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移明皇帝 > 第211章 宁远大捷
    第212章宁远大捷
    “祖将军,是昨晚济尔哈朗亲口告诉学生的,应该是实数。”
    在这军情方面,皇太极一向是坦言相告,范文程并不认为对方会骗自己。
    “哈哈哈,六千真奴伤亡,哈哈哈……”
    祖大寿欣喜若狂,自辽事以来,每战有数十首级,便可称大捷。
    文官们春秋笔法描绘出的战果,那只不过哄哄皇帝,哄哄天下人而已,当不得真。
    而这场大捷却是实打实。
    与六千余真奴伤亡相比,原本甚至可封爵的歼灭四万新汉军,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从今以后,我辽东诸将终于能抬得起头了,也对得起陛下一门四总兵的恩典。
    曹化淳永远政治正确,朝京城方向拱拱手道:“全赖陛下洪福,方有宁远大捷。”
    祖大寿听了,顿时清醒过来,跟着朝京城方向拱手,道:“一切皆仗陛下所谋,方能引建奴上当,方有宁远大捷。”
    “哈哈哈……”曹化淳至此,方开怀大笑。
    三人大笑一番,曹化淳问道:“范先生,锦州大明肯定是要暂弃,不知有何办法与你联络?”
    大明后缩太大,双方联络不便,这对范文程再建功勋不利,他有空就思索这事。
    还真被他想到一好办法。
    “曹公公,若内务府暗建一支商队,贩些建奴急需的物资,厂卫暗藏其中,寻机与学生联络。”范文程道,“目前,晋商方面,是由学生负责……”
    晋商的事,祖大寿自然知道,也经常雁过拔毛。
    曹化淳听了,眉头不禁一皱,心急地了解了一番,最后怒骂道:“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咱家就想,建奴不事生产,怎地会越打越强,原来是他们搞得鬼......个内应在,祖大寿和曹化淳胸有成竹,早把捷报撰写好,送往山海关。
    与此同时,曹化淳以内务府的名义,派人送了一封密报给乾清宫。
    又一次八百里加急到京,不过这回是宁远大捷,京城顿时一片欢腾。
    杨嗣昌得报后,立马和孙承宗前来东暖阁。
    有了前次全歼岳托部垫底,对宁远大捷,朱慈炫有了心理准备。
    不过,看了捷报后,仍笑道:“两位卿家,建奴记吃不记打啊,岳托部刚被全歼,竟然还会被祖大寿偷袭成功。”
    “陛下,大明屡战屡败,辽事以来几无胜果。岳托所部被全歼,在建奴眼里,不过是偶然,方吃了大亏。”
    对建奴人的心态,孙承宗非常了解。
    朱慈炫点头,跟着叹息道:“可惜了四万辽民,被建奴当炮灰。”
    见朱慈炫伤感,孙承宗劝道:“陛下,您曾说过,凡攻我大明城池、冲我大明军阵之人,皆为大明敌人。四万辽民虽死之可惜,但毕竟是大明之敌,陛下不应痛惜之。”
    “孙卿,朕不是痛惜他们,而是为大明无能而惭愧。要是大明富强,区区建奴岂能肆虐辽东?”
    朱慈炫感叹一番,便摆摆手,不再纠结这点。
    “两位卿家,建奴能占据辽东,不是偶然。他们善于从战斗中学习,新式火枪威力只能逞一时,今后得以强军灭之。”
    对朱慈炫头脑清醒,孙承宗和杨嗣昌大呼圣明。
    宁远守住,这在朱慈炫意料之中,可辽东和朝鲜局势演变,却大出他意料。
    他真没想到,因为自己打击粮食走私,竟让辽东和朝鲜局势变得面目全非,自己先前所作的部署基本落空。
    不过,令他惊喜交加的是,范文程和宁完我两个汉奸,竟然因建奴失策而投靠大明......,相当于大明在建奴心脏插上一刀。
    “两位卿家,建奴大举入朝,福王他们一行恐怕又得再拖延。”
    孙承宗呵呵笑道:“陛下,范文程这一招,朝鲜人可苦了。就食于朝鲜,几令朝鲜亡国啊。”
    对李朝亡不亡,朱慈炫压根不在意,建奴不亡朝,福王也要鸠占鹊巢,最终也会成为大明疆土。
    时间迟早而已。
    建奴人把朝鲜搞乱,将李朝纳入大明疆土,更是水到渠成。
    “高伴伴,内务府商队要尽快组建,以什么名义,你们自个去想。但有一原则,不能暴露内务府,不然范文程危矣。”
    “是,陛下。”高时明领旨。
    朱慈炫才转向孙承宗的话题:“孙卿,建奴入朝,李朝必将求援,到时如何处置?”
    “陛下,一个字:拖。”
    孙承宗找理由:“我大明关外有建奴威胁,西南有奢安之乱,南直隶风波未平,北方又干旱严重,哪来的粮饷,哪来的军队,替他复国啊?”第212章宁远大捷
    “祖将军,是昨晚济尔哈朗亲口告诉学生的,应该是实数。”
    在这军情方面,皇太极一向是坦言相告,范文程并不认为对方会骗自己。
    “哈哈哈,六千真奴伤亡,哈哈哈……”
    祖大寿欣喜若狂,自辽事以来,每战有数十首级,便可称大捷。
    文官们春秋笔法描绘出的战果,那只不过哄哄皇帝,哄哄天下人而已,当不得真。
    而这场大捷却是实打实。
    与六千余真奴伤亡相比,原本甚至可封爵的歼灭四万新汉军,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从今以后,我辽东诸将终于能抬得起头了,也对得起陛下一门四总兵的恩典。
    曹化淳永远政治正确,朝京城方向拱拱......手道:“全赖陛下洪福,方有宁远大捷。”
    祖大寿听了,顿时清醒过来,跟着朝京城方向拱手,道:“一切皆仗陛下所谋,方能引建奴上当,方有宁远大捷。”
    “哈哈哈……”曹化淳至此,方开怀大笑。
    三人大笑一番,曹化淳问道:“范先生,锦州大明肯定是要暂弃,不知有何办法与你联络?”
    大明后缩太大,双方联络不便,这对范文程再建功勋不利,他有空就思索这事。
    还真被他想到一好办法。
    “曹公公,若内务府暗建一支商队,贩些建奴急需的物资,厂卫暗藏其中,寻机与学生联络。”范文程道,“目前,晋商方面,是由学生负责……”
    晋商的事,祖大寿自然知道,也经常雁过拔毛。
    曹化淳听了,眉头不禁一皱,心急地了解了一番,最后怒骂道:“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咱家就想,建奴不事生产,怎地会越打越强,原来是他们搞得鬼!”
    “商人趋利罢了,曹公公。”祖大寿劝道,“以陛下之圣明,应当知道晋商通奴之事,只是事务繁多,尚未来得及处置。”
    一门四总兵,三位总兵安排在宣大,祖大寿自然看得出朝廷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收拾晋商。
    曹化淳气消了下来,对范文程道:“范先生,咱家会将此事上奏陛下,商队之事我想年后就能成行。”
    将联络之事细细商讨一番,范文程方回建奴中军大营交差。
    听范文程说要拿银子赎尸首,皇太极不由一怒:“他祖大寿是认为,本汗真怕了他不成!”
    范文程不敢答。
    济尔哈朗劝道:“大汗,忍一时海阔天空,给点银子早日退兵,大金也能早日缓上气。”
    “哼!”
    皇太极重哼一声,对......范文程道:“范先生,你再走一趟,本汗只出一万两银子。若不答应,那就再战!”
    范文程应诺,拖着病体又来到宁远。
    这回是直接在城门楼上见。
    他休息到傍晚才回,向皇太极请功道:“大汗,奴才好说歹说,祖大寿方同意。”
    皇太极得意地哼一声,吩咐济尔哈朗和范文程将此事办妥。
    办妥的意思,自然是不能让其他贝勒知道,连多尔衮都不能知道。
    银子连夜送到宁远城,双方达成默契,明日建奴来城下收尸。
    建奴派出新汉军,花了一整天时间,将战死将士收殓完毕。
    新汉军就葬在附近山里,八旗将士则装棺,要送回沈阳安葬。
    这天辰时一过,新汉军开始拔营,紧随其后的是中军大营……
    建奴大军浩浩荡荡而去,祖大寿派出斥候,一直跟到锦州,目睹建奴大军往义州而去,才派人回报。
    有范文程这个内应在,祖大寿和曹化淳胸有成竹,早把捷报撰写好,送往山海关。
    与此同时,曹化淳以内务府的名义,派人送了一封密报给乾清宫。
    又一次八百里加急到京,不过这回是宁远大捷,京城顿时一片欢腾。
    杨嗣昌得报后,立马和孙承宗前来东暖阁。
    有了前次全歼岳托部垫底,对宁远大捷,朱慈炫有了心理准备。
    不过,看了捷报后,仍笑道:“两位卿家,建奴记吃不记打啊,岳托部刚被全歼,竟然还会被祖大寿偷袭成功。”
    “陛下,大明屡战屡败,辽事以来几无胜果。岳托所部被全歼,在建奴眼里,不过是偶然,方吃了大亏。”
    对建奴人的心态,孙承宗非常了解。
    朱慈炫点头,跟着叹息道:“可惜了四万辽民,被建奴......当炮灰。”
    见朱慈炫伤感,孙承宗劝道:“陛下,您曾说过,凡攻我大明城池、冲我大明军阵之人,皆为大明敌人。四万辽民虽死之可惜,但毕竟是大明之敌,陛下不应痛惜之。”
    “孙卿,朕不是痛惜他们,而是为大明无能而惭愧。要是大明富强,区区建奴岂能肆虐辽东?”
    朱慈炫感叹一番,便摆摆手,不再纠结这点。
    “两位卿家,建奴能占据辽东,不是偶然。他们善于从战斗中学习,新式火枪威力只能逞一时,今后得以强军灭之。”
    对朱慈炫头脑清醒,孙承宗和杨嗣昌大呼圣明。
    宁远守住,这在朱慈炫意料之中,可辽东和朝鲜局势演变,却大出他意料。
    他真没想到,因为自己打击粮食走私,竟让辽东和朝鲜局势变得面目全非,自己先前所作的部署基本落空。
    不过,令他惊喜交加的是,范文程和宁完我两个汉奸,竟然因建奴失策而投靠大明,相当于大明在建奴心脏插上一刀。
    “两位卿家,建奴大举入朝,福王他们一行恐怕又得再拖延。”
    孙承宗呵呵笑道:“陛下,范文程这一招,朝鲜人可苦了。就食于朝鲜,几令朝鲜亡国啊。”
    对李朝亡不亡,朱慈炫压根不在意,建奴不亡朝,福王也要鸠占鹊巢,最终也会成为大明疆土。
    时间迟早而已。
    建奴人把朝鲜搞乱,将李朝纳入大明疆土,更是水到渠成。
    “高伴伴,内务府商队要尽快组建,以什么名义,你们自个去想。但有一原则,不能暴露内务府,不然范文程危矣。”
    “是,陛下。”高时明领旨。
    朱慈炫才转向孙承宗的话题:“孙卿,建奴入朝,李朝必将求援,到时如何处置?”
    “陛下,一个......字:拖。”
    孙承宗找理由:“我大明关外有建奴威胁,西南有奢安之乱,南直隶风波未平,北方又干旱严重,哪来的粮饷,哪来的军队,替他复国啊?”
    字:拖。”
    孙承宗找理由:“我大明关外有建奴威胁,西南有奢安之乱,南直隶风波未平,北方又干旱严重,哪来的粮饷,哪来的军队,替他复国啊?”手机用户看移明皇帝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23630.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3. [玄幻小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4.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5. [其他小说]战神狂飙
  6. [玄幻小说]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7. [都市小说]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8.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9. [修真小说]神话之后
  10. [都市小说]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11. [都市小说]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2. [其他小说]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4.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5.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16.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17. [都市小说]讨逆
  18.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9. [其他小说]别叫我恶魔
  20. [其他小说]割鹿记
  21.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2. [都市小说]华娱从男模开始
  23. [玄幻小说]猎妖高校
  24.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