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都市小说 > 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 第111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
    第111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一)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杂交水稻#袁爷爷】
    【当我们一提到粮食,我们第一个能想到的便是袁爷爷。
    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1964年,袁爷爷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66年,袁爷爷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成功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爷爷正式宣布先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让粮食亩产量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
    1987年,袁爷爷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发的科学奖。
    2004年。袁爷爷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
    2023年十月十四日,’超级稻’经过五年的攻关,再次创世界纪录,达到了平均亩产1251.5公斤。】
    秦朝。
    秦始皇看了天幕上的视频,把惊掉了下巴。
    要知道在他们大秦,虽然也有水稻,可也只是五谷之一。
    不只是如此,产量也是极低。
    而天幕上所说的亩产的斤数,只怕他们数十亩的产量也达不到这么多。
    想到以前,在知道后世有一种作物,能够养活一亿人,他就够吃惊的了。
    毕竟在秦始皇看来,新的农作物,肯定是有优势,他背后是大量推广。
    然而这次知道后事的稻谷竟然也达到了1000多公斤一亩,简直把他惊呆了。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后世能够养活那么多人。
    而且有那么多人,没事在全国旅游。
    如果大秦有这样高的亩产,有那样的机器,只怕大秦的百姓也如后世一样,可以在全国旅游。
    只可惜大秦没有这种东西,而那墨家子弟也实现不了那种机器。
    这时候他也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是凡人,却却肩比神明。
    汉朝。
    汉武帝刘彻天幕上所说,他流下了口水。
    他觉得如果大汉有这样的人物,不要说肩比神明,那简直是远古时代的神农。
    如果大汉有这样的人物,他们大汉就会有足够的粮食去攻打匈奴。
    而那小小的匈奴,不过是跳梁小丑。
    隋朝。
    杨广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有些被震惊到。
    自从他开走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之后,这天下的粮食就有些紧张。
    虽然在他看来问题不大,只是如果真的像天幕上所说,能够亩产稻谷1000多斤,只怕他可以再修建很多超级工程。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信息,再想起大唐稻谷的产量,他觉得极为不真实。
    要知道在他们大唐,一亩地的粮食大概也就100多斤。
    而且后世的粮食产量竟然那么高,是他们大唐一亩地的10倍。
    他很是希望知道,后世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他大唐也有这样的产量,就算在天灾面前,也能安然度过。
    现在攻打高句丽,更不需要为后勤发愁。
    宋朝。
    赵祯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觉得大宋的水稻还需要引进良种。
    大宋的水稻自他的父皇从占城引来占城稻到开始,产量就提升了一大截。
    就算这样,和后世相比也相差甚大。
    他又想起后世的其他农作物的产量,他突然明白为什么后世那么富强。
    虽然他大宋富有程度超过历朝历代,可也没有像后世一样,普通的百姓也能游历江山。
    想到这里,赵祯有点羡慕后世的百姓,他觉得那样的生活,才是人生的享受。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嚎啕大哭,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就是因为缺少粮食被活活饿死。
    虽然那是因为天灾人祸,才让他们吃不饱饭。
    可大明的产量和后世相比,差距也相也是那么大。
    朱元璋觉得,如果自己的大明也有这样的水稻,只怕天下的百姓再也没有饥饿之苦。
    而这天下,你将会长久的太平。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次叫来了太子朱标,商讨怎么出海寻找良种?
    在朱元璋看来,也许他们培育不出如后世一样的稻种,可是可以去海外寻找那红薯,以及玉米等等农作物。
    朱元璋相信,如果大明有了这些神物,得天下的百姓,将再没有饥饿之苦。
    ……
    郑和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很是沉默,压力也是越来越沉重。
    自从发现新大陆之后,他就一直在寻找那叫红薯和玉米的生物。
    只是寻找了良久,也没有找到。
    如果不是天幕上明确表明,这两种作物,就产自于这新大陆,只怕他早就放弃了。
    可是现在没有找到,他又心里不甘。
    毕竟在他看来,这次离这两种作物最近的一次,如果能带回大明,只怕将能够让大明的百姓都吃饱饭。
    最后他又一次派出自己带来的士兵,命令他们再一次寻找本地的土族。
    如果这次再次寻找不到,他将会留下一部分士兵在这新大陆,而他会带着另一部分士兵返回大明。
    带领更多的人,挨着新大陆寻找那两种农作物。
    过了几天,突然有人传来了好消息。
    有个士兵在一个土族的部落里,发现了被称为神物的玉米。
    虽然相比天幕上的玉米,棒子小了很多,可是相比没有这种作物,选择是质的飞跃。
    又过了几天,又有另一队士兵传达了好消息,他们竟然找到了红薯。
    不只是红薯,还有一种要土豆的农作物,其产量虽然比红薯低一点,可是在郑和看来,也是产量极高的农作物。
    而如果他把这三种农作物带回大明,他大明的百姓,也如后世一样没有饥饿之苦。
    ……
    朱由检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又动手抄了起来。
    他一边抄写着天幕上的信息,一边对后世那种亩产高达1000多公斤的水稻流下了口水。
    他大明正是天灾不断的时期,如果真的有后世这样的水稻,只怕老百姓们也不至于如后世所说发生各种起义。
    抄写过后,他又叫来了徐光启,让他也找人研究一下,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
    各朝的百姓看着天幕上的信息,他们被惊呆了。
    要知道他们所种的粮食,和后世相比简直是低的可怜,有的甚至不如零数。
    如果他们有这样的粮食亩产数,也不至于在灾荒之年,流落他乡活活饿死。
    同时他们也很好奇,后世到底是如何种植的水稻?又是怎么样的稻种?才有如此高的产量。
    有些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老人,更是制作出了泥像,他们毕恭毕敬的跪拜了起来。
    期望这个老人,能够如神农一样,保佑他们粮食大丰收。手机用户看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105986.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萧辰战神归来
  2. [穿越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3.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4. [修真小说]仙父
  5. [修真小说]仙魔同修
  6. [穿越小说]谍影:命令与征服
  7.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8.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9. [穿越小说]大明话事人
  10. [都市小说]讨逆
  11. [都市小说]妖孽修真在山村
  12.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3.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4.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
  15.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6. [修真小说]山河志异
  17. [都市小说]至尊战王
  18.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9.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20. [玄幻小说]万神主宰
  21. [修真小说]丧气仙
  22. [修真小说]太一道果
  23. [玄幻小说]金丹是恒星,你管这叫修仙?
  24.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