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朝做暴君 > 第206章 北京大学
    听说皇帝搞了个新政督察司,让一个没读过书的土包子来做新政督察御司使,大家刚开始是不屑一顾的。
    但又听说魏忠贤回了北京,并且协同新政督察御司使办案,这下许多人就特么的不淡定了。
    魏公公臭名远扬,恨他的人从北京城排队可以排到英国伦敦。
    在大家眼里,东厂就是一群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
    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向其他省传去,一时间,各地的官员都议论起来了。
    不过,魏忠贤毕竟已经不是过去的九千岁,曾经的凶名虽然还在,可下面的地方官也都不再是跪着给九千岁修宗祠的那些人了。
    东林党在朝中的势力还是比较强的。
    大家都认为,魏忠贤最多也就是拔掉牙的老虎,要不然在他南直隶的这一年,那里早就天翻地覆了。
    至于那个什么新的新政督察御司使,更是扯淡。
    例如顺德府的知府汤一湛接到朝廷的通知后,就笑道:“一个小小的驿卒,运气好,被皇帝提拔去西北养马,也不知道是说了什么谄媚之言,被皇帝提拔为新政督察御司使,竟然还真敢接这个摊子,李自成?到时候看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小皇帝胆子也是大,居然提拔一个山野村夫!”
    三月初三的这一天,李自成领了尚方宝剑和督察御司使的官印,就和魏忠贤一起上路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要先去哪里,只有崇祯知道,他们先去河南一带。
    让李自成和魏忠贤先去折腾吧。
    把新学的计划写完了,又读完北直隶那几个知府的奏疏,崇祯这一大早上的工作才算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这几份奏疏的内容都是汇报北直隶目前大明日报和新农政税普及的消息。
    倒是都开始顺利推进下去了,看来这脑袋砍得还真是有效果啊。
    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崇祯将张嫣给自己的那张宣纸打开。
    上面是崇祯自己写的那句话:世界很大,朕以后要带你去看看。
    下面则是娟秀小楷: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崇祯微微一怔,卧槽!张嫣童鞋,你这玩得也太文艺了吧,朕是个大老粗啊,看不懂!
    想了半天,崇祯还是没有明白,张嫣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索性提起笔,在张嫣那行字下面下笔道:晚上可以过去坐坐吗?
    然后就小心翼翼折叠起来。
    “王承恩,王承恩。”
    王承恩急忙进来:“皇爷,奴婢在。”
    “去把这个交给懿安皇后。”
    王承恩接过来,眼神乖乖的:“是是!”
    他走了两步,然后又回来,忍不住道:“皇爷,奴婢有个疑惑?”
    “你说。”
    “皇爷您是不是喜欢懿安皇后?”
    “咳,胡说八道。”
    “奴婢该死,奴婢胡说八道!”
    王承恩连忙转身离去,等走到门口,又转身回来了,道:“皇爷,有时间奴婢要跟您汇报一下。”
    “什么事?”
    “奴婢听说,前一段时间的晚上,懿安皇后独自一人在慈庆宫里哭呢,可伤心了。”
    “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就是陛下那次在这里请大家吃火锅的那晚,是懿安皇后的贴身宫女晴儿跟奴婢悄悄说的。”
    “自从先帝走了之后,懿安皇后一人,怪可怜的,奴婢听宫女们说,她经常一人在宫里发呆。皇爷,您有空,也经常过去坐坐,陪陪懿安皇后吧。”
    “快去送信,别耽误了时辰。”
    “诶,遵旨!”
    王承恩屁颠屁颠跑了出去。
    崇祯不由得哑然失笑,王承恩这家伙,倒是机灵得很,难怪历史上的崇祯帝喜欢用他。
    此时的张嫣便在田秀英那里,正在欣赏着田秀英的衣衫款式。
    “这一件,就要这一件,如何?”
    “姐姐好眼光,这一件很配你,那就这一件了。”
    两人正是高兴的时候,王承恩来了。
    “给懿安皇后问安,给皇贵妃问安。”
    “王承恩,你来有什么事?”
    “懿安皇后,陛下让奴婢将这东西交给您。”
    张嫣微微一怔,接过来,淡定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皇后娘娘,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说吧。”
    “陛下日理万机,自从新政办法后,非常辛苦,心情也时常烦闷,陛下每次看见懿安皇后娘娘后,心情就会好转,皇后娘娘以后可不可以多去看望看望陛下?”
    张嫣心一跳:“本宫知道了,你先下去。”
    “奴婢告退。”
    崇祯换了一身衣服,带着锦衣卫,一路出了宫。
    六部九卿,农政院、大明国土管理部的部院大臣,以及内阁大学士都在宫门口恭候圣驾。
    这一次不是去看杀头,而是去学校。
    “臣等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走吧,今天去学校里看看。”
    大臣们跟着皇帝一路出了城,到了北京城的西北。
    这半年,北京城西北郊区崛起了好几座楼阁。
    皇帝要的军事学院、经济学院、农学院、工科学院、法学院都在这里。
    这个地方,在21世纪,就是颐和园和圆明园所在的那一块,也是北大、清华、人大所在的区域。
    也就是北京的大学汇聚中关村那一带。
    原本是太监们死后埋葬的地方,半年前皇帝一声令下,全部搬迁了,腾出来规划学校。
    学校建制不算恢弘,甚至有些朴实,但却是清净。
    这些学院暂时没有分割出去,组成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叫做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第一任山长(校长):崇祯!
    北京大学门口,有一座雕像,那是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手持长剑,面目英武。
    下面写着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没错,这个人正是曾经领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冠军侯霍去病!
    崇祯就是要将他竖立在这里,告诉北京大学的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崇祯走了进去,里面暂时还没有学生,方圆已经被御林卫封锁起来,锦衣卫守护在皇帝身边。
    皇帝带着大臣们到了北京大学里面,徐应元已经全部安排好。
    这里是一处非常宽敞的大堂,里面已经摆放了各种书籍。
    “都坐下来,都坐下来。”
    崇祯让自己的部院大臣先坐下来。
    “大家看到这上面的字了吗?”
    众人抬头望去,看见那牌匾上写着四个字:科教兴国。
    这就是本次崇祯将部院大臣们叫到这里来的原因,他要让所有人知道,北京大学的建立,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作者题外话】:还有许多读者没有进群哈,qq群:1103377569手机用户看重生明朝做暴君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820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