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我的探长生涯 > 第十九章 谢晓淑的苦衷
    “没文化真可怕!”孙伟忍不住感慨道。

    然而自朝廷实行新政以来不仅废除了士绅们赖以生存的科举制度,还效仿西方设置警察来接管士绅手中管理乡村的权利,你说这样谁还会心向朝廷。现在朝廷推行预备立宪算是暂时稳住了士绅阶层的心,但是等到士绅们发现朝廷的立宪是假立宪真收权的时候其中的矛盾必然全面爆发,到时候孙文的革命党就像秋天草原上的一粒火种,而这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孙伟解释道。

    “就算正如你说的,朝廷是在实行假立宪,但等到矛盾爆发也是九年以后的事情,而你的准备却是四五年之后,这是不是太早了一点?”谢旭虽是在发问,但也算是认同了孙伟的假设。

    “天下俊才何其多,咱们能够想到的事情别人自然能够想到,大家能够接受九年立宪这个期限一是在于慈禧太后已经统治咱大清朝近半个世纪了,其统治势力根深叶茂,对各方势力的掌控也是炉火纯青,等闲的人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

    其二则是没有人会相信慈禧太后真能够活到八十四岁,她一个七十三岁的老太太每天如果只是养养花、弄弄草或许真能活到这个年纪,但她每日却要处理一大堆国事,还要考虑一些权利平衡的东西,如此劳心劳力能让她活到七十三就是已经是幸事,以我估计她驾鹤西去也就是在这几年的问题了。

    等慈禧太后一死,全国各地正在准备筹建咨议局的士绅定然立即向朝廷申请立宪,而刚刚取得权利那帮满清贵胄自然不会同意,地方士绅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将会就此爆发,在这种矛盾之下地方士绅转而支持革命党定然是必然之举。”孙伟说道。

    “你说的虽然有理,但这也都只是你的假设,如果地方士绅与朝廷的矛盾在五年之后爆发,你的计划不救泄露了吗?”谢旭问道。

    “里面的东西没二哥想的这么严重,我前段时间听说老家又发生了水灾,朝廷不仅不开仓救灾,反而加重了赋税,就连中产之家都无以为继,纷纷举家避难逃荒,所以我准备趁着灾荒在家乡购买田地,然后凭借这些田地组建民团,从孤儿院毕业的优秀学员我会让他们继续深造,而学习军事的学员则会被分配到民团之中,至于那些学习护理专业的女学员则被分配到我即将创建的医院之中。”孙伟解释道。

    “姑父,虽说洋人那里已经不再使用男护士,但咱们国家好像还没有用女护士的先例,你这样做恐怕会引来非议。”谢云鹏有点担忧的说道。

    “非议是必然的,但在咱们国家除旧布新哪里没有引起过非议,就像早先的铁路、电报,最后不还是逐渐被世人接受,甚至是追捧,使用女护士这点非议你姑父我还是承受的住的。”孙伟说道。

    “你一会要办孤儿院,一会又要在老家买地,现在又要办医院,咱们那来的那么多钱?”如果说谁最了解孙伟的家产,当然非谢晓淑莫属,她对孙伟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孙伟的正牌妻子,所以在这方面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我说过,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孙伟故作深沉的说道。

    “谁问你面包、牛奶了,我是问你创办孤儿院、医院、买地的钱哪里来,难道你还能变出钱来?”谢晓淑不满的推了孙伟一把,开口质问道。

    “我将在近期成立一家药厂,准备生产一种即将会震惊世界的神药。”孙伟有点神秘的说道。

    “神药?你的神药难道还能够起死回生?”谢晓淑对孙伟的话表示了十二分的怀疑。

    “我的药自然不可能起死回生,但却能够使男人重振雄风。”孙伟说道。

    “姑父,你不会是想要卖壮欸阳药吧?”谢云鹏吃惊的问道。手机用户看我的探长生涯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574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