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穿越小说 > 从营妓到巾帼英豪之梁红玉 > 第四十一章
    敬氏父女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说这是成就大业的关键。无数事件都证明了这一点之正确无比。

    再说敬竹姗父女,偏巧这时他们来到杭州,想面见皇上,因她已然怀孕。可是他们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皇上被废黜的时刻来到这里,天时地利人和均与他们无缘,哪里能够成就大业?甚至连性命都难以保全呀。

    进入杭州城后,见街头百姓人心惶惶,并且三三两两在低声议论什么,感觉十分异常,父女俩也未多问,只因自恃乃皇上临幸过之人,谁人敢惹?

    进入宫门却发生了麻烦。看守的侍卫一问,说是找皇上的。再问,敬长海便说你少废话吧,速去报宫中大太监康履大人,只说我姓敬就可以了。

    侍卫大笑,说还提什么康履呀,他早就去见阎王爷了。

    敬长海大惊,想了想便只好把口气软下来,说我父女来自扬州,我女儿乃是皇妃。请速速通报。

    侍卫听说过赵构在扬州临幸过一漂亮女子。侍卫便来了兴致,打开轿帘,见敬竹姗果然长相非凡,便动了淫心,先是伸出手来欲摸敬竹姗的脸蛋,被敬竹姗躲过。他干脆一把将敬竹姗搂在怀里。

    敬长海怒不可遏,拉过他,一掌打在他嘴巴上。说皇上的人,你这混蛋也敢调戏?

    侍卫说调戏的就是皇上的人,哈哈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已经被废到显宁寺去了。

    敬长海说你小子休要胡说。待我见了皇上,非让皇上剥了你的皮不可?

    那侍卫大笑,说你别作梦了,想当皇上的妃子,等下辈子吧。

    他叫来三个兄弟,四人非要敬长海跪地告饶,否则便将他送官。敬长海得知皇上已经被废,懊悔万分。不得已,只好跪地求饶,方被允许带着敬竹姗离开杭州。

    可是那几个侍卫见敬竹姗长相如天仙一般,便商量半晌,觉得皇上临幸过的人,咱们也应该过一手,反正皇上已经不是皇上了。

    他们跟踪到城外无人处,将父女二人的轿子拦住,把轿夫打跑,捆绑住敬长海,便欲对敬竹姗下手。敬竹姗哪里会驯服?挣扎中动了胎气,下身流血不止。侍卫们一见不妙,也就没了兴致,撒腿跑掉了。敬竹姗因流产大出血死亡。其父见女儿命运如此悲惨,则愤而撞在一块石头上,头破血流而死。

    粮草耗尽

    由于赵构弃扬州南逃,刘光世等将领也带兵渡过长江到江南避战。

    韩世忠的军队在沭阳一线驻防,此时却成了孤军。至为关键的是粮草不足,这一短板成了致命一环。

    运送粮草的主管听说皇上逃离了扬州,非常气愤。他心想,让我们在这里舍生忘死抵抗金兵,皇上却带着那些只知道逃命的官员们去了杭州。这天下还有说理的地方吗?

    他与手下的几个人商议一番,便将粮草卖了,卷了银子跑了。

    韩世忠派人催粮,连粮草官的影子都找不见了。乡间百姓人心惶惶,且大多为躲避金兵背井离乡,哪里有粮草?

    半月下来,粮草耗尽,只好下令撤兵。但因士兵饥饿,每到一个地方,首要的事情就是找食物充饥,这自然而然的影响了战斗力。

    金军统帅粘罕粮草充足,因而得以倾全力攻击。韩世忠军又乏又饿,无以抵抗,只能迅速转移。

    韩世忠带领人马在接近楚州地界时,后面的追兵赶到。韩世忠中箭受伤。张遇叫解元保护韩世忠尽快前行脱离险境,自己率领千余人顽强抵抗,陷入金兵重围之中。

    张遇勇猛冲杀,奋不顾身,终是寡不敌众。张遇与几百壮士英勇牺牲。

    韩世忠与解元等将领且战且退,韩世忠肩上的箭伤让他无法挥动大刀与敌拼杀。而且此时形势十分危急,北面、西面和南面都是金兵。

    韩世忠召集部下商议,决定先向东面临海处撤退。此时仅剩二千多人马了。

    粘罕穷追不舍,以为抓住了彻底消灭韩世忠的机会。

    夜晚来临,粘罕下令继续追击,决不让韩世忠逃走。

    是继续向海边,还是改变方向摆脱金兵?韩世忠正犹豫不决,突然有几个人骑马从左侧的山坡跑下来。

    韩世忠还以为是中了金兵的埋伏,命令士兵准备战斗。那些人来到近前,才看清领头的是于海亮。

    远处的草帽山上,正是他占山为王的地方。于海亮劝说韩世忠先到山寨休整一下,摆脱金兵的追击,然后再决定究竟向哪里进军。

    韩世忠听取了他的意见。队伍悄悄上了山。

    粘罕连夜率部加速向东边大海的方向追击。却连韩世忠的影子也见不到了。

    韩世忠在山寨休整期间,听闻了赵构被废,苗傅和刘正彦擅权控制小皇帝赵旉的事。他决定联络张俊、刘光世等将领讨伐苗刘。

    于海亮与其意见相左。于海亮认为帝王也应该如民众所愿,否则,他难承民心之水。赵构是典型的逃跑皇上,他首先想到的是保命,哪里还管百姓的安危?

    韩世忠说国不可一日无主,苗刘这类佞臣若掌控权力,国将不国。眼前看,唯有赵构尚可以呼应大宋军民继续抗金。否则,面对金兵的侵袭,社稷无法保全,而遭殃的则是万千百姓。

    韩世忠劝说于海亮加入宋军,投身抗金事业。

    于海亮拒绝,他说他在山寨同样可以参与抗金。

    起兵勤王

    韩世忠与张俊见面,决定共同讨伐苗刘。二人起兵奔赴杭州。

    杭州的苗刘等人正在庆幸之中,因为目前隆佑太后无论处理朝廷什么大事,都得听他们二人的。他们现在虽然不是皇上,但却可行使皇上的权力。他们过去在太后面前跟个孙子似的,对太后哪敢有半点不敬?如今他们不但可以指导太后如何听政,而且还可以颐指气使的训斥她。很显然,现在太后成了孙子。乾坤倒转,世事难料,他们终于成了最大的赢家。这让他们兴奋不已。他俩私下里议论说,难怪人人都想当皇帝,原来说一不二的滋味的确很有诱惑力呀。

    他二人找来数次暗中协助他们的御营中军统制官吴湛,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论心得,很有幡然醒悟的感觉。

    忽然有部下来报,说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已经起兵赶赴来杭州勤王。

    三人大惊。刚刚还庆幸得不知所以呢,现实却让人猛地跌进了冰窖。苗傅拿酒杯的手哆嗦起来没完,欲撂在桌子上时,酒杯还倒了,掉在桌子下面。

    如果韩世忠等人来到杭州,他俩肯定不是对手。那杀身之祸就成真了。

    这可如何是好?苗傅问刘正彦。

    刘正彦也正想问他呢。

    还是吴湛弯子转得快,说不如以太后名义为韩世忠等人封官晋爵。这样他们就不会闹了。人活一世,一是为了钱财,二是为了官职。升了官,俸禄自然就多,他还有什么可求的?

    对,对,对!苗傅连说三个对字。

    三人又商议一番后,便由苗傅去找隆佑太后。

    宰相之谋划

    韩府。

    梁红玉正在观看女兵训练。青梅来报,说近日发现门外常有些不三不四的人走动。

    梁红玉沉吟一会说,这一定是苗傅的人在监视韩府。你叮嘱门丁继续观察。

    翌日,竟然来了一队禁卫军将韩府团团围住。

    梁红玉安排青梅专门负责侦察外面动向。同时,要求府内的人抓紧练习武功。

    青梅派大囡二囡出去打探消息。正门却被阻挡不许出去。

    大囡问这大门是韩家的,凭什么不让我们韩家人在自家大门出入?

    军校说上司下令了。不让出去就是不让出去。

    大囡说我问你凭什么?

    军校说这得问我的上司。

    大囡说那好吧,我这就出去问。

    军校说不行,不能让你出去。

    大囡说那你就去问,到底是为什么嘛?

    军校一看说不过她,上司又有令,只能看守,却不敢动韩府的人一根毫毛,干脆来个一言不发,可就是不让她出去。

    大囡二囡机灵得很,她俩有的是办法,便蹬梯子翻墙而过。在外面走了一大圈,来到皇宫附近,发现宫门口看守严格,进出都得有宫牌。听两个卫兵说话,要升任韩世忠为节度使。回来的路上,听到街上百姓纷纷传闻,说韩世忠和张俊等人带兵正向杭州方向进军。

    她们俩回来,进门时又被军校拦住。

    大囡做个鬼脸说你不认识我嘛。

    军校打量她后说认识,刚才你要出去,我没让你出去。

    大囡说你不让出去,我从后门走的,人家那里的军爷非常客气,还让我好走呢。

    这军校气得够戗,说上司说了不让出去,他们怎么放行了?

    大囡说军爷,你太死心眼儿了。我们在院子里呆闷了,出去散散心有什么不可以?

    二囡说军爷,我家老爷眼前就要被皇上封为节度使了,记住了,跟我韩家人作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军校说真的呀?

    二囡说当然是真的,你上街上听一听,到处都在传说呢。

    军校说行了,我的嘴拙,说不过你。

    怎么就嘴拙了?我见军爷挺能说的呀?就我这嘴,三个也说不过军爷呀。二囡说

    行了,行了,小姑奶奶,你俩快进去吧。我不跟你俩磨牙了。

    大囡二囡笑嘻嘻进了府门,便将在外面听说的向梁红玉禀报。

    二囡说夫人,这可是好事啊,皇上封韩将军为节度使,值得庆贺一番。

    梁红玉说,还值得庆贺?这哪里是皇上封的,分明是苗刘害怕被讨伐,使出来的奸计。

    二囡说管他是谁封的,只要管用就行。先把官升上去才是。

    青梅说,你净说些孩子话。这官是那么好当的?

    正说着,有家丁报说圣旨到。

    原来,宰相朱胜非与隆佑太后密商,因韩世忠已经抵达秀州,并驻扎在秀州按兵不动。必须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催促韩世忠火速进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晋封韩世忠。

    这里商量妥当,朱胜非就对苗傅说:韩世忠听到事变后,不立即前来,说明他正在犹豫,举棋不定,如果你能派梁红玉前往,劝韩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别的人就用不着惧怕了。

    苗傅听后大喜,说宰相大人就是远见卓识。如果劝服韩世忠,我一定重重地谢你。

    朱胜非说这仅仅是我的想法,梁红玉去,还是不去,我说了可不算数。

    看来这梁红玉并非是等闲的女流之辈。我若是亲自出马,梁红玉方可看出朝廷对韩世忠是何等重视。宰相,你说对否?苗傅转问朱胜非。

    朱胜非说如此更好。只有先说服了梁红玉,才能让她去说服韩世忠。如此才能大功告成。

    于是,苗傅就带着几个太监来到韩府。

    太监高喊,御营统制官韩世忠之妻梁红玉接旨。

    太监战战兢兢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鄜延路副总管、平寇将军、御营统制官韩世忠抗击金兵捉拿盗匪功勋卓著,特升任为定国军节度使,望能坚守营盘,抵御金兵,为朕分忧。钦此——

    梁红玉跪在地上,低着头,迟迟不说接旨。

    苗傅问,梁夫人,为何还不快快接旨呀?

    梁红玉说皇上的圣旨应由韩世忠来接才是。

    苗傅说你与韩将军是夫妻,代他接旨难道有错吗?

    梁红玉仍然不接。说自太祖以来,都不可由他人代替接旨。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臣妾怎敢?

    苗傅说,到如今太祖的令也得改了,梁夫人你就尽管接旨吧。

    梁红玉无奈,只好接过圣旨。

    韩成来府

    苗傅与太监们刚走,又有人来报,说韩将军来报信的人被挡在门外。

    梁红玉走至府门,见是韩世忠的部将韩成,他是韩世忠的本家侄子。

    韩成正在与军校理论:我本就是韩家人,追随叔叔韩将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如今回家看一看,怎么连门都不让进了?

    梁红玉上前,威严斥责军校,你们真是大胆,竟然连我的家人也敢阻挡在外,难道要我去讨来圣旨,才可放人进来吗?

    军校们还是惧怕梁红玉的,悄声商议一下,便放韩成进入大门来。

    韩成说韩将军已经进军到达秀州,目前一是等待张俊等将领带领各自的军队到来,二是如若能有圣上或太后的诏书,才算名正言顺。才好进取杭州,拿下苗刘。不然,或将被苗刘诬为谋逆之罪,若是这样,就难以洗清罪名。

    梁红玉说,我将千方百计与太后接头,将诏书拿到手。

    苗傅回到宫中,与刘正彦商议如何应对韩世忠。他们感觉到了,梁红玉对这一次韩世忠升任节度使并不感兴趣;另外仅仅靠晋升来安定韩世忠等人,亦可能是一厢情愿,他们本人未见得对此次晋升如何看重。

    如果任由韩世忠等人在秀州集结军队然后挺进杭州,无疑是他们的末路。刘正彦说不如再让太后封梁夫人为安国夫人,据闻梁红玉一直想到前方打仗建功立业。这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功名利禄格外重视。然后让她出城去秀州安抚韩世忠。

    苗傅说这样甚好,我等在这里重兵围困韩府,让韩世忠意识到他的儿子掌控在我们手里。看他还敢不敢讨伐我们了。

    刘正彦连说这是一步好棋。控制了韩世忠之子,便等于控制了韩世忠,他即便是不投靠我们,也绝不敢轻举妄动了。手机用户看从营妓到巾帼英豪之梁红玉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157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惊原来师兄修的是逍遥道吕子恒吕少卿
  2.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3.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4.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5.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
  6.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7. [都市小说]师娘,请自重
  8.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9.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0. [玄幻小说]修罗剑神
  11.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12. [都市小说]讨逆
  13. [玄幻小说]史上最强炼气期
  14.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5.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6.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7.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8. [玄幻小说]凡骨
  19.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0.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1.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22. [玄幻小说]丹武双绝
  23. [都市小说]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24. [都市小说]绝世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