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五百二十一章 驿站
    “不是简单一个多字就能形容的,就算赵国和六国加一起都吃不完,我们捕捞上来的鱼只占海洋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都不够海洋一天产出的。”赵括笑着说道。
    这年头不存在什么珍惜鱼类,赵国卖鱼也从来不分品种,捞上来晒干之后直接打包,该送到什么地方送到什么地方。
    困扰赵国渔业发展的一直是难以向民间普及和储存两个问题。
    赵国虽然从齐国和燕国手中夺得了出海口,但是海岸线并不长,而且受到河水的冲击影响,沿海多是滩涂,民间捕鱼规模注定发展不起来。
    再加上捕鱼的成本又高,别的不说,你至少要有船吧,能够出海的船,就算再破,都够家境好点的人家攒好几代了。
    万一再发生翻船,不应该说万一,这个年代发生翻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一家几代人的积蓄就沉入海底了……
    至于钓鱼和赶海……除非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否则能否养活一家人都是问题。
    如果赵国的海岸线足够长,民间捕鱼规模发展起来,解决所有人温饱,甚至吃上肉都不是问题。
    捕鱼的速度比种地来的快多了。
    不过这并不现实,光是一个储存问题就限制了赵国捕鱼的规模。
    赵国目前捕鱼最远的地方也只是黄渤海交汇处附近,不是不能走的更远,而是再远船上的鱼就坏了。
    如果是夏天,更是只能白天出海,傍晚就要回来,然后岸上的人员连夜将鱼内脏扒出并腌制好。
    没有冰冻冷藏的情况下,提高保质期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盐腌了,也多亏现在盐不值钱,如果盐价像以前一样,赵括就算想这么干也没办法干。
    姜太公时期就开始发展鱼盐之利了,齐相管仲也大力发展鱼盐之利,他们不知道海里鱼多吗?
    知道又有什么办法?你就算能捕捞的鱼再多,怎么运输储存?
    没办法运输储存,只能扔田里堆肥,还得是海边的田,远的你也运不过去。
    也就是赵国的制盐成本降到了极低的程度,才能这么玩。
    话说由于咸鱼价格太低,赵国沿海有些百姓已经开始把咸鱼当盐用了,炖菜的时候把咸鱼放菜里面一起顿,既能节省食盐,还能吃上肉。
    虽然盐价降了不少,但怎么说也是要钱的,而且比咸鱼贵出不少,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那有没有办法让我赵国每个人过年的时候都能吃到鱼?”赵姬期盼的问道。
    “暂时还做不到,虽然大海里的鱼很多,但是我们捕捞的速度是有限的。除此之外,运输也是问题。要等到船队规模扩大了以后,并将所有县级的官道全部修好才有可能完成。这种福利要么所有人都不给,要么所有人都要给,否则没有得到福利那部分人必然会有意见。”赵括摇了摇头。
    如果赵国像齐国一样,三面环海,并且交通足够便利的话,是有机会让所有人都能吃上鱼的,不过赵国很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天下有这个条件的除了齐国之外,也就人口稀少,造船业发达的越国了。
    在一段时间里,越国可是真正的靠着打渔养活了国内一半以上的人。即便是现在,越国都没有放弃打渔。
    马车行驶的并不快,一路上走走停停,离开邯郸之后,每到一个地方赵括都要停下来驻足一会儿。
    即便不进入村子里与人交谈,站在路边看看田里的庄稼也能看出一二。
    如果阡陌整齐,田里没有什么杂草,田边也被打理的很干净,不说大家日子过的好坏,至少是安稳的。
    反之,如果田里杂草横生,甚至荒废无人耕种,那就说明这里近期发生过动乱,或者苛政猛于虎,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逃亡到外地了。
    田边是否有桑树则能看出了这里的人从不从事蚕桑。
    有没有人放牛,或者放牛数量的多少,能够大体看出来当地耕牛是否充裕。
    耕牛普及度高的地方,农业水平必然高。反正亦然。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看出当地官员的治理水平。
    ……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意外,也不可能发生意外。
    赵国每个乡县都有驿站,这条路又是赵国最重要的官道之一,随时可以停下来休息。
    “为什么我们住还要收钱?”离开驿站的时候,安凝好奇的问道。
    “每个人住都要收钱。”赵括说道。
    驿站除了邮驿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来往的官员提供休息的地方。
    不过赵国的驿站不仅官员可以住宿,商人、工人、平民在内,所有人都可以住宿。
    当然,肯定是要付钱的,不过并不贵,人流量大的地方一般都能住满,特别是冬天,往往要几个人挤一间屋里,不过即便如此,也比待在外面吹寒风强。
    驿站的住宿费,加上信封上的广告费,支撑了邮驿站所需运转的大部分钱财。
    赵国每年只需要往里面填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维持住邮驿站的正常运转,而不是像历史上那些王朝一样,每年大把大把的钱财投进去,最后邮驿站还是支撑不下去。
    “那对出差公办的官员岂不是很不公平?”安凝说道,人家为国家做事,到头来还要自己花钱,哪有这样的道理。
    “他们可以等到回去之后,拿着凭证报销。”赵括晃了晃手里的凭证说道。
    这可不是他发明的,很早以前就有了,只不过是叫契券,类似于后世的发票,主要用于买卖,双方交易之后,要在契券上写下交易物品、价格,然后分成两半,买卖双方一人一半。
    后面要是出现扯皮的事情,则以契券为依据。
    赵括只不过推进了一下,用在了驿站上。
    除此之外,驿站的凭证上还要标明时间、人数、姓名。
    出差公办的官员拿着凭证回去,如果上面的时间正好符合公办的时间,则给予报销,反之,自掏腰包。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些官员利用职权,胡乱占用资源。
    虽然这样的人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不能让遵守道德的人吃亏,不守道德的人占便宜,如果长久这样,所有人都会往不道德的方向发展。手机用户看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959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穿越小说]左舷
  2.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3. [玄幻小说]武映三千道
  4.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5. [玄幻小说]我真的是反派啊
  6. [都市小说]绝世医圣
  7.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8. [都市小说]万古第一婿
  9.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10. [都市小说]讨逆
  11. [玄幻小说]九星霸体诀
  12.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3. [其他小说]极品兵王混山村
  14.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5. [穿越小说]透视仙王在都市
  16.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7. [穿越小说]迷踪谍影
  18.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9. [都市小说]九阴大帝
  20.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1. [其他小说]医路青云
  22. [其他小说]御兽从零分开始
  23. [修真小说]仙父
  24. [都市小说]穿越星际妻荣夫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