵呵笑了笑,这人还是有抵制情绪的,远不如黄琬看的明白,就笑问:“黄司马,不知西中郎将对封邑……属意何处呀?”

    张让说着又神色为难:“若依咱的意思,取渔阳一县做封邑,可渔阳郡及周边诸县并无好听、悦耳或有好寓意的封号。”

    渔阳郡就那么几个县,安乐县是安乐侯,还有雍奴侯、狐奴侯,都不怎么好听,旁边右北平郡还有个无终县,弄个无终侯给张举,怎么都觉得很奇怪。

    黄奎正值壮年,蓄着浓密八字胡,坐的直直脊椎骨不曾弯曲一点:“西中郎将祖籍河东,张公可从河东选一处作为封邑;若河东不便,可选上谷郡居庸县。”

    “西中郎将可是更中意居庸,不知其中可有说法?”

    “黄某并不知西中郎将如何考虑,只是在兄长信中得知西中郎将有意迁离渔阳。至于迁移回到祖籍之地,还是退往塞内,皆要看西中郎将的心意。”

    张让现在听明白了,张举托江夏黄氏出面无非是投石问路,看着是拿出两千金要买个县侯,实际上就是问问张让愿不愿意给他留活路,如果留,那张举就会率部从渔阳内迁。内迁后,张举将失去率部出塞的退路,即便要逃也带不走庞大的部曲。

    张举手中庞大的部曲,才是朝廷猜忌,无数人眼馋的东西。握在张举自己手中庞大的部曲,就是悬在他头顶的剑。

    张让拿不准张举的魄力有多大,如果选河东郡某县作为张举的食邑,这非张举的封地,仅仅是该县的部分百姓赋税给了张举作为额外收入;拿着该县百姓的赋税作为食禄,又迁居该县,这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能说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如果将张举的食邑选在河东,万一张举舍不得遣散部曲……或遣散大部分老弱却带着精悍部曲移居河东,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张举会放弃庞大的部曲,就带几百户人来河东?

    张让不认为张举有这个魄力和决心,当世之中也没几个人有这么大的魄力。

    在河东食邑无法达成效果的情况下,那么,上谷郡的居庸县就极具可行性,首先这里与渔阳郡紧挨着,张举放弃大部分部曲向居庸县迁移也方便。只要张举愿意遣散手下那十万口部曲,幽州的隐患去了一大截。

    至于两千金买个县侯……没有军功也有操作余地,更别说西路军如今刚打下一场漂亮的围歼战,尽管出动万余人才俘斩千二百人,但这是全歼,是长期对峙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具有鼓舞、稳定人心的效果。

    这么大的,且意义极大的一笔买卖是很重要的,张让送走黄奎就乘车入宫,向皇帝阐述此事。

    两千金如今价值五千万钱,封张举为县侯多给点食邑也是无妨,食邑虽是长期收入可短期内变不来现钱,朝廷现在依旧缺钱。

    平黄巾之乱的三位大功臣,卢植自己倒霉被打压下去了,朱儁是钱塘侯食邑五千户,皇甫嵩是槐里侯,食邑槐里、美阳两县一共八千户。那么,一千户百姓的一年赋税有多少?

    以一户五口人,耕作五十亩收获一百五十石来计算;三十税一,一户一年地租在五石左右;千户就在五千石左右。朝廷并不会给实际粮食,而是按照过去物价折算成金钱,不可能按照现在的市价,所以五千石算成金钱是百万钱。

    另一户五口人,基本构成为三大两小,成年人收算赋一年一个人是一百钱出头,千户即三千人其一年算赋丁口税在三十五万钱;未成年的弱丁一年一个人收二十三钱,千户即两千人其口赋在五万钱。

    此外百姓免去了一年中一各月的更卒兵役,光这一项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就要缴纳两千钱,相当于国防罚金;然后每月每人还要在地方有三日徭役工作,官府也很慷慨的给你免掉,由官府雇工代你做,可你要掏钱,基本上这笔钱一年下来在三百钱出头一点点,三百钱也是寻常雇工的一月工钱。

    而这笔钱,前者与朝廷征募士兵的资金挂钩,后者关系地方道路、城池、水利修缮、建设,所以最为庞大的这笔钱跟食邑封君没关系!

    不要以为一千户食邑,一年就能稳稳地拿到这一百四十万钱……别忘了鼎鼎有名的《酎金律》。酎(音昼)是一种自一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复酿成的优质酒。

    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的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酎金之制即由此产生。

    另外,在九真、交趾、日南等南方诸地有食邑者,以犀角、玳瑁、象牙、翡翠等代替黄金。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所献黄金如份量或成色不足,王削县,侯免国。是重要折腾诸侯王手段,在武帝刘彻手中发扬光大。因征越国没有诸侯愿意出兵,武帝就以这个原因一口气依法剥夺了一百零六名侯爵爵位,至于零零散散敲打下去的就不好计算了。

    典型的如卫青儿子阴安侯卫不疑和发干侯卫登就因坐酎金失侯,和卫青出击匈奴有功的公孙贺、韩说等也因酎金失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武帝的侄儿刘贞被封为涿县的陆城亭侯,就因为这事情丢了侯爵;倒是孙子一辈时争气重新弄了个亭侯,一直传到刘备爷爷那一辈时,因为刘备的祖父刘雄是次子,这才跟亭侯爵位挥手告别。

    一千户食邑,要缴纳的酎金在四两,按着朝廷的牌价不过两三千钱,可朝廷会收你的五铢钱?

    不想被人抓住把柄,就老老实实冶炼、提纯黄金交上去并花钱打点各方面;这些足金……或许朝廷又会掺沙子,作为金饼再赏赐下来。

    食邑越多,虽然摊下来的酎金虽多也容易补上;酎金制度下,最倒霉的就是各种刘氏亭侯,本身就居住在封地内,收入波动太大,和外界交流不便又不容易买到足金去缴酎金。

    回到张举食邑一事上,他掏出价值五千万钱的两千金;哪怕朝廷封他食邑三千户,一年收入也就四五百万……唔,这么一算朝廷就亏了。合并张举的前功,以及现在形势,刘宏与张让定下了张举的食邑:居庸侯,食居庸八百户。

    原本此事就该停止了,张让鼓着胆子说:“至尊,张举随手能出两千金……皇甫嵩那里出个五千金应该不难。”

    冀州讨平黄巾主力时,参战将校都发了大财,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见刘宏皱眉,却未直接拒绝,张让继续说:“张举托求侯爵之名进献两千金,实为减罪行为;然,扫灭蚁贼时,皇甫嵩获利自不会在张举之下。其因功食邑二县八千户,自始至终坦然受之。比之张举,或有不如之处呀。”

    一旁赵忠也开口:“至尊,张举自知有罪奋勇杀敌,又出金自罚可谓忠厚;而皇甫嵩与贼军对峙已快三月,只听他说连日攻杀,却不知战绩多少,未免惹人怀疑,难以让人信服。”

    张让见刘宏眉头紧皱,袖中的手掌也合拢握成拳,就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片刻吸引刘宏视线后才说:“皇甫嵩三五日一折,次次要求朝廷调西路军于他差遣,老奴却未见其功勋;今张举所歼叛羌,不过是为皇甫嵩拾遗补缺而已……可见张举心怀大局。若这伙叛羌流毒三辅焚烧田野,今年关中夏收不知要白白损耗多少,因皇甫嵩之失才有此患,也因张举忠勇才消弭此患,望至尊明察。”

    赵忠放了最后一把火:“至尊,皇甫嵩屡次大战能平蚁贼,其内情老奴素有所知。如长社之战能赢在于蚁贼无备及骑都尉曹操乘夜掩杀,皇甫嵩不出城纵火,曹操自会纵火歼敌;后苍亭之战能胜,在于左路军护军司马傅燮所部奋勇而进于敌阵中生俘敌酋卜己、张伯、梁仲宁三人;后河北之战能胜,多仰赖河北诸将之力,张举正是河北诸将之首。”

    稍稍停顿,赵忠一锤定音:“或许皇甫嵩自知本事不济,这才连连要求朝中调拨西路军于其麾下效力。无西路军,皇甫嵩僵持而难胜,有西路军,或许皇甫嵩能大胜叛羌。”

    张让忍不住瞥一眼赵忠,什么仇这么大,让赵忠非要把皇甫嵩往死路上逼。自己只是想从皇甫嵩口里挤出五千金弥补军费而已,赵忠更狠,要断绝皇甫嵩的根。

    现在好了,皇帝有心把西路军调归皇甫嵩节制,也怕应了赵忠的乌鸦嘴:皇甫嵩是靠张举打赢的叛羌,就像之前长社依赖曹操,苍亭依靠傅燮一样。

    犹豫不决,张让、赵忠两个人给刘宏打开了另一种新视角……皇甫嵩到底行不行?

    如果像赵忠说的那样,把西路军归皇甫嵩指挥,打赢叛羌也是不错的结果……万一皇甫嵩真的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这场关系京畿稳定的决战打败了……岂不是会让西凉叛军长驱直入,直接杀到雒阳?手机用户看雄霸三国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778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