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484章 二魏之争
    534年闰12月15日,元修误饮毒酒而死,享年25岁,距离他西奔长安,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毒酒当然是宇文泰让人准备的,元修直到吐血身亡之前的那一刹那,才开始念起高欢的好处,不管怎么说,高欢起码让他在洛阳皇宫潇洒得活着。
    宇文泰之所以这么快就解决元修,倒还不只是因为权力。
    元修的私生活极其混乱,甚至与堂妹发生关系,并霸占她们,不让她们出嫁,其中元宝炬的妹妹、平原公主元明月,最受元修喜欢,元修西奔长安时还带她在身边。
    关中人士对于这种**的勾当非常不齿,因此当这件事败露,西魏舆论对元修很不利,而元修自以为真的脱离了控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对周围的人和物都不放在眼里,甚至对宇文泰也并不客气。
    显然逃出洛阳是他犯下的第一大错,到长安后不以“客”自居,妄想反客为主,则是他犯下的第二大错。
    宇文泰不是高欢,他本是局外人,没有“忠”“奸”的心理压力,一旦发现不对劲,立即动手加以矫正。
    为了平息舆论,宇文泰说服各亲王,准备诛杀元明月,把所有过错全堆在元明月身上,以她为替罪羊,不料元修不识好歹,对元明月百般维护,言谈举止都异常粗鲁,终于让宇文泰动了杀机。
    元修死后,宇文泰与百官讨论新皇帝的人选,多数人推荐十岁出头的广平王元赞,濮阳王元顺在另一个房间晋见宇文泰,劝他说:“高欢逼迫先帝逃亡,拥护年纪弱小的君主,为的是希望长期当权,你最好与他相反,以彰显忠正,广平王年纪太小,不如拥护一位年长的帝王。”
    宇文泰最终采纳,于是拥护28岁的南阳王元宝炬为帝。
    此时荆州已落入东魏之手,但境内百姓多向西魏,宇文泰有心维系人心,图谋夺回荆州等地,便任命独孤信为三荆军区司令长官、兼右副行政长官、中央驻东南特遣政府总监、总司令官、荆州督导官,由他负责相关事宜。
    这一安排是宇文泰经过多方考量的,因为独孤信是元修的心腹,此举旨在拉拢元修那帮旧臣。
    独孤信不但忠肝义胆,也有真材实学,这次机会虽并不足以让他声名雀起,但为日后的荣耀奠定了基础。
    碰巧蛮族酋长樊五能,攻陷淅阳郡,响应西魏,东魏的西荆州督导官辛纂,不顾部属反对,执意出兵镇压,结果战死,剩余将士也转投西魏,并邀请独孤信前往主持大局。
    之后没多久,独孤信便与司令官杨忠一起平定了东西荆州,但半年后,东魏大将高敖曹和侯景突然杀到,独孤信和杨忠因为军队太少,被迫南下逃奔萧梁去了。
    几年后,独孤信再三请求萧衍,萧衍有感其义薄云天的气慨和忠孝的品质,附赠厚礼送他和杨忠回国。
    得益于萧衍的宽厚大方,独孤信和杨忠得以在北朝大施拳脚,并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扮演起关键角色。独孤信号称中国最厉害的老丈人,三个女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三个朝代,长女嫁给了宇文家,四女嫁给了李家,七女嫁给了杨家,而宇文家就是后来的北周,李家是后来的盛唐,杨家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王朝——隋朝。杨忠也就是独孤信的亲家公,那个最伟大的隋朝就是他儿子创立的。
    说到底,这一切的源起竟全是萧衍的一念之仁?
    历史就是这种偶然的集合了。
    于种种偶然之中,似乎又藏着某种必然,某种后人看过就会生出“理应如此”感叹的必然。
    信佛的萧衍虽然对自己的昭明太子异常苛刻,但总体来说还是个宽厚过火的长者,尤其对外人异常宽厚,像独孤信这种品行端正的帅哥,任何人看到都不忍拒绝,一旦有所求,萧衍必定也是欣然答应,所以放他回归故国,那就是历史的必然。
    不但独孤信,之前投奔萧梁的贺拔胜,一个不擅言辞的大叔,几经央求之下,甚至还先于独孤信回到北方。
    北魏分裂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南朝基本上是风平浪静的模样,这也是必然的,因为长久以来,南北之间的争端多数都因为北方的强势或灾祸而起,北方一旦失去南下的念头或是没有重大破绽,南北之争很难爆发,尤其在南朝崇佛的大背景下,更是没有任何理由爆发战乱。
    至于南朝自身,当权派有好处可捞,底层百姓生活不至揭不开锅,大家全都相安无事,没人搅乱“和谐”的气氛。
    北朝则不同,因为北魏分裂了,一山不容二虎,元修西上就是北朝动荡的开始,东西魏的争斗成了接下来的主题,也把南北朝推向另一个**。
    高欢对此早有准备,就在拥立元善见不久,便以“洛阳距离西魏和萧梁太近”为由,下令迁都邺城,40万户居民狼狈上路,费尽千辛万苦也安稳下来。
    从此北魏原来的京畿便成了洛州,最高行政长官元弼出任洛州督导官,镇守洛阳。行政官司马子如出任左副行政长官,与右副行政长官高隆之、总监察长高岳和孙腾,一起前往邺城管理新政府。
    元宝炬于535年春节当天,在长安城西正式登极称帝,东西两魏都走向正轨,也就正式开始了厮杀火拼。
    灵州督导官曹泥,因为处在东西魏交界处,势单力孤,成了宇文泰的首要目标,渭州督导官可朱浑道元,世代居住怀朔镇,与高欢情谊深厚,而且母亲和哥哥都在邺城,也是宇文泰的眼中钉。
    可朱浑道元自知不能抵挡西魏大军的攻势,所以毅然放弃渭州,率部三千户人家,逃到灵州与曹泥会合,曹泥用厚礼把他送到云州,可朱浑道元几经辗转,终于安全抵达邺城。
    高欢见到故旧,大为欢喜,任命可朱浑道元为车骑大将军。
    而曹泥因为兵微将寡,被困四十天后,终于力竭投降。
    灵州之争只是小打小闹,接下来几年时间,高欢和宇文泰会展开激烈对抗,就算这两大主角故去,他们的后人也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其中一方终结。
    (本章完)手机用户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976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小说]都市最强武帝
  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3. [穿越小说]悍卒斩天
  4. [网游小说]林阳苏颜
  5.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6. [玄幻小说]混沌剑帝
  7. [玄幻小说]鸿蒙霸体诀
  8. [玄幻小说]九龙归一诀
  9. [修真小说]最强末世进化
  10. [玄幻小说]万古天帝
  11. [都市小说]讨逆
  12. [玄幻小说]九天斩神诀
  13. [修真小说]万古帝尊
  14.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5.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6. [玄幻小说]万古神帝
  17.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8. [玄幻小说]我的师兄太强了
  19. [修真小说]丧气仙
  20.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1. [其他小说]三国之极品皇帝
  22. [穿越小说]都市不灭仙医
  23. [玄幻小说]黑暗圣光
  24.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