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 第320章 镇不镇恶
    后秦的领导班子全部被投进监狱,长安城里只剩下居民六万多户,王镇恶在城中大力宣扬东晋政府的恩德,加以安抚,局面渐渐稳定下来。
    417年9月,刘裕终于如愿抵达长安,王镇恶赶紧到灞上迎接,刘裕满脸欣慰地对他说:“今天能完成这项霸主大业,全仰仗你啊。”
    王镇恶连忙叩头说:“全是依靠明公的神威和各将领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
    刘裕满意得笑了出来,一把扶起他,结伴向长安城走去。
    这次会面貌似和谐,实则暗藏杀机——当然是刘裕对王镇恶的杀机。
    原本顺利攻克长安,刘裕应该欢喜非常,但中间的插曲让他感觉很不好,那就是王镇恶不听号令,在后秦境内横冲直撞。
    刘裕的控制欲极强,这次北伐必定要完全掌控局面,虽处在后方,但对于前线的战略战术安排,其实早有交待,部将们只允许有小幅度的自由发挥。
    但王镇恶显然就发挥过头了,在他决定跨过洛阳西上的那一刻,就已经触怒了刘裕。
    不久之后,王镇恶被困于潼关,派使节向刘裕求援,刘裕那时的情绪比较复杂,既恼怒,又得意,恼怒的是王镇恶不听号令,使前锋部队陷入危难,得意的则是王镇恶不听号令,果然把部队引入危难。
    虽是同一件事,但刘裕的出发点却有两个,一是从大局考虑,一是从个人威望着想,大局来说,王镇恶偏离预定路线,主帅当然会生气,但从个人威望而言,王镇恶的失利最能说明刘裕的见识深远,正因王镇恶不听刘裕的安排,才使军队面临危机。
    因为王镇恶统率的军队并不多,即便不幸失陷,刘裕也不会过分惋惜,反倒对自己的威望更加重视。
    也正是这个缘故,当刘裕拒绝援救,已准备弃子的情况下,王镇恶居然绝地逢生,并最终夺得首功,无疑狠狠地打了刘裕一巴掌。
    刘裕一贯的风格就是,你们都听我的,保证旗开得胜,如果敢不听从,失败是必然的,后果自负。
    但王镇恶竟然打破这一常规,瞬间成为东晋最耀眼的明星,不但让同行的其他将领黯然失色,更让刘裕尴尬不已。
    除此之外,关中人民一向敬重王猛,而东晋北伐兵团最终攻克长安、驱除羌贼,立下首功的又是王猛的孙子,所以百姓对他尤其推崇,满大街都在传扬王镇恶的传奇事迹,因此同行的原籍江南的将领无不嫉恨恼怒,心中感到不平。
    刘裕更加不满意,按他的预期,当他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两边一定挂满了赞扬自己的横幅标语,结果耳闻目睹的却全是王镇恶的那点破事,甚至都把王猛从坟里扒了出来,加以五花八门的吹捧庆祝。
    前前后后这许多事,刘裕说什么也不能对王镇恶心生好感,只因王镇恶功高卓著,又不好公开对他表示厌恶,只能暂时隐忍不发,寻找机会发泄内心的愤恨。
    这时候王镇恶不等刘裕公然发难,自己先沉沦了,随着鲜花和掌声从四面涌来,贪婪的一面也随之暴露,接管后秦国库时,把里面的金银财宝收入囊中,为数之多,无法计算。
    刘裕大感激动,如果他低调行事,还真不好抓到小辫子,现在可好,主动送上门来了。
    但贪财也不足以治罪,毕竟人为财死,爱财爱色都是人之常情,为了增强说服力,刘裕还需要有更加强有力的证据。
    左右部属很快呈上好消息,经过连日的观察,发现王镇恶居然私藏了姚泓的御用辇车,居心不明。
    刘裕大喜过望,如果消息属实,足可以给王镇恶安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然后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将其除掉。
    然而进一步的取证结果,让刘裕大跌眼镜,原来王镇恶只是喜欢辇车上的金银装饰,把宝贝剔取之后,顺手就把辇车抛到城外去了。
    贪财到如此地步,也确实让人不服气都不行。
    刘裕终于暂时放弃了诛杀王镇恶的念头,开始着手姚泓投降后的各项事务:从宫中收集的彝器(皇家祭庙用具)、浑天仪、土圭(测日仪器)、记里鼓(车有两层,行至一里下层敲鼓,行至十里,上层敲鼓)、以及指南车,全都运往建康皇宫,其他的金银璧玉、布匹绸缎、稀世珍宝全都赏赐给将士,用心犒赏三军。
    对于秦帝姚泓,刘裕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建康,绑赴刑场斩首。
    以此之前,后秦平原公姚璞、并州督导官尹昭,献出蒲阪投降,东平公姚赞率姚家皇族一百多人,也向刘裕请降,刘裕同样二话不说就把他们全都处死。
    和这段历史上的许多前辈相比,刘裕打定主意不走寻常路,别人攻灭敌国之后,一般都把敌国元首和一些名臣带到自己国内,给他们一些闲职,用以安抚,即便准备杀之而后快,往往也要等过个一年半载再做打算,而他则毫不客气地立即斩杀,彻底杜绝后患。
    也许他是吸取了其他政权的教训,唯恐把定时炸弹带到国内,但更大的可能则是单纯的性格使然。
    细数刘裕这些年的敌人,孙恩、桓玄、卢循、谯纵、慕容超、刘毅,除了孙恩尸骨无存,其他几人全被砍了脑袋。
    好像只有当看到敌人身首异处,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得到真正的满足。
    他这种凶暴的脾气很好地遗传给了下一代,为此,刘氏后人付出了血的代价。
    处理完姚家的事,刘裕打算迁都洛阳,使国家重心回归,然后逐步恢复华夏。
    高级军事参议官王仲德对此并不看好,劝阻他说:“不平凡的事,固然不是平凡的人能办到的,现在迁都倒也并不是空中楼阁,可是一旦宣布迁都,势必在江南引起大片骚动,不利国家稳定,而且大军在外已经很久,士卒都思念家乡,迁都这么大的事,还是不要讨论为妙。”
    刘裕只得放弃这个念头,可又不想立刻回军,总觉得应该再做点什么,心里才踏实。当放眼北顾,胡夏和北魏的军事实力都不容小觑,短期内并无把握克敌制胜,当向西望去,凉州也许是不错的去处。
    但就在他踌躇的时候,建康传来消息,顿时让所有计划都搁浅了。
    渐入佳境
    (本章完)手机用户看愤怒的两晋南北朝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976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2. [玄幻小说]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3.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都市小说]师娘,请自重
  5. [其他小说]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6. [网游小说]全民游戏:从丧尸末日开始挂机
  7. [其他小说]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8. [玄幻小说]天道天骄
  9. [都市小说]绝世医圣
  10. [都市小说]盖世神医
  11. [玄幻小说]百炼飞升录
  12. [穿越小说]大唐腾飞之路
  13. [其他小说]鉴宝神眼
  14. [穿越小说]铁血残明
  15. [其他小说]极品兵王混山村
  16. [其他小说]婚刺
  17.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8. [其他小说]付胭霍铭征
  19.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20.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21. [其他小说]霍总别虐了,付小姐她又去相亲了
  22. [其他小说]唐皇帝子
  23. [其他小说]扎根在修真界的日子
  24. [其他小说]枭雄之明末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