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两百六十二章 三月聚粮
    雁门,孔斌和李牧还在救灾。
    雁门的人口不是很多,只有不到五万户,甚至所有县邑加起来都比不上邯郸一座城池的人口。
    但是这些人却分布在雁门各个地方,有的在平原上,有些则在深山之中,要走一段遥远的山路才能抵达。
    李牧只能抽调军中的好手,给他们运送物资。
    更有一些只有十几户甚至不到十户人家的村落,常年与外界隔绝,没有人带路外人根本找不到,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只能无奈放弃。
    虽然赵括想做到以人为本,但是在这个年代很显然不太现实。他只能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内,去救更多的人。
    云中郡更加地广人稀,有些地方上百里都不见人影,但是因为云中百姓大部分都是以部落的方式聚居,剩下基本上也都是居住在城中,反而更方便施展救灾工作。
    当然,漏网之鱼肯定有,甚至还有一些不服赵国教化的胡人部落居住在这片大地。
    有亲近赵国的胡人,就有不喜欢赵国的胡人,他们不明着反对赵国,同样也不接受赵国的管辖,当然,更不可能受到赵国的援救。
    赵国确定援不援救对方的办法很简单。有户籍,就是赵国人,没有户籍,就不是赵国人。
    既然不是赵国人,那你死的再多也和我没有关系,毕竟我赵国又不是做慈善的。在这个年代,不落井下石就很善良了好吧。
    在邯郸通往代县的大道上,一辆辆马车排成长龙将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北疆。
    这条大道将赵国南北连接起来,极大促进了赵国南北两种文明的融合。
    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原文明对诸胡的吞并。
    因为诸胡本来就没有什么文明,连文字都没有,哪来的文明,纯洁的如同白纸一般,任由赵国肆意涂鸦。
    他们在内心深处,无比向往中原的繁华,向往中原的文化、语言、文字,赵国改变他们甚至要比改变武阳城的燕人更加容易。
    至于是放牧还是农耕,这并不重要,放牧和农耕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只要说赵国话,用赵国文字,开口闭口我赵国怎么怎么样,这就够了。
    这条大道足以容纳两辆驾六马车并行,而且这才修了一半,等到修好之后,会更加宽阔。
    道路两侧是平整的土路,这是为后面扩宽道路留下的余地,因为下雪,土路上布满了泥泞,和水泥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早在十月份,道路还没建成之前,赵国便开始将一车车物资运送到北疆。
    倒不是因为预测到有雪灾,而是为了明年春天攻打匈奴,收复河套做准备的。
    庄子曾言,“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领兵打仗也是这个道理,越是大规模的战争,需要准备的时间越久。
    战前不准备,等到打仗的时候再想要准备就晚了。
    那种头脑一发热,嗷嗷叫就冲上去的,都是别人打到家门口了,想准备也没时间准备了。
    阴差阳错之下,这些物资对雪灾援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即便疏通大道花费了几天时间,各地仍然没有发生物资短缺的现象。
    “终于忙完了。”李牧伸了个懒腰,捏了捏有些酸痛的肩膀,长舒了一口气。
    经过大半个月的奋战,所有受灾的民众终于全部安置好。幸好雪灾并不算特别严重,加上赵国反应迅速,应对及时,除了死了一些牲畜之外,民众受损并不严重,甚至不及去年严冬,赵国冻死的百姓多。
    孔斌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牧一眼,眼中的意思很明白:小伙子,你不行啊。
    “孔卿从雁门到云中,又从云中赶回雁门,不累吗?”李牧无语地说道。
    半个月前,孔斌驾驶着战车一路风驰电挚从代郡赶到雁门,将赵唐和王禔带走关押。三天之后,又驾驶着战车从雁门赶往云中主持救灾,直到两天前才赶回来,依旧和李牧一起奔赴在一线。
    他只需要负责雁门一地的救灾,孔斌却需要雁门、云中、代郡三地。
    而且他是二十岁的身体,罡元境的修为,都感觉身心俱疲,简直比打仗还累。孔斌都年近半百了,眼中不仅没有任何疲惫之色,反而愈发神采奕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会累呢?”孔斌说道。
    “以前我听说儒生都是只会夸夸其谈之辈,没有真本事。自从见了孔卿和荀子之后,才明白原来儒家弟子也是有真本事的。”李牧感慨道。
    这倒不是李牧一个人的偏见,而是天下大部分人都看不上儒家,特别是统治者对于儒家更是非常不屑,即便儒家是天下三大显学之一。
    秦国以法治国,且有秦墨,但是却没有儒者,历史上要到秦始皇时期,秦国开始大一统了,儒家被逼无奈之下,才倒戈投诚,死皮赖脸的抱紧秦国大腿。
    六国虽然不排斥儒家,但同样谈不上重用,齐国齐墨盛行,孔子、孟子、荀子都曾成为齐王座上宾,但是没有一个齐王选择重用他们。
    历史上荀子遭受诋毁,从齐国跑到楚国,春申君也只是让他做一县县令。
    孔斌倒是在魏国做过相国,也没多长时间就跑回家种地了。
    总的来说,这些先秦时期的大儒混的还是比较惨的。
    “那些只不过是学了表面,就自称是儒家弟子的庸才罢了,连六艺都没有学全,剑都提不起来,也配称为儒家弟子。”孔斌嘴角上扬,不屑的说道。
    过了片刻,孔斌的神色又有些落寞。
    儒家虽然人数众多,但内部派系斗争不断。而且和法家、墨家比起来,确实不受各国重用。
    赵国邯郸学院虽然设有儒家分院,但是受重视程度很显然在法家和墨家之下,只是儒家各位大儒,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强行将弟子数量拉起来罢了。
    赵括虽然没有压制儒家,但是却在扶持其他各家。
    一时之间,孔斌对儒家的未来有些迷茫。手机用户看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9594.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 [修真小说]仙父
  3. [玄幻小说]武映三千道
  4.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5. [玄幻小说]我真的是反派啊
  6.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7.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8. [都市小说]万古第一婿
  9. [玄幻小说]大荒剑帝
  10.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11. [玄幻小说]震惊我的徒弟居然是女帝
  12. [玄幻小说]九星霸体诀
  13. [玄幻小说]我用阵法补天地
  14. [其他小说]极品兵王混山村
  15. [都市小说]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16. [穿越小说]透视仙王在都市
  17. [穿越小说]迷踪谍影
  18.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19. [玄幻小说]凡骨
  20. [都市小说]九阴大帝
  21. [其他小说]医路青云
  22.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2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24.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