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相门庶女:弃妃有毒 > 第295章 不肯屈服
    甄世弘轻轻一句话,恍如在平静的屋子里投下了一枚重磅的炸弹,已经将屋子里三个女人炸晕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伯爷甄世弘被这样灼灼的目光盯着看,实在是有些尴尬,他下意识抬起右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轻轻咳嗽了一声。

    “弘儿,你给我说实话,到底怎么回事?老二的事儿,怎么偏偏又扯上了四丫头?嗯?”老祖宗震惊之余,很快意识到这桩事情来的有些怪异,疑心伯爷为了甄世祁,主动要将自家姑娘献给诚王叔为妾,因此脸色便沉了下来,再看甄世弘的眼光里便带着怀疑。

    同样的事情曾经发生过一次,正是甄世祁刚入狱的时候,伯府求上了诚王府,只不过那次这色狼提出要纳的是七丫头;亏得七丫头聪慧,使了个张冠李戴的巧计,成功打消了他的念头。

    但那次七丫头的计策能险胜的主要原因,还是诚王叔并没见过甄家八美中的任何一个,对于她们真正的容貌不得而知,也就容易丢开手去。

    甄世弘一看母亲的脸色,吓了一大跳,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母亲,这事儿真和儿子无关呀!忠义候府的家训已延续了百年,甄家姑娘无论嫡庶,除了选入后宫为妃,均不得为妾。儿子怎会如此大逆不道,将自家姑娘送给别人为妾,做出有违祖训的事儿?今儿诚王如此着急地单独约见我,我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亟待见了面他便说起二弟的事儿,大包大揽,十分热情主动,态度与过去迥异;我与母亲想的一样,也以为他是想要银子,因此便试探着问了一下,结果他却提到了四丫头……我也十分吃惊,以为他对四丫头的容貌,也是道听途说的,便说坊间传言,都是以讹传讹,其实不符。可是,诚王十分坚决,并且说……对了,我怎么忘了?”

    甄世弘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什么来,使劲儿地一拍脑袋,赶紧从袖筒里掏出那片枣红色披帛来,说:“母亲,这是诚王叔亲手交给我的,他说曾亲眼见过咱家的四姑娘,有披帛为证,还交给我带了回来。是不是真的,母亲一问便知。”

    二夫人一见那披帛,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她上前几步将那披帛拿到手中,打开来仔细看了看,回头对老祖宗说:“老祖宗,没错了,这披帛都是五丫头绣的,二房的几个丫头每个人都有一件,颜色却都不同,唯有五丫头的是枣红色的。去东平侯府那天,四丫头和六丫头两个人衣裳撞了色,争执了起来,僵在了那里,最后时间来不及了,怕大嫂发火,五丫头就派人去取了自己的这件披帛,给了四丫头,这才算化解了争执,所以我有印象。”

    大夫人一听,顿时黑了脸,心里对二夫人不满,却又难以反驳;虽然因为甄世祁被贬官,京西伯府的宅斗以大夫人全胜而告终,但若真的论口才急智,她真不是二夫人的对手。

    二夫人刚才说的话,从表面看句句是实话,验证了这披帛是五姑娘的,但五姑娘给了四姑娘用而已,似乎没有一句话是特意针对大夫人的。

    仔细一琢磨,这番话大有深意,其一,二夫人证明了这披帛是四姑娘用着的;其二,东平侯府的宴会在两天前,甄府姑娘们悉数出席,带队的却是大夫人。

    四姑娘若是在那一天出的事儿,遗落了自己的披帛,不知怎么地被诚王得到了,身为带队人的大夫人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她自然难辞其咎。

    可那一日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儿,她哪里能关注到四姑娘的事儿?不过,经二夫人那么一提醒,大夫人似乎也有了印象,刚到伯府的时候,她们几个走的偏门,四姑娘主动提出来要和七丫头一起等软轿,她的确是披着这么一个颜色的披帛。

    就算想起来了,此时此刻,大夫人怎么可能承认是自己疏忽了?只能将错就错,干脆就推给四丫头自己得了。

    一个姑娘家家的,和男人私相授受,那就是要命的事儿;更何况,她招惹的还是一个不能招惹的男人?

    “哼!”想到这里,大夫人脸一沉,冷冷地说,“我不记得有这个事儿,二夫人既然记得这么清楚,四丫头就是在那日穿了这件披帛,想知道它怎么跑到了诚王的手上,这还不简单,把四丫头叫过来一问不就得了!”

    甄世弘听了一皱眉,心说女人就是女人,到了这种时刻,居然还计较这些口舌上的小事儿,真是够笨的。

    于是,他接过大夫人的话,转头对老祖宗说:“母亲,只要确认了这披帛就是四丫头用过的就足够了,姑娘家的贴身之物到了诚王的手中,等于就失了清白,他既然敢拿出来,其实就是*我们答应他的要求,我们就算弄清了原委,还有何意义?您倒是给我们拿个主意,是否答应诚王的条件,以此换回二弟的前程?”

    甄世弘嘴上说着要老祖宗给大家拿个主意,其实这番话已充分暴露了他的想法,他认为最有利的选择,就是答应诚王叔的条件,既挽救了四姑娘岌岌可危的闺誉,又彻底解决了二弟甄世祁这个大难题。

    毕竟,用一个庶女不仅换回了老二的官职,还解了自己被御史弹劾的燃眉之急,保住了自己的仕途,到底孰轻孰重那是一目了然的。

    “母亲,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诚王的提议呢?毕竟,这披帛的事儿已成事实,若能将二弟换回来,那也算四丫头为咱伯府立下了大功一件!”大夫人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甄世祁若能官复原职,还能在京城的吏部任职,对于如今人单力孤的甄世弘来说,绝对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她当然得帮着自己的丈夫。

    至于伯府什么甄家的姑娘不得为妾的祖训、四姑娘的意愿和给好色如命的诚王当姬妾的前途命运等等,都不在大夫人的考虑之列;在她看来,一个庶女就凭着几分姿色,能嫁入亲王府就是一步登天,就算为姬妾都是便宜了她,难道还要当王妃吗?

    “老祖宗,媳妇只要一想到老爷在泸州受苦就乱了,还得老祖宗您来拿主意才行!”二夫人这一次十分难得的和大夫人想到了一块儿,可她身为四姑娘的嫡母,真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提出用自己的庶女,去换回丈夫的前程,可她眼巴巴地看着老祖宗,希望这句话能从老祖宗嘴里说出来;毕竟,她知道老祖宗一向是偏疼小儿子一点的。

    老祖宗哪能听不懂这几位的意思,她当然心疼自己的小儿子,也想着赶紧将他弄回来,不要在那种地方吃苦了;可她的心思并没有一边倒,完全站在了甄世祁这一边。

    她之所以犹豫,倒不是心疼四姑娘,而是顾忌过世的老侯爷和甄家的列祖列宗,人老了自然怕死,她担心自己去了另一个世界,会因为违背丈夫的意愿和祖训堕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那该多可怕?

    “唉!你们的意思我懂,但我们甄家百年来的祖训是十分明白的,到了我这一辈,要公然违背祖训,你们让我死后有何面目去见你们的父亲和列祖列宗?”老祖宗沉吟良久,“老二的事儿当然也很重要,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怎么会不心疼?可这事真的很难抉择,我想着,还是征求一下四丫头的意见再做决定!”

    这一位自诩又信佛又仁善的老太太几经抉择,还是不愿意这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她决定将这个难题交给四姑娘自己。

    毕竟四姑娘进了诚王府能换回自己的父亲和仕途,若真的是有孝心的女儿,一定会主动牺牲自己;尤其是四丫头,一心想攀高枝,若是她自己愿意,主动表态愿意进诚王府,那多合适呀!自己也就不用当恶人了。

    四姑娘甄倩人时隔两日再次被老祖宗召见,心情愈发忐忑不安,亟待走进屋子,第一眼先看见桌子上自己遗失那条披帛,再一看伯府重要的人都在场,心里“咯噔”一下子,心说完了,难道真的东窗事发了?那个老色鬼居然找上门了?

    “四丫头,你来的正好,来看看这披帛是你去东平侯府那天披着的吗?”大夫人尽量放低了语调。

    “哦,正是!”四姑娘故作惊讶地问,“伯娘那儿找到的?我那日不知道何时遗失了,还以为找不到了呢!”

    “是吗?那可是太巧了,这披帛是伯爷去诚王府做客时,诚王亲手交给他带回来的,对四丫头的美貌,他可是念念不忘呢,要娶你过府,并许诺一个侧妃的位置!”大夫人淡淡地说。

    “四丫头,你,你就答应了吧?娘求你了,好不好?诚王答应了,你若愿意进诚王府,你父亲就能官复原职,还能回京城,咱家就翻身了不是吗?”二夫人突然冲上来拉着四姑娘的纤手,放低了身段苦苦哀求。

    甄倩人一看今日的架势,她突然明白了,和那日五姑娘答应东平侯府的婚事一样,伯府其实已经决定拿自己的幸福去换取父亲的前程,找她来不过是希望她能主动请缨卖掉自己,做个可悲的孝顺女儿,换回自己的父亲,这样他们就都没有了责任和负担。

    毕竟,对于伯府和老祖宗而言,父亲可比自己重要多了。认清了这个现实,甄倩人反而镇定了下来,她心说,呸,你们这一帮伪君子,我偏不如你们的意,我若不能一飞冲天,便宁可死了,也不要白白牺牲我自己来成全你们。

    拿定了主意,她面对老祖宗“噗通”一声跪下了,声泪俱下地说:“老祖宗,咱甄府百年的祖训,姑娘无论嫡庶均不得为妾,倩人不敢违背,可也不愿意父亲继续在泸州受苦;如今我只有一个请求,想亲自见诚王一面,如果我不能打消他要娶我为侧妃的念头,我便答应他的要求,进王府换回父亲,再绝无怨言,还请老祖宗成全!”手机用户看相门庶女:弃妃有毒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614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