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擎国 > 第一百九十二节、义务兵役制
    一说起那些逝去的亲人,父子俩都沉默了一会,在这个问题上姜虎看得更开一些,说是见惯生死也不为过:“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紧生个孙子,我知道你房里有俩女人,但是她们到现在也没个动静。看这脸色发白的张环,姜田还是不忘了打击一下他的热情:“如果太难受,就在朝鲜下船回家吧。”

    这两天张环把能吐的东西都吐出去了,剧烈的颠簸让他从小娇生惯养却体质不错的太子感受到了什么叫晕船,其实姜田也好不到哪去,但他是这次出访的使节,就算把胆汁都吐出来也不能打道回府。

    “学生……学……不后悔!”张环虽然努力的想说点豪言壮语,可是强烈的眩晕让他只能咬着牙说这么一句话。

    姜田也不理会张环是不是逞强,因为他自己现在也只能躺在床上,强忍着呕吐的感觉。

    与他们正相反,刘宝铠站在甲板上看着风平浪静的海面有一种想大声呼喊的冲动,他终于得偿所愿的坐上了定海号,可能是真@主听到了他虔诚的祈祷,陈家的船在港口里被大风卷来的一棵大树穿了个窟窿,然后就这样坐沉在自己的锚位,于是色@狼同学眼珠一转,撺掇着陈灏一起拿着尚方宝剑上了定海号。李修远虽然也怀疑这小子是离家出走,可一来没有大陆的消息,二来行程又比较紧迫,所以也就没深究他的动机,就算将来国公对此不满,自己也可以用尚方宝剑的理由搪塞过去。

    抛开海上或惊心动魄或意气风发的航程不提,北京紫禁城里才是真的狂风呼啸巨浪滔天,皇后娘娘的怒火烧的整个后宫人人自危,就连张韬都以国事繁忙为由住在了御书房,可想而知其他人面对皇后的时候是多么的胆战心惊,张韬也不是故意躲着皇后,但是满朝文武一致认为他怕老婆,况且不少看好张环这个继承人的文官武将,也对皇帝让太子以身犯险去那蛮夷之地颇有微词。

    “诸位爱卿,朕这个裁汰老弱士卒充实九边的计划可还有异议?”

    现在的御书房中有文有武,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军人屯垦戍边本是理所应当,可自打朱洪武搞卫所制之后,这军垦的味道就变了,不仅将领拥兵自重,卫所军的战斗力更是不如匪寇,本身就是卫所出身张韬怎么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弊端。

    一看众人都不说话,张韬也明白他们的顾虑,便接着说道:“这当然不是前朝的卫所制,就算充实九边这兵还是兵、民还是民,最多是在村子里训练一些青壮当民兵。”

    经他这么一说,这些人才算是明白了一点,可是顾虑依旧不少,之间国防部长梁范率先说到:“陛下有意裁汰老弱,只需分其土地便可,只是臣不知这民兵之义与那前朝的卫所制有何不同?”

    “民兵,顾名思义乃人民之兵,不只是在边境上的村子,全国上下无论城镇乡村都要搞起来。前朝之时正式因为村镇无力自保,这才让匪徒与那鞑子能肆意劫掠,且前朝文恬武嬉民不尚武,这才屡屡受人欺凌,若能全民习武无论是贼是寇皆不能动我百姓分毫!”

    众人又一次面面相觑,张韬的想法虽好,但是民间人人习武这刁@民@抗@法、不尊朝廷号令该如何?这是他们又开始想念起出差在外的姜田了,这位姜大人虽然也是改革派,但至少行事还没那么极端,其实也不怪他们不理解张韬的用意,姜田如果真的在这里也不会出言反对,民兵是武装部队的有效补充,又是基层组织可以调动的力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该股力量不能被地方势力攥在手里,兵权只能掌握在中央手中。

    也有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张韬的真意并不在此,裁军是为了剪除旧军队的派系势力,也是为了给新军腾出编制,而民兵制度化则是为即将进行的北伐打好基础,于是这些聪明人也开始想念姜田了,似乎到目前为止,也就这位姜大人能打消皇帝北伐的念头,顺着这个角度去想,姜田出访最高兴的可能就是张韬了。

    张皇帝的想法其实就是复制后世的制度,只是在几百年后,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老百姓的从军热情又很高,部队没缺过兵员,预想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没发生,所以民兵及预备役制度一直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这个总员额超千万的准军事力量。而张韬是参加过南疆战争的,亲身经历过民兵部队维护后勤物资通道、转移伤员、地方治安控制等辅助任务,很清楚这个制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与皇帝的愿望正相反,中华自宋朝以后主流的思想便是好男不当兵,这是宋朝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稳定,故意重文轻武而放出的愚民思想,也是当兵待遇太差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进入明代,军户制度到后期简直成了奴隶加炮灰的代名词,寻常百姓都不愿意将自家女儿嫁与普通军户。明末乱世官兵更是如同匪徒,如何能让国人对军人有个好印象?后来张韬大权在握整顿军纪这才有所改善。北伐时期即便是相对富庶的江南也是人命贱如草芥,当兵吃粮至少还能苟活一时,新军的饷银虽然不高却从不拖欠,这才保证了兵员的充足。现在天下太平、吏治清明,北方无主之地更是比比皆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大不了领份开荒补贴去北地,何苦要去当兵?

    正因为这个原因,一班文武都不看好张韬的民兵制度,这反倒会成为地方土豪势力崛起的温床,这样说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华虽然比世界其他主流文明更早的出现国家主义萌芽,但系统且全民认同的国家主义理念还是清末的舶来品。就算是进入到民国时期社会结构还是宗族大于国家的,若是没有解放后对农村土地进行国家公社化改造,没有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没有wg时期全民“讲政治”的政@治@运@动,基干民兵肯定会成为地方大家族控制下的护院家丁!事实上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国朝某些地方的农村大家族依旧把持着一定范围内的权利。可张皇帝因为根基尚浅,北伐时又因为满清一溃千里而打成了顺风仗,所以张韬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政@工@工@作便驱除鞑虏了,也就是说他现在面对的情况,比国朝解放时遇到的问题更糟糕。

    就算有着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张韬还是决心要将这个制度贯彻到底,因为现实中对兵力不足的担忧,大于对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风险,或者他内心中对自己有着足够的信心,能在有生之年将所有的麻烦都解决掉,于是在姜田缺席,内阁无力阻止张韬推行新法的情况下,这个褒贬不一的《义务兵役法》被昭告天下。

    一、凡适龄公民无论男女皆有服兵役之责。

    二、兵役期最短为三年,特殊兵种可酌情延长服役年限,服役期间食宿被服皆由公出,月发饷银以国民最低收入为限。

    三、地方武装部遴选未服役之良家子弟组建民兵,每月训练不得少于四天,训练期间食宿由地方政府解决。

    四、如遇战争,视动员规模抽调民兵及退役人员组建预备役部队,用于补充一线作战单位或执行非交战任务。

    五、服役期间如因战争、事故等一切因公伤亡,皆由政府发放抚恤。

    六、服役人员直系家属享受军、烈属特权。

    ……

    可以想象这部法律颁发之后天下人会惊诧成什么样子,反正张韬是下定决心要搞义务兵役制,也有人对此进行过测算,假设用三五年的功夫完成了整个军队的改造,那么现役军队加上隐藏在民间的民兵和预备役人员,中华朝就等于拥有了一只数百万人的军队,和平时期还不用花钱养着。到时候别说是征讨草原,就算是再打一场北伐战争都绰绰有余。也正因为如此在民间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更是有人看出了这其中的巨大利益,不少已经蛰伏的豪门大族都有些蠢蠢欲动,正是看中了地方人士掌兵权这个诱人的蛋糕,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民兵即将看到的第一个教官并不是军事教员,而是在后世同样争议极大的政@委!

    说句题外话,有人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也有人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这本是很普通的思想问题,但是却被某些人搞成了********之争,可惜的是历史已经证明了,在亡国灭种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个人的意愿实在是不值一提,哪怕自诩为地球灯塔的美国,在军队思想教育上也是千篇一律的国家至上主义,甚至无论是中外都曾记载,朝鲜战争时美国有专门的军官对军队思想进行掌控,并逮捕散播反战言论的官兵,说好的言@论@自@由呢?怎么到了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将这个遮羞布给扔了?至于允许官兵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这也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差异,他们并不对当俘虏有什么精神上的抵触,况且当俘虏还不用支付阵亡抚恤金,这也和所谓的尊重人@权没有丝毫关系。中国军人之所以在绝对的劣势下依然敢于面对强敌,不是因为他们被政@委洗@脑,也不是因为家人受到胁迫(编这个流言的人究竟动没动脑子?)。其实道理很简单,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共和国历次对外战争,中国军人的亮剑精神来自于他们知道自己在为何而战,更清楚把战火烧到别人的领土上,总比打烂自家的坛坛罐罐要强百倍!手机用户看擎国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921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小知青是吃瓜王者
  2. [玄幻小说]武神主宰
  3. [玄幻小说]苟道不死
  4.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5.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6. [科幻小说]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7. [都市小说]讨逆
  8.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9.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0. [玄幻小说]九星神龙诀
  11. [其他小说]神话入侵:我在地球斩神明
  12.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3. [修真小说]三世独尊
  14.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5. [修真小说]叩问仙道
  16.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7. [其他小说]剑武独尊
  18. [都市小说]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19. [玄幻小说]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
  20. [修真小说]五仙门
  21. [穿越小说]人间苦
  22. [其他小说]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23. [玄幻小说]九域剑帝
  24. [其他小说]大唐至尊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