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朝做暴君 > 第342章 新农政的成效初显(第二更)
    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坐上了回京师接受爵位的船。
    毛文龙总觉得有一丝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他也说不出来。
    小皇帝表现得很憨厚大方,该给钱给钱,该给粮食给粮食,该给爵位给爵位,按理说这是所有武将都非常开心的。
    可是毛文龙凭着多年的经验,就是觉得不太对劲。
    到九月中旬的时候,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抵达了北京,立刻被召入宫里陛见。
    崇祯对他们一顿大大的褒奖,什么忠君爱国,千古忠良这些词全部扔到他们头上了,一顿夸。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崇祯不仅会骗女孩子,狠起来连男人都骗!
    这仨被皇帝的甜言蜜语哄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啊!
    随后就住进了自己的侯爵府。
    而待在皮岛的毛文龙呢?
    最得力的几个义子离他而去,心中多少有些寂寞了。
    几天之后,毛文龙就收到了四封信。
    分别是毛承禄、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写的。
    心里都在描述在北京城的生活有多好,皇帝对他们有多好。
    这个场景仿佛就是那些万恶的情侣在单身狗面前秀恩爱一样可恶。
    狗死了,没有一对情侣是无辜的!
    终于,咱们的毛帅按捺不住了。
    开始找私人商船,着手运输自己这些年的储蓄,先秘密运输回去。
    也正是在九月下旬,崇祯接到了毛文龙的奏疏,奏疏里对皇帝的大恩大德表示感激涕零,无以为报,此生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也舒了一口气,毛文龙这个油滑的家伙终于肯回北京了。
    接下来皮岛东江镇重新并入登莱,给袁可立来巡抚管理。
    辽东的战略布局,终于要向前迈出一大步了。
    袁可立办事,那还用操心吗?
    东江镇交给他,肯定是妥妥的。
    也正是到了九月份这个收获的季节,又一个好消息也传来了。
    什么好消息?
    陕西的红薯产量比去年增长了二十倍!
    再加上朝廷不断往陕西运输粮食,陕西的灾情终于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了。
    就说王徵在米脂开凿的那条水渠,灌溉了米脂万亩良田!
    看来,天灾是一方面,只要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去改造、劳动,还是有收获的。
    看了最近频繁发来的北方农业上的捷报,崇祯兴奋得吃饭都多吃了几碗。
    皇帝立刻几封圣谕过去,把这几个人全部褒奖了一遍。
    谁?
    陕西巡抚施凤来,陕西布政使尹伸,陕西农政指挥使史可法,还有陕西水利局郎中王徵。
    不仅仅表扬了,每人还赏了500两(月32.5万元)!
    事情办好了,那就要赏!
    而且要赏给所有人看。
    接下来,朝廷立刻向全国各地发邸报,表扬陕西,呼吁各地像陕西学习。
    当然,这种呼吁的实际效果肯定不会太好。
    但榜样得树立起来。
    崇祯写信给河南省、山西省、四川的相关官员尽快抵达陕西,去亲自考察学习。
    到了九月下旬的时候,顺天府的粮价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到了这个时候,南方已经进入秋收,北方其实已经快要步入冬天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不过今年比较特殊,因为红薯在北方种植得比较多,所以北方的九月也成了丰收的季节。
    就因为这事,在朝堂上还闹出了一些小风波。
    顺天府的新农政都是宋应星亲自在执行,夏薯是六月份种植,九月收获。
    从年初的时候,宋应星就接到皇帝的圣旨,开始组建北京城的挑粪小分队。
    所谓的挑粪小分队就是一批专门的人在北京城里到处找屎!
    从上半年开始,徐光启就在北京城建造公共厕所,这也给挑粪小分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屎。
    但因为这种事,朝堂士大夫觉得非常不雅,不应该朝廷来做,真要做可以给民间自己去做,朝廷这样有违圣人之道。
    于是,有不少人找宋应星的麻烦。
    这特么的一个个真的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孔子说了君子不能找屎?
    这大明朝的官员一个个也真是活宝。
    这件事本身就是打算下放到民间,找民间的人来做的。
    可挖屎容易烘肥料难啊。
    屎也不能直接就倒到农作物上,得用科学的方法将其烘熟,才能使用到肥料上。
    而这种事,宋应星早就做过专门的研究,可这种行为在官员们看来,实在是有辱斯文。
    这特么又回到了意识形态的问题上了。
    宋应星这种实事求是、实干兴邦的行为,被官员们瞧不上眼,也是侧面反映了官员们住在象牙塔里,不知民间疾苦,天天拿着圣道装逼的不切实际。
    保定府、真定府、顺德府、大名府的知府到顺天府来学习新农政的方法的时候,听说还要亲自安排人去找屎,一个个脸色发绿。
    为了全力支持宋应星,崇祯这段时间多次在朝堂上提到粪便,提到农业,就提到粪便,把一群大臣听得头皮发麻,心中草泥马奔腾。
    一时间搞得满朝文武出现巨大的争议。
    可到了九月下旬的时候,这种争议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到了收获的季节,大半个顺天府都忙起来。
    农政院报上来的数据,超过了预期!
    什么数据?
    田地产红薯的数据!
    据农政院上报的数据,最高的一亩田铲除了10石(1200斤)红薯!
    10石红薯是什么概念?
    加入今天晚餐是红薯,一人吃半斤,一亩田的收成,可以供2400人吃一顿了。
    别用后世的目光看待这个问题,古代平民很惨,吃饱饭已经很难,许多家庭是没得选的。
    红薯口味又还不错,不说顿顿吃,至少缓冲了其他粮食的需求。
    这样算,6万亩田的红薯,按照平均每亩产1000斤来算,6千万斤!
    顺天府有500万人,如果均分,每人12斤红薯,加上家里的小麦一类的粮食,轮换着吃,两个月的口粮是没有问题的吧?
    当然,顺天府远远不止6万亩田,如果红薯再继续推广,可以让很多人不至于饿死,尤其是陕西、河南一带。
    这个数据出来后,简直就是振奋人心啊!
    大明自开国一来,在农业上面,就从来没有如此让人心潮澎湃的收获。
    崇祯想着,今年民间的粮食危机应该会有所缓解了吧。
    顺天府的农业,要打造一个模板出来,把输出配套的方案,然后复制到山东省和整个北直隶。
    接下来,北方各省相互之间要在粮食产量上做比赛,年底吏部要将粮食产量纳入重点考核。手机用户看重生明朝做暴君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820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主角赵国庆与夏若兰
  2. [都市小说]至尊战王
  3.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4.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5. [玄幻小说]九星霸体诀
  6.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7.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8.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9.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0.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1. [科幻小说]电磁暴君
  12.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3. [穿越小说]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14. [修真小说]太一道果
  15.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16.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17.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18. [玄幻小说]灰烬领主
  19. [科幻小说]机战:从高达OO开始
  20. [都市小说]大医无疆
  21. [都市小说]牧者密续
  22. [都市小说]讨逆
  23. [穿越小说]大明话事人
  24.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