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朝做暴君 > 第151章 风波再起(第一更)
    这大雪天的,温体仁出来的时候,全身都汗湿了。
    不必说,这件事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为何?
    自古以来,政治事件都不会独立存在,背后都是利益争斗。
    那么宗室的这些事,牵扯到谁的利益了呢?
    老实说,和大臣们的利益没有直接关联。
    宗室是皇家成员,在各自的封地,占田占的也是老百姓的,最痛恨宗室的当属老百姓。
    和翰林院、国子监那些清流有毛线关系?
    当然没有关系,宗室之事是皇帝的家事,可这明朝的官员就喜欢打着清流的幌子,什么事都要**嘴。
    有人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要借此事在朝堂搅动风云。
    目的是啥呢?
    搅乱朝堂,转移注意力。
    只有不断在京师掀起一桩桩大事,朝堂风风雨雨,诸位大臣相互扯皮,相互攻击,不断打口水战,不断陶醉在自我的道德光辉中,才能混淆视听。
    朝廷那些新政也必然会在越来越乱的口水仗里慢慢被瓦解掉。
    在正统的历史上,明末的官场博弈确实是这样的。
    有政治投机分子,有既得利益集团,不想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断地搅动朝堂。
    偏偏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一个非常自我感觉良好,非常喜欢查案,并且非常喜欢在查案中自作聪明的人。
    这一点就被许多大臣利用了,他本人被有心之人牵着鼻子走,短短十七年,杀了无数真正有用的人才,留下了一批最会打嘴炮的家伙。
    所以,政治这东西,本质是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博弈。
    能上台面的,都是被推上来的。
    老奸巨猾的温体仁怎么会不知道这背后有人唆使、故意使坏呢?
    历史上的温体仁就是干这种事的行家,他的奸在明朝历史上仅排在严嵩的后面,是个十足的奸臣。
    他愤怒在于有人居然拿他来当了挡箭牌。
    这他就不能忍了。
    他很快便将泄密的人锁定在三个人中。
    礼部知道此事的,加上他自己,一共四个人。
    另外三个是礼部左侍郎刘宗周,礼部郎中路迈和马懋(mao,四声)才。
    其中路迈和马懋才一个去了庆王那里,一个去了肃王那里。
    剩下的刘宗周,在京师。
    按理说这事刘宗周嫌疑最大,但是温体仁知道一定不是刘宗周所为。
    刘宗周为人比较直憨,懂事态严重缓急。
    所以泄露出现的只能是路迈和马懋才中的一人,或者他们二人都有份。
    无利不起早,这背后必然还有人给了他们好处,那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呢?
    这才是皇帝最关心的事。
    是谁利用了此事来搅乱朝局?
    温体仁在思忖着,当回到礼部的时候,便将刚才皇帝的旨意说了一遍。
    礼部则立刻繁忙起来。
    刘宗周私下问温体仁:“陛下真的要公开肃整所有宗室?”
    “眼下局面已经捂不住了,如若不公开肃整,无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刘宗周叹道:“公开查办了,涉事宗室如此之多,怕是会损坏了皇室颜面,有损了陛下的威严。”
    他这种认知倒也不足为奇,毕竟是古代人,刘宗周又是出了名的大儒。
    公开查办确实对朱家的影响很大。
    但现在箭在弦上了,不公开审,只会闹出更多的事。
    所以这事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陛下都不在乎,咱们做臣子的谨遵陛下旨意便是。”温体仁叹道,“眼下陛下最担心的便是这场风波发展到不可控,影响新政执行。”
    温体仁看了一眼刘宗周,道:“起东(刘宗周的字,古人一般不会直呼其名),眼下新的税政颁布在即,如若朝局不稳,我担心税政难以推行。”
    刘宗周点了点头,道:“温相公说得有道理,某还是去国子监走一趟,此事断不能闹得过大,纲纪律法,皆有刑部、大理寺审断,又有当今天子圣明烛照,吾等身为臣子,当为君父分忧。”
    你看,刘宗周是大儒,东林党,但他却是属于没有“变异”的东林党。
    这个人恪守仁义道德,却不迂腐,在历史上,他真的是这么一个人。
    所以崇祯朝不是所有的东林党都是扯犊子的祸害。
    温体仁深知刘宗周的性格,眼下能镇住国子监那帮愣头青的也只有刘宗周了。
    他这么说就是为了让刘宗周出面。
    两天之内,已经有一百多名官员奏疏此事。
    这一百多名官员都还只是顺天府的官员,他们前脚还在骂孙传庭调兵进苏州城,后脚就把孙传庭抛开,开始骂宗室祸国,天子当严惩不贷!
    而更多的官员,也已经在磨墨了。
    用韩爌的话来形容这次的案件:这可能是大明朝开国以来,最严重最严重的的一场案件了。
    牵扯宗室之广,世所罕见。
    如果朝廷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皇室威德,致使人心不稳。
    如果事态任其发展,甚至会酿成难以预估的政治风暴。
    在某些大臣们看来,这一次皇帝必然是头发都要愁白,这么多宗室,即便是皇帝胆子再大,也不可能一口气全部降罪的,更不可能公开审理的。
    连英国公张维贤也叹道:此案怕是要影响新政了。
    不少大臣都有这么个想法。
    连最近顺风顺水的陈子龙都觉得,眼下朝局可能会出现动荡,他的银行新政可能又会被某些人趁着混乱之际拿出来抨击了。
    党争误国误民,但某些人为了利益,却乐此不疲。
    但是,十二月初十,仅仅是事发后的第五天,朝堂就传出了消息。
    什么消息?
    严查宗室!
    如何个严查?
    礼部、宗人府、刑部、大理寺,全部出动。
    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顺天府,也一时间让翰林院国子监的清流们瞬间无话可说了。
    他们还打算继续奋斗,继续为伟大的事业而献身。
    没想到朝廷这么快就有了态度。
    等等啊!我特么装逼还没有装够呢!
    更有的地方巡抚、御史的奏疏还在路上,朝廷的态度已经出来了,便显得多余了。
    一时间,整个京师的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静中。
    没有一个人再站出来继续说这事了。
    老谋深算的大臣则会认为,这事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手机用户看重生明朝做暴君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820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李三坡
  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3.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4.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5.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6. [穿越小说]机战之无限边境
  7. [都市小说]讨逆
  8.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9. [玄幻小说]凌天剑帝
  10. [其他小说]杀戮变强,人送外号怒火阎王
  11.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2. [玄幻小说]诡异入侵
  13.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4. [都市小说]绝世医圣
  15.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6. [玄幻小说]极道武学修改器
  17.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8. [穿越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19.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0.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21. [玄幻小说]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22.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23.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24. [修真小说]仙魔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