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居 > 都市小说 > 极品华娱 > 第4章 歌唱大赛
    香港业余歌唱大赛是由星岛日报和丽的电视合办的公众歌唱比赛,《星岛日报》由胡文虎于1938年创办,是一份历史悠久报刊,在香港的发行量可以排进前三位,比目前的明报发行量还要大,胡文虎已经去世,现在的董事长是他的养女胡仙。

    丽的电视台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不过是收费的电视台,每月收费26港币,收视群体大部分是中上游阶层的人士,平民百姓都是看无线免费电视台,也就是邵逸夫前年入主的无线电视台。

    丽的电视台位于九龙塘广播道81号,ATV的这座广播大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电视大楼。当初可是邀请当时署理港督郝济时先生及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简悦强爵士分别主持开幕典礼及致词。

    香港所有的电台和电视台都设立在广播道,现在香港有两间电视台、及两间电台,共有四间电子传媒,全都集中在该处,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几年后还会有一家佳艺电视台成立,这里将会有五间电子传媒,广播道地理上亦位处小山丘,因此后来该处被称之为“五台山”。

    说到五台山,香港形容美女明星常常有一个词,那就是“靓绝五台山”,几十年后很多人都以为此五台山是内地的五台山,闹出了不少笑话。

    香港业余歌唱大赛的报名地址就是在“星岛日报”和“丽的电视”总部大楼,星岛日报地处新界,离着王浩轩家里比较近,所以,王浩轩选择了去星岛日报报名。

    等王浩轩报完名后,时间也到了下午三点钟了,王浩轩虽然接收了这一世的记忆,但是,记忆里除了那些以前的一些古惑仔朋友外,还真没几个能交心的朋友,没地方可去,王浩轩只好回家苦*逼的写小说了。

    一直写到晚上八点钟,听到姐姐叫自己吃饭才收拾书稿,准备吃放,王浩轩家里是两室一厅的小格局房子,王浩轩和姐姐睡一个房间,只不过中间隔了一块木板,一分为二,看着窄狭的房间,王浩轩觉得自己得加快赚钱的补发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鸡腿、鱼肉,还有饺子。”。

    当王浩轩坐到饭桌上的时候,惊讶的看着桌子上丰盛的晚餐。对于,中下阶层的王家来说,平时哪舍得吃这些荤食啊,只有在过时过节才会吃上一两顿好的。

    “小轩,今天是你的生日啊。”,姐姐王欣苒无奈的说道。

    这个弟弟也正是的,连自己的生日都能忘记。不过,王欣苒向来疼爱这个弟弟,拿出省吃俭用存钱买好的一块手表。

    “这是姐姐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还送什么礼物啊,瞎浪费钱。”,说这话的当然是王致远老爷子了,话虽说得难听,但是,眼中还是很欣慰的,姐弟关系融洽,那是再好不过了。

    “你怎么说话呢。”黄月娥瞪了自己的老伴一眼,对着儿子说道:“赶紧收下礼物,吃饭吧”。

    王浩轩已经习惯了父亲说话的语气,几十年的经历自然能看出这个老爸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王浩轩接过手表时,触碰到了姐姐的手掌,一个女孩子的手掌居然很粗糙,还有死茧,再看姐姐还是穿着一身普通的工作服,一个如此漂亮的女孩子居然如此委屈自己,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还有一个不成器的弟弟。

    “谢谢姐姐——”,眼睛有些湿气,王浩轩忽然觉得自己已经真正融入了这个家庭了,王浩轩心里发誓,以后一定要让家里人过得幸福。

    饭桌上的气氛很融洽,虽然话不多,但是很和谐,王浩轩时不时的给自己老爸老妈还有姐姐夹菜,完全是好好儿子弟弟的表现,一顿饭下来,所有人都很开心,尤其是王致远,儿子居然懂得给老子夹菜了,放到以前都不敢想啊。

    黄月娥也很欣慰儿子的表现,儿子还是没有白疼啊。

    接下来的三天,王浩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家里和学校,每天依然不间断的写着《昆仑》,此时已经差不多快完稿了,可是前期投的稿件却还没有答复。

    不过,王浩轩相信,《昆仑》能风靡后世,在这个时代一定也能有出路,不可能埋没于此,只能慢慢等到了。

    ………………

    七十年代初期,香港做报纸的在巴掌大的香港半岛有60家左右。可想而知竞争是何等的激烈,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在平常不过了。

    香港人现在最大爱好不是看电视,也不是看电影,而是看报纸,报纸价格低廉,几乎人人都可以看的起,而中上阶层主要是看时政变化,普通市民则是喜欢看小说杂谈,因此,一本好的小说,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报纸的销量。

    《东方日报》去年一月份创刊,到现在为止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可以说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东西都要摸索着前进,现在的日销量还不足两万份。

    谁能想到十多年后,这家毫不起眼的报刊,日销量将会傲视香江,并且成立了东方报业集团,连续三十一年雄踞香港报坛一哥,单日销量高达五十三万多份,读者超过三百四十多万人,远远抛离其它报章。

    不过现在嘛,《东方日报》还只能算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期,自己的风格都没有确立,《东方日报》是由马惜如、马惜珍俩兄弟创办,报社现在工作人员加在一起只有三十多人。

    马惜如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喝着自己泡的早茶,手里不断地翻阅着最近投到报社的稿子,几百份的稿子几乎没有几个达到发表要求的,马惜如看的眼睛都花了。

    马惜如拿起一份写着《昆仑》的书稿,这已经是他浏览的第一百份稿件了,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一股热气流入腹中,冲淡了身体上的疲惫,精气神也放松了一些。

    刚开始马惜如只是慢慢的翻阅,并没有太大的神情变化,不知不觉间,马惜如保持着看书的动作,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神情也越来越慎重,不知不觉间已经看完了手上的稿子。

    “一定要让它刊登在《东方日报》上”马惜如心里下定决心,不管多大代价,都要拿下这部《昆仑》,现在《东方日报》正在发芽期,要想茁壮成长,一定要施肥,而《昆仑》将会是很好的肥料。

    马惜如相信,只要《昆仑》能在《东方日报》上连载,《东方日报》的名气和销量都会有很大幅度的上升,殊不知《明报》就是靠着金庸写的的武侠小说才发家的吗。

    马惜如拿着稿件找到了弟弟马惜珍,马惜珍看完书稿后,立即决定亲自去见见《昆仑》作者本人,最近,两人可是为了提高报纸的销量,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是没多大效果,现在发觉了这么一部有潜力的武侠小说,自然不能错过。

    与此同此,金庸也正看着《昆仑》的书稿,直到看完后,金庸才让编辑部的负责人联系《昆仑》的作者,《明报》已经做够强大,金庸不可能对一部《昆仑》重视到亲自去洽谈的地步。

    王浩轩投稿时都留有学校的电话,《明报》给王浩轩开出的价位是千字30元,这是一个新人作者的价码,王浩轩虽然对金庸很敬佩,但是,生意归生意,千字30港币,这部《昆仑》才120万字,算下来最后只能得到三万六千多港币,傻子才愿意。

    尽管现在的三万六千港币可以卖一套200平米左右的公寓了,不过,王浩轩还是想都不想便拒绝了《明报》的负责人,除了《明报》还有好几家报社呢,自己又不着急,总会有慧眼识珍珠的伯乐的。手机用户看极品华娱请浏览https://m.shuhaiju.com/wapbook/205.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热门新书推荐

  1. [其他小说]我的透视超给力
  2. [穿越小说]骗了康熙
  3. [玄幻小说]吞噬古帝
  4. [都市小说]穿越香江之财富帝国
  5. [都市小说]妖孽修真在山村
  6. [玄幻小说]这个体质便宜卖
  7. [玄幻小说]武逆焚天
  8. [玄幻小说]重生之都市仙尊
  9. [都市小说]讨逆
  10. [玄幻小说]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11. [科幻小说]诸天从婴开始
  12. [玄幻小说]全民领主:我的亡灵会裂变
  13. [玄幻小说]万神主宰
  14. [穿越小说]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5. [穿越小说]一号狂枭
  16. [都市小说]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7. [玄幻小说]问鼎仙途
  18. [修真小说]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19. [科幻小说]踏星
  20. [玄幻小说]九星霸体诀
  21. [玄幻小说]极道剑尊
  22. [科幻小说]裂天空骑
  23. [玄幻小说]陆地键仙
  24. [玄幻小说]我的师兄太强了