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从营妓到巾帼英豪之梁红玉 > 第八十二章
    二胜环与二圣还

    秦桧官职已经巩固,自然也要有与其相配的宅子。他便大兴土木,花销巨资建设新相府。

    新相府落成,府内张灯结彩,一派奢侈之气。

    如此倚重之臣子,高宗赵构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当没事人一样。他命人派去几个宫庭优伶为秦桧献艺助兴。

    追逐秦相的官员们都送了贵重之贺礼,来者多说些恭维屈膝之言。

    盛大的宴会上,有宫庭优伶在表演。众官员成为看客,不时鼓掌或叫好。以为秦相捧场。

    轮到其中二个优伶表演:他们一人坐在太师椅上,一人擎一只大荷叶似华盖相拥。二人插科打诨引起满堂哄笑。

    坐太师椅的优伶起身揖谢,因动作幅度很大,腰弯得像弓一样,幞头(帽子)卟的一下落了地,露出发髻:是结在脑后的双环。这双环结得大而显眼,尤其是那二只环,台下坐在后位的看客亦能看得分外清晰。

    拿荷叶者问这是什么环?

    答曰二胜环(二圣还)。

    拿荷叶者随手给他一巴掌,说你坐的是太师椅,拿的是银绢,怎么能将二胜环掉在脑后?

    举座皆惊。

    在座各位谁也不敢大声喘气,统统胆怯的望着坐于正位的秦桧。

    秦桧先也是一愣,这是什么话,竟敢拿来大庭广众之下显摆?细一想,才品出其中滋味,立即大怒,大叫一声,来人哪,将这二个优伶抓起来。

    侍卫上得台前去抓优伶,那二个优伶并不躲闪,似乎早有准备一样。

    侍卫将其押下时问,宰相大人,这二人押到哪里去?

    先关入大牢!

    关入大牢的优伶未及审讯,便被杖杀于牢中。

    金国随后便将韦太后归还宋国,还有宋徽宗的棺椁,而仍然扣押活着的宋钦宗不予归还,而高宗赵构亦装聋作哑,未提出要归还钦宗之事。

    韦太后归来,赵构率文武百官在临平镇奉迎太后。场面极大,仅仪仗队就有二千四百八十三人。

    之后,韦太后入主慈宁宫。慈宁宫的供奉标准为:钱二十万缗,帛二万一千匹,绵二千两,羊千有八十口,酒三十六石。月奉万缗,生辰绢万匹。春、冬、端午各三千匹,冬绵五千两,绫罗各千匹。日供斗酒三羊,节序羊十八口……细细算来,慈宁宫一年的花费超过十万两。

    从这个角度放眼看去,给予金国岁贡的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说起来,韦太后也应该安享天年了。她曾在金国历尽屈辱。她被掳到达北国后,与赵构的几个妻子一道被送入洗衣院,沦为金人的性奴。三年后,金太宗下令将官奴赵构母韦氏、妻刑氏、姜氏凡十九人,并抬为良家子。意为允许为妓者从良。从洗衣院出来后,韦氏嫁与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为妾,且生有二子。韦氏回归后,为了掩盖这一段秽史,曾有数名从金国回归之人被杀人灭口。赵构还下诏禁止私作野史,并实行严格的出版检查。

    宋徽宗的棺椁随之到达,面对一贯背信弃义的金人,宋国本应开棺检验一下金人的诚信。然而宋高宗赵构,没有这个胆量。这并非是因为宋高宗的孝道,不忍让父皇曝尸,而是因为他真正恐惧的,是看到棺椁里的尸体是假的——假若棺椁里装的是假货,他敢去找金人理论吗?就算是找金人理论一番,金人会理睬他吗?一个自愿称臣的人,跟自己的主子哪里还有条件可讲?他又如何向满朝文武交待,自己割地赔款,签订耻辱条约,换回的却是一具假的先帝尸骨。因而,他宁愿糊涂一些,把这一切深深埋入地下。他采纳了太常少卿王赏的建议,在宋徽宗棺椁外面,再加一只套棺,里面放上帝王大殓时应该穿戴的衮冕翬衣,这样,既避免了开棺改敛、让死去的宋徽宗“重见天日”的尴尬,也不失帝王大敛的规格。

    下葬之日,赵构为了表示对父皇的哀痛之情,他又降旨,要求葬礼期间,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官员为二十七天,庶民三天;行在七天之内,外地宗室三天之内,禁止嫁娶。

    迎回了母亲,安葬了父亲,宋高宗已向全天下宣示了自己的孝道。

    一百四十多年后,这道困扰南宋王朝的谜题终于被解开。那时,南宋已经灭亡,元朝成为统治者。一个名叫杨琏真伽的西域僧人,在就任江南释教总统职位后,因为贪图珍宝,把他管辖内的南宋皇陵掘了一遍。当他挖开宋徽宗的陵寝、打开层层包裹的棺椁,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那里面没有一块尸骨,取而代之的东西,是一截早已干枯的朽木……

    飞来横祸

    岳飞大胜金兵之后,派张宪带着二百匹从金人那里俘获的良马,来到楚州,赠送给韩世忠。同时,还将岳夫人送与梁红玉的一双飘花玉石手镯交与梁夫人。

    韩世忠和梁红玉十分感激,设宴款待张宪。

    席间,张宪谈起岳飞力主抗战,决不求和的主张,韩世忠表示自己与岳飞的主张相同,决不与金国妥协。

    张宪临行前,梁红玉将自己贵重首饰一份,交与张宪,让他代为转交岳夫人。

    韩世忠与梁红玉望着张宪远去的背影渐渐消逝在晚霞之中。正欲返回大营,突见二位骑马者从远处急驰而来。嗒嗒的马蹄在临近他们时蓦然勒住。仔细一看,却原来是赵谦的公子赵预和女儿赵玉珠。

    二人均是平民打扮,面色凄苦。下马后,还来不及说话,赵玉珠已经哭啼起来。

    梁红玉连忙上前扶起行礼的赵玉珠,问她究竟是怎么了。

    原来赵谦家中竟然凭空飞来横祸。

    六日前的湖州,市面上的平静突然被打破。

    赵府大门前更是呼声震天。有上千人呼喊着口号,聚集在赵府门前。管家连忙报与老爷赵谦。赵谦正欲出去察看一下缘由,忽然有几十人一窝蜂般闯入。

    家丁阻挡,却被推向一旁。

    赵谦与夫人被这气势吓得不知所措。谁知这伙人来到赵谦面前,齐齐的跪下来。这倒让赵谦无所适从。他仔细端详,统统都是生疏面孔,可为何要跪在面前?

    领头的叫黄良,是个盐贩子。他连连磕了三个响头后说,如今金贼在我大宋领土上,烧我房屋杀我同胞抢我妻女掠我牛羊,罪行罄竹难书。可皇上竟然不思抵抗,并再次与金人议和,实在是与百姓为敌。因此我等推举宋太祖嫡系后代赵谦为新皇,并统领湖州及周边十万人马杀向杭州,将赵构这个贪生怕死之徒打入十八层地狱。恳请新皇容纳民意,欣然登基,为大宋万民百姓造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追随他的人也齐齐的呼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吼声震耳欲聋,却将赵谦吓得几乎跌倒。他深知这可绝非儿戏,如果被当今圣上得知,自己性命难保是必然,妻儿亦会随之遭受牵连。

    然而,这伙人来势汹汹,赵谦若是拒绝,他们必定不会答应,可是他又哪里敢于应许当上什么新皇?他急中生智,决意使用缓兵之计,说万万不可轻举妄动,现今官家的兵力,哪里是我等能够抵抗得了的呢?

    黄良等人哪管这些,拿出一件黄袍,叫他穿上。他哪里敢穿?这若是穿上皇袍,谋逆之罪岂不是坐实了吗?

    可他又怎能挣得过这一伙人?他们强拉硬拽,便将黄袍套在了他身上。这仍不算完,他们把他拉出门,与门外的人会合,敲锣打鼓的将他拉到湖州府。湖州府衙已经被这一伙人占领。他们强按着他坐在府衙的座位上。

    赵谦非常懊丧,他感觉这飞来横祸,定然会家破人亡啊。

    赵谦回到家后,连忙让管家出去打听,才知黄良的底细。黄良等人号称有十万人马,不过是上千个意气用事之人而已。绝无成大事之可能。

    赵谦与夫人愁得一夜未合眼,商议来商议去,决定天明后立即派人快马赶去杭州,将湖州黄良谋逆妄图起事之缘由上报朝廷。

    赵构闻听,先是惊出冷汗。连忙问秦桧如何是好?

    秦桧说别无它法,立即出兵镇压。

    官军出动,对付这些试图造反的盐贩子,还真的未花费太大的力气,黄良等人既无武将,又少文才,不一日便被擒获。

    谋逆者被杀头示众了。赵谦的心里仍旧惶惶然。他深知皇上疑心极重,虽然他将此事原原本本奏明了,并无一丝保留,然而他深怕事情恶性发展,便叫儿女双双投奔韩世忠梁红玉处,并且从此改名换姓,认韩世忠和梁红玉为义父义母。

    韩世忠与梁红玉听闻之后,嘘唏不已。

    赵玉珠说父母一再叮嘱,梁红玉可为兄长赵预和可欣的婚事作主。在近日结婚亦可。

    梁红玉与韩世忠私下商量此事会有何结果。

    韩世忠以为不可能有其它事情发生,赵谦毕竟是皇族之人,且是宋太祖后人,他还坦诚上奏皇上了,皇上怎能不分青红皂白,怪罪他呢?

    梁红玉则以为皇家最为忌讳的就是这等迕逆事件。所谓眼中钉肉中刺是也。赵谦家可能会遭遇大劫。

    韩世忠坚称赵谦的行为不仅不应责备,反而应予赏赐。唯如此方可服众。

    梁红玉决计为可欣与赵预,张钥与郭飞举办婚礼。韩世忠亦赞同。

    梁红玉还让韩世忠能否在军中为青梅物色一人,青梅也老大不小,该有个伴侣了。

    韩世忠说此事就交与我,定然不会让你失望。

    婚礼前,梁红玉派人请来可欣的父亲于海亮。

    这个时期,可欣、青梅和张清凤都提升为部将了。

    婚礼办得并不铺张,却热闹非凡。婚礼的洞房设在梁府。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对联贴在大门两侧。

    梁红玉和韩世忠亲自为二对新人主婚。

    洞房中,青梅大囡二囡等人妙趣横生的嬉闹,更加烘托了欢乐的气氛。

    于海亮临别时,再次感激梁红玉和韩世忠给予了可欣新的人生。他还嘱托梁红玉,洪子贻一直在暗中活动,应小心行事。手机用户看从营妓到巾帼英豪之梁红玉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157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