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你这诗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太子给臣妾的私信,圣上还是别看了。”
    把信收好了以后,长孙皇后也是慢慢地平复了下来道。
    太宗见长孙皇后这样了,自然也是没有了办法。
    回道:
    “也罢!那朕就不看了。”
    既然说是私信,那应该涉及不到朝中大事。
    而且若是真的有朝中大事发生,太宗深知,皇后也还是很识大体的。
    应该不至于为了帮太子瞒着什么事,而耽误了大事。
    然后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太宗便回去了。
    因为两人不是住一块的。
    只独自留下长孙皇后一个人,而此时……
    长孙皇后这才有空又把那封信给拿了出来,拿出来的同时,还不忘暗暗地斥责太子的大意。
    要知道,东晋有一个人也就是由于类似这样的大意。
    本来说不定能当上尚书令的,结果却是错失了。
    好端端的,一个信封里头,放一首诗是什么意思?
    一边这样想着,长孙皇后也是重新摊开来,审视着这首诗。
    木兰诗,木兰这两个字,她似乎有点耳熟。
    可一时间……
    她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说过。
    不过……
    不管如何,记得不记得,接下来,她还是认真地看了起来。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只能说……
    长孙皇后越是往下读,就越是感觉到这首诗的笔力非凡。
    虽然开头有很多句子,都看似信口道出,就好像是完全不经雕琢,然而到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气势一瞬间就上来。
    而且句子十分对仗,韵律优美。
    而当长孙皇后看到最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更是不由得暗暗地称赞,此女子真奇女子。
    这首诗歌没有了男人的那种征戍气,反倒是多了几分女子的香奁。
    比如说“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这句妙就妙在,它以一个女子的思念家人的角度,去写了一个千里奔赴战场的紧张过程。角度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读完。
    不由得让长孙皇后心头原本对太子有点失望的心情一扫而空。
    为这诗中的女子而不由得感慨。
    只不过……
    当她冷静下来后,便又发现,这似乎不太像是太子的字。
    ……
    也就是在一刹那!
    长孙皇后似乎想起来,也似乎全明白了!
    这木兰,是北朝民歌的一部分。
    歌颂的是当时北朝女子也有如同男子一般去打仗的。
    这并不奇怪,你看看圣上的妹妹,平阳公主,就知道。大业末年,为了策应晋阳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军礼下葬的女性。
    而这首木兰诗所写的,便正是这样的一件事。
    但是,这首诗却又不单单只是为了写这一件事,而是有人要用这件事,用女子也可以当兵的风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字……是太子妃写的?”
    长孙皇后有些不太确定地道。因为太子妃的字,她是见过的,实在是写得不怎样。但如果这是太子妃的字,那么,这逻辑也就说得通了。
    “好个‘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太子妃这怕不是想跟太子坐一起听政了?”
    但为何,明明心中觉得太子妃这样不对,却还是觉得荡气回肠。
    大概是因为这首木兰诗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吧。
    “太子妃如今是越来越野,越来越难管教了~”
    “同时,也越来越像是隋时的文献皇后了。”
    “该不会是两人专门学着去的吧。”
    只能说……
    长孙皇后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可能是平常总是太子经常在出错,反倒是太子妃呢,向来都不见有什么错不说。
    而且……
    在她的印象中,还是一个极为喜欢讲道理的人。
    试问这样人,她能不明白女人干政的坏处么?
    她肯定很明白。
    既然她要这么做,那肯定有她的道理。
    只可惜。
    在这木兰诗当中,却是并未表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当然,这做不得数。
    因为太子妃跟木兰明显不同。
    不过……
    如果这诗真的是太子妃写的,那这句话也还是有它的意义的。
    这首木兰诗,真的是让人越读越想读。
    抛开太子妃想用这首诗来回应她。
    长孙皇后觉得这首诗,是她见过的长篇诗歌里头,写的最好的。
    然后……
    想了想。
    思考了一番对策。
    到了下午,等圣上休息了一番过后。
    长孙皇后这才带着这首木兰诗,去见太宗。
    太宗看后。
    也是对这诗非常震惊。
    甚至还一度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平阳公主。
    木兰诗写的大体是北朝的事不假,但是完全体的木兰诗,应该是由唐人编写的。
    尤其是这个‘策勋十二转’,在高宗,也就是李治以前,根本不可能凭军功获得十二转策勋。
    可能以前民间就有流传着木兰诗,但民间的,估计也就是一个未完成版。
    而到了李治的时期,这首诗终于得到了最终的完善。
    其中,用词方面,也多有唐人的痕迹。
    更有人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绝似太白五言近体。
    可知,语文课本上的那首木兰诗,也是经过了多次修改,甚至最晚可能到李白时期,都仍在不断完善。
    其实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木兰诗这首诗是没有作者的了。
    因为改过的人可能太多了。
    更别说,这首诗本来就是出自于民间。
    谁有脸把自己的名字给署上。
    由于太宗、长孙皇后都出身贵族,当然对民间的事情不算太了解。
    但说她们完全不了解,肯定又是不准确的。
    “这首诗写得好啊!”
    “圣上是不是又想起平阳公主了。”
    “对!想当初群臣都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只有太上皇力排众议,说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
    “平阳公主的确是一位巾帼英雄。”
    “不是,皇后,你这诗是从哪里来的?”
    太宗便疑惑了。手机用户看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2329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3. [玄幻小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4.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5. [其他小说]战神狂飙
  6. [玄幻小说]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
  7. [都市小说]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8.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9. [修真小说]神话之后
  10. [都市小说]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11. [都市小说]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2. [其他小说]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1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4.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5.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16.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17. [都市小说]讨逆
  18.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9. [其他小说]别叫我恶魔
  20. [其他小说]割鹿记
  21.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2. [都市小说]华娱从男模开始
  23. [玄幻小说]猎妖高校
  24. [都市小说]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