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山火肆虐前的风景 > 第八天 参观盖蒂博物馆,在艺术藏品中畅游;夜逛圣莫尼卡码头,体味市井热闹

第八天 参观盖蒂博物馆,在艺术藏品中畅游;夜逛圣莫尼卡码头,体味市井热闹

    十多年前带孩子去迪斯尼乐园游玩时,因为加州的迪斯尼乐园在阿纳海姆市(anaheim),即使坐飞机抵达的是洛杉矶机场,而且还在机场租了车,但注意力始终聚焦在迪斯尼乐园上,并选择住在阿纳海姆市。所以虽然当时也去了好莱坞的环球影城(universial studios hollywood),但也竟将洛杉矶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忽略了。
    这次做计划时本来想好好地在它著名的格里菲斯天文台(griffith observatory)、比佛利山庄(beverly hills)、曼哈顿海滩(manhattan beach)以及之前错过的好莱坞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好好游玩。后来听先生提到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介绍过这里的博物馆盖蒂中心很有名,里面有很多的艺术收藏品,不禁心思动摇,将目光转投向欣赏这些艺术瑰宝上了。我上网查了一下,盖蒂中心确实是个很有名且藏品丰富的艺术博物馆。此外还有一个盖蒂别墅(the getty villa),里面有不少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伊特鲁里亚的雕塑和文物,也非常值得参观。所以将留宿圣莫尼卡后的第一天放在重点参观这两个博物馆上面。
    这两个以盖蒂命名的博物馆的原主人保罗?盖蒂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且有诸多非议的人物。他是石油怪杰,六十年代的世界首富,曾经连续二十年保持美国首富地位。在个人生活上盖蒂却有守财奴式的节俭癖好,极端吝啬,这点可以从一部以他孙子被绑架这场惊天动地的绑架案为原型拍摄的电影《金钱世界》中窥见一斑。虽然在生活中如此吝啬的一个人,在对艺术的投资和捐赠上却从不吝惜,他收购了大量的名画、家具,最终在1968年,收藏有许多他的昂贵收藏品的盖蒂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盖蒂别墅博物馆)建成,而且免费对公众开放。1976年盖蒂在临终前,甚至将所有33亿美元中的22亿捐助给了保罗?盖蒂博物馆,由专业人士,就是现在的盖蒂信托,继续管理和收罗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遗产。
    先来看看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吧,这是一个典型的奋斗者实现美国梦的故事。
    1892年保罗?盖蒂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曾是一名律师,后又拥有一家保险公司,而且也是个石油商。盖蒂年轻时的愿望是当一位作家和外交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父亲开采石油的过程,从此和石油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富裕的家庭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他的眼界,也成为他创立自己事业的坚强后盾。1914年一战爆发,他带着仅有的五百美元到奥克拉荷马去创业,并于1915年冬天买下了一块叫“南希泰勒”的农场,他判定这块农场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因为创始初期资金缺乏,他不得不与父亲合作,建立了“盖蒂石油公司”,由此拉开了盖蒂神话的序幕。
    年轻的盖蒂颇有远见,他意识到地质学在石油开釆中的实用价值,听从地质学家的劝告,将眼光投向没人注意的库欣油田北面和西面的红土地带,发现了加伯和比林斯油田,由此在年仅24岁时就成为了百万富翁。
    1921年末,他又以693美元在圣菲斯普林斯附近买下一块山地,到1923年,这块地上年产油量达七千万桶以上,在此后的十五年里,为他创造了640万美元的价值。
    1930年他父亲去世,将一千万美元的遗产留给了妻子,盖蒂的母亲,只给保罗?盖蒂五十万美元的遗产。美国大萧条之后,许多石油公司的股票创历史新低,盖蒂断定此时是他创建一个大型石油综合企业的最好时机,于是他倾囊而尽,在母亲的资金援助下,与美孚公司几番交手终于获得海滨石油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并在此后的十年间完全控制了这家公司。
    二战结束后,虽然此时的盖蒂已经快六十岁了,但他依然目光敏锐,将手伸向未来的世界油库—中东,他要在中东开发石油,然后在美国的炼油厂提炼。那时中东地区已经被世界上七家大的石油公司所掌控,但他选择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之间一块两国共管的中立区,一块不毛之地,一片大沙漠,并通过谈判获得了这块土地六十年的石油开采特许权。虽然此举一直被石油工业界预言将会以失败告终,但经过四年不断的与挫折抗争,终于在1953年的二月在该土地上发现了含油砂层,开始产出石油,而且一口口高产油井也被陆续打了出来。石油地质学家保守地估计:此地的储油量在13兆亿桶以上。此后,盖蒂开始在各地建造和购买炼油厂,并从1954年起开始营建自己的超级油船队,在洛杉矶、图尔萨和纽约建起价值不菲的新办公楼。到1957年,他的资产就已经超过了十亿美元,成为美国首富。
    这段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让人对即将参观的两个博物馆充满了好奇心。我们住的圣莫尼卡市和盖蒂别墅博物馆以及盖蒂中心刚好呈等边三角形的位置,这也是为了方便参观选定的,此次来洛杉矶我们并没有住在洛杉矶市里。
    今天早上起得有点儿晚,七点半才下去吃早餐,早餐依然很丰盛。等小女儿起来去吃早饭已是八点半了。九点多才从酒店出发,先去莫尼卡码头转了一圈,熟悉一下路线,备之后游玩时用,就开车直奔西北方向的盖蒂别墅博物馆(the getty villa)。
    据说这里是盖蒂生前的别墅,1954年才首次将其改建成艺术博物馆。他希望游客能够在一个赋予展品生命的环境中感受希腊和罗马艺术,于是在自己这酷似古代地中海沿岸的太平洋海岸的地产上建造起这座俯瞰太平洋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仿造罗马莎草纸庄园(villa del papiri)建造的。罗马莎草纸庄园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乡村宅邸,位于那不勒斯湾,公元79年因维苏威火山喷发而被掩埋,如今这座庄园大部分仍埋在地下。十八世纪的挖掘人员曾给庄园裸露在外的部分绘制了平面图。盖蒂的建筑师在该平面图的基础上作了些修改,增加了附近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等地其它古代庄园的细节,建造了如今这座博物馆。
    盖蒂别墅于1974年开放,不仅体现了盖蒂对古典艺术和建筑的热爱,更为他丰富的藏品提供了一个永久的安身之所,再现了充满艺术品、喷泉和芬芳花园的古代空间。
    盖蒂别墅博物馆是免费进入的,但门票需要通过电话或在网站上预定,而且只在周三至周一开放。我已经在网上提前订好了今天的票。这里十点开馆,我们到达时才九点四十五。在门口向管理人员出示了登记的门票,按指示在停车场交付了二十美元停车费停好车,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刚好可以先在外面的花园和四周转转。早上人少,适合拍照。
    盖蒂别墅博物馆是座依山而建的长方形的建筑。别墅入口处的主车道是罗马式的道路,仿庞培和赫库兰尼姆的古代街道,用多边形的大石块铺成。从停车场坐电梯出来就可见到由灰色大石块建成的高大山墙,迎面是一幅挂在山墙上的巨型海报,上面是一尊手持橄榄木棒的古希腊的男性雕像(其实就是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的雕像)下面印着welcome to the getty villa的字样。我没有沿前往博物馆入口的小路向前走,而是转到了旁边博物馆的草本园,这里也是仿罗马房屋大多都有规整的花园和家庭花园而修建的,园中栽种着地中海植物,有果树和开花的灌木以及用于烹饪和医药的草本植物。花园是长方形的,里面被分割成整齐的小长方形的花圃,种植了各种不知名的植物和树木。也许正值仲夏,园中绿绿葱葱的,除了一条由绿色植物构成的浓荫的植物长廊外,没有见到传说中美丽的蓝莲花。从这里继续向北前行就来到了博物馆的入口,正对入口处是由无数台阶堆砌上去的一个户外剧院。入口大门外是一道长长的门廊,立着上下两排高大的斜纹罗马柱。
    十点博物馆准时开放。从入口进来先看到的是整幢建筑的中庭,它是罗马房屋中的主要公共房间,开放式的天花板透进光线和空气,使雨天时雨水可以流入中间凹陷的方形蓄水池,并由沟渠流入地下储水池。中庭四周立着一些雕像,几个房间里展示着一些古希腊时期的各色钱币、金币、各种珠宝戒指和一些金属器皿。
    穿过中庭来到了列柱内院。一个长条形的喷水池居于内院正中,两侧立着数个黑色的青铜古希腊人物雕像。水池是用白色的大理石修建的,四周是修剪整齐的绿色植物,它们让映着天光泛蓝的池水幻化出一丝丝的绿意。内院四周对称地种着一些树和修剪整齐的绿色植物,还有四个长条石凳供人休憩。内院四周的建筑有上下两层,由数根白色的罗马石柱环抱成回廊,回廊后是一间间安放着藏品的房间,供人参观欣赏。
    内院北面一层是赫拉克勒斯庙,精美的地面是villa demi papiri的地面复制品,是用古代罗马人珍视的进口大理石铺成:中间的圆形是用绿色希腊斑岩铺成,然后用伯罗奔尼撤的红色大理石拼出箭的图案,最后用北非黄色大理石和土耳其深灰色大理石交替拼成三角形环绕其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是赫拉克勒斯的大理石雕像。年轻的赫拉克勒斯身材匀称健硕,左手拿着一根橄榄木捧,扛在左肩,右手拎着抓获的猎物,像是一只狮子。他的重心立在右腿上,面向左上方,英俊的面庞上透着坚毅。这尊雕像让我不禁想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的雕像,除了左手和头部的姿势不同外,躯干的样貌何其相似,只是这尊雕像更加秀美,大卫的雕像更加粗犷有力。由此可以看到人类文明艺术的传承和古希腊的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内院展厅中还有一些值得记述的雕像是leda and the swan,这是1775年在罗马的palatine hill 一个皇宫里出土的古希腊雕像复原像,头部来自古希腊神话人物爱神维纳斯,伏在她腿上的鹅其实是宙斯的化身。这座大理石雕像,女子面貌清秀,身姿约绰,右手轻抚那只伏在身前的天鹅,尤其是那裹住身躯并用左手展开的衣服皱褶,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在桔色的背景和黑色大理石基座的映衬下,格外生动。
    另外还有一尊雕像,立在半圆形有三层台阶上的一个白色大理石基座上,这是一位女性的雕像。当时只顾前后观赏和拍照,竟忘了拍下或细读它右下方的说明。这尊有着象牙白色的大理石雕像是一位略微附身的**女性形象,左手握着衣衫的一边护在身前,右手握着衣衫的另一端,半举在右脸颊前,眼神专注地盯着左前方,左边是一个状如海豚的生物,象是伴着女子踏浪而归。这不由让我想起维纳斯的诞生,她就是从海里来的。也许这尊雕像就是爱神维纳斯吧。雕像周围的墙面上一根根嵌在褐色条纹的大理石上灰色的立柱,让整个雕像肃穆优雅,神圣高贵。
    楼上楼下细细参观下来,这博物馆中的藏品的确极其丰富。有不少反映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生活方式的大大小小的雕像、古希腊的储物罐、花瓶、各种盆盘以及酒具,甚至还有一具绘制精美的石棺,看说明是公元前480~470年古希腊时期的卡拉克梅奈那里制作的。有一个造型别致的公元150年古罗马时期的鹰头形的青铜头盔,还有许多黄金珠宝饰品,古埃及的蛇形手环和一些玻璃工艺品等,其精美细致,让人直为那时的制作工艺而赞叹。
    从内院出来向东,户外是一个东花园。这里面积并不大,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里面长满了有点儿杂乱的各种水中的绿色植物,显得有点儿寂聊荒凉。值得一提的是白色的花园围墙边上,有一个墙上的缤纷喷泉,上面用色彩鲜艳的马赛克,细瞅实际上是用彩色的贝壳装饰的图案,喷泉左右两边的大理石柱上是两个大张着嘴的戏剧面具,据说是庞贝大喷泉宅邸的复制品。在这里留影拍照后又回到内院,从南面出去,来到这座博物馆除展品外,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特色中心:列柱外院。
    这列柱外院是个更大的十分规整的花园,是为谈话和沉思提供了一个宁静的所在。
    放眼望去,一个更大的长方形喷水池居在花园正中,占居了整个花园的近三分之一,淡蓝色清澈的池水让人眼前一亮。水池的上下两边的池水里各有一块巨大的浅褐色石头,上面是铜质的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雕像,仿佛在池水中游戏后躺卧在石头上休息。花园四周是由一根根白色的罗马柱围成的高大的回廊,回廊的墙壁上描绘着精美的图案,廊顶内侧被分割成无数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中间都有一只描金的盛开的花朵,回廊的屋顶铺着红色的瓦,在蓝天、绿树和白色的石柱映衬下鲜艳异常。花园入口处左右各有一条圆弧形的长条靠凳,也是大理石修建的,与周围的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花园左右对称,绿树和鲜花修剪得整整齐齐,左右的路径上还有两个用植物搭成的花棚,绿树下草坪上也立着一些铜质塑像,其中有一个坐在石头上,脚踝处长有一对小翅膀的一尊少年的雕像,记得应该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尔墨斯。这些塑像都是villa demi papiri 中所见到的塑像的复制品,它们摆放的位置也和发现时古时的位置一模一样。
    在此留连往返地转了一大圈,四处拍照,久久不愿离去。
    这里的藏品据说有四万四千件,来自从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400年的希腊、罗马和伊特鲁里亚文物,而整个盖蒂别墅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参观很是方便,几乎每件展品旁边都有平板电脑随时输入编号就可以查询相关资料。记得在那具巨石棺前,我试着查了一下,里面除了介绍外,居然有那时的人们制作木乃伊的全部过程的视频解说。在列柱内院一楼的一间房间里,还有一个亲子空间,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可以用各种方式亲身体验古代艺术。在此逗留了近两个小时才离开博物馆。
    先回酒店休息一下。下午还要去盖蒂中心,据说那里以油画藏品为主。
    吃完饭,稍事休息,我们就又驱车出发了。
    盖蒂中心在洛杉矶的西面,圣莫尼卡市的北面。它依山而建,矗立在圣莫尼卡山山脚海拔881英尺的山崖上,是一群颇为奇特的建筑。它由一座非常现代化的美术博物馆,一个艺术研究中心和一所漂亮的花园组成。亮点是这里依然免费对公众开放。
    之前参观的盖蒂别墅博物馆其实是盖蒂中心的前身,后来由于日益增多的艺术品,盖蒂信托决定在此买下了110亩的土地用来建造新馆,经过长达13年的设计和施工,最终总耗资达10亿美元的新的盖蒂中心终于在1997年落成。
    在这里可以鸟瞰洛杉矶全景。它是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设计的。在委以重任之前,他经过了重重的严格甄选,一年后才得到设计盖蒂中心的机会。为免过于庞大的建筑体量破坏景观,盖蒂中心地下化达六层之多。中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直径75英尺,高三层的门厅,在门厅可以看到被馆舍包围的庭园。在建筑上,迈耶全面使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使建筑精致、诙谐而又生动。墙壁、窗户、地面和外部路面形成一个由一个个76厘米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和建筑群相呼应,浑然成为一个整体。他还有心借着串连不同时代的展览室之际,让参观者能不时地接触到自然,而且有机会可以饱览洛杉矶的天际线。
    照明是美术馆设计的重头戏,为了参观者在流连欣赏馆内展品时,让室内柔和的光线能烘托出艺术品,迈耶以自然光为光源,同时为了避免紫外线对画作等艺术品造成伤害,来自上方的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和漫射才进入室内。即使建筑物的屋顶全是平的,其间的变化也可以从室内高度的不同和天花板的变化中体味到。譬如占据上层的博物馆的油画画廊,用天窗及电脑控制的的叶窗和人工光源照明,该系统用电极少,而尽量使用自然光。迈耶也很巧妙的营造出有生命的展览室。每间展览室的壁面上仅见到挂着的艺术品,丝毫没有干扰欣赏的建筑设备。室内空调的出风、回风口都被巧妙的与脚板及挂画板线融合在一起。
    整幢建筑群线条简洁,色调明快,用自然的采光,让室内天井和室外花园浑然一体,开放的空间将细腻和粗糙融合在一起,富有和谐的美感。而最终的外观建材—淡褐色、粗面的石灰茸,更让这座建筑物有如从地面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与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这些石材均来自意大利的巴尼?迪蒂沃利,用创新工艺切割而成,形成独特的粗糙表面效果,而叶子、贝壳和其它物体的化石也散见于整个建筑群的各个地方。
    建筑上还值得一提的是盖蒂研究所的入口,这里一般举办流动展览,还有一座庞大的艺术图书馆,这处钙华大门给远处的海景加上了一个画框,游客步行至此仿佛在欣赏一幅名画。
    花园也是盖蒂中心的建筑特色。整个建筑群由高处往低处大致有三个花园:南角的沙漠花园、中央花园和下层的露台雕塑花园。
    沙漠花园再现了沙漠景观,巨大的仙人球和高大的仙人掌令人印象深刻。这庭花园与场内较凉爽的北侧景观相映成趣。北侧主要是蓝色、紫色和灰色的植物。通过高效的灌溉技术,有许多耐旱植物,而用水量还不到原来的百分之七十。
    从建筑物里参观出来,沿着中央花园蜿蜒曲折的小径伴着溪水缓步而行时,设计师特意沿着溪流摆放了许多巨石,使顺山势而下的溪流声构成了“声音雕塑”。而那沿山势而下的一组组植物也是别出心裁地按颜色和质地排列。
    中央花园是艺术家罗伯特?欧文的作品。他称之为“志在成为艺术品,以花园为表现形式的雕塑”。中央花园上部左右三棵巨大的“花束”令人称奇,走到近处后才看出来是用许多的钢筋束成一个巨大的花篮,中间种上籐蔓植物,顺钢筋而上,在顶部向四面生长,无数的绿叶衬着繁茂的红色花朵,仿佛六株巨大的花树立在绿色的草坪上。在中央花园的底部,瀑布顺着阶梯石墙倾泻到清澈如镜的水池及栽种了400株杜鹃花的巨大的圆形植物迷宫中。环绕水池的是一系列特色花园,里面各种奇花异草争相开放,令人目不暇接。绕着花园走一圈,光线、色泽和倒影相映成趣,令无数游客在此徜徉流连,久久不愿离去。
    沿中央花园继续下行就来到了下层露台的雕塑花园,这里除了修剪整齐的绿色植物外,有不少充满现代风格的抽象雕塑散布其间。
    据说盖蒂的艺术收藏主要有五类艺术品,它们是: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大理石雕刻、铜器、镶嵌品和壁画。
    二、文艺复兴时代的油画。
    三、十六世纪波斯地毯。
    四、苏凡内瑞地毯。
    五、十八世纪法国家具和缀锦画。
    盖蒂中心藏品丰富,虽然只有五万件左右的藏品,但质量实属上乘。世界著名绘画大师梵高、安格尔、拉维尔德素描,与十四世纪早期至十九世纪末期法国、荷兰、意大利等油画大师的真迹,在这所艺术殿堂里熠熠生辉;中世纪拜占庭时期的一百四十四件书卷手稿,向你默默述说着天赋予人的智慧和灵性;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时代的服装艺术收藏也堪称一绝;文艺复兴时期至十九世纪末期的雕刻、玻璃器皿则展示着当时艺术风格的时尚和转变。
    我们到达盖蒂中心的地下停车场交了二十美元的停车费,停好车时已经是下午一点二十分了。从停车场坐电梯到电车站,安检后在这里等候小火车。很快小火车就来了,五分钟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盖蒂中心的建筑群的入口广场。
    从这里拾级而上就是博物馆的入口。台阶间有几座雕像,一个侧卧的女性青铜雕像,和一个站立的白色的少年石像,在浅褐色基调的建筑和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进入博物馆门厅,到信息中心拿了地图。遗憾的是今天雷诺阿和伦勃朗的一些画没有展出,看公告得九月底才以专题形式展出。
    出了门厅来到博物馆的庭院,这个中心的确很大,四周全是高大的建筑,让人不知道从何处开始,于是展开地图查看。这个盖蒂中心大致分为北馆、东馆、南馆、西馆以及一个专题展览馆,每个展馆都有上下两层。为了不走散,我们只有按图索骥,一个个展厅的仔细看下来。
    最惊艳的是那些十六到十八世纪欧洲的绘画藏品,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的画家作品令人惊叹。不少油画作品上大学时在西方美术史课上曾欣赏过幻灯片,这次近距离和原作真迹亲近,着实令人有些激动。
    我一眼就认出了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岩间圣母》,还有提香、伦勃朗、塞尚和鲁本斯的作品,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雪后清晨的草垛》、《日出》,还有一幅难得见到的他早期非常写实的花和水果的静物画,雷诺阿的作品这里也看到了真迹,遗憾的是没有见到穿着白裙如一个发光的精灵的小孩子的绘画。以画芭蕾舞女和浴女著称的德佳的绘画这里也见到了。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到巴洛克风格的画家,洛可可风格派宫廷画家到新古典主义画家。
    十八世纪花卉画家之翘楚荷兰画家扬?范?惠苏姆,他画的花卉静物仿佛有了生命一样让人能感受到花的肉感,现代相机也照不出这样的效果。
    荷兰著名动物和风景画画家保卢斯?波特的一幅马的油画作品《the “piebald” horse》也颇引人注目。
    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派宫廷画家让?马克?纳蒂埃的一幅人物肖像画,画中妇女的甜美的容貌,细腻娇嫩的肌肤,兽皮和丝质绸缎截然不同衣物的质感,细致而又真实。
    十八世纪的瑞士画家jean-etienne liotard以粉笔肖像画著称,他的一幅怀抱黑色小狗,身披兰色斗篷,头扎兰绸丝带的小姑娘的肖像画,生动细腻,丝带、皮毛和细绒、花蕾等不同材质,表现栩栩如生,让人赞叹不已。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和杰出代表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portait of the sisters zenaida and charlotte bonaparte 》和《portrait of suzanne le peletier》,让人觉得熟悉又亲切。
    法国画家雅格布,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新古典主义画派代表画家的作品《portrait of the marquise de miramon》,贵妇那粉色的花边点缀非常繁琐的长裙,衣料的坠感,白色丝绸衬衣及手套和黑色纱巾的质感令人望之就能产生相应触感。
    十八世纪法国著名风景画家jean joseph-xavier bidauld的风景画《view of the bridge and part of the town of cava》,也远胜现代相机拍出来的效果。
    那许多的水果、花卉和器皿的静物油画作品也让人概叹那时的条件和设备竟能画出如此色彩艳丽、笔调丰富、精巧细致、栩栩如生的作品来,赞叹艺术家对人类文化艺术的贡献。
    今天的油画展品中,倍受众人嘱目的是出自印象派画家凡高之手的《鸢尾花》。画幅大小适中,为了能与之单独合影我们等了好一会儿,参观的众人才渐渐散去。画面的大部分都被一团团紫色的鸢尾花和细长翠绿的叶子所占据,只在画面的左下方露出一小块浅黄和桔色的土壤,左上方也散布着一些小小的黄色的雏菊与之呼应。流动伸展的线条,跳动闪跃的黄色蓄满了能量和活力。只顾着拍照和研究作品的笔触和色彩,竟又忘记了细看旁边的说明文字。
    盖蒂中心也有一些雕塑作品,詹博洛尼亚的女人体,丰满秀美。贝尼尼的《保罗五世教皇》胸像,神情严肃,衣饰华丽。梅塞施密特的《烦恼的人》头像,表情生动有趣。甚至还有以身材修长为特色的贾科梅蒂的《站立的妇女》雕像。
    最值得一提的是路易十四时期的装饰艺术和家俱、缀锦画以及各式座钟、挂钟,简直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这些缀锦画都堪称巨幅,有的甚至占据整个墙面。色彩极其艳丽,想不到的是其中一幅竟有头戴羽羚的清朝官员装束的人物。装饰华丽,描金饰羽,流苏繁陈的床,与之同样豪华的躺椅(状如现在的三人沙发),描金彩绘的桌椅、灯饰、镜子和箱柜,还有各种各样描金、掐丝珐琅座钟、挂钟,可见那时生活的侈华风气。其中还混杂着不少中式瓷器。
    西馆露台还有个摄影中心,进去看了看就出来了。在各展馆中仔细看下来,又到中央花园欣赏奇花异草,远观南角的沙漠花园,在高层广场上远眺洛杉矶的风景,不知不觉中就快四个小时了,离开盖蒂中心时已经五点多了。
    回旅馆吃了晚饭,和先生一起步行去圣莫里卡码头。
    一路上悠哉游哉地漫步街头,看着夕阳西下的棕榈树成排的美丽街景,不时能见到有年轻人骑着scooter也和我们朝一个方向走,这里的scooter 就象是国内的共享单车一样。到达第三街步道区已是晚上八点多了。
    这里热闹非凡,灯光璀璨,橱柜里的装饰颇具特色。这里有卖各式小吃和汽球等玩具的,有为人画像的,更有一些艺人,在街上唱歌、跳舞,和游人热情互动,气氛热烈。到了码头入口处更有一个黑人女性,唱着极熟悉却不知名字的歌曲。嗓音浑厚,中气十足,周围的观众也不少,掌声不断。
    码头的停车场车满为患。我们继续沿码头向里走,在圣莫尼卡码头的太平洋公园里还有一个游乐场,高大的摩天轮,伴着坐过山车的游人兴奋的尖叫声,戴着墨镜的黄色笑脸慢慢旋转着,各色霓虹灯在夜色中闪闪烁烁,五颜六色,煞是好看。码头上人头攒动,也有一个混血的年轻人在唱着麦克?杰克逊的歌曲。凭栏向远处的海面望去,黑魆魆的,只有近处的海水反射着岸上的点点灯光,海浪声声,白色的浪花依稀可见,仿佛海水也同这码头的游人一样激动不已。
    一直在码头徜徉流连,九点多钟我们才离开这热闹之地,返回旅馆。
    今天一天既享受了艺术的饕餮盛宴,又体验了市井的热闹,真是收获满满呀!
    后来十月份在新闻里听说洛杉矶地区盖蒂中心大街和405号高速公路附近爆发盖蒂大火,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过火600英亩范围,心中颇替这些艺术珍品担心。虽然火势凶猛,甚至有超过一万幢民宅和商业建筑被下达疏散令,好在盖蒂中心和盖蒂别墅博物馆最终都安然无恙,今后我们仍然能够有机会再去欣赏这些伟大的作品。手机用户看山火肆虐前的风景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9905.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快穿!带着宿主去流浪
  2. [玄幻小说]凡骨
  3.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4.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5. [都市小说]讨逆
  6.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7.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8.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9. [科幻小说]天命神算
  10.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1. [都市小说]师娘,请自重
  12.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3. [都市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14. [其他小说]盛世如云
  15.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
  16. [玄幻小说]我的母老虎
  17. [穿越小说]重生都市仙帝
  18. [其他小说]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19. [玄幻小说]混沌天帝诀
  20. [都市小说]女富婆的神级村医
  21.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22.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23.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24.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