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456章 胡氏产子
    中国本土之外的两个国家,对于中国的影响也不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柔然和高车。
    相比柔然,高车立国时间不长,内部政治不够完善,仍未摆脱原始状态,发展中问题比较明显。
    508年底,残暴的高车国王阿伏至罗,终于让贵族们忍无可忍,于睡梦中被谋杀,王族人员跋利延继承王位。
    在此之前,阿伏至罗的堂弟穷奇死于西域某国发动的战争,穷奇的儿子弥俄突也被俘虏,某国现在发现高车政变,认为这个儿子奇货可居,便把弥俄突送回去,游说高车贵族杀掉跋利延,拥护弥俄突为新国王,高车也由此成了某国的临时附庸国。
    弥俄突自恃有了靠山,上位后开始不断攻击柔然,开拓疆土,与柔然可汗郁久闾伏图,在蒲类海会战,却不能取胜,被迫向西迁徒。
    原本胜负已分,但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就在高车与柔然大战之时,高昌国王麹嘉,向北魏请求愿全国迁到内地,元恪便派龙骧将军孟威征调凉州政府军三千人,前往迎接,高车败走之后,魏军刚好抵达伊吾。
    而郁久闾伏图正在伊吾北扎营,忽然发现大批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顿时吓破了胆,仓惶北逃。
    弥俄突半道上听说此事,兴奋地掉头回击,在蒲类海北方斩杀郁久闾伏图,割下他的头颅送给孟威,并派人向北魏进贡。
    虽然麹嘉在约定时间没有抵达,孟威倒也不虚此行。
    这几年,北魏与柔然的关系一直不好,虽没有大型武装征伐,但柔然几次三番请求以平等地位建交,这让元恪十分不爽,所以郁久闾伏图之死,对于北魏来说,着实算得上是喜讯。
    郁久闾伏图的儿子郁久闾丑奴很快继位,暗暗立下誓言,定要为父亲报仇雪恨。
    要完成这一壮举,刚受重创的柔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丑奴为此等了八年。
    一直到516年,久经磨砺的丑奴发动大规模远征,大破高车国,生擒弥俄突,让人捆住他的双脚,拴到一匹劣马上,鞭打劣马狂奔,把弥俄突活活拖死,然后砍下人头,涂上油漆当酒壶,总算大仇得报。
    然而高车并未因此亡国,两方还有很长时间的较量。
    仇恨是永远都不能消除的,正如宋人《唾玉集》里所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诚然,只要当事人的有生力量没有消灭,似乎这个“复仇”的恶性循环永不停歇。
    如果所有人都萧衍的觉悟,天下当会太平了。
    萧衍以宽宏大度著称于世,某人犯了多大的过错,他都一笑置之,不加理会,顶多也就是口头批评一句,且口吻异常温和可亲,让对方没有丝毫畏惧惭愧,反倒更加盛气凌人了。
    可惜他的“大度”却不是针对所有人的,只有与他亲近的人或他认为亲近的人才有这种待遇,平民百姓若是犯了过错,下场则非常悲惨,经常因为连坐,老幼都不能幸免,有时一人逃亡,全家男女老幼都被逮捕,充当人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临川王萧宏,萧宏此人打仗全军覆没,为官贪污受贿,做人没有底线,几乎就是烂人的代言人,但一直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官位一升再升,就算与萧衍的女儿永兴公主**这种**的勾当,萧衍也没有真正采取行动加以管制。
    赏不均罚不明,是在上者最大的忌讳,萧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显然不够严肃,长期佞佛让他的心理出现了扭曲,对亲属的再三忍让,似乎让他从中获得莫大的满足,以为佛祖再世了,而对百姓的严苛又似乎让他有了明君的体验,公事私事都做得这么完美,似乎没有哪里不对劲。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测试问题的最佳工具。萧衍偏偏又是南北朝最长寿的皇帝,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来验证自己究竟有无问题。
    或许终其一生,萧衍都不认为自己哪里做错了,但凡事皆其因,亡国大祸绝不会无缘无故爆发,追本溯源,还在萧衍身上。
    同时期的北魏皇帝元恪就没有那么多时间考虑这些严肃的问题,因为他继承了先辈的不良传统,那就是短命。
    想到那么多英年早逝的先辈们,元恪也有犯愁的地方,倒并非是早死,毕竟人皆有一死,关键在他结婚以来,还没有一个儿子。
    510年,元恪已是28岁“高龄”了,距离先辈们故去的日子似乎已不远了,可是这么多年来,后宫那么多妃子,要么生不出儿子,要么早夭,截止本年,儿子数量还是零。
    这是个很严竣的问题,偌大的帝国却没有继承人,不怪元恪上火。
    但这本身不是元恪的错,错在北魏流传多年的传统——立嫡杀母,所以后宫的女人谁也不想生儿子,想方设法寻求避孕良方,不幸生了儿子,就费尽心机弄死。
    这成了后宫女人们心照不宣的共识,大家拼命比赛生女儿,谁也不敢要儿子。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又说富贵险中求,用在此处真是再恰当不过,就在大家都不敢向前迈步的时候,一个特别的女人缓缓地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武始伯胡国珍的女儿胡氏(姓名不详)被选进宫后,只被封为充华,是九嫔中最下等,本来没什么前途,但她显然不甘平庸,刚进宫时,没有跟风在神像前面祈求只生公主,反而豪迈地与姐妹说:“我的志向与你们不同,为什么只爱惜自己的生命,而让国家没有君王。”
    没多久,胡充华怀孕了,闺密们都劝她堕胎,她坚决不肯,还暗中发誓说:“如果有幸生个男孩,依照次序,应是长子,生男孩而身死,死无遗憾。”
    本年3月14日,胡充华顺利产下一子,取名元诩。
    元恪对这个儿子异常宠爱,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掉,特别选了孩子众多的良家妇女当元诩的乳娘,住在别的宫院,嫡母高皇后和亲娘胡充华都不许接近。
    这时后宫的女人们还都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有点良心的也不过在可怜胡氏,但两年后的512年10月18日,随着元恪一声令下,元诩被立为太子,同时废除了立嫡杀母的旧制,大家开始又忌又恨,然而那已无济于事,胡氏的春天就这样来了。
    (本章完)手机用户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976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