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其他小说 > 重生明朝做暴君 > 第129章 向大臣们推广新东西
    对于这种事,崇祯只有一个字:查!
    如果一定要多加几个字:彻查到底!
    说起江南一带,确实是富得流油。
    江南其实是在宋朝崛起的,宋朝商业非常发达,国库税收商业税占了80%,后来南宋又将国都定在现在的杭州。
    等朱元璋灭了元朝之后,定都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朱元璋时代,金陵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辐射了浙江一带,所以那一带肯定是非常富有的。
    再加上隆庆开关(隆庆帝是万历帝的老爹,崇祯的曾爷爷),出口一下子被打开了,欧洲人对明朝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热爱得简直不要不要的。
    就跟后世中国人喜欢欧洲的名车、名表和名牌包包一样。
    江南自古就是茶叶、丝绸产地之一,离开关口海澄又比较近,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江南的商贸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量白银内流。
    致使江南一带,连一个店小二都能包养艺伎。
    就说崇祯这个年代,陕西人吃人,而江南一带呢?
    简直就是富人的天堂,有钱人经常在南京、苏州一带一掷千金。
    铺张浪费、奢华无度,是那里的真实写照。
    崇祯穿越过来的第一天,撞死在朝堂上的钱谦益,就是江南人,他是东林党魁首,在江南的生活就非常糜烂。
    崇祯的国丈周奎,之所以这么富,就是因为之前在江南做生意。
    只是这做生意归做生意,朕这个穿越者当然也是要鼓励商议的,不然如此工业革命呢?
    但你们不仅仅和代王、张成桂串通把粮食卖给建奴,朕都已经明确下旨全国各地运往陕西的粮食不得恶意加价,这是把朕的话当做耳边风了啊!
    内阁看到尹伸和施凤来的奏疏后,预感到皇帝怕是要发飙了。
    但让他们惊奇的事,皇帝并没有发飙,不但没有,还把施凤来和尹伸的奏疏留中待发了。
    什么是留中?
    就是暂时压着,不回复。
    在明朝,这种奏疏一般压着压着就没有后文了。
    那崇祯是不处理了咯?
    当然不是,他秘密写给魏忠贤:“查清幕后主使。”
    随后,他又将许显纯叫来,命许显纯秘密南下。
    干什么?
    查!
    随后,他又做了什么?
    让户部要税,就先从南直隶和浙江开始查。
    这朝堂上有许多江南人,他们多多少少与那里有这说不清的关系。
    这一点崇祯心里清楚,所以查这件案子,一定不能让来自那边的官员去查。
    例如钱龙锡,例如刘宗周。
    吏部尚书王永光也在那里待过。
    韩爌与东林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温体仁就更不必说,温体仁就是浙江人。
    让毕自严以查税的名义去闹一波。
    最后,崇祯让骆养性秘密去苏州,抓一名叫张宏道的人。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苏州一个粮商!
    而且是非常有钱的粮商!
    他干什么了?
    就是他将粮食秘密运输给张成桂和代王的。
    这件事,魏忠贤在江南一带查了足足两个月才查出来。
    可见苏州那地方水之深。
    为什么要派骆养性去抓张宏道,而不是许显纯去调查陕西粮食涨价案的时候一道抓了?
    不管背后是不是同一拨人,但两件事看起来是独立的。
    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下去后,崇祯也不着急了,就等待有消息回来。
    反正他现在御林卫已经急速扩充到2万人。
    朕有钱有人,朕还怕什么?
    等朕一笔笔账来给你们慢慢算,算不过来了朕就不奉陪了,直接抽刀子了。
    这是后话。
    第二日,早朝。
    大臣们刚刚上殿,便看见中间摆放着一些东西。
    都是一些西洋玩意儿。
    大臣们都十分好奇,怎么这些东西都摆到早朝的大殿里来了?
    这里是天子与百官议政之地,怎能如此胡来?
    可是门前的大汉将军(明朝的御前侍卫)一副铁面冷酷的样子,大臣们询问也无人回答。
    钱龙锡道:“徐大人,这些是要做什么?”
    徐光启道:“钱大人,这些都是陛下要搬上来的。”
    “陛下?”钱龙锡微微一怔,旁边的张瑞图,韩爌等人都面面相觑。
    另一边温体仁则闭目养神,嘴角似乎有冷笑。
    这些家伙,连天子的喜好都还不清楚。
    天子喜欢这些西洋玩意儿,多次提到,他们居然还一副很好奇的样子。
    不多时,内侍(太监)们就尖着嗓子道:“天子驾到。”
    群臣这才站好,齐声高呼:“吾皇万岁。”
    崇祯也不坐在上面,而是走下来,走到一座精美的钟前,道:“诸位爱卿,今日早朝,暂不议事,咱们君臣来看看汤爱卿老家的这些东西。”
    汤若望出列道:“陛下。”
    “就有劳汤爱卿为大家介绍介绍。”
    “遵旨。”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来这么一出。
    “诸位相公,这个是一种机械钟,它是计时的,现在大明有一些官员和商人家里就有,我就不多说了。”
    “这个是叫望远镜,它可以看到几里之外的景物。”
    李邦华立刻道:“真的这么神奇?”
    李邦华最近在改革军事,升级军用装备,这东西立刻就引起了他的兴趣,若是能放到军队里,对军情侦查是大有好处啊!
    一边英国公张维贤也来了兴趣,接过汤若望手中的望远镜,朝外面看去,顿时一惊:“朕能看到!”
    望远镜是1608年发明的,崇祯元年是1628年。
    也就是说望远镜才发明了二十年,但汤若望已经可以带到中国来。
    这也侧面说明了欧洲的商业化已经非常高,这种东西已经利用在商业上,甚至配制到军队里了。
    大明的军队能配制上,肯定会更好。
    崇祯在一边道:“英国公还满意?”
    “满意,陛下,这东西配制到军中,对我军侦查敌情大有好处啊!”
    “工部记下,稍后李爱卿提个数量,工部按照要求全部制造出来就是!”
    这皇帝杀人不眨眼,但给钱给东西,从来不小气,大手一挥就是给!
    这一点,做臣子的十分喜欢。手机用户看重生明朝做暴君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8208.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四合院:虐打众禽,我娶妻冉秋叶
  2.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3.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4. [玄幻小说]凡骨
  5.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6.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7.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8. [玄幻小说]荒古武神
  9. [玄幻小说]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选之子
  10. [都市小说]讨逆
  11. [科幻小说]港综世界的警察
  12. [玄幻小说]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13.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4.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5. [都市小说]重生都市之我是仙王
  16.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7. [修真小说]魔门败类
  18. [都市小说]师娘,请自重
  19. [玄幻小说]修罗剑神
  20. [玄幻小说]校花的贴身高手
  21. [玄幻小说]史上最强炼气期
  22. [其他小说]千家I
  23. [玄幻小说]九龙归一诀
  24. [玄幻小说]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